铆接保持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10892发布日期:2019-04-05 20:01阅读:565来源:国知局
铆接保持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技术领域,确切的说是轴承中用于保持、引导滚动体的保持架。



背景技术:

目前圆柱滚子轴承市场上,大多数黄铜铆接保持架的铆钉和铆接孔为单纯的柱状结构,这种结构的保持架安装时较为不便,铆钉头铆压变形不规则,铆压组织有时会溢出铆钉槽,铆压时铆压头易与保持架盖接触打火花,同时铆钉头根部受热受力,易形成铆压积瘤,与滚子干涉转动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发明目的: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铆钉安装方便,同时利于铆压变形的铆接保持架,具有铆接后外形美观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铆接保持架,包括保持架座和端盖,保持架座包括座圈,座圈周向分布有若干过梁,过梁上与座圈连接一端相对的另一端设有铆接头,铆接头上对应保持架座径向的两侧缩至过梁内并与过梁构成台阶状,端盖上设有与铆接头对应配合的铆接孔,端盖通过铆接孔与铆接头铆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铆接头上对应保持架座径向方向的侧壁设有构成铆接头头部小、根部大的引导斜切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铆钉头增加引导斜切面,即在铆接头的端头形成引导角,便于铆钉安装,同时利于铆压变形,该引导角可保证铆钉的安装顺利并铆压,外形美观。

优选的,所述铆接头对应保持架座径向方向的两个侧壁上均设有所述引导斜切面。该结构设计下,便于铆钉安装,同时利于铆压变形。

优选的,所述端盖轴向外侧设有与铆接孔位置对应的外侧环形槽,外侧环形槽的内、外径向侧壁为斜坡状。该结构设计下,铆钉孔对应的外侧环形槽增加斜坡,既可以作为预留空间,保证容留铆钉铆压组织,又可以扩大铆压空间,防止打火花现象。

优选的,所述端盖轴向内侧设有与铆接孔位置对应的内侧环形槽,内侧环形槽的内、外径向侧壁为斜坡状。该结构设计下,铆接孔内侧的内侧环形槽内、外径向侧壁为斜坡状,既可以引导装配,同时可作为铆压积瘤的容留空间,防止与滚子干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铆接保持架分解视图(未铆接);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保持架座上铆接头部分沿保持架座径向剖切后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端盖上铆接孔沿端盖径向剖切后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1~3,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铆接保持架,包括保持架座1和端盖2,保持架座1包括座圈11,座圈11周向分布有若干过梁12,过梁12上与座圈11连接一端相对的另一端设有铆接头13,铆接头13上对应保持架座1径向的两侧缩至过梁12内并与过梁12构成台阶状,端盖2上设有与铆接头13对应配合的铆接孔21,端盖2通过铆接孔21与铆接头13铆接,所述的铆接头13上对应保持架座1径向方向的侧壁设有构成铆接头13头部小、根部大的引导斜切面131。铆钉头增加引导斜切面,即在铆接头的端头形成引导角α,便于铆钉安装,同时利于铆压变形,该引导角可保证铆钉的安装顺利并铆压,外形美观。引导角α的角度优选为5°。小角度,便于加工以及保证铆钉头的强度和铆压效果。在所述铆接头13对应保持架座1径向方向的两个侧壁上均设有所述引导斜切面131。进一步方便铆钉安装,同时利于铆压变形。

另外,所述端盖2轴向外侧设有与铆接孔21位置对应的外侧环形槽22,外侧环形槽22的内、外径向侧壁为斜坡状(此处需要特别指出的时,“端盖轴向外侧”为端盖与保持架座装配后轴向远离保持架座的座圈的一侧,相应的端盖轴向另一侧为“端盖轴向内侧”)。铆钉孔21对应的外侧环形槽增加斜坡,既可以作为预留空间,保证容留铆钉铆压组织,又可以扩大铆压空间,防止打火花现象。外侧环形槽的内、外径向侧壁倾斜形成的角度β优选为10°~15°。

在所述端盖2轴向内侧设有与铆接孔21位置对应的内侧环形槽23,内侧环形槽23的内、外径向侧壁为斜坡状。铆接孔内侧的内侧环形槽内、外径向侧壁为斜坡状,既可以引导装配,同时可作为铆压积瘤的容留空间,防止与滚子干涉。内侧环形槽的内、外径向侧壁倾斜形成的角度θ优选为45°。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