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型气动油脂润滑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60191发布日期:2018-12-05 19:22阅读:4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型气动油脂润滑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润滑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型气动油脂润滑泵。



背景技术:

在单线油脂自动集中润滑系统中,当设备润滑点数少,注油量不大,而安装位置十分紧凑的场合,往往要求润滑泵源的微型化,使之各类微型油脂润滑泵得到广泛应用。在现有公知技术中,在实际选用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各类微型油脂润滑泵的公知产品中基本上系以电机(直流或交流)或人工操作作为动力源的电动或手动油脂泵,而对于要求在易燃易爆环境中工作且能自动运行,则需要采用防爆型电机和电磁铁(用于强制卸荷回路中电磁阀),不仅外形体积大且防爆性能无法得到绝对保证。故最适宜采用以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源的微型气动油脂泵,但未见有此类正式产品给以提供;二是按照现有气动润滑泵的设计思路,通常动力源所采用的标准活塞式气缸的设计,不仅轴向尺寸大,体积重量远超过泵单元,极难实现微型化,而且气缸内滑动密封件多,极大影响工作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其成本也难以控制。因此,在使用中均存在一定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密封性好、工作可靠、外形体积小且成本低廉的微型气动油脂润滑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型气动油脂润滑泵,包括泵体,所述泵体上端设置有油筒,所述油筒一侧设置有发讯杆,所述泵体下端设置有调压阀、膜片式气缸、气动换向阀和单向阀,所述膜片式气缸包括插入式接头、气缸盖、膜片、活塞、复位弹簧、缸体、密封圈和垫板,所述缸体上设置有台阶,所述入式接头与气缸盖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膜片安装于缸体的台阶处,所述活塞与缸体之间安装密封圈和复位弹簧,所述膜片与活塞之间安装有垫板,所述单向阀和调压阀分别与缸体连接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接通气源时,膜片式气缸开始工作,压缩空气从插入式接头进入气腔,推动膜片动作,使膜片在气压推动的作用下,同时依次推动垫板、活塞动作,使粉、复位弹簧进行压缩,且在活塞推动同时推动现有的柱塞,将油腔里的油液向外推送,完成排油过程;当关闭气源时,此时活塞受复位弹簧力的作用使活塞进行复位,同时现有的柱塞也向同一方向运行,完成吸油过程;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密封性好、工作可靠、外形体积小且成本低廉,实用性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发讯杆与油筒的通过焊接固定或通过螺钉连接固定,且发讯杆连接处密封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泵体、油筒、调压阀、膜片式气缸、气动换向阀和单向阀通过组装后构成一体。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气动换向阀上设置有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且所述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均与气动换向阀内的油道相通。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入式接头、气缸盖、膜片、活塞、复位弹簧、缸体、密封圈和垫板通过组装构成一体。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膜片在气压推动的作用下,依次推动垫板、活塞动作,使活塞弹簧进行压缩。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设置更加合理,当接通气源时,膜片式气缸开始工作,压缩空气从插入式接头进入气腔,推动膜片动作,使膜片在气压推动的作用下,同时依次推动垫板、活塞动作,使复位弹簧进行压缩,且在活塞推动同时推动现有的柱塞,将油腔里的油液向外推送,完成排油过程;当关闭气源时,此时活塞受复位弹簧力的作用使活塞进行复位,同时现有的柱塞也向同一方向运行,完成吸油过程;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密封性好、工作可靠、外形体积小且成本低廉,实用性好。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膜片式气缸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微型气动油脂润滑泵,包括泵体1,所述泵体1上端设置有油筒2,所述油筒2一侧设置有发讯杆3,所述泵体1下端设置有调压阀4、膜片式气缸5、气动换向阀6和单向阀7,所述膜片式气缸5包括插入式接头51、气缸盖52、膜片53、活塞54、复位弹簧55、缸体56、密封圈57和垫板58,所述缸体56上设置有台阶,所述入式接头51与气缸盖42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膜片53安装于缸体56的台阶处,所述活塞53与缸体56之间安装密封圈57和复位弹簧55,所述膜片53与活塞54之间安装有垫板58,所述单向阀7和调压阀4分别与缸体56连接固定。

作为优选的,所述发讯杆3和气动换向阀6均为现有产品,气动换向阀6和油位发讯结构采用本申请人之前申请的实用新型专利的产品,专利号ZL201520378401.0,专利名称为:一种新型气动换向阀。

为使本实用新型结构设置更加合理,作为优选的,本实施例所述发讯杆3与油筒2的通过焊接固定或通过螺钉连接固定,且发讯杆3连接处密封设置。

所述泵体1、油筒2、调压阀4、膜片式气缸5、气动换向阀6和单向阀7通过组装后构成一体。

所述气动换向阀6上设置有第一出油口61和第二出油口62,且所述第一出油口61和第二出油口62均与气动换向阀6内的油道相通。

所述插入式接头51、气缸盖52、膜片53、活塞54、复位弹簧55、缸体56、密封圈57和垫板58通过组装构成一体。

实际应用时,当接通气源时,膜片式气缸开始工作,压缩空气从插入式接头进入气腔,推动膜片动作,使膜片在气压推动的作用下,同时依次推动垫板、活塞动作,使复位弹簧进行压缩,且在活塞推动同时推动现有的柱塞,将油腔里的油液向外推送,完成排油过程;当关闭气源时,此时活塞受复位弹簧力的作用使活塞进行复位,同时现有的柱塞也向同一方向运行,完成吸油过程;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密封性好、工作可靠、外形体积小且成本低廉,实用性好。

本实施例采用膜片式气缸优点:

(1)、膜片式气缸适宜短行程,高增压比的使用特点完全符合微型油脂泵的工况。

(2)、无运动密封件,压缩空气完全隔离,确保高工作寿命。

(3)、轴向尺寸小、重量轻、体积小、符合微型化特征。

(4)、结构简单、成本低。

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只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本领域的技术工程师根据上述实用新型的内容对本实用新型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