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智能调节的摩托车减震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18219发布日期:2019-07-31 22:31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智能调节的摩托车减震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器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智能调节的摩托车减震器结构。



背景技术:

摩托车是由汽油机驱动,靠手把操纵前轮转向的两轮或三轮车,轻便灵活,行驶迅速,广泛用于巡逻、客货运输等,也用作体育运动器械。自从摩托车的问世以来,对摩托车的改良和创造不断取得新的发展,同时也伴随了对摩托车减震器上的改良和创新,进而使得摩托车有更大的安全保障。

然而,现有的用于摩托车的减震器结构来说,大多在减震效果做到还不够完善,且当遇到重大事故时,没有对减震器进行防爆措施,且调节减震效果上也相对较差,因此,亟需一种可智能调节的摩托车减震器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可智能调节的摩托车减震器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智能调节的摩托车减震器结构,包括缸体,所述缸体底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连接座,且连接座的底部外壁通过焊接有圆锥滚子轴承,所述缸体两侧外壁均开有插孔,且相同一侧的两个插孔内壁分别插接有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两个所述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衔接处通过螺纹连接有阀门,且两个第二导管远离阀门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有输送管,所述缸体顶部外壁开有安装孔,且安装孔内壁插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连接座,且连接座顶部外壁通过焊接有圆锥滚子轴承,所述活塞杆顶部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底部外壁通过焊接有滑动板,所述活塞杆两侧外壁均开有通孔,且活塞杆底部外壁开有连接孔,所述缸体底部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顶部外壁通过焊接有圆盘。

优选的,所述圆盘顶部两端外壁通过焊接有连接杆,且两个连接杆顶部外壁均通过螺丝固定有支板。

优选的,所述圆盘顶部外壁通过螺纹连接有活塞,且活塞正面和背面均设置有安装圈。

优选的,两个所述安装圈一侧外壁均开有阻尼孔,且两个阻尼孔为圆台状。

优选的,所述活塞顶部圆周外壁通过螺纹连接有密封圈,且活塞顶部外壁通过螺纹与连接孔内壁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缸体正面和背面外壁均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个弹性杆,且四个弹性杆圆周外壁均通过螺栓固定有防爆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智能调节的摩托车减震器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用于可智能调节的摩托车减震器结构,通过在活塞的正面和背面设置有安装圈,且两个安全圈上设置有等距离分布的阻尼孔,同时在活塞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弹簧,当活塞杆受到较大的力时,活塞杆向下移动,此时活塞上的阻尼孔能够控制调节液体的流量,进而将大力损耗掉,使得活塞杆缓慢下移,进而提高了整体装置的减震效果。

2.该用于可智能调节的摩托车减震器结构,通过在活塞杆内部设置有两个通孔,且在通孔的上方设置有滑动板和第一弹簧,当受到的力很大时,第二弹簧复位,使得液压油从阻尼孔内倒入活塞杆内,而第一弹簧能够将液压油的冲力进行损耗,进而促进了减震器的减震效果。

3.该用于可智能调节的摩托车减震器结构,通过在减震器的正面和背面上设置有两个弹性杆,且在弹性杆上设置有防爆块,当受到的力足以使得减震器爆炸时,能够防止减震器四处飞溅,进而对人体造成伤害,提高了整体装置的安全性。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减震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智能调节的摩托车减震器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智能调节的摩托车减震器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智能调节的摩托车减震器结构安装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圆锥滚子轴承、2-连接座、3-输送管、4-缸体、5-阀门、6-连接杆、7-密封圈、8-活塞杆、9-通孔、10-滑动板、11-第一弹簧、12-连接孔、13-安装圈、14-活塞、15-圆盘、16-第二弹簧、17-弹性杆、18-防爆块、19-阻尼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3,一种可智能调节的摩托车减震器结构,包括缸体4,缸体4底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连接座2,且连接座2的底部外壁通过焊接有圆锥滚子轴承1,缸体4两侧外壁均开有插孔,且相同一侧的两个插孔内壁分别插接有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两个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衔接处通过螺纹连接有阀门5,且两个第二导管远离阀门5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有输送管3,缸体4顶部外壁开有安装孔,且安装孔内壁插接有活塞杆8,活塞杆8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连接座2,且连接座2顶部外壁通过焊接有圆锥滚子轴承1,活塞杆8顶部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弹簧11,且第一弹簧11底部外壁通过焊接有滑动板10,活塞杆8两侧外壁均开有通孔9,促进了减震器的减震效果,且活塞杆8底部外壁开有连接孔12,缸体4底部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弹簧16,且第二弹簧16顶部外壁通过焊接有圆盘15。

本实用新型中,圆盘15顶部两端外壁通过焊接有连接杆6,且两个连接杆6顶部外壁均通过螺丝固定有支板。

本实用新型中,圆盘15顶部外壁通过螺纹连接有活塞14,且活塞14正面和背面均设置有安装圈13。

本实用新型中,两个安装圈13一侧外壁均开有阻尼孔19,能够控制调节液体的流量,进而将大力损耗掉,使得活塞杆缓慢下移,进而提高了整体装置的减震效果,且两个阻尼孔19为圆台状。

本实用新型中,活塞14顶部圆周外壁通过螺纹连接有密封圈7,且活塞14顶部外壁通过螺纹与连接孔12内壁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缸体4正面和背面外壁均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个弹性杆17,且四个弹性杆17圆周外壁均通过螺栓固定有防爆块18,能够防止减震器四处飞溅,进而对人体造成伤害,提高了整体装置的安全性。

工作原理:使用时,当活塞杆8受到大力时,活塞杆8向下移动,而活塞杆8底部活塞14正面和背面都设置有安装圈13,且安装圈13内部设置有阻尼孔19,能够控制液体的流量,进而将大力损耗掉,让活塞杆8缓慢下移,当活塞杆8的一端受到更大的力时,第二弹簧16会反弹,使得活塞杆8复位,同时液压油从阻尼孔19内导入活塞杆8内,再通过活塞杆8的两侧通孔9导出,从第一导管进入阀门5,再由第二导管导入输送管3内,同时输送管3也可以向缸体4内补偿液压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