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轴的轴承预紧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85252发布日期:2019-06-13 12:34阅读:1595来源:国知局
主轴的轴承预紧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主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主轴的轴承预紧结构。



背景技术:

当主轴使用角接触轴承时,轴承都需要预紧才能使用,当前市场上的主轴中的轴承预紧分为刚性预紧和弹性预紧,刚性预紧的优点是主轴反向、轴向刚性好,加工时转子不会窜动,可以进行刚性攻牙等双轴向受力的高刚性加工,缺点就是运行转速低;弹性预紧的优点就是运行转速高,加工效率高,加工表面光洁度好,缺点是主轴只具备单向轴向刚性,反向受力较大会引起转子窜动,不能做刚性攻牙等双轴向受力的高刚性加工。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主轴的轴承预紧结构,其内部的转子在低速旋转时,轴承的预紧方式为刚性预紧,当转子在高速旋转时,轴承的预紧方式为弹性预紧,这样一来,使得主轴兼具两种轴承预紧方式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主轴的轴承预紧结构,包括轴承座和位于轴承座内部的转子,位于轴承座内部的转子的外部套装有若干个沿转子轴向方向分布的轴承,每个轴承的外圈与轴承座的内壁相贴,每个轴承的内圈与转子的外壁相贴,转子外部套设有用于顶紧轴承的内圈的螺母,螺母与转子连接,轴承座的内端面和位于最左侧的轴承之间的转子外部套装有用于顶推轴承外圈的预紧垫圈,预紧垫圈一端与轴承座的内端面相抵,另一端与位于最左侧的轴承的外圈相抵,预紧垫圈朝向轴承座内端面一侧的端面上设置有若干个呈周向分布的盲孔,每个盲孔中均嵌设有弹簧,弹簧一端与轴承座的内端面相抵,另一端与盲孔的内底部相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预紧垫圈朝向轴承座内端面一侧的端面上设置有八个或八个以上的盲孔,且盲孔呈周向均匀分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盲孔开口端的内壁上设置有可与弹簧配合导向以方便弹簧插入到盲孔中的环形导向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预紧垫圈的内周壁与转子之间留有间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转子外部套装有两个轴承。

本实用新型内部的转子在低速旋转时,轴承的预紧方式为刚性预紧,当转子在高速旋转时,轴承的预紧方式为弹性预紧,这样一来,使得主轴兼具两种轴承预紧方式的优点。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的主轴的轴承预紧结构,包括轴承座1和位于轴承座1内部的转子2,位于轴承座1内部的转子2的外部套装有若干个沿转子2轴向方向分布的轴承3,每个轴承3的外圈与轴承座1的内壁相贴,每个轴承3的内圈与转子2的外壁相贴,转子2外部套设有用于顶紧轴承3的内圈的螺母4,螺母4与转子连接,螺母4与转子可采用螺纹连接或过盈配合的连接方式,轴承座1的内端面和位于最左侧的轴承3之间的转子2外部套装有用于顶推轴承3外圈的预紧垫圈5,预紧垫圈5一端与轴承座1的内端面相抵,另一端与位于最左侧的轴承3的外圈相抵,预紧垫圈5朝向轴承座1内端面一侧的端面上设置有若干个呈周向分布的盲孔51,每个盲孔51中均嵌设有弹簧6,弹簧6一端与轴承座1的内端面相抵,另一端与盲孔51的内底部相抵;主轴在装配时,预紧垫圈的两个端面分别与轴承座的内端面和位于最左侧的轴承的外圈相抵,此时弹簧为压缩状态,即轴承为刚性预紧状态,转子低速旋转时发热低,可进行高刚性加工;当转子由低速变为高速旋转时,发热高,转子受热变长,同时转子会带动轴承移动,此时预紧垫圈在弹簧的作用下会对位于最左侧的轴承的外圈提供预紧力,此时轴承由刚性预紧变为弹性预紧,转子可进行高速运转。

预紧垫圈5朝向轴承座1内端面一侧的端面上设置有八个或八个以上的盲孔51,且盲孔51呈周向均匀分布;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在盲孔中的弹簧顶推预紧垫圈时,能够提高预紧垫圈移动时的稳定性。

盲孔51开口端的内壁上设置有可与弹簧6配合导向以方便弹簧6插入到盲孔51中的环形导向面52;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在装配主轴时,弹簧能够方便地插入到盲孔中,且在转子由高速降为低速转动时,转子降温,转子会收缩变短,此时轴承会顶推预紧垫圈,弹簧被压入到盲孔中,在环形导向面的作用下,弹簧能够更方便地缩入到盲孔中。

预紧垫圈5的内周壁与转子2之间留有间隙;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能够避免预紧垫圈与转子之间产生摩擦。

转子2外部套装有两个轴承3;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能够提高转子转动时的稳定性。

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