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锥轮式无级变速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49028发布日期:2019-07-24 09:35阅读:5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锥轮式无级变速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级变速器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锥轮式无级变速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无级变速器有金属带式或者链条式无级变速器和KRG锥环式无级变速器等类型,如图5所示,现有的KRG锥环式无级变速器采用两个锥形轮7压紧金属环8方式来产生传动需要的摩擦力。而这种传动方式的缺点是:KRG锥环式无级变速器金属环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磨损,由于两个锥形轮7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无法调节两个锥形轮7之间的压紧力,当金属环8摩擦磨损后,相当于两个锥形轮7对金属环8的压紧力变小,压紧力变小后导致传递力矩变小,最终导致传递效率下降,甚至出现工作不稳定,使得每次发生磨损后都只能重新更换金属环8,增加维修成本,同时由于在进行无级变速过程中,金属环8是一端受力进行沿金属环8的轴向移动,存在受力不平衡的问题,导致磨损不均匀,进一步缩短金属环8的寿命。

如图6和图7所示现有的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传动,如图8和图9所示现有的链条式无级变速器传动,两者所需的摩擦力是靠现有的金属带9或链条10的左右侧边缘与带轮斜面之间的摩擦产生的。缺点是:金属带式或链条式无级变速器的被动带轮需要液压系统来精确控制,对液压系统的技术要求高,结构复杂,增加了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锥轮式无级变速机构,可以调节压紧轮之间的间距,进而可以调节施加在金属带上的压力,从而实现在金属带发生磨损后,还可以保持原有的传递效率,同时降低维修成本,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锥轮式无级变速机构,包括反向交错且轴线平行设置的第一锥轮和第二锥轮,所述第一锥轮和第二锥轮不接触,还包括同时套设在所述第一锥轮的表面和第二锥轮的表面且可旋转的一金属带,同时所述金属带、所述第一锥轮和第二锥轮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平面和所述金属带外表面相交且间距最大的两个点还对称设有两个可旋转且间距可调的压紧轮,每所述压紧轮沿圆周方向开设有一环形限位槽,所述金属带紧贴所述环形限位槽;所述金属带和两个所述压紧轮沿所述金属带的轴向实现同步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锥轮和所述第二锥轮的大小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限位槽的截面为弧形或半圆形。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限位槽的截面为梯形。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限位槽的截面为V型。

进一步地,还包括两个滑块和两个导轨,两所述滑块一一对应可滑动的连接于两所述导轨,两所述压紧轮一一对应可旋转的连接于两所述滑块,两所述导轨之间的距离可调节。

进一步地,还包括两个第一轴承和两个第一转轴;两所述压紧轮一一对应套设于两所述第一轴承,两所述第一轴承一一对应套设于两所述第一转轴,两所述第一转轴一一对应固定连接于两所述滑块。

进一步地,还包括两个导轨轮、两个第二转轴和两个第二轴承;两所述导轨轮一一对应套设于两所述第二轴承,两所述第二轴承一一对应套设两所述第二转轴,两所述第二转轴一一对应固定连接于两所述滑块,两所述导轨轮还一一对应可滚动的连接于两所述导轨。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锥轮式无级变速机构,可以调节两所述压紧轮之间的间距,进而可以调节施加在所述金属带上的压力,从而实现在所述金属带发生磨损后,还可以保持原有的传递效率,同时降低维修成本,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锥轮式无级变速机构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锥轮式无级变速机构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压紧轮的截面为梯形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压紧轮的截面为V型的剖视图。

图5为背景技术中的KRG锥环式无级变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背景技术中的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左视局部剖视图。

图8为背景技术中的链条式无级变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左视局部剖视图。

图中:1、第一锥轮,2、第二锥轮,3、金属带,4、压紧轮,41、环形限位槽,5、滑块,51、第一轴承,52、第一转轴,53、导轨轮,54、第二轴承,55、第二转轴,6、导轨,7、锥形轮,8、金属环,9、现有的金属带, 10、链条。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锥轮式无级变速机构,包括反向交错且轴线平行设置的第一锥轮1和第二锥轮2,所述第一锥轮1和第二锥轮2不接触,还包括同时套设在所述第一锥轮1的表面和第二锥轮2 的表面且可旋转的一金属带3,同时所述金属带1、所述第一锥轮1和第二锥轮2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平面(未图示)和所述金属带3外表面相交且间距最大的两个点还对称设有两个可旋转且间距可调的压紧轮4,通过调节两所述压紧轮4之间的间距,可以使得所述金属带3在发生磨损后,只需将两所述压紧轮4之间的间距调小,即可使得两所述压紧轮4施加在所述金属带3上的压力保持足够大,从而保持原有的传递效率,同时降低维修成本,而且由于每所述压紧轮4可以旋转,使得所述金属带3和两所述压紧轮4之间的摩擦减小,增大所述金属带3的使用寿命,每所述压紧轮4沿圆周方向开设有一环形限位槽,所述金属带紧贴所述环形限位槽,使得所述金属带被所述环形限位槽限位,防止所述金属带跑出每所述压紧轮;所述金属带和两个所述压紧轮沿所述金属带的轴向实现同步移动,通过调节所述金属带沿自身的轴向移动,可以连续的改变传动比,实现无级变速。

优选地,所述第一锥轮1和所述第二锥轮2的大小相同。

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环形限位槽41的截面为弧形或半圆形。

实施例三,如图3所示,所述环形限位槽41的截面为梯形。

实施例四,如图4所示,所述环形限位槽41的截面为V型。

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环形限位槽还可以有其它形状,这边就不再描述了。

优选地,还包括两个滑块5和两个导轨6,两所述滑块5一一对应可滑动的连接于两所述导轨6,两所述压紧轮4一一对应可旋转的连接于两所述滑块6,两所述导轨6之间的距离可调节。

优选地,还包括两个第一轴承51和两个第一转轴52;两所述压紧轮4 一一对应套设于两所述第一轴承51,两所述第一轴承51一一对应套设于两所述第一转轴52,两所述第一转轴52一一对应固定连接于两所述滑块5。

优选地,还包括两个导轨轮53、两个第二转轴55和两个第二轴承54;两所述导轨轮53一一对应套设于两所述第二轴承54,两所述第二轴承54 一一对应套设两所述第二转轴55,两所述第二转轴55一一对应固定连接于两所述滑块,两所述导轨轮53还一一对应可滚动的连接于两所述导轨6。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滑块5还可以开设一凹槽(未图示),通过凹槽(未图示)直接滑动连接于所述导轨6。

无级调速原理:所述第一锥轮1和所述第二锥轮2,选择其中任意一个作为主动轮,另一个作为从动轮,通过一拨叉装置(未图示)拨动所述金属带3沿所述金属带3的轴向进行滑动,从而带动两所述压紧轮4沿所述导轨 6进行同步移动,进而改变所述第一锥轮1和所述第二锥轮2的传动比,实现连续不间断的无级变速。当工作中所述金属带3发生磨损后,调节两所述导轨6之间的间距变小,进而将两所述压紧轮4之间的间距调小,最终保证从两所述压紧轮4施加给所述金属带3的压紧力保持足够大,实现传递效率保持高效,同时消除了原有技术中当发生磨损后只能更换金属环8的缺点,降低了维修的成本。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我们所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限定,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修饰以及变化,都应当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