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及其一体化动力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29277发布日期:2019-08-27 19:27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电动汽车及其一体化动力总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及其一体化动力总成。



背景技术:

传统的汽车驱动系统中电机、减速器、控制器都以单独的箱体形式存在,故难以满足目前对电动汽车结构紧凑化、轻量化的需求。因此,一体化集成动力总成将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发展趋势。一体化集成动力总成指的是将驱动电机和减速器(或者还包括控制器)集成到一个壳体内。

由于驱动电机内是不允许存在油液的,而减速器工作则需要润滑油润滑。因此,为了防止减速器的润滑油浸到电机中使得电机烧坏,减速器部分与电机部分会采用油封等密封结构进行隔离。油封等密封结构属于易损耗材,失效后需及时更换。

目前,一般都是按照既定的保养周期,采用拆箱检查的方式对油封进行检查及更换。然而,油封等密封结构可能还未到保养周期便会失效。而一旦因油封失效导致减速箱内的润滑油会进入电机,便会对对动力总成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因此,现有动力总成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动力总成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问题,提供一种可有效降低安全隐患的一体化动力总成及电动汽车。

一种一体化动力总成,包括:

呈中空结构的壳体,内部具有隔板,以将所述壳体内部分为电机腔及减速器腔,所述隔板上形成有连通所述电机腔与所述减速器腔的连接通道;

驱动组件,包括电机主体及电机输出轴,所述电机主体收容并固定于所述电机腔内;

减速器组件,包括减速器主体及减速器输入轴,所述减速器主体收容并固定于所述减速器腔内,且所述减速器输入轴与所述电机输出轴通过所述连接通道联接;及

轴密封结构,设置于所述连接通道内;

其中,所述壳体内形成有两端开口的导油通道,所述导油通道一端的开口位于所述连接通道的内壁并位于所述轴密封结构朝向所述电机腔的一侧,另一端的开口位于所述壳体的外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板中部具有两端开口的套筒,所述套筒内部形成所述连接通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机输出轴的一端伸入所述减速器腔并与所述减速器输入轴传动连接,且所述轴密封结构套设于所述电机输出轴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输出轴承,所述输出轴承套设于所述电机输出轴并固定于所述套筒的内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油通道为开设于所述隔板内的孔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通道的内壁沿周向开设有储油槽,且所述储油槽与所述导油通道位于所述连接通道内壁的开口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透明密封件,所述透明密封件密封所述导油通道位于所述壳体侧壁的开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明密封件为透明螺栓,且所述透明螺栓与所述导油通道靠近所述壳体一端的内壁螺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覆盖所述导油通道位于所述壳体侧壁的开口。

一种电动汽车,包括如上述优选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一体化动力总成。

上述电动汽车及其一体化动力总成,壳体内形成有导油通道,且导油通道一端的开口位于连接通道的内壁,另一端的开口位于壳体的外壁。一旦轴密封结构失效,且减速器腔内的润滑油向电机腔渗透时,泄漏至电机腔一侧的润滑油将流入导油通道,并由导油通道位于壳体外壁的开口被检测到。因此,无需拆箱操作便可准确地判断轴密封结构是否失效,从而方便对失效的轴密封结构及时更换。上述一体化动力总成通过设置导油通道,避免了因轴密封结构更换不及时而对驱动组件造成损伤的情况发生,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一体化动力总成的剖面图;

图2为图1所示一体化动力总成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及一体化动力总成。请参阅图1,电动汽车包括一体化动力总成100。一体化动力总成100为电动汽车提供动力,并同时实现变速。

请一并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的一体化动力总成100包括壳体110、驱动组件120、减速器组件130及轴密封结构140。

壳体110呈中空结构,其内部具有隔板111。隔板111将壳体110的内部分为电机腔(图未标)及减速器腔(图未标)。壳体110一般由金属或其合金成型,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壳体110一般为一体成型的结构,有利于提升壳体110的整体强度并简化生产工艺,从而降低成本。

其中,隔板111上形成有连通电机腔与减速器腔的连接通道(图未示)。通过连接通道可使驱动组件120与减速器组件130实现联接。在本实施例中,隔板111中部具有两端开口的套筒112,套筒112内部形成连接通道。

套筒112的设置可增加连接通道内壁的面积。而且,套筒112可对隔板111起到加强作用,避免因连接通道的存在而降低隔板111的强度。其中,套筒112也可与隔板111一体成型。

驱动组件120包括电机主体121及电机输出轴123。电机主体121一般包括定子、转子及线组,电机输出轴123一般由高强度钢成型。电机主体121收容并固定于电机腔内。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120还包括输出轴承125,输出轴承125套设于电机输出轴123并固定于套筒112的内壁。输出轴承125对电机输出轴123提供支撑。

减速器组件130包括减速器主体131及减速器输入轴133。减速器主体131一般包括轴及齿轮组,齿轮组的齿轮之间通过润滑油实现润滑,减速器输入轴133与电机输出轴123的结构相似。减速器主体131收容并固定于减速器腔内,且减速器输入轴133与电机输出轴123通过连接通道联接。

具体的,减速器输入轴133与电机输出轴123可直接连接、可通过花键连接也可通过轴联器实现传动连接。减速器输入轴133及电机输出轴123可均穿设于连接通道并在连接通道内实现联接,也可仅其中一个穿设于连接通道内。

轴密封结构140设置于连接通道内。轴密封结构140常见的有油封,用于将电机腔与减速器腔隔离,防止减速腔内的润滑油进入电机腔。轴密封结构140可套设于电机输出轴123及减速器输入轴133中至少一个上。

在本实施例中,电机输出轴123的一端伸入减速器腔并与减速器输入轴133传动连接,且轴密封结构140套设于电机输出轴123上。

需要指出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减速器输入轴133一端伸入电机腔内。

其中,壳体110内形成有两端开口的导油通道101,导油通道101一端的开口位于连接通道的内壁并位于轴密封结构140朝向电机腔的一侧,另一端的开口位于壳体110的外壁。

导油通道101可以是设置于壳体110内的管道,也可以是开设于壳体110腔壁的孔道。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导油通道101为开设于隔板111内的孔道。在不影响隔板111强度的前提下,直接在隔板111开设导油通道101有利于简化一体化动力总成100的结构,避免引入其他元件。

进一步的,导油通道101两端的开口一般位于连接通道及壳体110外壁的底部。所谓底部,指的是一体化动力总成100使用时,连接通道及壳体110朝向地面的一侧。

因此,一旦轴密封结构140失效,且减速器腔内的润滑油向电机腔渗透时,泄漏至电机腔一侧的润滑油将在重力作用下流入导油通道101,并在导油通道101位于壳体110外壁的开口被检测到。因此,无需拆箱操作,便可准确地判断轴密封结构140是否失效,从而方便对失效的轴密封结构140及时更换。

在本实施例中,一体化动力总成100还包括透明密封件150,透明密封件150密封导油通道101位于壳体110侧壁的开口。

一方面,透明密封件150可防止外部的灰尘、水汽经导油通道101进入电机腔内,从而避免对驱动组件120造成损伤。而且,透过透明密封件150可观察到导油通道101内是否存在润滑油,故不影响对轴密封结构140有效性进行判断。另一方面,透明密封件150还可避免导油通道101内的润滑油直接漏出,造成污染。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透明密封件150为透明螺栓,且透明螺栓与导油通道101靠近壳体一端的内壁螺合。

具体的,密封导油通道101靠近壳体110外壁一端的内壁形成有内螺纹,从可与透明螺栓实现可拆卸地连接。当导致导油通道101内的润滑油积累至将要溢出时,可通过拆下透明螺栓将泄漏的润滑油全部排空。

此外,通过导油通道101的开口检测是否存在润滑油泄漏的方式不止一种。譬如,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一体化动力总成100还包括液位传感器(图未示),液位传感器覆盖导油通道101位于壳体110侧壁的开口。

当泄漏的润滑油经导油通道101流动至液位传感器上时,液位传感器会被触发并产生触发信号。一般情况下,液位传感器配合报警器使用。当液位传感器被触发时,报警器发出报警提示,以提醒及时更换失效的轴密封结构140。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通道的内壁沿周向开设有储油槽102,且储油槽102与导油通道101位于连接通道内壁的开口连通。

当电机输出轴123高速转动时,与渗透至电机腔一侧的润滑油接触后可能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将润滑油甩到电机主体121内。而储油槽102能暂时存储渗透进的润滑油,且润滑油在离心力作用减弱时可直接流入导油通道101中。因此,储油槽102的设置可有效避免泄漏的润滑油进入电机主体121内。

上述电动汽车及其一体化动力总成100,壳体110内形成有导油通道101,且导油通道101一端的开口位于连接通道的内壁,另一端的开口位于壳体110的外壁。一旦轴密封结构140失效,且减速器腔内的润滑油向电机腔渗透时,泄漏至电机腔一侧的润滑油将流入导油通道101,并由导油通道101位于壳体110外壁的开口被检测到。因此,无需拆箱操作便可准确地判断轴密封结构140是否失效,从而方便对失效的轴密封结构140及时更换。上述一体化动力总成100通过设置导油通道101,避免了因轴密封结构140更换不及时而对驱动组件120造成损伤的情况发生,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安全隐患。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