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控排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88278发布日期:2019-02-01 19:30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控排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排气装置领域,主要涉及一种电控排气装置。



背景技术:

电控排气装置被广泛应用在汽车安全控制、航空航天飞行器、导弹、火箭与水下武器中,用于阀门启动、保险与解除保险装置和启动陀螺等。而现有的电磁阀电控排气装置存在作用时间长,受电磁干扰后发生误动作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作用时间短、安全可靠、密封性好的电控排气装置。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控排气装置,包括撞击机构、密封垫圈和充气阀,撞击机构与充气阀连接,密封垫圈位于撞击机构与充气阀之间;所述撞击机构包括上阀体、下阀体、气管接头和活塞;所述上阀体设有用于连接半导体桥点火器的螺纹孔,上阀体与下阀体的一端连接,下阀体的另一端与充气阀连接;所述下阀体设有内孔和排气孔;所述内孔贯穿下阀体的两端,且与上阀体的螺纹孔连通;所述排气孔与内孔连通;所述活塞位于下阀体的内孔中;所述气管接头位于下阀体外侧,且与下阀体的排气孔连接。

作为优选例,所述充气阀包括密封阀、阀芯、连接器和压力表,阀芯位于密封阀的阀腔中,密封阀的一端与下阀体连接,密封阀的另一端与连接器的一端连接,连接器的另一端设有用于连接气瓶的螺纹接口;所述阀芯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中设有密封膜;当密封膜破裂后,下阀体的内孔经第一通孔与密封阀的阀腔连通;所述连接器设有第二通孔和测压孔,第二通孔与密封阀的阀腔连通,测压孔与第二通孔连通;所述压力表与测压孔连接。

作为优选例,所述活塞的侧面沿轴向开设有排气槽,所述排气槽延伸至活塞的头部。

作为优选例,所述撞击机构的活塞上套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活塞的尾部连接,另一端与下阀体的内孔孔壁相抵。

作为优选例,所述充气阀的密封阀的阀腔中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阀芯和连接器相抵。

作为优选例,所述撞击机构的活塞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环形凹槽,且第一环形凹槽内套设有第一密封圈。

作为优选例,所述充气阀的阀芯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二环形凹槽,且第二环形凹槽内套设有第二密封圈。

作为优选例,所述撞击机构中,上阀体与下阀体的连接处设有第三密封圈。

作为优选例,所述充气阀中,密封阀与连接器的连接处设有第四密封圈。

作为优选例,所述撞击机构中,气管接头与下阀体的排气孔的连接处设有组合垫圈。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控排气装置作用时间短、安全可靠、密封性好。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控排气装置,包括撞击机构、密封垫圈和充气阀,撞击机构与充气阀连接,密封垫圈位于撞击机构与充气阀之间;所述撞击机构包括上阀体、下阀体、气管接头和活塞;所述上阀体设有用于连接半导体桥点火器的螺纹孔,上阀体与下阀体的一端连接,下阀体的另一端与充气阀连接;所述下阀体设有内孔和排气孔;所述内孔贯穿下阀体的两端,且与上阀体的螺纹孔连通;所述排气孔与内孔连通;所述活塞位于下阀体的内孔中;所述气管接头位于下阀体外侧,且与下阀体的排气孔连接。本发明提出的电控排气装置,撞击机构的一端作为输入端与半导体桥点火器连接,充气阀的一端作为输出端与气瓶连接,半导体桥点火器作用产生高压气体作用于活塞的尾部,推动活塞向前运动,冲破第一通孔中的密封膜,完成排气功能。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半导体桥点火器作为电控排气装置的动力源,可缩短作用时间。本发明电控排气装置接收到动力源后,通过纯机械结构的动作完成排气,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电控排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电控排气装置的撞击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电控排气装置的充气阀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活塞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阀芯结构示意图。

图中有:撞击机构1、密封垫圈2、充气阀3、上阀体101、下阀体102、气管接头103、组合垫圈104、活塞105、第一环形凹槽105-1、排气槽105-2、第一弹簧106、第三密封圈107、第一密封圈108、密封阀301、阀芯302、第二环形凹槽302-1、密封膜302-2、第二弹簧303、连接器304、压力表305、第五密封圈306、第四密封圈307、第二密封圈30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控排气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撞击机构1、密封垫圈2和充气阀3,撞击机构1与充气阀3连接,密封垫圈2位于撞击机构1与充气阀3之间。

如图2所示,撞击机构1包括上阀体101、下阀体102、气管接头103和活塞105。上阀体101设有用于连接半导体桥点火器的螺纹孔,上阀体101与下阀体102的一端连接,下阀体102的另一端与充气阀3连接。下阀体102设有内孔和排气孔。内孔贯穿下阀体102的两端,且与上阀体101的螺纹孔连通。排气孔与内孔连通。活塞105位于下阀体102的内孔中。气管接头103位于下阀体102外侧,且与下阀体102的排气孔连接。

如图3所示,充气阀3包括密封阀301、阀芯302、连接器304和压力表305。阀芯302位于密封阀301的阀腔中。密封阀301的一端与下阀体102连接,密封阀301的另一端与连接器304的一端连接,连接器304的另一端设有用于连接气瓶的螺纹接口。阀芯302设有第一通孔。如图5所示,第一通孔中设有密封膜302-2。当密封膜破裂后,下阀体102的内孔经第一通孔与密封阀301的阀腔连通。连接器304设有第二通孔和测压孔,第二通孔与密封阀301的阀腔连通,测压孔与第二通孔连通。压力表305与测压孔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控排气装置中,撞击机构1的一端(上阀体101的自由端)作为输入端与半导体桥点火器连接,充气阀3的一端(连接器304的自由端)作为输出端与气瓶连接。半导体桥点火器的作用是产生高压气体作用于活塞105的尾部(活塞105的尾部是活塞105靠近上阀体101的一端),推动活塞105向充气阀3方向运动,活塞105的头部(活塞105的头部是活塞105靠近充气阀3的一端)插入阀芯302的第一通孔,冲破第一通孔中的密封膜302-2,下阀体102的内孔经阀芯302的第一通孔和密封阀301的阀腔与连接器304的第二通孔连通。与气瓶连通的第二通孔中的气体经阀腔和第一通孔进入下阀体102的内孔中,从而经气管接头103导出,完成排气功能。本发明采用半导体桥点火器作为电控排气装置的动力源,可缩短作用时间。本发明电控排气装置在动力源作用下,通过纯机械结构的动作完成排气,安全可靠。连接器304的第二通孔与气瓶连通,连接器304上设有压力表305,可监测气瓶中的气压。撞击机构1与充气阀3之间设有密封垫圈2。密封垫圈3被撞击机构1与充气阀3挤压变形。密封垫圈3与撞击机构1和充气阀3的接触面贴合紧密,可有效防止电控排气装置内部气体泄露。

作为优选例,如图4所示,所述活塞105的侧面沿轴向开设有排气槽105-2,所述排气槽105-2延伸至活塞105的头部。由于尺寸匹配问题,可能出现活塞105在运动过程中封堵下阀体102的内孔和阀芯302的第一通孔,即使冲破第一通孔中的密封膜302-2,气体也无法进入下阀体102的内孔中。因此,在活塞105的侧面开设延伸至活塞105头部的排气槽105-2。当活塞105冲破密封膜302-2后,排气槽105-2连通了阀芯302的第一通孔和下阀体102的内孔,即使发生封堵,气体也可经排气槽105-2进入下阀体102的内孔中,进而经气管接头103导出,完成排气功能。

作为优选例,如图2所示,所述撞击机构1的活塞105上套设有第一弹簧106,第一弹簧106的一端与活塞105的尾部连接,另一端与下阀体102的内孔孔壁相抵。活塞105在动力源的作用下向充气阀3方向运动时,会压缩第一弹簧106,第一弹簧106产生反作用力,减缓活塞105的运动,降低电控排气装置内部的冲击。

作为优选例,如图3所示,所述充气阀3的密封阀301的阀腔中设有第二弹簧303,第二弹簧303的两端分别与阀芯302和连接器304相抵。排气前,第二弹簧303处于压缩状态,第二弹簧303抵接阀芯302,防止阀芯302移动。排气时,气体经阀芯302的第一通孔进入下阀体102的内孔,阀芯302会受到内孔中气体的压力而向连接器304方向移动,第二弹簧303抵接阀芯302,可防止阀芯302被压到阀腔与连接器304的连接处,在排气结束后无法回复原位。

作为优选例,如图2所示,所述撞击机构1的活塞105上设有至少一个环形凹槽105-1,且环形凹槽105-1内套设有第一密封圈108。活塞105上采用密封圈,使得活塞105与下阀体102的内孔壁紧密贴合,可有效防止进入内孔中的气体泄露,提高电控排气装置的内部密封性能。

作为优选例,如图3所示,所述充气阀3的阀芯302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二环形凹槽302-1,且第二环形凹槽302-1内套设有第二密封圈308。阀芯302上采用至少两个密封圈,使得阀芯302与阀腔壁紧密贴合。无论使用前后,都可有效防止进入阀腔302中的气体泄漏,提高电控排气装置的内部密封性能。

作为优选例,如图2所示,所述撞击机构1中,上阀体101与下阀体102的连接处设有第三密封圈107。这使得上阀体101与下阀体102紧密贴合,提供电控排气装置的内部密封性能。

作为优选例,如图3所示,所述充气阀3中,密封阀301与连接器304的连接处设有第四密封圈307。这使得密封阀301和连接器304紧密贴合,提供电控排气装置的内部密封性能。为进一步提高密封性能,在密封阀301的端面和连接器304的端面之间设有第五密封圈306。这样,在密封阀301和连接器304的连接处,以及两者相对的端面之间都设置密封圈,提高密封性能。

作为优选例,如图2所示,所述撞击机构1中,气管接头103与下阀体102的排气孔的连接处设有组合垫圈104。这使得气管接头103与下阀体102外壁紧密贴合,提供电控排气装置的内部密封性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具体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中的描述只是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