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变速器行星机构总成的辅助支撑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19197发布日期:2019-06-14 23:59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变速器行星机构总成的辅助支撑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传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变速器行星机构总成的辅助支撑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商用车大多使用组合式多档变速器,副变速器采用行星传动结构技术的也越来越多,由于行星机构总成悬臂结构的特殊性,国外产品对行星结构副变速器中的行星机构总成零件的形位公差、配合精度的要求很高,但在国内应用在中、轻型商用车的变速器,因受制造、使用和服务成本的制约,国内的加工精度与国外的加工精度有差别,故在国内只能普遍采用经济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需要提供一种能使副变速器获得最佳的定心,使主变速器和副变速器之间的传递更平稳,有效弥补制造中精度的不足,降低因加工精度和装配所产生的累计误差,从而降低设备的损坏率,提高设备的使用周期的用于变速器行星机构总成的辅助支撑机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变速器行星机构总成的辅助支撑机构,设在行星机构总成中主变速器的输出轴与副变速器的输入轴相邻处,所述辅助支撑机构包括辅助支撑轴承、第一卡位件和第二卡位件,所述辅助支撑轴承包括内圈、外圈和设在所述内圈和所述外圈之间的滚珠,所述内圈套设在所述主变速器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卡位件和所述第二卡位件套设在所述主变速器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卡位件与所述内圈的一侧相抵,所述第二卡位件与所述内圈的另一侧相抵,所述外圈与所述副变速器的输入轴间隙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主变速器还包括套设在所述输出轴上并与所述输出轴啮合连接的输出齿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副变速器包括行星架、转轴、行星轮、支撑座和后壳体,所述行星架与所述外圈间隙配合,所述转轴与所述行星架连接且二者相互间隔开设置,所述转轴与所述主变速器的所述输出轴连接,所述行星轮与所述输出齿轮啮合传动连接,所述行星轮通过行星轮轴分别与所述行星架和所述转轴连接,所述支撑座和所述后壳体依次套接在所述转轴上,所述支撑座靠近所述行星轮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辅助支撑轴承为深沟球轴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转轴和所述支撑座之间设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套接在所述转轴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转轴与所述后壳体之间设有第二轴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卡位件和所述第二卡位件均为与所述输出轴相匹配的卡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轴承为推力球轴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副变速器为行星传动结构技术的组合式多档汽车变速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变速器行星机构总成的辅助支撑机构,在主变速器的输出轴和副变速器的输入轴相邻处设置辅助支撑机构,辅助支撑机构为套设在主变速器的输出轴上的辅助支撑轴承以及用于卡位在辅助支撑轴承的内圈两侧的第一卡位件和第二卡位件,通过辅助支撑机构的设置,能使副变速器获得最佳的定心,使主变速器和副变速器之间的传递更平稳,有效弥补制造中精度的不足,降低因加工精度和装配所产生的累计误差,从而降低设备的损坏率,提高设备的使用周期。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变速器行星机构总成的辅助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变速器行星机构总成的辅助支撑机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主变速器;2-副变速器;3-辅助支撑机构;11-输出轴;12-输出齿轮;21-行星架;22-转轴;23-行星轮;24-支撑座;25-后壳体;26-行星轮轴;27-第一轴承;28-第二轴承;31-辅助支撑轴承;32-第一卡位件;33-第二卡位件;311-内圈;312-外圈;313-滚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用于变速器行星机构总成的辅助支撑机构,设在行星机构总成中主变速器1的输出轴11与副变速器2的输入轴相邻处,辅助支撑机构3包括辅助支撑轴承31、第一卡位件32和第二卡位件33,辅助支撑轴承31包括内圈311、外圈312和设在内圈311和外圈312之间的滚珠313,内圈311套设在主变速器1的输出轴1上,第一卡位件32和第二卡位件33套设在主变速器1的输出轴11上,第一卡位件32与内圈311的一侧相抵,第二卡位件33与内圈311的另一侧相抵,外圈312与副变速器2的输入轴间隙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变速器行星机构总成的辅助支撑机构,在主变速器1的输出轴11和副变速器2的输入轴相邻处设置辅助支撑机构3,辅助支撑机构3为套设在主变速器1的输出轴11上的辅助支撑轴承31以及用于卡位在辅助支撑轴承31的内圈311两侧的第一卡位件32和第二卡位件33,通过辅助支撑机构3的设置,能使副变速器2获得最佳的定心,使主变速器1和副变速器2之间的传递更平稳,有效弥补制造中精度的不足,降低因加工精度和装配所产生的累计误差,从而降低设备的损坏率,提高设备的使用周期。

如图1所示,主变速器1还包括套设在输出轴11上并与输出轴11啮合连接的输出齿轮12,其中输出齿轮12与副变速器2的中的行星轮23啮合传动,从而实现主变速器1与副变速器2之间的联动。

如图1和图2所示,副变速器2包括行星架21、转轴22、行星轮23、支撑座24和后壳体25,行星架21与外圈312间隙配合,转轴22与行星架21连接且二者相互间隔开设置,转轴22与主变速1的输出轴11连接,行星轮23与输出齿轮12啮合传动连接,行星轮23通过行星轮轴26分别与行星架21和转轴22连接,支撑座24和后壳25体依次套接在转轴22上,支撑座24靠近行星轮23设置,需要理解的是,行星架21、转轴22、行星轮23、支撑座24和后壳体25的制造过程中加工精度要求较低,从而造成了行星架21、转轴22、行星轮23、支撑座24和后壳体25之间装配过程中的累计误差逐渐增加,而辅助支撑轴承31的设置,能够有效弥补副变速器2中制造中精度的不足,降低副变速器2的累计误差,使得主变速器1与副变速器2之间的传动更加平稳,降低了设备的破损和故障率。

如图2所示,辅助支撑轴承31为深沟球轴承,深沟球轴承一方面使用成本低,另一方面使能使副变速器2获得最佳的定心,使主变速器1和副变速器2之间的传递更平稳,有效弥补制造中精度的不足,降低因加工精度和装配所产生的累计误差。

如图1所示,转轴22和支撑座24之间设有第一轴承27,第一轴承27套接在转轴22上,转轴22与后壳体25之间设有第二轴承28,第二轴承28为推力球轴承,需要理解的是,第一轴承27用的是与辅助支撑轴承31型号不同的深沟球轴承,支撑座24浮动在该深沟球轴承上,且该深沟球轴承的外圈与支撑座24留有间隙,在支撑座24的外侧有弹性机构,弹性机构将支撑座24弹性按压在外圈上从而使得外圈具有一定的缓冲性,实现了副变速器2中元器件的浮动,车体在震动或者颠簸时,支撑座24和深沟球轴承之间的间隙能有效防止支撑座24的损坏,提高支撑座24的使用周期。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卡位件32和第二卡位件33均为与主变速1的输出轴11相匹配的卡簧,需要理解的是,卡簧的使用成本较低,并能将辅助支撑轴承31牢固的稳定在主变速器1的输出轴11上,进一步能使副变速器2获得最佳的定心,使主变速器1和副变速器2之间的传递更平稳。

如图1所示,副变速器2为行星传动结构技术的组合式多档汽车变速器。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