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平衡挡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75681发布日期:2019-02-15 21:09阅读:447来源:国知局
动平衡挡圈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挡圈技术领域,具体为动平衡挡圈。



背景技术:

在各种机械设备中,常用挡圈来轴向固定孔内或轴上的零部件,以防止零部件发生轴向位移,国家标准中的孔用钢丝挡圈为一侧连接口的圆环形结构,没有装拆的夹持部位,安装和拆卸较困难,国家标准中的孔用弹性挡圈在其连接口两端内侧分别增设了宽度较大且设有夹持孔的凸耳,安装和拆卸较方便,但必须使用专用的孔用弹性挡圈卡钳才能安装和拆卸孔用弹性挡圈,如孔用弹性挡圈卡钳不在手边,则无法安装和拆卸孔用弹性挡圈,不能满足方便特殊情况下安装和拆卸的需要,在一些应用中,希望将螺栓、螺钉或类似物保持(即系留)到一结构上,同时提供将螺栓保持成使螺栓头远离该结构的位置(即保持位置)的能力,但是这种挡圈不能够防止外界的灰尘落入轴承内,导致电机轴及轴承的工作性能降低,普通挡圈在使用过程中,随着轴、孔转动时,由于一段连接口缺料,导致轴/孔发生不平衡的现象,致使产品的设计精度和制造精度下降,并且该挡圈不能给电动工具提供足够的通风冷却,导致其电机单元或电子单元中的部件容易过热而发生故障,减少电动工具的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动平衡挡圈,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动平衡挡圈,包括动平衡挡圈本体、第一突出部、外表面、第一狭缝、内臂、孔、弹簧梁、第一端口、连接口、凸起、第二端口、第二突出部、外臂、第二狭缝、支撑梁、挡圈外壁、内表面、内环、第一板、连接臂、内凹槽、第二板、内板、间隙、动平衡开口、缺口、压垫和自由端,所述动平衡挡圈本体的外部设置有挡圈外壁,且动平衡挡圈本体上位于挡圈外壁内侧设置有内环,所述挡圈外壁的底端设置有第二端口,所述内环的一侧设置有外臂,所述外臂的右侧设置有支撑梁,所述支撑梁的内侧设置有第二狭缝,所述第二狭缝的一侧设置有内表面,所述外臂的左侧靠近底端位置设置有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二突出部的左侧设置有凸起,所述动平衡挡圈本体的左侧设置有第一狭缝,所述第一狭缝的一侧设置有弹簧梁,所述弹簧梁的一侧设置有内臂,所述内臂的右侧靠近上方位置设置有第一突出部,所述第一突出部的下方设置有外表面,所述外表面的一侧设置有压垫,且外表面的下方设置有自由端,所述弹簧梁的下方设置有第一端口,所述动平衡挡圈本体的中部设置有孔,所述孔的下方设置有连接口,所述连接口的一侧设置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内侧设置有第一板,所述第一板的一侧位于连接臂上设置有第二板,所述第二板的一侧位于连接臂内侧设置有内凹槽,且第二板的右侧设置有内板,所述内板的右侧设置有间隙,所述动平衡挡圈本体的外部位于上方位置设置有缺口,且动平衡挡圈本体的下方对应缺口设置有动平衡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梁上设置有细长臂,细长臂呈曲线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端口包括用于与螺栓接合的接合构件,所述第二端口包括用于与外壳接合的钩构件。

进一步的,所述压垫垂直于弹簧梁的相应细长臂。

进一步的,所述动平衡挡圈本体与挡板围成保护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板与第二板交替地设置在动平衡挡圈本体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动平衡挡圈,功能多样、设计合理防止在电机运转时胶圈受外力变形而脱落或者损坏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了电机的使用可靠性,进而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减少了一个部件的,从而提高了电机的组装效率,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从而降低了产品的生产制造成本,进而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平衡挡圈缺口末端的对向设计了一连串的开孔,是为了与末端缺口相互平衡,以降低偏心负载的现象发生,这个功能在保持组件的平衡上相当有用且至关重要,大大提高了设计精度和制造精度,一般在航空航天,高端电机等应用较为广泛。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动平衡挡圈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动平衡挡圈本体的俯视图;

图中:1、动平衡挡圈本体;2、第一突出部;3、外表面;4、第一狭缝;5、内臂;6、孔;7、弹簧梁;8、第一端口;9、连接口;10、凸起;11、第二端口;12、第二突出部;13、外臂;14、第二狭缝;15、支撑梁;16、挡圈外壁;17、内表面;18、内环;19、第一板;20、连接臂;21、内凹槽;22、第二板;23、内板;24、间隙;25、动平衡开口;26、缺口;27、压垫;28、自由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动平衡挡圈,包括动平衡挡圈本体1、第一突出部2、外表面3、第一狭缝4、内臂5、孔6、弹簧梁7、第一端口8、连接口9、凸起10、第二端口11、第二突出部12、外臂13、第二狭缝14、支撑梁15、挡圈外壁16、内表面17、内环18、第一板19、连接臂20、内凹槽21、第二板22、内板23、间隙24、动平衡开口25、缺口26、压垫27和自由端28,动平衡挡圈本体1的外部设置有挡圈外壁16,且动平衡挡圈本体1上位于挡圈外壁16内侧设置有内环18,挡圈外壁16的底端设置有第二端口11,内环18的一侧设置有外臂13,外臂13的右侧设置有支撑梁15,支撑梁15的内侧设置有第二狭缝14,第二狭缝14的一侧设置有内表面17,外臂13的左侧靠近底端位置设置有第二突出部12,第二突出部12的左侧设置有凸起10,动平衡挡圈本体1的左侧设置有第一狭缝4,第一狭缝4的一侧设置有弹簧梁7,弹簧梁7的一侧设置有内臂5,内臂5的右侧靠近上方位置设置有第一突出部2,第一突出部2的下方设置有外表面3,外表面3的一侧设置有压垫27,且外表面3的下方设置有自由端28,弹簧梁7的下方设置有第一端口8,动平衡挡圈本体1的中部设置有孔6,孔6的下方设置有连接口9,连接口9的一侧设置有连接臂20,连接臂20的内侧设置有第一板19,第一板19的一侧位于连接臂20上设置有第二板22,第二板22的一侧位于连接臂20内侧设置有内凹槽21,且第二板22的右侧设置有内板23,内板23的右侧设置有间隙24,动平衡挡圈本体1的外部位于上方位置设置有缺口26,且动平衡挡圈本体1的下方对应缺口26设置有动平衡开口25,弹簧梁7上设置有细长臂,细长臂呈曲线形结构,便于保持组件的平衡,第一端口8包括用于与螺栓接合的接合构件,第二端口11包括用于与外壳接合的钩构件,便于增强连接的牢靠、稳定性,压垫27垂直于弹簧梁7的相应细长臂,便于提高挡圈的一体化结构,动平衡挡圈本体1与挡板围成保护槽,便于提高挡圈的使用寿命,第一板19与第二板22交替地设置在动平衡挡圈本体1上,便于提高挡圈的使用寿命;动平衡挡圈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首先,动平衡挡圈本体1与挡板围成保护槽,便于提高挡圈的使用寿命,动平衡挡圈本体1的外部设置有挡圈外壁16,且动平衡挡圈本体1上位于挡圈外壁16内侧设置有内环18,挡圈外壁16的底端设置有第二端口11,内环18的一侧设置有外臂13,支撑梁15的内侧设置有第二狭缝14,第二狭缝14的一侧设置有内表面17,其次,外臂13的左侧靠近底端位置设置有第二突出部12,第二突出部12的左侧设置有凸起10,动平衡挡圈本体1的左侧设置有第一狭缝4,第一狭缝4的一侧设置有弹簧梁7,弹簧梁7上设置有细长臂,细长臂呈曲线形结构,便于保持组件的平衡,内臂5的右侧靠近上方位置设置有第一突出部2,第一突出部2的下方设置有外表面3,外表面3的一侧设置有压垫27,压垫27垂直于弹簧梁7的相应细长臂,便于提高挡圈的一体化结构,且外表面3的下方设置有自由端28,弹簧梁7的下方设置有第一端口8,第一端口8包括用于与螺栓接合的接合构件,第二端口11包括用于与外壳接合的钩构件,便于增强连接的牢靠、稳定性,动平衡挡圈本体1的中部设置有孔6,连接口9的一侧设置有连接臂20,最后,连接臂20的内侧设置有第一板19,第一板19与第二板22交替地设置在动平衡挡圈本体1上,便于提高挡圈的使用寿命,第二板22的一侧位于连接臂20内侧设置有内凹槽21,且第二板22的右侧设置有内板23,内板23的右侧设置有间隙24,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从而降低了产品的生产制造成本,平衡挡圈缺口26末端的对向设计了一连串的开孔6,是为了与末端缺口26相互平衡,以降低偏心负载的现象发生,这个功能在保持组件的平衡上相当有用且至关重要,大大提高了设计精度和制造精度,一般在航空航天,高端电机等应用较为广泛。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