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减压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37961发布日期:2018-12-28 20:39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民用减压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阀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民用减压阀。



背景技术:

从流体力学的角度分析,减压阀是一个局部阻力可以变化的节流元件,即通过改变节流面积使得流速和流体动能改变,从而造成不同的压力损失,以此来达到减压的目的。最后,依靠控制与调节系统的调节,使得阀后压力的波动与弹簧力平衡,使阀后压力在一定的误差范围内保持恒定。

现有的减压阀,包括阀体、阀杆、阀盖和滤网,阀体内设置有供介质流动的进流道和出流道,阀杆的下端设置有阀瓣,阀杆上端设置有膜片,膜片与阀杆、阀体可形成一个密闭的腔室,进流道内的下表面和出流道内的上表面设置有与阀瓣配合以控制介质流量的挡块,滤网包裹在阀杆的外圆周面上,阀瓣的直径大于挡块形成的孔径,阀体下部设置有用于阀杆定位的导向孔,出流道内的上表面沿径向设置有传递压力的流道,介质可以通过该流道流入腔室内,阀体下部设置有用于阀瓣定位的阀帽,阀体下部开设有用于阀帽定位的定位孔。现有的减压阀关闭时,由于其结构设计不合理,存在密封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密封效果好的民用减压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民用减压阀,包括内部具有空腔的阀体、设于阀体内的阀杆和设于阀杆下端的阀瓣,所述的阀体上具有进水端和出水端,所述的空腔内设有与阀瓣相对设置的密封部,所述密封部的中部具有连通进水端与出水端的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部上具有环绕流道设置的环形凸起和位于环形凸起外环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高度高于环形凸起的高度,所述的密封部与密封圈之间还设有用于防止密封圈脱落的防脱结构。

在上述的民用减压阀中,所述的密封部朝向阀瓣的一端具有定位平面,所述的环形凸起设于定位平面上,所述的防脱结构包括若干固定在定位平面上的具有头端的防脱柱和设于密封圈上的与防脱柱对应设置的防脱孔,所述防脱孔的孔径由外至内逐渐增大,所述防脱柱头端的外径大于防脱孔的最小孔径。

在上述的民用减压阀中,若干所述的防脱柱沿环形凸起的中轴线均匀分布,所述防脱孔的数量为防脱柱数量的整数倍,若干所述的防脱孔沿环形凸起的中轴线均匀分布。

在上述的民用减压阀中,所述的防脱柱为3-6个。

在上述的民用减压阀中,所述的防脱柱为3个。防脱孔的数量为3的整数倍,可以是3,6,9…个,可使防脱柱快速定位到防脱孔内,便于密封圈的快速安装。

在上述的民用减压阀中,所述防脱柱的头端上具有与防脱柱同轴设置的导向锥面,所述导向锥面的最小外径小于防脱孔的最小内径。安装时,将防脱孔对准防脱柱,按压密封圈使导向锥面逐渐进入防脱孔内,密封圈受压产生弹性变形,当防脱柱的头端完全进入到防脱孔内后,密封圈复位,将防脱柱的头端完全包裹在防脱孔内,可防止密封圈的脱落。

在上述的民用减压阀中,所述的定位平面上具有与环形凸起同轴设置的环形凹槽,若干所述的防脱柱均匀设于环形凹槽的底部,所述的密封圈设于该环形凹槽内。

在上述的民用减压阀中,所述环形凸起的外缘呈弧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民用减压阀具有以下优点:

关闭减压阀时,设于阀瓣上的垫片同时抵靠在环形凸起和密封圈上,形成双重密封将流道封堵,密封效果好;同时通过防脱结构将密封圈固定,防脱效果好,结构稳定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较佳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脱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阀体;2、阀瓣;3、进水端;4、出水端;5、密封部;6、流道;7、环形凸起;8、密封圈;9、定位平面;10、头端;11、防脱柱;12、防脱孔;13、导向锥面;14、环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的民用减压阀,包括内部具有空腔的阀体1、设于阀体1内的阀杆和设于阀杆下端的阀瓣2,阀体1上具有进水端3和出水端4,空腔内设有与阀瓣2相对设置的密封部5,密封部5的中部具有连通进水端3与出水端4的流道6。密封部5上具有环绕流道6设置的环形凸起7和位于环形凸起7外环的密封圈8,密封圈8的高度高于环形凸起7的高度,密封部5与密封圈8之间还设有用于防止密封圈8脱落的防脱结构。

如图2所示,在密封部5朝向阀瓣2的一端具有定位平面9,环形凸起7设于定位平面9上,防脱结构包括若干固定在定位平面9上的具有头端10的防脱柱11和设于密封圈8上的与防脱柱11对应设置的防脱孔12,防脱孔12的孔径由外至内逐渐增大,防脱柱11头端10的外径大于防脱孔12的最小孔径。

若干防脱柱11沿环形凸起7的中轴线均匀分布,防脱孔12的数量为防脱柱11数量的整数倍,若干防脱孔12沿环形凸起7的中轴线均匀分布。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设置防脱柱11为3-6个。

本实施例中,防脱柱11为3个,防脱孔12的数量为6个,可使防脱柱11快速定位到防脱孔12内,便于密封圈8的快速安装。

如图3所示,防脱柱11的头端10上具有与防脱柱11同轴设置的导向锥面13,导向锥面13的最小外径小于防脱孔12的最小内径。安装时,将防脱孔12对准防脱柱11,按压密封圈8使导向锥面13逐渐进入防脱孔12内,密封圈8受压产生弹性变形,当防脱柱11的头端10完全进入到防脱孔12内后,密封圈8复位,将防脱柱11的头端10完全包裹在防脱孔12内,可防止密封圈8的脱落。

如图2所示,定位平面9上具有与环形凸起7同轴设置的环形凹槽14,若干防脱柱11均匀设于环形凹槽14的底部,密封圈8设于该环形凹槽14内。关闭减压阀时,设于阀瓣2上的垫片同时抵靠在环形凸起7和密封圈8上,形成双重密封将流道6封堵,密封效果好。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