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型贯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20883发布日期:2020-02-04 09:59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混合型贯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用管线防火安装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混合型贯穿装置。



背景技术:

在船舶上,考虑到海上作业的安全性,对其甲板、舱壁等的防火有着很高的要求,而船体内管线安装穿设甲板、舱壁时往往会影响整体的一个的防火效果。

公开号为cn208474675u的专利-一种船用管路防火密封贯穿装置,包括通舱框,所述通舱框内侧形成有通口,管路外壁上包裹有防火毯,所述通口两侧开口处均填充有膨胀防火密封胶;所述防火毯内侧设有膨胀防火套管,所述膨胀防火套管采用膨胀阻燃橡胶制成;所述通舱框的外壁上固定贴附有阻燃层,所述阻燃层采用陶瓷棉制成;所述通舱框两侧开口处均设有外封盘,所述外封盘与通舱框内壁螺纹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可以改善管线穿壁时对船舱防火性能干扰的装置,但是考虑到很多时候,不同舱壁位置上可能会穿设多根、多种不同类型(直径、材质等)的管线,这导致上述装置的适用性相对较弱,有些时候还需要定制,给使用者带来不便,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型贯穿装置,其具有更强的适应性,从而使用效果相对更佳、更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混合型贯穿装置,包括用于穿透舱壁的贯穿装置以及防火密封机构,管线穿过所述贯穿装置,所述防火密封机构封堵管线和贯穿装置之间的间隙,所述贯穿装置包括通舱框,所述通舱框上设置有多个两端呈开口结构的嵌设槽,所述嵌设槽的两个端口分别置于舱壁的两面,所述嵌设槽内嵌设有契合的管套,所述管套的内腔端口朝向嵌设槽的开口侧,所述防火密封机构包括多个契合且固定于管套内腔的防火堵块,所述防火堵块上开设有若干个平行于管套中心轴的管线通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工作人员先将通舱框嵌设固定于舱壁上,接着根据当前位置需要穿设的管线数量、直径选择合适的防火堵块,将其固定于管套内,再将管套嵌设进对应的嵌设槽内即可完成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由于本实用新型实际有效的管线通道直径和数量是由工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实现确定,所以本实用新型的适用性更强,使用效果更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管套的外壁周向环绕设置有膨胀防火密封胶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即便管套嵌设后和嵌设槽的内壁之间存在一定间隙,也能保证本实用新型的防火密封性能;因为在本实用新型遇火时,膨胀防火密封胶层在遇火后会发生膨胀将间隙堵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管套一端的端口外沿环绕固定有法兰边,所述法兰边抵接于通舱框的端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管套嵌设进嵌设槽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利用法兰边做导引,以更加方便快速的完成套管的位置确定;同时防止其在做强化固定的过程中随意移动而影响安装影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管套远离法兰边一端的端口外沿形成有导向边,所述导向边的内壁倾斜朝向管套的中心轴一侧,且朝向法兰边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管套远离法兰边的一端端口直径相对更小,从而工作人员可以更加方便的将管套插入嵌设槽内,进而使用效果更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将所述通舱框连接有法兰边一面的对称面设为非向火面,所述非向火面上贴附固定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覆盖管套和防火堵块的端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过程中若本实用新型的向火面发生火灾,则可以利用隔热层阻挡高热传递至非向火面而造成火情,从而本实用新型的防火密封性能更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热层延伸至通舱框穿出舱壁的端部外壁上,并沿舱壁面延伸成型包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利用包边将通舱框和舱壁的连接位置遮盖住,防止该位置存在密封间隙,而导致高热等从该位置传递至非向火面,从而隔热层的使用效果更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热层覆盖防火堵块的端面,并环绕管线通道成型有余口,所述余口的直径大于管线通道的直径,且小于管套的内腔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利用隔热层遮盖防火堵块和管套的连接位置后,还可以利用余口为防火堵块预留一定的观察空间,供工作人员观察管线的安装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火堵块的端部置于管套的内腔中,所述管套的内腔两端分别固定有端面契合防火堵块的防火密封环,所述防火密封环贴合固定防火堵块的端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利用防火密封环增强优化本实用新型的防火密封性,从而使用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设置有嵌设于舱壁的通舱框,通舱框上开设有多个嵌设槽,嵌设槽内嵌设有管套,管套内固定防火堵块,防火堵块上开设有若干管线通道;使用时,工作人员根据当前位置需要穿设的管线数量、直径选择合适的防火堵块,将其固定于管套内,再将管套嵌设进对应的嵌设槽内即可完成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由于本实用新型实际有效的管线通道直径和数量是由工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实现确定,所以本实用新型的适用性更强,使用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用以展示整体结构;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爆炸示意图,主要用以展示各部分的具体结构和位置关系。

图中:1、通舱框;11、嵌设槽;2、管套;21、管线通道;22、法兰边;23、导向边;3、防火堵块;4、膨胀防火密封胶层;5、防火密封环;6、隔热层;61、包边;62、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混合型贯穿装置,包括用于穿透舱壁的贯穿装置以及防火密封机构,管线穿过贯穿装置,防火密封机构封堵管线和贯穿装置之间的间隙,以实现防火密封工作。

参照图1和图2,贯穿装置包括通舱框1,通舱框1呈板块状,其嵌设于舱壁上对应的安装孔位内;若通舱框为金属材质,则焊接固定于舱壁。

在通舱框1上开设有多个嵌设槽11,嵌设槽11沿通舱框1的嵌设方向开设,且端部开口;嵌设槽11的开口置于舱壁外。

在嵌设槽11内嵌设有与之契合的管套2,管套2的内腔端口朝向嵌设槽11的开口侧。

参照图2,防火机构包括多个契合管套2,并插设固定于管套2内腔中的防火堵块3,防火堵块3可选择有防火带卷绕成型,其可通过胶粘的方式固定于管套2内。防火堵块3上开设有若干个平行于管套2中心轴的管线通道21,管线通道21的直径可根据市场需求在生产设为不同或相同。

使用时,工作人员先将在通舱框1固定于舱壁上,接着根据当前位置需要穿设的管线数量和直径选择合适的防火堵块3,然后将防火堵块3固定于管套2,并将管套2嵌设于嵌设槽11内即可;后续还可以对管套2和嵌设槽11做加强固定,例如:焊接。由于本实用新型上实际有效的管线通道21数量和直径为安装时在确定,所以其可适应更多的使用需求,使用效果更佳。

参照图2,为防止管套2和嵌设槽11之前存间隙而干扰本实用新型的防火密封性,在管套2的外壁周向环绕涂覆有膨胀防火密封胶形成的膨胀防火密封胶层4。若管套2需要加强固定,则尽量避免焊接;若焊接,则膨胀防火密封胶层4仅仅设置管套2的中部,管套2可采用导热性差的合金,且加快焊接速率等。

参照图2,为方便对管套2固定,管套2一端的端口外沿环绕固定有法兰边22,法兰边22贴合于嵌设槽11的外沿;此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法兰边22快速方便对管套2定位。

在管套2远离法兰边22一端的端口外沿做倒角处理,使其形成有导向边23,使得端口直径变小。此时管套2可以借助导向边23更加方便的插入嵌设槽11内。

参照图2,为优化本实用新型的防火密封性能,防火堵块3置于管套2的内腔中,且端面固定契合的防火密封环5,防火密封环5可选择防火密封胶涂覆成型,其固定于管套2的内壁,以用于优化本实用新型的防火密封性;防火密封环5不伸出管套2,以避免干扰后续其他设置。

参照图2,将通舱框1连接有法兰边22一面的对称面设置为非向火面,非向火面上胶粘有隔热层6,隔热层6可选择防火棉等构成,隔热层6覆盖通舱框1的非向火面、管套2和防火堵块3的端面。隔热层6的应用可以防止本实用新型向火面的高热大量传递至非向火面造成火情等,从而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效果更佳。

隔热层6还延伸至通舱框1穿出舱壁的端部外壁上,并沿舱壁面延伸成型包边61,以利用隔热层6遮盖通舱框1和舱壁的交界处,进一步优化隔热效果。

参照图2,进一步的,隔热层6覆盖防火堵块3的端面,并环绕管线通道21成型有余口62,余口62的直径大于管线通道21的直径,且小于管套2的内腔直径,即管线安装后,隔热层6和管线不接触。之所以做上述设置,是考虑到防火密封环5选择膨胀防火密封胶成型时,其后续遇火时会发生膨胀;若隔热层对其密封则相对容易撑开隔热层6。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