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级对辊机的传动系统及其传动润滑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202353发布日期:2018-08-19 14:43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制沙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单级对辊机的传动系统及其传动润滑方法。



背景技术:

对辊机是一种用于将石头粉碎为沙子的机械设备。

专利号为201720808473.3,公开号为cn207034094u,名称为“一种制砂机传动对辊机总成”的专利文件,上述现有技术中,它包括内部具有空腔的辊动体及一端伸入至空腔内的传动轴,位于辊动体的空腔内的传动轴上串联有两个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由于该传动轴位于空腔内的一端未采取固定进行固定以及行星齿轮机构设计不合理,使得传动轴难免会出现轻微晃动,造成传动效率差、传动稳定性较差及磨损大等问题,从而降低了对辊机的传动系统的使用寿命;且由于两个行星齿轮传动机构位于辊动体内,如若行星齿轮传动机构损坏,需要先将辊动体拆卸,然后再进行更换,由于辊动体体积大重量较重,造成拆卸不便,导致在更换维修过程中存在非常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动效率好、传动稳定性较好、磨损小、提高使用寿命及更换维修方便的单级对辊机的传动系统及其传动润滑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单级对辊机的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动轴、主轴及用于驱动主轴转动的行星传动机构,所述主轴套设并转动连接于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传动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行星传动机构包括行星小齿轴、多个行星过桥齿及行星内齿圈,所述行星小齿轴固定连接于传动轴相对于传动轴与驱动机构连接端的另一端部上,各行星过桥齿分别与行星小齿轴和行星内齿圈啮合连接,所述主轴朝向行星内齿圈的一端外壁套设固定连接有行星齿轮座,该行星齿轮座与行星齿轮圈固定连接。

优选为:还包括第一轴承座组件,所述第一轴承座组件包括内部具有腔体的第一轴承座,所述主轴相对于主轴与行星齿轮座连接端的另一端穿入腔体内,位于腔体内的主轴的外壁与第一轴承座之间通过圆柱滚子轴承转动连接,其中,传动轴连接驱动机构的一端穿过腔体设置。

优选为:还包括第二轴承座组件,所述第二轴承座组件包括第二轴承座、箱体和箱盖,所述第二轴承座、箱体和箱盖形成密闭腔体,第二轴承座、箱体和箱盖均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所述主轴连接行星齿轮座的一端穿过第二轴承座进入密闭腔体内,位于密闭腔体内的主轴的外壁与第二轴承座之间通过圆柱滚子轴承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轴连接行星小齿轴的一端穿过第二轴承座进入密闭腔体内;各行星过桥齿均通过过桥轴固定连接于箱盖上,各行星过桥齿均套设于过桥轴上,且各行星过桥齿与过桥轴之间均通过深沟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行星小齿轴、多个行星过桥齿、行星内齿圈、行星齿轮座、圆柱滚子轴承、过桥轴及深沟轴承均位于密闭腔体内。

优选为:多个行星过桥齿等距设置于同一圆周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机构驱动传动轴转动,此时,传动轴上的行星小齿轴带动三个行星过桥齿转动,三个行星过桥齿带动行星内齿圈转动,最终,带动主轴和辊筒一起转动,传动系统设计合理,以及主轴的两端和传动轴的两端都进行固定,保证了主轴的两端和传动轴的两端不会出现晃动现象,最终实现了传动效率好、传动稳定性好及磨损小,从而提高了对辊机的使用寿命。由于行星小齿轴、多个行星过桥齿、行星内齿圈和行星齿轮座均位于密闭腔体中,如若损坏,只需将箱盖和箱体拆卸下来后,即可方便更换维修。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有润滑系统,所述润滑系统包括油箱、油泵、电动机、过滤网、进油管和回油管,所述油泵与电动机传动连接,所述油泵设置于进油管上,所述过滤网设置于进油管内部且位于油泵与进油管的进油端之间,所述进油管的出油端分为两支路,一路与箱体的上端连通,另一路与第一轴承座连通,所述回油管的进油端与箱体的下端连通,回油管的出油端与油箱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该传动系统在运行中,各部件摩擦产生温度比较高,为了使传动系统工作稳定及可靠,采用了润滑系统对传动系统进行降温冷却、润滑及清洗,降低了各部件的磨损,从而提高了传动系统的使用寿命。该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轴的两端内壁与传动轴的两端外壁之间均通过调心轴承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了主轴与传动轴之间的转动稳定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传动轴皮带轮和传动轴从动皮带轮,所述传动轴皮带轮固定于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所述传动轴从动皮带轮固定于传动轴上,所述传动轴皮带轮通过三角带与传动轴从动皮带轮传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结构简单可靠,保证对传动轴传动稳定性。

一种单级对辊机的传动系统的传动润滑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驱动机构驱动传动轴转动,接着,传动轴的另一端通过行星传动机构驱动主轴转动;在运行过程中,润滑系统一直对传动系统进行降温冷却、润滑及清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传动系统和润滑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传动系统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级对辊机的传动系统,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包括传动轴4、主轴5及用于驱动主轴转动的行星传动机构,所述主轴5套设并转动连接于传动轴4,所述传动轴4的一端传动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行星传动机构包括行星小齿轴6、多个行星过桥齿7及行星内齿圈8,所述行星小齿轴6固定连接于传动轴4相对于传动轴4与驱动机构连接端的另一端部上,各行星过桥齿7分别与行星小齿轴6和行星内齿圈8啮合连接,所述主轴5朝向行星内齿圈8的一端外壁套设固定连接有行星齿轮座9,该行星齿轮座9与行星齿轮圈8固定连接。还包括第一轴承座组件,所述第一轴承座组件2包括内部具有腔体的第一轴承座,所述主轴5相对于主轴5与行星齿轮座9连接端的另一端穿入腔体内,位于腔体内的主轴5的外壁与第一轴承座之间通过圆柱滚子轴承10转动连接,其中,传动轴4连接驱动机构的一端穿过腔体设置。还包括第二轴承座组件,所述第二轴承座组件3包括第二轴承座31、箱体32和箱盖33,所述第二轴承座31、箱体32和箱盖33形成密闭腔体,第二轴承座31、箱体32和箱盖33均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所述主轴5连接行星齿轮座9的一端穿过第二轴承座31进入密闭腔体内,位于密闭腔体内的主轴5的外壁与第二轴承座31之间通过圆柱滚子轴承11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轴4连接行星小齿轴6的一端穿过第二轴承座31进入密闭腔体内;各行星过桥齿7均通过过桥轴12固定连接于箱盖33上,各行星过桥齿7均套设于过桥轴12上,且各行星过桥齿7与过桥轴12之间均通过深沟轴承13转动连接;所述行星小齿轴6、多个行星过桥齿7、行星内齿圈8、行星齿轮座9、圆柱滚子轴承11、过桥轴12及深沟轴承13均位于密闭腔体内。多个行星过桥齿7等距设置于同一圆周上。

其中,行星过桥齿为三个,且等距设置于同一圆周上。

另外说明,在使用时,将辊筒套设固定连接于主轴外壁,进行对石头进行粉碎。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机构驱动传动轴转动,此时,传动轴上的行星小齿轴带动三个行星过桥齿转动,三个行星过桥齿带动行星内齿圈转动,最终,带动主轴和辊筒一起转动,传动系统设计合理,以及主轴的两端和传动轴的两端都进行固定,保证了主轴的两端和传动轴的两端不会出现晃动现象,最终实现了传动效率好、传动稳定性好及磨损小,从而提高了对辊机的使用寿命。由于行星小齿轴、多个行星过桥齿、行星内齿圈和行星齿轮座均位于密闭腔体中,如若损坏,只需将箱盖和箱体拆卸下来后,即可方便更换维修。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有润滑系统,所述润滑系统包括油箱20、油泵21、电动机22、过滤网23、进油管24和回油管25,所述油泵21与电动机22传动连接,所述油泵21设置于进油管24上,所述过滤网23设置于进油管24内部且位于油泵21与进油管24的进油端之间,所述进油管24的出油端分为两支路,一路240与箱体32的上端连通,另一路241与第一轴承座2连通,所述回油管25的进油端与箱体32的下端连通,回油管25的出油端与油箱20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该传动系统在运行中,各部件摩擦产生温度比较高,为了使传动系统工作稳定及可靠,采用了润滑系统对传动系统进行降温冷却、润滑及清洗,降低了各部件的磨损,从而提高了传动系统的使用寿命。该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主轴5的两端内壁与传动轴4的两端外壁之间均通过调心轴承500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了主轴与传动轴之间的转动稳定性。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传动轴皮带轮和传动轴从动皮带轮,所述传动轴皮带轮固定于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所述传动轴从动皮带轮42固定于传动轴4上,所述传动轴皮带轮通过三角带与传动轴从动皮带轮传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结构简单可靠,保证对传动轴传动稳定性。

一种单级对辊机的传动系统的传动润滑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驱动机构驱动传动轴转动,接着,传动轴的另一端通过行星传动机构驱动主轴转动;在运行过程中,润滑系统一直对传动系统进行降温冷却、润滑及清洗。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