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渗漏油型减震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76097发布日期:2019-02-15 21:12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渗漏油型减震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渗漏油型减震器。



背景技术:

摩托车减震器是车轮和车体之间的弹性联接传力部件,用来支撑车体和重量并缓和道路不平时对车辆的频繁冲击和震动,对液压减震器的破坏性很大,目前的液压减震器普遍使用寿命短,易从摩擦部位渗漏油,报废量很大,污染环境,浪费严重;为解决上述问题,开发一种防止渗漏油、使用寿命长的防渗漏型减震器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防止渗漏油、使用寿命长的防渗漏型减震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渗漏油型减震器,包括连杆和减震筒,所述连杆呈圆管型结构,所述连杆的左端内圆面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连杆的右端设置有环形挡块,所述连杆的右侧外圆面套设有减震筒,所述减震筒的右端设置有十字孔,所述十字孔平行于减震筒的轴线方向上为通孔,所述连杆和减震筒之间设置有附件,所述附件包括密封圈、卡圈、油封、卡簧、防渗漏密封环、耐磨衬套,所述附件沿减震筒的轴线从左到右依次安装,所述内螺纹内设置有连杆堵头,所述连杆堵头上设置有环形沟槽,所述环形沟槽上设置有O型圈,所述连杆堵头的右侧设置有连杆弹簧,所述连杆弹簧位于连杆的内圆面内,所述连杆堵头的右侧与连杆弹簧的左侧相接触,所述连杆弹簧的右端与阻尼活塞相接触,所述阻尼活塞上安装有O型圈,所述阻尼活塞的右侧中心设置有阻尼系统,所述阻尼系统的右端安装在通孔内,所述阻尼系统包括阻尼杆、密封套和螺栓,所述阻尼杆的左端连接有阻尼活塞,所述阻尼杆的左侧外圆周套设有阻尼弹簧,所述阻尼弹簧右端面与活塞相接触,所述活塞的右端与环形挡块相接触,所述阻尼杆呈圆管型结构,所述阻尼杆的右端为锥形,所述阻尼杆的右端内圆面设置有内螺纹,所述阻尼杆的圆周面上设置有多个油孔,所述阻尼杆的右侧设置有密封套和螺栓,所述密封套的内孔为圆锥形,所述阻尼活塞与减震筒组成的空腔内设置有液压油。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筒的材料采用金属材料,所述减震筒无气孔、夹渣、冷隔、裂纹、组织疏松等缺陷,其外表面设置有均匀一致的涂层。

进一步地,所述防渗漏密封环的端面设置有V形槽、梯形槽或其它形状槽形。

进一步地,所述防渗漏密封环的数量是一个或多个。

进一步地,所述阻尼杆的材料采用金属。

进一步地,所述油孔分别位于活塞的左右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螺栓采用内六角圆柱头螺栓。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的连杆、减震筒和附件,防止了液压油在阻尼活塞与减震筒形成的空腔内渗漏,同时,由于防渗漏密封环的端面设置有V形槽或梯形槽,且防渗漏密封环的数量是一个或多个,进一步防止了油液渗漏,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2)通过设置的连杆弹簧和阻尼弹簧,在提高缓冲减震的同时,还起到复位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面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连杆 2、减震筒 3、附件 31、密封圈 32、卡圈 33、油封 34、卡簧 35、防渗漏密封环 36、耐磨衬套 4、连杆堵头 5、连杆弹簧 6、阻尼活塞 7、阻尼系统 71、阻尼杆 72、密封套 73、螺栓 8、阻尼弹簧 9、活塞 101、内螺纹 102、环形挡块 201、十字孔 202、通孔 401、环形沟槽 7101、油孔 7102、内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防渗漏油型减震器,包括连杆1和减震筒2,所述连杆1呈圆管型结构,所述连杆1的左端内圆面内设置有内螺纹101,所述连杆1的右端设置有环形挡块102,所述连杆1的右侧外圆面套设有减震筒2,所述减震筒2的右端设置有十字孔201,所述十字孔201平行于减震筒2的轴线方向上为通孔202,所述连杆1和减震筒2之间设置有附件3,所述附件3包括密封圈31、卡圈32、油封33、卡簧34、防渗漏密封环35、耐磨衬套36,所述附件3沿减震筒2的轴线从左到右依次安装,所述防渗漏密封环35的数量是一个或多个,使密封更好,防止渗漏,所述内螺纹101内设置有连杆堵头4,所述连杆堵头4上设置有环形沟槽401,所述环形沟槽401的数量是一个或多个,所述环形沟槽401上设置有O型圈,所述连杆堵头4的右侧设置有连杆弹簧5,所述连杆弹簧5位于连杆1的内圆面内,所述连杆堵头4的右侧与连杆弹簧5的左侧相接触,所述连杆弹簧5的右端与阻尼活塞6相接触,所述阻尼活塞6上安装有O型圈,所述阻尼活塞6的右侧中心设置有阻尼系统7,所述阻尼系统7的右端安装在通孔202内,所述阻尼系统7包括阻尼杆71、密封套72和螺栓73,所述阻尼杆71的左端连接有阻尼活塞6,所述阻尼杆71的左侧外圆周套设有阻尼弹簧8,所述阻尼弹簧8采用两端带磨平的压缩弹簧,所述阻尼弹簧8右端面与活塞9相接触,所述活塞9的右端与环形挡块102相接触,使得活塞9的位置相对固定,所述阻尼杆71呈圆管型结构,所述阻尼杆71的右端设置为锥形,所述阻尼杆71的右端内圆面设置有内螺纹7102,所述阻尼杆71的圆周面上设置有多个油孔7101,所述阻尼杆71的右侧设置有密封套72和螺栓73,所述密封套72的内孔为圆锥形,所述密封套72套设于阻尼杆71的右侧的圆锥外圆面上,所述螺栓73通过通孔202安装在阻尼杆71所的内螺纹7102上,述阻尼活塞6与减震筒2组成的空腔内设置有液压油。

所述减震筒2的材料采用金属材料,所述减震筒2无气孔、夹渣、冷隔、裂纹、组织疏松等缺陷,其外表面设置有均匀一致的涂层。

所述防渗漏密封环35的端面设置有V形槽、梯形槽或其它形状槽形。

所述阻尼杆71的材料采用金属。

本实用新型在安装时,首先,应将各零部件清洗干净,不得将棉织物、油垢、泥砂、毛刺等不良物带入工作腔,油封在安装时应涂滑润脂;然后,将各零部件按顺序安装,在安装时,保证减震器工作灵活,连杆弹簧5与连杆1之间、阻尼弹簧8和连杆1之间不能有异常摩擦;最后,通过通孔202注入液压油,并通过阻尼系统7进行紧固和密封;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采用了多个密封装置,如密封圈31、油封33、防渗漏密封环35、O型圈等,并且密封环35的数量是一个或多个,在保证密封的同时,增加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