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波纹管机械密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05992发布日期:2019-05-21 20:51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波纹管机械密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密封,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波纹管机械密封,属于机械密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波纹管机械密封为通用型机械密封,在特定客户现场实际运用中存在问题,容易产生泄露,由于机械设备比较大,难以保证设备的运行平稳,造成机械密封容易泄露,运行时间短,且此波纹管机械密封是安装到轴上,同轴一起运行,与轴之间的间隙很小,几乎没有,形成没有足够的空间摆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波纹管机械密封,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没有足够的空间摆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波纹管机械密封,包括静环座,所述静环座通过静环防转销钉与静环固定连接,所述静环固定安装在转轴的轴套上,所述静环通过金属波纹管与动环固定连接,所述动环的一端固定设有动环防转销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动环的内壁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固定设有密封圈,且密封圈与动环相贴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静环和动环的材质为碳化硅材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金属波纹管的材质为不锈钢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波纹管机械密封,原有的金属波纹管机械密封设计不再延用,改变波纹管机械密封的设计结构,有原来在设备上的动组部件改成设备上的静组部件;改变定位传动,由定位螺钉固定在轴上改成由销钉固定在静环座上;静环由原来的静组设计成现在的动组部件,传动方式不变;设计改变后,金属波纹管与轴之间的间隙增大,有足够的摆动空间,由于金属波纹管的自摆动性优良,并有了足够的摆动空间,大大提高了机械密封的密封效果和使用寿命;且驱动稳固,运行更稳定,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转轴;2、静环座;3、静环;4、静环防转销钉;5、金属波纹管;6、动环;7、动环防转销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波纹管机械密封,包括静环座2,静环座2通过静环防转销钉4与静环3固定连接,静环3固定安装在转轴1的轴套上,静环3通过金属波纹管5与动环6固定连接,动环6的一端固定设有动环防转销钉7。

优选的,动环6的内壁开设有凹槽,凹槽内固定设有密封圈,且密封圈与动环6相贴合,密封圈用于对动环6与转轴1的连接间隙处进行密封,从而使内部的液体不会从动环6与转轴1之间的缝隙处流出。

优选的,静环3和动环6的材质为碳化硅材质,碳化硅材质的密度低、耐腐蚀性能和热力性能好、摩擦系数低,静环3和动环6之间相对转动时在摩擦表面产生的摩擦力较小,从而减少因摩擦导致静环3和动环6受损的现象,另外,碳化硅材质的硬度很高,使动环6在运动的过程中不易破损。

优选的,金属波纹管5的材质为不锈钢材质,不锈钢材质具有耐腐蚀、硬度好、刚度好和一定的弹性的特点。

具体使用时,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波纹管机械密封,将该金属波纹管机械密封套在转轴1上,当转轴1旋转时,旋转轴1带动静环3旋转、从而带动金属波纹管5转动,静环3和动环6之间形成相对运动,且在金属波纹管沿其轴向方向的弹力作用下,静环3与动环6之间紧密贴合,形成密封面从而实现密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