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切换阀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92286发布日期:2018-08-04 13:43阅读:49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切换阀芯,具体用于水路的切换。



背景技术:

现有的按压切换阀芯存在当水压超过80psi时,无法实现正常功能的切换,并且切换按压力值随着水压的增大而增大,按压力值偏高不符合使用标准,按压手感差;同时,当出水端接有带暂停水功能的顶喷或花洒时,在暂停出水位的情况下,当水压超过45psi时,按压切换阀芯便无法实现正常功能切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切换阀芯,包括切换本体,所述切换本体上设置有进水口与出水口,所述切换本体内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芯轴,所述芯轴在壳体内轴向移动,所述芯轴上设置有多个凹槽,所述凹槽包括左凸块与右凸块,所述左凸块的直径大小与右凸块的直径大小一致,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密封圈,所述芯轴的一端被下壳体罩住,所述芯轴的另一端被上壳体罩住,所述芯轴与下壳体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芯轴的另一端连接有一转动件,所述转动件上设置有第一弹齿,所述转动件配合连接有内置按钮,所述内置按钮上设置有与第一弹齿互相配合作用的第二弹齿,所述上壳体内设置有用于与第一弹齿接触配合的台阶面,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用于过水的缺口。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切换本体上设置有一个进水口和两个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分别为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凹槽个数为三个,分别为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左凸块为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凹槽的右凸块为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凹槽的右凸块为第三凸块,所述第三凹槽的左凸块为第四凸块。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块的直径大小与第三凸块的直径大小一致,所述第二凸块的直径大小与第四凸块的直径大小一致。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台阶面包括第一台阶面和第二台阶面,所述第一台阶面的高度低于第二台阶面的高度。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台阶面为平面,所述第二台阶面为斜面。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上壳体内设置有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上设置有第一外螺纹,所述上壳体内设置有与第一外螺纹相配合的第一内螺纹。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芯轴上设置有第一插接头,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第一沉槽,所述复位弹簧一端置于第一沉槽内,另一端与第一插接头配合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芯轴上设置有第二插接头,所述转动件上设置有第二沉槽,所述第二插接头插入第二沉槽内,实现芯轴与转动件的配合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下壳体与切换本体之间设置有第一止水圈,所述上壳体与切换本体之间设置有第二止水圈,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三止水圈。

本发明的一种切换阀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结构封水截面积一样,两侧所承受水压一样,切换按压力值不会随水压的增大而增大。

2、本结构采用环形密封圈密封,密封效果好、装配简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爆炸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出水状态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出水状态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壳体的俯视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内置按钮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转动件的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上壳体的放大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芯轴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0-切换本体;11-进水口;12-第一出水口;13-第二出水口;15-第一内螺纹;20-上壳体;21-第一台阶面;22-第二台阶面;26-第二内螺纹;30-下壳体;31-缺口;35-第一沉槽;36-第二外螺纹;40-芯轴;41-第一凹槽;42-第二凹槽;43-第三凹槽;45-第一插接头;46-第二插接头;50-密封圈;60-复位弹簧;70-转动件;75-第一弹齿;76-第二沉槽;80-内置按钮;85-第二弹齿;90-锁紧螺母;95-第一外螺纹;100-第一止水圈;110-第二止水圈;120-第三止水圈;130-第一过水通道;140-第二过水通道;411-第一凸块;412-第二凸块;422-第三凸块;431-第四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考说明书附图,一种切换阀芯,包括切换本体(10),所述切换本体(10)上设置有进水口(11)与出水口,所述切换本体(10)内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20)和下壳体(30),所述上壳体(20)上设置有第二内螺纹(26),所述下壳体(30)上设置有第二外螺纹(36),所述第二内螺纹(26)与第二外螺纹(36)配合连接,实现上壳体(20)与下壳体(30)的固定,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芯轴(40),所述芯轴(40)在壳体内轴向移动,所述芯轴(40)上设置有多个凹槽,所述凹槽包括左凸块与右凸块,所述左凸块的直径大小与右凸块的直径大小一致,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密封圈(50),所述芯轴(40)的一端被下壳体(30)罩住,所述芯轴(40)的另一端被上壳体(20)罩住,所述芯轴(40)与下壳体(30)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60),所述芯轴(40)的另一端连接有一转动件(70),所述转动件(70)上设置有第一弹齿(75),所述转动件(70)配合连接有内置按钮(80),所述内置按钮(80)上设置有与第一弹齿(75)互相配合作用的第二弹齿(85),所述上壳体(20)内设置有用于与第一弹齿(75)接触配合的台阶面,所述下壳体(30)上设置有用于过水的缺口(31)。

进一步的,所述切换本体(10)上设置有一个进水口(11)和两个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分别为第一出水口(12)和第二出水口(13),所述进水口(11)为水路的进水通道,所述水路从进水口(11)进入切换本体(10)内,在芯轴(40)与壳体的作用配合下,水路可选择从第一出水口(12)流出或从第二出水口(13)流出。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个数为三个,分别为第一凹槽(41)、第二凹槽(42)、第三凹槽(43),所述第一凹槽(41)的左凸块为第一凸块(411),所述第一凹槽的右凸块为第二凸块(412),所述第二凹槽(42)的右凸块为第三凸块(422),所述第三凹槽(43)的左凸块为第四凸块(431),所述第一凸块(411)位于缺口(31)右端时,为第一过水通道(130),所述水路从第一出水口(12)流出,所述第二凸块(412)位于缺口(31)左端时,为第二过水通道(140),所述水路从第二出水口(13)流出。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块(411)的直径大小与第三凸块(422)的直径大小一致,所述第二凸块(412)的直径大小与第四凸块(431)的直径大小一致,上述凸块的直径大小均一致,目的在于:保证按压切换阀芯的封水截面积一样,使得凸块两侧所承受的水压一样,切换芯轴(40)时,按压力不会随水压的增大而增大,当出水端接有带暂停水功能的顶喷或花洒时,在暂停出水位的情况下,无论低压或者高压按压均能实现芯轴(40)正常功能的切换,并且切换力不受影响。

进一步的,所述台阶面包括第一台阶面(21)和第二台阶面(22),所述第一台阶面(21)的高度低于第二台阶面(22)的高度,所述台阶面设置的目的在于改变芯轴(40)在壳体内的位置,当第一弹齿(75)位于第二台阶面(22)时,所述第一凸块(411)位于缺口(31)的右端,水路为第一过水通道(130);当第一弹齿(75)位于第一台阶面(21)时,所述第二凸块(412)位于缺口(31)的左端,水路为第二过水通道(140)。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台阶面(21)为平面,所述第二台阶面(22)为斜面,所述第二台阶面(22)为斜面可实现芯轴(40)在切换水路通道时能逐渐过度,提升操作的流畅性。

进一步的,所述切换本体(10)内设置有锁紧螺母(90),所述锁紧螺母(90)上设置有第一外螺纹(95),所述切换本体(10)内设置有与第一外螺纹(95)相配合的第一内螺纹(15),所述锁紧螺母(90)保证壳体与芯轴(40)稳定的处于切换本体(10)内。

进一步的,所述芯轴(40)上设置有第一插接头(45),所述下壳体(30)上设置有第一沉槽(35),所述复位弹簧(60)一端置于第一沉槽(35)内,另一端与第一插接头(45)配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芯轴(40)上设置有第二插接头(46),所述转动件(70)上设置有第二沉槽(76),所述第二插接头(46)插入第二沉槽(76)内,实现芯轴(40)与转动件(70)的配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下壳体(30)与切换本体(10)之间设置有第一止水圈(100),所述上壳体(20)与切换本体(10)之间设置有第二止水圈(110),所述上壳体(20)与下壳体(30)之间设置有第三止水圈(120),上述止水圈的目的在于保证按压切换阀芯的密封性。

在使用过程中,水路从进水口(11)进入切换本体(10)内,在芯轴(40)与下壳体(30)的配合作用下,水路选择从第一出水口(12)流出或从第二出水口(13)流出,水路从第一出水口(12)流出为第一过水通道(130),水路从第二出水口(13)流出为第二过水通道(140)。

水路为第一过水通道(130)时,转动件(70)上的第一弹齿(75)位于上壳体(20)内的第二台阶面(22)上,芯轴(40)向右移动,复位弹簧(60)压缩,此时第一凸块(411)位于缺口(31)的右端;按下内置按钮(80),内置按钮(80)上的第二弹齿(85)与第一弹齿(75)相互作用,在弹齿的作用下,转动件(70)旋转运动,第一弹齿(75)从与上壳体(20)内的第二台阶面(22)接触配合转变为与第一台阶面(21)配合,芯轴(40)向左移动,复位弹簧(60)复位,此时芯轴(40)上的第二凸块(412)位于缺口的左端,此时水路为第二过水通道(140)。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