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座底部支撑式直线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42789发布日期:2019-11-15 22:33阅读:429来源:国知局
滑座底部支撑式直线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直线模组领域,尤其是滑座底部支撑式直线模组。



背景技术:

直线模组也叫线性模组或直线滑台。丝杆型直线模组是通过电机驱动,将回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的装置。但是现有的直线模组的滑座,只能依靠侧端滑块在缸体内的滑槽内的部分支撑,容易造成连接处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描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滑座底部支撑式直线模组,通过在缸体内设置可以滚动的辊道,来作为滑座的底部支撑,从而使得滑座上的压力更加均匀的分摊到缸体上,保证了整个结构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滑座底部支撑式直线模组,包括缸体、滑座和滚珠丝杠副,滚珠丝杠副的丝杆转动连接在缸体内,滚珠丝杠副的滚珠螺母固定在滑座内,滑座滑配连接在缸体上,滚珠丝杠副的丝杆端头固定在电机的输出轴端,所述缸体的腔室内安装有用于支撑滑座的辊道,辊道由数根水平排列的辊体组成,辊体两端的轴杆均转动连接在缸体腔室的内壁上,辊体上套设并固定有弹性套,缸体的腔室底板上固定有用于刮除辊体上污物的摩擦装置。

具体地,所述缸体的腔室内壁上固定有轴环,辊体两端的轴杆端头置于轴环内转动连接。

具体地,所述弹性套为橡胶材质。

具体地,所述摩擦装置由板体和毛体组成,板体通过螺丝固定在缸体的腔室底板上,板体上分布有毛体,毛体贴合在辊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滑座底部支撑式直线模组,通过在缸体内设置可以滚动的辊道,来作为滑座的底部支撑,从而使得滑座上的压力更加均匀的分摊到缸体上,保证了整个结构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辊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缸体,2.滑座,3.滚珠丝杠副,4.辊体,5.摩擦装置,6.轴环。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辊道的结构示意图。

一种滑座底部支撑式直线模组,包括缸体1、滑座2和滚珠丝杠副3,滚珠丝杠副3的丝杆转动连接在缸体1内,滚珠丝杠副3的滚珠螺母固定在滑座2内,滑座2滑配连接在缸体1上,滚珠丝杠副3的丝杆端头固定在电机的输出轴端,所述缸体1的腔室内安装有用于支撑滑座2的辊道,辊道由数根水平排列的辊体4组成,辊体4两端的轴杆均转动连接在缸体1腔室的内壁上,辊体4上套设并固定有弹性套,缸体1的腔室底板上固定有用于刮除辊体4上污物的摩擦装置5。所述缸体1的腔室内壁上固定有轴环6,辊体4两端的轴杆端头置于轴环6内转动连接。所述弹性套为橡胶材质。所述摩擦装置5由板体和毛体组成,板体通过螺丝固定在缸体1的腔室底板上,板体上分布有毛体,毛体贴合在辊体4上。

结合附图1和附图2所示,滚珠丝杠副3的滚珠螺母内圈螺纹连接在丝杆上,滚珠螺母的外圈固定在滑座2内,丝杆穿过滑座2。电机驱使丝杆旋转,旋转的丝杆驱使滚珠螺母直线移动,从而带动滑座2沿着缸体1的轨道进行直线移动。

将负载装置固定在滑座2上,滑座2被驱动直线移动时,就会带动负载装置沿着缸体1进行直线移动。

组成辊道的辊体4均位于同一高度,滑座2的底部始终与辊道相贴合,利用辊道给予滑座2支撑。

当滑座2沿着缸体1的轨道进行移动时,当前与滑座2底部贴合的辊体4会因为摩擦力带动,而沿着缸体1内壁上的轴环6旋转,从而在为滑座2提供支撑力的同时,不会磨损滑座2,不会阻碍滑座2的移动。

而辊体4上包裹的橡胶材质的弹性套则可以增大与滑座2的摩擦力,使得滑座2运行的更加稳定,而且利用其弹性可以更好的保护滑座2不被磨损。

当辊体4旋转时,摩擦装置5的毛体就会直接将辊体4上沾染的污物刮除下来,从而避免因为辊体4上沾染污物而影响滑座2的移动,避免对滑座2造成磨损。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