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制动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50971发布日期:2019-06-19 00:01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制动盘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制动设备,具体是指一种汽车制动盘。



背景技术:

制动盘是盘式制动器的摩擦偶件,除应具有作为构件所需要的强度和刚度外,还应有尽可能高而稳定的摩擦系数,以及适当的耐磨性、耐热性、散热性和热容量等。如何提高制动盘的散热效果是这几年来汽车制动盘生产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现有的制动盘一般都是通过设置单向流通孔或散热孔来实现散热。这样的散热效果有限,究其原因就在于空气的流通速度慢,在刹车片的转动过程中,空气虽然有在流通孔或散热孔内实现流通,并带着一部分热量,但是由于空气流通的速度过于有限,就导致了散热效果不佳。因此,设计一款能够通过加速空气的流通速度,从而有效提高散热效果的汽车制动盘是本实用新型的研究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制动盘,该汽车制动盘能够有效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车制动盘,包括固定盘和设置于所述固定盘外侧的制动盘,所述固定盘和制动盘为一体结构,所述固定盘的中心处开设有相应的安装孔,固定盘于所述安装孔的外围按等角度设有多个相应的固定孔,所述制动盘上按等角度均匀分布设有多个相应的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是由多个并排设置于制动盘内的八字形流通孔组成,所述八字形流通孔是由顺时针旋向设置的挡风进风孔和由逆时针旋向设置的甩风出风孔连通连接组成,所述挡风进风孔和甩风出风孔的内端连通连接,且挡风进风孔和甩风出风孔的连接处设置成弧形状,所述多排并排设置于制动盘内的八字形流通孔的挡风进风孔和甩风出风孔的外端均连通到所述制动盘的外侧壁。

所述制动盘于相邻两个散热机构之间的空隙位置上均匀分布设有多个贯穿制动盘的散热孔。

所述八字形流通孔的孔径不超过所述制动盘厚度的三分之一。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在制动盘转动时,按顺时针旋向设置的挡风进风孔就能够随着制动盘的转动与空气产生有效的相切运动,从而提高空气的进入速度和增加空气的进入量。在此过程中,按逆时针旋向设置的甩风出风孔随着制动盘的转动而形成离心状态,有效快速将空气甩出。通过将挡风进风孔与甩风出风孔连通连接,有效形成一个能使空气快速流通的路径,在并排设置于制动盘内的八字形流通孔的作用下,大大提升了空气的流通速度和空气的流通量,快速大量带走制动盘的热量,从而有效提高了制动盘的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还将挡风进风孔和甩风出风孔的连接处设置成弧形状,有效防止空气流通时受阻,进一步确保空气的流通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现将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一种汽车制动盘,包括固定盘1和设置于所述固定盘1外侧的制动盘2,所述固定盘1和制动盘2为一体结构,所述固定盘1的中心处开设有相应的安装孔3,固定盘1于所述安装孔3的外围按等角度设有四个相应的固定孔4,所述制动盘2上按等角度均匀分布设有多个相应的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是由多个并排设置于制动盘2内的八字形流通孔5组成,所述八字形流通孔5是由顺时针旋向设置的挡风进风孔51和由逆时针旋向设置的甩风出风孔52连通连接组成,所述挡风进风孔51和甩风出风孔52的内端连通连接,且挡风进风孔51和甩风出风孔52的连接处设置成弧形状,所述多排并排设置于制动盘内的八字形流通孔5的挡风进风孔51和甩风出风孔52的外端均连通到所述制动盘2的外侧壁。

所述制动盘2于相邻两个散热机构之间的空隙位置上均匀分布设有多个贯穿制动盘2的散热孔6。

所述八字形流通孔5的孔径不超过所述制动盘2厚度的三分之一。

在制动盘2转动时,按顺时针旋向设置的挡风进风孔51就能够随着制动盘2的转动,与空气产生有效的相切运动,从而提高空气的进入速度和增加空气的进入量。在此过程中,按逆时针旋向设置的甩风出风孔52随着制动盘2的转动而形成离心状态,有效快速将空气甩出。通过将挡风进风孔51与甩风出风孔52连通连接,有效形成一个能使空气快速流通的路径,在并排设置于制动盘2内的八字形流通孔5的作用下,大大提升了空气的流通速度和空气的流通量,快速大量带走制动盘2的热量,从而有效提高了制动盘2的散热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