避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05210发布日期:2018-08-31 20:52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避震装置,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配置于两个结构物之间,用于吸收两个结构物间的相对的振动能,降低从一方的结构物向另一方的结构物的振动加速度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避震装置,该避震装置使地震能量衰减来降低地震输入加速度,防止建筑物、桥梁等结构物的损坏。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避震装置,包括:层叠体,上述层叠体具有交替层叠的弹性层、刚性层及由弹性层和刚性层的内周面形成的中空部;以及作为衰减材料的、由铅形成的铅塞(铅支柱),上述铅塞配置于上述层叠体的中空部并且通过变形对层叠体的剪切方向的振动能进行吸收,以使层叠体的剪切方向的振动衰减。

上述避震装置通过铅塞的变形使由地震引起的、相对于层叠体的层叠方向的一端的、结构物的水平方向的振动衰减,并且通过层叠体的剪切变形,抑制同样由地震引起的、层叠体的层叠方向的一端的水平方向的振动向结构物传递。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9-8181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上述这种避震装置中,在随着层叠体的剪切变形而使铅塞发生变形的情况下,形成铅塞的铅发生塑性流动,该塑性流动经由配置于中空部的一端的铅塞的一端而发生,上述中空部由层叠体的一端的刚性层的内周面与将中空部的层叠方向的一端封闭的封闭构件的面构成,其结果是,能使上述中空部的一端中的铅塞的一端处的塑性流动有效地进行,能提高避震效果。

上述中空部的一端中的塑性流动不限定为利用塑性变形对层叠体的剪切方向的振动能进行吸收的铅塞的铅,也可以是由利用塑性流动本身来对层叠体的剪切方向的振动能进行吸收以使层叠体的剪切方向的振动衰减的、其它衰减材料形成的振动衰减体。

本发明鉴于上述各点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震装置,在因层叠体的剪切方向的振动而使振动衰减体发生变形的情况下,能对中空部的一端中的振动衰减体的塑性流动有效地进行引导辅助,能更有效地确保中空部的一端中的振动衰减体的塑性流动,其结果是,能提高避震效果。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避震装置包括:层叠体,上述层叠体具有交替层叠的弹性层和刚性层;中空部,上述中空部密闭地设于上述层叠体的内部并且沿层叠方向延伸;振动衰减体,上述振动衰减体紧密地填充于上述中空部并且对层叠体的剪切方向的振动能进行吸收,以使层叠体的剪切方向的振动衰减;以及封闭构件,上述封闭构件具有流动引导凹面并且将中空部的层叠方向的一端封闭,上述流动引导凹面与振动衰减体的层叠方向的一端部接触,在因层叠体的剪切方向的振动而使振动衰减体发生的变形的情况下,对中空部的层叠方向的一端部中的振动衰减体的塑性流动进行引导辅助,中空部由弹性层和刚性层的内周面以及流动引导凹面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避震装置,封闭构件将中空部的层叠方向的一端封闭,上述中空部紧密地填充有对层叠体的剪切方向的振动能进行吸收以使层叠体的剪切方向的振动衰减的振动衰减体,上述封闭构件具有流动引导凹面,该流动引导凹面与振动衰减体的层叠方向的一端部接触,在因层叠体的剪切方向的振动而使振动衰减体发生变形的情况下,对中空部的层叠方向的一端部中的振动衰减体的塑性流动进行引导辅助,因此,在因层叠体的剪切方向的振动而使振动衰减体发生变形的情况下,能对中空部的一端部中的振动衰减体的塑性流动有效地进行引导辅助,能更有效地确保中空部的一端部中的振动衰减体的一端部的塑性流动,其结果是,能提高避震效果。

在本发明的避震装置中,只要流动引导凹面在因层叠体的剪切方向的振动而使振动衰减体发生变形的情况下,能对中空部的层叠方向的一端部中的振动衰减体的塑性流动进行引导辅助,流动引导凹面可以是任意形态,在优选示例中,中空部包括由弹性层和刚性层的内周面形成的圆柱状中空部以及由流动引导凹面形成的半球状中空部,流动引导凹面包括半凹球面,在其它优选示例中,中空部包括由弹性层和刚性层的内周面形成的圆柱状中空部以及由流动引导凹面形成的圆锥台状中空部,流动引导凹面包括半凹球面以及与上述半凹球面连接的平坦面,在另外的优选示例中,中空部包括由弹性层和刚性层的内周面形成的四棱柱状中空部以及由流动引导凹面形成的半圆柱状中空部,流动引导凹面包括半圆筒凹面,在又一优选示例中,中空部包括由弹性层和刚性层的内周面形成的四棱柱状中空部以及由流动引导凹面形成的四边形台状中空部,流动引导凹面包括一对半圆筒凹面以及分别与上述一对半圆筒凹面连接的平坦面。

本发明的避震装置还可以包括另一封闭构件,上述另一封闭构件具有另一流动引导凹面并且将中空部的层叠方向的另一端封闭,上述另一流动引导凹面与振动衰减体的层叠方向的另一端部接触,在因层叠体的剪切方向的振动而使振动衰减体发生变形的情况下,对中空部的层叠方向的另一端部中的振动衰减体的塑性流动进行引导辅助,在这种情况下,中空部还由另一流动引导凹面形成。

在还包括具有另一流动引导凹面的另一封闭构件的本发明的避震装置中,在因层叠体的剪切方向的振动而使振动衰减体发生变形的情况下,也能对中空部的另一端部中的振动衰减体的另一端部的塑性流动有效地进行引导辅助,能更有效地确保中空部的另一端部中的振动衰减体的另一端部的塑性流动,其结果是,能进一步提高避震效果。

在上述还具有另一封闭构件的本发明的避震装置中,在优选示例中,中空部包括由弹性层和刚性层的内周面形成的圆柱状中空部以及由另一流动引导凹面形成的半球状中空部,另一流动引导凹面包括半凹球面,在其它优选示例中,中空部包括由弹性层和刚性层的内周面形成的圆柱状中空部以及由另一流动引导凹面形成的圆锥台状中空部,另一流动引导凹面包括半凹球面以及与上述半凹球面连接的平坦面,在另外的优选示例中,中空部包括由弹性层和刚性层的内周面形成的四棱柱状中空部以及由另一流动引导凹面形成的半圆柱状中空部,另一流动引导凹面包括半圆筒凹面,在又一优选示例中,中空部包括由弹性层和刚性层的内周面形成的四棱柱状中空部以及由另一流动引导凹面形成的四边形台状中空部,另一流动引导凹面包括一对半圆筒凹面以及分别与上述一对半圆筒凹面连接的平坦面。

在中空部包括圆柱状中空部以及半球状中空部或圆锥台状中空部的本发明的避震装置的情况下,能随着各种剪切方向的层叠体的变形,更有效地确保中空部的一端或另一端中的振动衰减体的塑性流动,另一方面,在中空部包括四棱柱状中空部以及半圆柱状中空部或四边形台状中空部的本发明的避震装置的情况下,能随着与形成半圆柱状中空部或四边形台状中空部的圆筒凹面的中心线正交的剪切方向的层叠体的变形,更有效地确保中空部的一端或另一端中的振动衰减体的塑性流动,从而在前者的情况下,能够提供一种关于层叠体的剪切变形具有无方向性的避震装置,在后者的情况下,能够提供一种关于层叠体的剪切变形具有方向性的避震装置。

在本发明的避震装置中,在优选示例中,振动衰减体由通过变形吸收振动能的衰减材料形成,上述衰减材料可以由铅、锡、锌、铝、铜、镍或所述金属的合金形成,也可以由铅、锡、非铅类低熔点合金(例如是从锡-锌类合金、锡-铋类合金及锡-铟类合金中选择的、含有锡的合金,具体而言,是含有锡42~43重量%及铋57~58重量%的锡-铋合金等)形成,还可以由锌合金或铝合金等超塑性合金形成,此外,在其它优选示例中,振动衰减体由通过塑性流动来吸收振动能的衰减材料形成,上述利用塑性流动来吸收振动能的衰减材料可以包含热塑性树脂或热固性树脂以及橡胶颗粒,作为热塑性树脂,在优选示例中,可以例举粘性防火树脂,作为热固性树脂,在优选示例中,可以含有由各种酚类与甲醛在碱性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反应形成的可熔酚醛树脂、在酸性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反应形成的酚醛清漆型酚醛树脂等酚醛树脂,热固性树脂由固化后的振动衰减体再次振动时发生的变形而被破碎得很细。由上述衰减材料形成的振动衰减体可以具有单一块状体的形态,取而代之,也可以具有在层叠方向上分割层叠的分割层叠体或将颗粒状或粉末状的衰减材料压缩的压缩体等形态。

在本发明的避震装置中,作为弹性层的原料,可以列举天然橡胶、硅橡胶、高阻尼橡胶、聚氨酯橡胶或氯丁橡胶等橡胶,较为理想的是天然橡胶,较为理想的是,由上述橡胶形成的橡胶板等的弹性层的各层在无负载状态下具有1mm~30mm左右的厚度,但并不限定于此,此外,作为刚性层,可以列举出钢板、碳纤维、玻璃纤维或芳香族纤维等纤维增强合成树脂板或纤维增强硬脂橡胶板等的优选示例,刚性层的各层也可以具有1mm~6mm左右的厚度,此外,层叠方向上的最上方和最下方的刚性层比最上方和最下方的刚性层以外的、配置于最上方和最下方的刚性层之间的刚性层的厚度厚,例如可以具有10mm~50mm左右的厚度,但并不限定于此,除此以外,弹性层和刚性层的层数也不作特别限定,弹性层和刚性层的层数只要是从避震对象的载荷、剪切变形量(水平方向偏移量)、弹性层的弹性率、预测到的朝避震对象物的振动加速度的大小的角度考虑,能得到稳定的避震特性,来进行设定即可。

此外,在本发明中,密闭设于层叠体的内部的中空部可以是一个,作为替代,也可以是多个,在上述多个中空部分别配置振动衰减体,多个中空部的全部或一部分由上述弹性层和刚性层的内周面以及流动引导凹面形成,从而构成为通过上述内周面和流动引导凹面对振动衰减体进行限制的避震装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提供一种避震装置,在因层叠体的剪切方向的振动而使振动衰减体发生变形的情况下,能对中空部的一端中的振动衰减体的塑性流动有效地进行引导辅助,能更有效地确保中空部的一端中的振动衰减体的塑性流动,其结果是,能提高避震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一具体例的、图2所示i-i线向视剖视说明图。

图2是图1的示例的俯视说明图。

图3是图1的示例中的铅塞和盖构件的详细立体说明图。

图4是图1的示例的动作说明图。

图5是本发明的优选其它具体例的剖视说明图。

图6是本发明的优选另一具体例的振动衰减体和封闭构件的立体说明图。

图7是本发明的优选又一具体例的振动衰减体和封闭构件的立体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基于附图所示的优选具体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示例。

在图1~图4中,本示例的避震装置1除了包括交替层叠的、作为弹性层的圆环状的多枚橡胶板2和作为刚性层的钢板3以外,还包括:圆筒状的层叠体7,上述层叠体7将橡胶板2和钢板3的圆环状的外周面4、5覆盖,并且具有由与橡胶板2相同的橡胶材料构成的、圆筒状的覆盖层6;中空部8,上述中空部8密闭地设于层叠体7的内部,并且沿层叠方向a延伸;铅塞9,上述铅塞9作为振动衰减体,紧密地填充于中空部8并且利用剪切方向b的变形对层叠体7的剪切方向b的振动能进行吸收,以使层叠体7的剪切方向b的振动衰减;盖构件14,上述盖构件14具有半凹球面12并且作为将中空部8的层叠方向a的一端13封闭的封闭构件,上述半凹球面12作为流动引导凹面,在由层叠体7的剪切方向b的振动而使铅塞9发生上述剪切方向b的变形的情况下,与铅塞9的层叠方向a的一端部11接触,以对中空部8的层叠方向a的一端部10中的铅塞9的塑性流动进行引导辅助;盖构件19,上述盖构件19具有半凹球面17并且作为将中空部8的层叠方向a的另一端18封闭的封闭构件,上述半凹球面17作为流动引导凹面,在由层叠体7的剪切方向b的振动而使铅塞9发生上述剪切方向b的变形的情况下,与铅塞9的层叠方向a的另一端部16接触,从而对中空部8的层叠方向a的另一端部15中的铅塞9的塑性流动进行引导辅助;圆环状的上安装板21,上述上安装板21设于层叠体7的圆环状的上表面20;以及圆环状的下安装板23,上述下安装板23设于层叠体7的圆环状的下表面22。

钢板3包括层叠方向a的最上方和最下方的圆环状的钢板3a和3b、以及层叠方向a的钢板3a及3b之间的多枚圆环状的钢板3c,钢板3a和3b各自具有比各钢板3c的厚度大且彼此相同的厚度,多枚钢板3c各自具有比各钢板3a和3b的厚度小且彼此相同的厚度。

在具有由覆盖层6的圆筒状的外周面25构成的、圆筒状的外周面的层叠体7中,橡胶板2、钢板3及覆盖层6彼此硫化粘接而一体化。

中空部8包括:圆柱状中空部34,上述圆柱状中空部34由圆筒状的内周面33形成,上述内周面33由各橡胶板2的圆环状的内周面31和各钢板3c的圆环状的内周面32构成;半球状中空部35,上述半球状中空部35在层叠方向a上与圆柱状中空部34的一端面连接并且由半凹球面12形成;以及半球状中空部36,上述半球状中空部36在层叠方向a上与圆柱状中空部34的另一端面连接并且由半凹球面17形成。

铅塞9由作为利用变形对振动能进行吸收的衰减材料的、纯度为99.9%左右的铅构成,铅塞9包括:圆柱状部42,上述圆柱状部42具有与内周面33无间隙紧密地接触的圆筒状的外周面41;半球状部43,上述半球状部43作为具有半凸球面46的一端部11,该半凸球面46在层叠方向a上与圆柱状部42的一端面连接并且与半凹球面12无间隙紧密地接触;以及半球状部45,上述半球状部45作为具有半凸球面44的另一端部16,该半凸球面44在层叠方向a上与圆柱状部42的另一端面连接并且与半凹球面17无间隙紧密地接触。

盖构件14除了包括具有与内周面33的半径相同的曲率半径的半凹球面12以外,还包括:圆筒面51,上述圆筒面51具有与内周面33的直径相同的直径;以及圆形面52,上述圆形面52在层叠方向a上与半凹球面12相对并且具有与内周面33的直径相同的直径,同样地,盖构件19除了包括具有与内周面33的半径相同的曲率半径的半凹球面17以外,还包括:圆筒面55,上述圆筒面55具有与内周面33的直径相同的直径;以及圆形面56,上述圆形面56在层叠方向a上与半凹球面12相对并且具有与内周面33的直径相同的直径。

用于通过多个锚定螺栓62将避震装置1安装于一方的结构物即上部结构物61的上安装板21具有圆形的贯通孔64,上述贯通孔64由具有与内周面33的直径相同直径的、圆筒状的内周面63形成,通过多个螺栓65而利用下表面67固定于钢板3a的上表面66,在中央具有贯通孔64的上安装板21具有分别供锚定螺栓62及螺栓65插通并沿圆周方向r等间距地配置的多个贯通孔68、69,用于通过多个锚定螺栓72将避震装置1安装于另一方的结构物即下部结构物71的下安装板23具有贯通孔74,上述贯通孔74由具有与内周面33的直径相同直径的内周面73形成,通过多个螺栓75而利用上表面77固定于钢板3b的下表面76,在中央具有贯通孔74的下安装板23具有多个贯通孔78、79,上述多个贯通孔78、79分别供锚定螺栓72和螺栓75插通并且沿圆周方向r等间距地配置。

盖构件14的圆形面52与上安装板21的圆环状的上表面81齐平,盖构件14在钢板3a的圆形的贯通孔82及与贯通孔82连通的贯通孔64中无间隙地嵌装于钢板3a和上安装板21,并通过焊接等固定于上安装板21,上述贯通孔82具有与内周面33的直径相同的直径并与内周面33连接,且由钢板3a的内周面32形成,盖构件19的圆形面56与下安装板23的圆环状的下表面85齐平,盖构件19在钢板3b的圆形的贯通孔86及与贯通孔86连通的圆形的贯通孔74中,嵌装于钢板3b和下安装板23,并通过焊接等固定于下安装板23,上述贯通孔86具有与内周面33的直径相同的直径并与内周面33连接,且由钢板3b的内周面32形成。

在层叠方向a上夹设于上部结构物61和下部结构物71之间并且承受上部结构物61的垂直载荷的上述避震装置1中,如图4所示,由于下部结构物71相对于上部结构物61的地震等水平方向(剪切方向b)的振动,会使层叠体7和铅塞9向剪切方向b剪切变形,橡胶板2通过剪切方向b的剪切变形来抑制下部结构物71的地震等水平方向的加速度向上部结构物61传递,铅塞9通过剪切方向b的变形使从下部结构物71向上部结构物61传递的水平方向的振动衰减,藉此,避震装置1相对于下部结构物71对上部结构物61进行避震支承。

在避震装置1中,盖构件14将中空部8的层叠方向a的一端13封闭,上述中空部8紧密地填充有对层叠体7的剪切方向b的振动能进行吸收来使层叠体7的剪切方向b的振动衰减的铅塞9,上述盖构件14具有半凹球面12,在因层叠体7的剪切方向b的振动而使铅塞9发生剪切方向b的变形的情况下,上述半凹球面12与铅塞9的层叠方向a的由半球状部43构成的一端部11接触,从而对中空部8的层叠方向a的一端部10中的铅塞9的塑性流动c进行引导辅助,另一方面,将上述中空部8的层叠方向a的另一端18封闭的盖构件19具有半凹球面17,在因层叠体7的剪切方向b的振动而使铅塞9发生剪切方向b的变形的情况下,上述半凹球面17与铅塞9的层叠方向a的由半球状部45构成的另一端部16接触,从而对中空部8的层叠方向a的另一端部15中的铅塞9的塑性流动d进行引导辅助,因此,在因层叠体7的剪切方向b的振动而使铅塞9发生剪切方向b的变形的情况下,能对因上述铅塞9的剪切方向b的变形引起的、中空部8的一端部10和另一端部15中的铅塞9的一端部11和另一端部16的塑性流动c和d有效地进行引导辅助,能更有效地确保中空部8的由半球状中空部35构成的一端部10和由半球状中空部36构成的另一端部15中的、铅塞9的一端部11和另一端部16的塑性流动c和d,其结果是,能进一步提高避震效果。

在上述避震装置1中,中空部8包括圆柱状中空部34以及半球状中空部35、36,但作为替代,如图5所示,也可以是以下结构:包括流动引导凹面103的、作为封闭构件的圆板状的盖构件104嵌装于贯通孔82,上述流动引导凹面103由曲率半径比半凹球面12的曲率半径小并且整体为圆环状的半凹球面101和与半凹球面101连接的圆形的平坦面102构成,整体为圆形,同样地,包括流动引导凹面113的、作为封闭构件的圆板状的盖构件114嵌装于贯通孔86,上述流动引导凹面113由曲率半径比半凹球面17的曲率半径小并且整体为圆环状的半凹球面111和与半凹球面111连接的整体为圆形的平坦面112构成,整体为圆形,在上述情况下,中空部8包括:圆柱状中空部34,该圆柱状中空部34由内周面33形成;圆锥台状中空部121,上述圆锥台状中空部121在层叠方向a上与圆柱状中空部34的一端面连接并且由流动引导凹面103形成;以及圆锥台状中空部122,上述圆锥台状中空部122在层叠方向a上与圆柱状中空部34的另一端面连接并且由流动引导凹面113形成,藉此,铅塞9包括分别填充于圆柱状中空部34以及圆锥台状中空部121、122的圆柱状部42以及圆锥台部125、126,上述圆锥台部125、126作为一端部11及另一端部16在层叠方向a上与圆柱状部42的一端面及另一端面连接。如图5所示,在包括上述盖构件104、114的避震装置1中,可以分别在省略了贯通孔64的上安装板21与盖构件104之间和省略了贯通孔74的下安装板23与盖构件114之间,嵌入剪切键115、116。

在图5所示的避震装置1中,在因层叠体7的剪切方向b的振动而使铅塞9发生剪切方向b的变形的情况下,也能通过流动引导凹面103、113对中空部8的一端部10和另一端部15中的、铅塞9的一端部11和另一端部16的塑性流动c和d有效地进行引导辅助,能更有效地确保中空部8的一端部10和另一端部15中的、铅塞9的一端部11和另一端部16的塑性流动c和d,其结果是,能进一步提高避震效果。

在上述避震装置1中,作为振动衰减体的铅塞9包括圆柱状部42以及半球状部43、45或圆锥台部125、126,但作为替代,如图6所示,作为振动衰减体的铅塞9也可以包括:四棱柱部132,上述四棱柱部132具有四个长方形的外表面131;半圆柱状部134,上述半圆柱状部134在层叠方向a上与四棱柱状部132的一端面连接并且具有半圆筒面133;以及半圆柱状部136,上述半圆柱状部136在层叠方向a上与四棱柱状部132的另一端面连接并且具有半圆筒面135,在上述情况下,作为封闭构件的与盖构件14对应的盖构件141包括:与圆形面52对应的四边形面142;与圆筒面51对应的变形方管面143;以及半圆筒凹面144,上述半圆筒凹面144具有与半圆筒面133互补的形状而紧密地与半圆筒面133接触,并且与作为流动引导凹面的半凹球面12对应,作为其它封闭构件的与盖构件19对应的盖构件151包括:与圆形面56对应的四边形面152;与圆筒面55对应的变形方管面153;以及半圆筒凹面154,上述半圆筒凹面154具有与半圆筒面135互补的形状而紧密地与半圆筒面135接触,并且与作为流动引导凹面的半凹球面17对应,在具有上述铅塞9以及盖构件141、151的避震装置1中,填充有上述铅塞9的中空部8包括:四棱柱状中空部,上述四棱柱状中空部由方管状的内周面形成并且供四棱柱状部132配置,上述方管状的内周面由各橡胶板2的矩形的内周面和各钢板3c的矩形的内周面(与外表面131互补地对应)构成;半圆柱状中空部,上述半圆柱状中空部在层叠方向a上与上述四棱柱状中空部的一端面连接并且供半圆柱状部134配置,且由半圆筒凹面144形成;以及另一半圆柱状中空部,上述另一半圆柱状中空部在层叠方向a上与上述四棱柱状中空部的另一端面连接并且供半圆柱状部136配置,且由半圆筒凹面154形成,代替圆形的贯通孔82、64,盖构件141在由钢板3a的矩形的内周面形成的矩形的贯通孔82以及由上安装板21的矩形的内周面63形成的矩形的贯通孔64中无间隙地装嵌于钢板3a和上安装板21,代替圆形的贯通孔86、74,盖构件151在由钢板3b的矩形的内周面形成的矩形的贯通孔86以及由下安装板23的矩形的内周面73形成的矩形的贯通孔74中无间隙地装嵌于钢板3a和上安装板21。

在具有图6所示的铅塞9、供该铅塞9无间隙地填充的中空部8及盖构件141、151的避震装置1中,在由层叠体7的剪切方向b的振动而使铅塞9发生剪切方向b的变形的情况下,也能通过半圆筒凹面144、154对中空部8的一端部10和另一端部15中的、铅塞9的一端部11和另一端部16的塑性流动c和d有效地进行引导辅助,能更有效地确保铅塞9的一端部11和另一端部16的半圆柱状部134和136各自的塑性流动c和d,其结果是,能进一步提高避震效果。

此外,如图7所示,也可以采用以下结构:在盖构件141中,代替由半圆筒凹面144构成的流动引导凹面,流动引导凹面163由曲率半径比半圆筒凹面144的曲率半径小并且整体为矩形的一对半圆筒凹面161以及分别与一对半圆筒凹面161连接的、整体为矩形的平坦面162构成,整体为矩形,另一方面,在盖构件151中,代替由半圆筒凹面154构成的流动引导凹面,也可以采用以下结构:流动引导凹面173由曲率半径比半圆筒凹面154的曲率半径小并且整体为矩形的一对半圆筒凹面171以及分别与一对半圆筒凹面171分别连接的、整体为矩形的平坦面172构成,整体为矩形,中空部8也可以构成为,包括:与四棱柱状部132对应的四棱柱状中空部;由盖构件141的流动引导凹面163形成的四边形台状中空部;以及由盖构件151的流动引导凹面173形成的四边形台状中空部,在上述情况下,铅塞9由以下结构构成:四棱柱状部132,上述四棱柱状部132配置于四棱柱状中空部;四边形台部182,上述四边形台部182配置于由流动引导凹面163形成的四边形台状中空部并且具有与流动引导凹面163互补的形状的上表面181;以及四边形台部184,上述四边形台部184配置于由流动引导凹面173形成的四边形台状中空部并且具有与流动引导凹面173互补的形状的下表面183。

在具有图7所示的盖构件141、151、铅塞9及供该铅塞9无间隙地填充的中空部8的避震装置1中,在由层叠体7的剪切方向b的振动而使铅塞9发生剪切方向b的变形的情况下,也能通过流动引导凹面163、173对中空部8的一端部10和另一端部15中的、铅塞9的一端部11和另一端部16的塑性流动c和d有效地进行引导辅助,能更有效地确保铅塞9的一端部11和另一端部16的四边形台部182和184各自的塑性流动c和d,其结果是,能进一步提高避震效果。

在图1~5所示的具有铅塞9的避震装置1中,层叠体7的剪切方向b的剪切变形具有无方向性,但在图6或图7所示的具有铅塞9的避震装置1中,层叠体7的剪切方向b的剪切变形具有方向性。另外,在图6或图7所示的避震装置1中,也可以对角部进行倒角,例如进行倒圆角。

此外,也可以用图7所示的盖构件141、151、铅塞9及供该铅塞9无间隙地填充的中空部8取代图1~图5所示的盖构件14、19、铅塞9及中空部8,并应用于图1~图5所示的避震装置1。

符号说明

1避震装置

2橡胶板

3钢板

4、5外周面

6覆盖层

7层叠体

8中空部

9铅塞

10、11一端部

12、17半凹球面

13一端

14、19盖构件

15、16另一端部

18另一端

20上表面

21上安装板

22下表面

23下安装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