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密封闸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67490发布日期:2019-02-26 17:44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自密封闸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泵阀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密封闸阀。



背景技术:

参见图1,该自密封闸阀包括:阀体1,阀体内设闸板2以及阀座,闸板2 与阀座配合形成开闭结构,阀体上部设置阀盖4,阀盖设置阀杆孔,阀杆3设在阀杆孔中,阀杆3下端与闸板连接,在阀杆孔顶部设置有沉槽,沉槽内且位于阀杆与阀盖之间设填料20,在沉槽口部设用于压紧填料的填料压套17、填料压板16,支架通过第二螺柱8配合第二螺母9而安装在阀体上端部,填料压板16 通过第三螺柱10配合第三螺母11而安装在支架15上,在支架上通过第四螺柱 13配合第四螺母14而安装有伞齿轮12。阀体与阀盖之间设置有阀盖自密封装置,阀盖自密封装置由安装在阀盖与阀体之间的楔形密封环5和四开环6构成,楔形密封环5内圆壁与阀盖外圆壁采用向下的喇叭口斜面相互配合,四开环嵌装在阀体中腔内壁的圆槽内,其下平面压装在楔形密封环的上端面上,四开环上平面安装支撑板7,支撑板通过第一螺柱18配合第一螺母19而与阀盖固定连接,支撑板通过螺柱向上拉紧阀盖使得楔形密封环在阀体和阀盖之间产生预紧力。阀盖的外圆面与阀体内圆壁之间动配合,阀盖下端面制有喇叭口,介质压力对阀盖产生向上的推力,使得楔形密封环的内圆壁与阀盖外圆面楔紧密封,其密封比压随着介质压力的升降而升降,达到介质自密封。但是,此类自密封闸阀在使用时经高温、低温交替使用后容易发生气体介质渗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密封闸阀,其能够提高阀盖与阀体之间的密闭性能,避免经高温、低温交替使用发生气体介质渗漏的问题出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密封闸阀,其包括阀体,阀体内设闸阀以及阀座,闸板与阀座配合形成开闭结构,阀体上部设置有阀盖,阀盖设置有阀杆孔,阀杆设置于阀杆孔中,阀杆下端与闸板连接,阀杆孔顶部设置有沉槽,沉槽内且位于阀杆与阀盖之间设置有填料,沉槽设置有用于压紧填料的填料压套、填料压板,阀体上部安装有支架,支架安装有驱动阀杆升降的驱动机构,阀体与阀盖之间设置有阀盖自密封装置,阀盖自密封装置由安装在阀盖与阀体之间的楔形密封环和四开环构成,楔形密封环内圆壁与阀盖外圆壁采用向下的喇叭口斜面相互配合,四开环嵌装在阀体中腔内壁的圆槽内,四开环下平面压装在楔形密封环的上端面上,四开环上平面安装支撑板,支撑板与阀盖固定连接,楔形密封环的上端面与四开环之间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密封环、密封环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密封闸阀利用布置于楔形密封环与四开环之间的密封环、密封环垫而形成一个介于阀盖与阀体之间的密闭结构,从而让气体介质无法通过阀盖与阀体之间外泄。

进一步,密封环的高度自密封盖一侧朝向阀体一侧逐渐增大;密封环垫自密封盖一侧朝向阀体一侧逐渐变小。从而让密封环与密封环垫之间形成一个倾斜压接面,既有利于安装的稳定性也有利于密封效果。

进一步,密封环为柔性石墨密封环。

进一步,所述密封环垫设置有上导向孔,所述密封环设置有与上导向孔配合的下导向孔,所述上导向孔、下导向孔之间设置有导向柱,避免两个结构之间出现移位或者滑脱。

本实用新型可以使用弹性闸板,启闭灵活,密封可靠。

本实用新型密封面堆焊STL6+STL12,运动副硬度高,耐磨、耐高温、耐腐蚀,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中自密封闸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自密封闸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密封环垫、密封环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2所示,一种自密封闸阀,其包括阀体1,阀体内设闸阀2以及阀座,闸板2与阀座配合形成开闭结构,阀体上部设置有阀盖4,阀盖设置有阀杆孔,阀杆3设置于阀杆孔中,阀杆下端与闸板2连接,阀杆孔顶部设置有沉槽,沉槽内且位于阀杆与阀盖之间设置有填料20,沉槽设置有用于压紧填料的填料压套17、填料压板16,阀体上部安装有支架15,支架通过第二螺柱8配合第二螺母9而安装在阀体上端部,填料压板16通过第三螺柱10配合第三螺母11而安装在支架15上,支架安装有驱动阀杆升降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但不仅限于伞齿轮装置12,自密封闸阀靠旋转伞齿轮装置手轮使阀杆升降而带动阀瓣作垂直于流体的直线位移来达到启闭目的。在支架上通过第四螺柱13配合第四螺母14而安装有伞齿轮装置12,阀门关闭时手轮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结合图2和图3,阀体与阀盖之间设置有阀盖自密封装置,阀盖自密封装置由安装在阀盖与阀体之间的楔形密封环5和四开环6构成,楔形密封环5内圆壁与阀盖外圆壁采用向下的喇叭口斜面相互配合,四开环嵌装在阀体中腔内壁的圆槽内,四开环下平面压装在楔形密封环的上端面上,四开环上平面安装支撑板7,支撑板通过第一螺柱18配合第一螺母19而与阀盖固定连接,楔形密封环5的上端面与四开环6之间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密封环22、密封环垫21,密封环22例如可以选择柔性石墨密封环。支撑板通过螺柱向上拉紧阀盖使得楔形密封环在阀体和阀盖之间产生预紧力。阀盖的外圆面与阀体内圆壁之间动配合,阀盖下端面制有喇叭口,介质压力对阀盖产生向上的推力,使得楔形密封环的内圆壁与阀盖外圆面楔紧密封,其密封比压随着介质压力的升降而升降,达到介质自密封(阀门采用中道自紧密封结构、密封性能可靠)。布置于楔形密封环与四开环之间的密封环、密封环垫形成一个介于阀盖与阀体之间的密闭结构,从而让气体介质无法通过阀盖与阀体之间外泄。

参见图2-3,密封环22的高度自密封盖一侧朝向阀体一侧逐渐增大,即密封环自内圈而朝向外圈的高度逐渐变大,从而形成了一个外高内低的倾斜面;密封环垫自密封盖一侧朝向阀体一侧逐渐变小。从而让密封环与密封环垫之间形成一个倾斜压接面,既有利于安装的稳定性也有利于密封效果。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密封环垫21设置有上导向孔,所述密封环22设置有与上导向孔配合的下导向孔,所述上导向孔、下导向孔之间设置有导向柱,从而让密封环垫保持压设于密封环之上的效果。上导向孔、下导向孔组成的导向柱安装孔可以沿着密封环垫、密封环构成的环形结构件周向布置有多个,例如四个。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楔形密封环5的上端面与四开环6之间增加了密封环22、密封环垫21,而密封环22下端面与楔形密封环的上端面接触,密封环的内侧壁与阀盖密封接触,密封环的外侧壁与阀体的内侧壁密封接触,密封环垫的下倾斜面与密封环的上倾斜面压接配合,而密封环垫的上端面与四开环的下端面接触配合。四开环压住密封环垫,进而压紧密封环以及楔形密封环,从而在阀盖与阀体之间形成一个让气体介质无法通过的密封构造。

自密封闸阀的保管、安装、使用、检查(如无特别说明,下文中“本阀”指代的是“自密封闸阀”):

1、保管

a.本阀须保管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室内,放置整齐,阀杆不得着力。

b.本阀保管存放期间,应处于关闭状态,两端流道口应封闭。

c.本阀存放期间,阀杆螺纹及机加工表面应用容易清除的防锈剂涂覆。

d.长期存放的阀门应定期检查,清除污垢,涂防锈剂。

2、安装

a.本阀可装于任何位置,但须注意检修和操作方便。

b.安装前,必须仔细核对阀门标志和铭牌是否与工况要求相符。

c.安装本阀应清洗内腔和密封面,检查密封面、螺栓连接、填料压紧、阀杆旋转是否自如等情况。

d.伞齿轮及传动机构不允许作起吊用。

e.安装时,应均匀对称拧紧连接螺栓。

f.安装后,阀门须全开进行管道吹扫和系统压力试验。

3、使用

a.本阀使用工况必须与铭牌和使用说明书的规定相符。

b.本阀使用时,只许全开或全闭,以防用来作调节流量而损坏密封面。

c.开启阀门时,以阀杆的顶点作为全开标志,即开不动的位置作为它的全开位置,为考虑温度变化出现锁孔现象,通常在开到顶点位置上,再倒回1/2~1圈作为全开阀门的位置。

d.本阀工作时,应经常在梯形螺纹及伞齿轮阀杆螺母部位涂油润滑。

e.本阀靠旋转伞齿轮手轮使阀瓣启闭,不得借助于其它辅助杠杆或动力。

4、检查

4.1、阀门在使用期间应定期检查如下项目,发现问题及时修理。

a.紧固件是否被均匀坚固。

b.填料是否被严重磨损,密封环是否被损坏(停车检修)。

c.驱动是否轻便、灵活。

d.阀杆螺纹和伞齿轮阀杆螺母是否被严重磨损或变形。

e.密封面是否被损坏或严重磨损(停车检修)。

f.阀座与阀体连接处是否出现渗漏(停车检修)。

g.壳体是否被严重腐蚀或磨损,导致壳体明显变薄,甚至出现渗漏,如果出现这些现象,应报废(停车检修)。

4.2阀门检修装配后,必须按相应标准进行压力试验,每次检修后应做好情况记录,以备考查。

4.3、可能发生的故障及消除方法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