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板及柔性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47875发布日期:2020-06-26 21:13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背光板及柔性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柔性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板及柔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柔性显示器是由柔软的材料制成,可变型可弯曲的显示装置;柔性显示成为目前最具前瞻性的显示方法;通常情况下的常规显示装置,例如笔记本电脑等,其转轴可旋转角度不超过180度,旋转的主要目的是发开显示屏幕和键入部分。

但是,对于柔性显示装置来说,转轴两侧可以均为显示屏幕,转轴可以实现全角度360度的旋转;现有的柔性显示装置中主要采用阻尼式转轴,对于两个显示屏幕可以根据使用场景的不同需求采取完全展开、完全重叠或者是相互之间呈一定夹角的展开方式,虽然可以进行翻转并定位停驻,但是对于一些常用的翻转角度,比如45度、75度等,阻尼式转轴无法保证停驻位置的准确。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板及柔性显示装置,主要目的是解决传统柔性显示装置的阻尼式转轴无法保证柔性显示装置在常用的翻折角度上实现精准的到位停驻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板,其包括:

背光板本体,所述背光板本体上设有伸缩孔,所述伸缩孔将所述背光板本体至少分为可相对翻转的第一背板和第二背板;

推退结构,所述推退结构设于所述伸缩孔内,且所述推退结构上设有限位装置,当所述推退结构处于第一相对位置时,所述限位装置处于第一工作状态,当所述推退结构处于第二相对位置时,所述限位装置处于第二工作状态;

其中,按压所述推退结构,所述限位装置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所述第一背板和所述第二背板相对翻转预设角度并停驻;或者

按压所述推退结构,所述限位装置处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所述第一背板和所述第二背板相对的任意翻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可选地,前述的一种背光板,其中所述推退结构包括按压柱、转动柱、第一弹性件、第一基座和限位件;

所述限位件设置于所述伸缩孔的内壁上;

所述转动柱的一端抵顶于所述按压柱,且所述转动柱的侧壁上设有限位部;

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基座和所述转动柱,用于使所述限位部卡接于所述限位件的所述第一相对位置或所述第二相对位置;

所述限位装置包括抵顶杆和第二弹性件;

所述抵顶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弹性件相接,另一端垂直且抵顶于所述转动柱,所述限位部卡接于所述限位件的所述第一相对位置,所述抵顶杆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抵顶于所述转动柱;或者

所述限位部卡接于所述限位件的所述第二相对位置,所述抵顶杆处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脱离所述转动柱。

可选地,前述的一种背光板,其中所述转动柱包括转动柱本体和限位柱;

所述转动柱本体一端抵顶于所述按压柱,另一端连接所述限位柱,且所述转动柱本体外表面周向均匀设有若干所述限位部;

所述限位柱与所述第一弹性件相连接,且所述限位柱外表面周向均匀设有与所述抵顶杆配合的若干限位槽;

其中,所述限位部与所述限位槽的数量相同。

可选地,前述的一种背光板,其中所述第一基座呈一端开口的筒状,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座内,且所述第一基座筒壁周向均匀设有若干与所述限位槽位置对应的抵顶区。

可选地,前述的一种背光板,其中所述限位装置还包括第二基座和第一紧固件;

所述第二基座垂直所述第一基座设置,所述第一紧固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座上,用于将所述第一基座固定在所述第二基座上;且所述抵顶杆沿垂直所述第一基座的方向穿设在所述第二基座内,用于穿过所述第二基座和所述抵顶区抵顶于所述限位槽。

可选地,前述的一种背光板,其中所述按压柱的端部设有多个沿周向均匀分布的抵顶部,任一所述抵顶部抵顶于所述限位部的端部上。

可选地,前述的一种背光板,其中所述限位件包括沿所述伸缩孔圆周方向分布的多个限位槽,每个所述限位槽均具有槽底和槽口,相邻所述限位槽为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的槽口处设有第一转动斜面没所述第二限位槽的槽口处设有第二转动斜面,且所述第一限位槽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限位槽的深度;

所述限位部的端部具有第三转动斜面,所述抵顶部抵顶于所述第三转动斜面。

可选地,前述的一种背光板,其中所述第一转动斜面、所述的第二转动斜面、所述第三转动斜面三者的倾斜方向相同且倾斜角度相同。

可选地,前述的一种背光板,其中所述抵顶部的数量是所述限位部数量的二倍。

可选地,前述的一种背光板,其中所述抵顶区设置为通孔或者可形变区域。

可选地,前述的一种背光板,其中所述第一基座的筒底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用于套接所述第一弹性件。

可选地,前述的一种背光板,其中所述限位装置还包括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二紧固件在背离所述第一紧固件的方向连接在所述第一基座上。

可选地,前述的一种背光板,其中所述按压柱在其长度方向上临近所述抵顶部设有突出所述按压柱表面的滑动部,且所述滑动部的数量与所述抵顶部的数量相同。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其包括:前述任一背光板。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背光板及柔性显示装置至少具有下列优点:解决传统柔性显示装置的阻尼式转轴无法保证柔性显示装置在常用的翻折角度上实现精准的到位停驻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在背光板本体的伸缩孔内设置推退结构和限位装置,在按压所述推退结构时,所述限位装置与所述推退结构相互配合,当所述推退结构处于第一相对位置时,所述限位装置处于第一工作状态,实现所述第一背板和所述第二背板在预设角度的精准停驻;当所述推退结构处于第二相对位置时,所述限位装置处于第二工作状态,实现所述第一背板和所述第二背板在360度内任意角度翻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板中推退结构与限位装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板中的第一基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板中的转动柱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板中的按压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板中限位柱与抵顶杆的配合工作示意图;

图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限位部与限位槽一种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限位部与限位槽另一种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限位部与限位槽另一种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限位部与限位槽另一种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背光板及柔性显示装置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实施例1

参考附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板1,其包括背光板本体2、推退结构3以及限位装置4,所述背光板本体2上设有伸缩孔23,所述伸缩孔23将所述背光板本体2至少分为可相对翻转的第一背板21和第二背板22;所述推退结构3设于所述伸缩孔23内,且所述推退结构3上设有限位装置4,所述推退结构3处于第一相对位置,所述限位装置4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所述推退结构3处于第二相对位置,所述限位装置4处于第二工作状态;

其中,按压所述推退结构3,所述限位装置4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所述第一背板21和所述第二背板22相对翻转预设角度并停驻;或者

按压所述推退结构3,所述限位装置4处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所述第一背板21和所述第二背板22相对的任意翻转。

具体地,解决传统柔性显示装置的阻尼式转轴无法保证柔性显示装置在常用的翻折角度上实现精准的到位停驻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板1,其包括所述背光板本体2、所述推退结构3以及所述限位装置4;所述推退结构3和所述限位装置4在所述伸缩孔23内相互配合,实现按压所述推退结构3,使其处于所述第一相对位置时,所述限位装置4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此时所述第一背板21和所述第二背板22相对翻转预设角度并停驻,即限位旋转;或者,按压所述推退结构3,使其处于所述第二相对位置时,所述限位装置4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此时所述第一背板21和所述第二背板22可以在360度内随意翻转,即自由旋转;可以理解的是,交替按压所述推退结构3,则所述推退结构3则会交替的处于所述第一相对位置和所述第二相对位置,所述限位装置4也会对应的交替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和所述第二工作状态,即通过交替按压所述推退结构3可以转换所述第一背板21与所述第二背板22之间的限位旋转和自由旋转;其中,所述背板本体1如图1所示,为平板状结构,对柔性显示屏起到支撑与固定的作用;所述伸缩孔23为在所述背板本体1贯穿其宽度或长度方向上的长条通孔;所述推退结构3为具有被压缩或被还原的同时发生角度旋转功能的硬件机械结构,其结构在下述实施例中将会详细进行介绍;所述限位装置4为具有定位、定点功能的硬性机械结构,与所述推退结构3相互配合,其具体结构在下述实施例中会进行详细的介绍。

根据上述所列,本实用新型背光板1及柔性显示装置至少具有下列优点:解决传统柔性显示装置的阻尼式转轴无法保证柔性显示装置在常用的翻折角度上实现精准的到位停驻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在背光板本体2的伸缩孔23内设置推退结构3和限位装置4,在按压所述推退结构3时,所述限位装置4与所述推退结构3相互配合,当所述推退结构3处于第一相对位置时,所述限位装置4处于第一工作状态,实现所述第一背板21和所述第二背板22在预设角度的精准停驻;当所述推退结构3处于第二相对位置时,所述限位装置4处于第二工作状态,实现所述第一背板21和所述第二背板22在360度内任意角度翻转。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具体地理解为:可以同时包含有a与b,可以单独存在a,也可以单独存在b,能够具备上述三种任一中情况。

进一步地,参考附图2和附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板1,其中所述推退结构3包括按压柱31、转动柱32、第一弹性件33、第一基座34和限位件;

所述限位件设置于所述伸缩孔23的内壁上;

所述转动柱32的一端抵顶于所述按压柱31,且所述转动柱32的侧壁上设有限位部321;

所述第一弹性件33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基座34和所述转动柱32,用于使所述限位部321卡接于所述限位件的所述第一相对位置或所述第二相对位置;

所述限位装置4包括抵顶杆41和第二弹性件42;

所述抵顶杆4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弹性件42相接,另一端垂直且抵顶于所述转动柱32,所述限位部321卡接于所述限位件的所述第一相对位置,所述抵顶杆41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抵顶于所述转动柱32;或者

所述限位部321卡接于所述限位件的所述第二相对位置,所述抵顶杆41处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脱离所述转动柱32。

具体地,为了实现所述推退结构3与所述限位装置4的配合转动与定位,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中,将所述推退结构3设置为由所述按压柱31、所述转动柱32、所述第一弹性件33、所述第一基座34以及所述限位件组成的;其中所述按压柱31和所述转动柱32均设置为整体呈柱状体的结构;所述第一弹性件33为弹簧,所述第一弹性件33连接在所述第一基座34上,所述转动柱32的两端则分别抵顶在所述按压柱31上和连接在所述第一弹性件33背离所述第一基座34的一端上;而所述限位装置4的主要功能部件包括垂直所述转动柱32的抵顶杆41和与所述抵顶杆41相连接的所述第二弹性件42;所述抵顶杆41为具有一定刚度的长条杆状结构,所述第二弹性件42为弹簧;在实际按压所述按压柱31时,所述转动柱32随所述按压柱31向所述第一基座34方向压缩所述第一弹性件33,使得所述转动柱32外表面的限位部321卡接在所述限位件所述第一相对位置或所述第二相对位置,此时,所述抵顶杆41则会垂直所述转动柱32抵顶或脱离所述转动柱32;再次按压所述按压柱31,所述转动柱32外表面的限位部321卡接在所述限位件所述第二相对位置或所述第一相对位置,此时,所述抵顶杆41则会由垂直所述转动柱32抵顶或脱离所述转动柱32转换为脱离或抵顶所述转动柱32。

进一步地,参考附图3、附图5以及附图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板1,在具体实施中,所述转动柱32包括转动柱本体322和限位柱323;

所述转动柱本体322一端抵顶于所述按压柱31,另一端连接所述限位柱323,且所述转动柱本体322外表面周向均匀设有若干所述限位部321;

所述限位柱323与所述第一弹性件33相连接,且所述限位柱323外表面周向均匀设有与所述抵顶杆41配合的若干限位槽324;

其中,所述限位部321与所述限位槽324的数量相同。

具体地,为了实现所述推退结构3在交替按压所述按压柱31的同时进行预设角度的旋转并与抵顶杆41配合定位;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中,将所述转动柱32设置为由所述转动柱本体322和所述限位柱323相互连接而成的,所述转动柱本体322的外表面周向均匀设有若干所述限位部321,所述限位部321为沿所述转动柱本体322长度方向突出于所述转动柱本体322表面的筋体或筋条,相邻所述限位部321之间的夹角为0度-180度,该度数设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比如针对于柔性显示装置常用的旋转角度45度、75度、105度等,本实施例中以90度为例,即所述转动柱本体322外围周向均匀分布四个所述限位部321;同时为了实现所述抵顶杆41与限位柱323的配合限位,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柱323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内凹的所述限位槽324,所述限位槽324与所述限位部321对应设置,进而能够实现所述限位部321卡接在所述限位件的所述第一相对位置时,所述限位槽324则与所述抵顶杆41对应,而所述限位槽324是内凹于所述限位柱323外表面的,在所述第二弹性件42的作用下,所述抵顶杆41能够在垂直所述限位柱323的方向上抵顶在所述限位槽324内,此时所述第一背板21和所述第二背板22则可以翻转至二者呈90度夹角处停驻,即限位旋转;而对应的,在所述限位部321卡接在所述限位件的所述第二相对位置时,所述限位柱323上高于所述限位槽324的外表面则与所述抵顶杆41对应,使得所述抵顶杆41能够在垂直所述限位柱323的方向上被向外顶出,无限位作用,则此时所述第一背板21和所述第二背板22则可以在360度内相对的翻转任任意角度,即自由旋转;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抵顶杆41与所述限位槽324抵顶时,同样能够实现自由旋转,只是需要较大的翻转力。

进一步地,参考附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板1,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第一基座34呈一端开口的筒状,所述第一弹性件33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座34内,且所述第一基座34筒壁周向均匀设有若干与所述限位槽324位置对应的抵顶区341。

具体地,为了完善限位旋转,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中,将所述第一基座34呈一端开口的筒状,所述第一弹性件33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座34内,所述第一弹性件33可以直接以插入的形式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座34内,也可以在所述第一基座34的筒底上设有一个沿其长度方向的支撑柱342,所述第一弹性件33套在所述支撑柱342上;所述抵顶区341为在所述第一基座34的筒壁上开设的通孔或可形变区域,也就是说可以直接在所述第一基座34对应所述限位槽324的位置上开设通孔,或者是在此位置上设置与所述第一基座34主体部分材质不同的可形变的材质区域,又或者是在所述第一基座34的筒壁上开设通孔后再外套可形变材质均可以;实际应该中则是所述限位柱323在压缩所述第一弹性件33的同时会插入至所述第一基座34内,当所述限位槽324与所述抵顶区341对应时,所述抵顶杆41则会通过抵顶区341陷入所述限位槽324内,进行限位停驻;而当所述限位槽324未与所述抵顶区341对应时,则所述抵顶杆41则会被向外顶出,无限位作用。

进一步地,参考附图3,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板1,在具体实施中,所述限位装置4还包括第二基座43和第一紧固件44;

所述第二基座43垂直所述第一基座34设置,所述第一紧固件44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座43上,用于将所述第一基座34固定在所述第二基座43上;且所述抵顶杆41沿垂直所述第一基座34的方向穿设在所述第二基座43内,用于穿过所述第二基座43和所述抵顶区341抵顶于所述限位槽324。

具体地,为了保证所述推退结构3的转动的稳定,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中,在所述限位装置4中设置了所述的第二基座43和所述第一紧固件44;所述第二基座43在形状和大小上没有特殊限制,其在所述第一基座34的外围垂直所述第一基座34设置,可以是所述第一基座34的上方、下方、左侧或右侧;所述第一紧固件44则为环状锁紧件,其环状部分套接在所述第一基座34外围,并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第二基座43上,保证所述第一基座34相对于所述第二基座43的相对位置不会改变,也就保证所述抵顶杆41与所述抵顶区341的相对位置不会改变,同时螺栓的螺紧程度也影响着所述第一基座34相对于所述第二基座43的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抵顶杆41垂直所述第一基座34即垂直所述限位柱323穿设在所述第二基座43内,且配合所述第二弹性件42,例如,参考附图3,当所述第二基座43在所述第一基座34右侧时,所述抵顶杆41自右向左穿设在所述第二基座43内;进一步地,为了保证所述限位柱323在逆时针和顺时针两个旋转方上的稳定,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装置4还包括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二紧固件在背离所述第一紧固件44的方向连接在所述第一基座34上。

进一步地,参考附图6,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板1,在具体实施中,所述按压柱31的端部设有多个沿周向均匀分布的抵顶部311,任一所述抵顶部311抵顶于所述限位部321的端部上;当按压所述按压柱31时,所述抵顶部311能够抵顶所述限位部321,使所述转动柱32随所述按压部一同活动;同时所述按压柱31在其长度方向上临近所述抵顶部311设有突出所述按压柱31表面的滑动部312,且所述滑动部312的数量与所述抵顶部311的数量相同,所述抵顶部311的数量是所述限位部321数量的二倍。

进一步地,参考附图8、附图9以及附图1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板,在具体实施中,所述限位件包括沿所述伸缩孔23圆周方向分布的多个限位槽,每个所述限位槽均具有槽底和槽口,相邻所述限位槽为第一限位槽24和第二限位槽25,所述第一限位槽24的槽口处设有第一转动斜面241,所述第二限位槽25的槽口处设有第二转动斜面251,且所述第一限位槽24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限位槽25的深度;

所述限位部321的端部具有第三转动斜面35,所述抵顶部311抵顶于所述第三转动斜面321。

具体地,为了实现所述限位部321可接于所述限位件的所述第一相对位置或所述第二相对位置,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中,在所述伸缩孔23的内壁上周向的设置了交替分布的所述第一限位槽24和所述第二限位槽25,所述二者之间设置所述第一限位条242或第二限位条252,所述第一限位条242和所述第二限位条252交替设置;所述第一限位槽24和所述第二限位槽25则是为所述滑动部312提供往复运动的通道,所述第一转动斜面241和所述第二转动斜面251则是为了所述第三转动斜面35提供运动轨道;

参考附图8到附图11,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过程;

首先,限位部321处于所述第二限位槽25内,在所述第一弹性件33的作用下,能够使所述限位部321卡接于槽底处,以实现对限位部321的限位作用;然后,通过外力按压所述按压柱31,所述抵顶部311能够抵顶限位部321随所述滑动部312向其所在的槽口方向活动,而所述抵顶部311又抵顶在所述限位部321的第三转动斜面35上,又由于所述第二限位槽25的限位作用和第一弹性件33的作用,所以抵顶部311在推动限位部321活动的过程中,限位部321仅能沿所述伸缩孔23的周向方向活动,而无法沿轴向方向活动,以保证抵顶部311与限位部321之间相互抵顶的位置关系,进而可以实现将限位部321顶出该限位槽的目的;接着,当限位部321被抵顶部311顶出第二限位槽25后,限位部321失去了限位作用,又由于限位部321的第三转动斜面35与抵顶部311相互接触抵顶,而第一弹性件33又通过弹力将限位部321顶在抵顶部311上,由于第三转动斜面35的作用,使限位部321相对于抵顶部311沿其第三转动斜面35在所述第一转动斜面241上发生移动,进而使限位部321可以移动至相邻的所述第一限位槽24(在伸缩孔23内则为转动)内;当再次按压所述按压柱31去除外力时,按照上述过程,限位部321能够在第一弹性件33的作用下进入至相邻的第二限位槽25内,又由于相邻两个限位槽的深度不同,所以所述限位柱323对应所述抵顶区341的位置不同,例如:当限位部321在较深的第一限位槽24内时,所述限位槽324与所述抵顶区341对应,所述抵顶杆41插入所述抵顶区341及所述限位槽324内,对所述限位柱323限位,实现限位旋转;当限位部321在较浅的第二限位槽内时,所述限位槽324与所述抵顶区341不对应,所述抵顶杆41被顶出所述抵顶区341,对所述限位柱323无法限位,实现自由旋转。

实施例2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板,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第一转动斜面241、所述的第二转动斜面251、所述第三转动斜面35三者的倾斜方向相同且倾斜角度相同。

具体地,为了使限位部321能够更加容易的滑入所述第一限位槽24或所述第二限位槽25的槽底,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中,将第一转动斜面241、所述的第二转动斜面251、所述第三转动斜面35三者的倾斜方向相同且倾斜角度相同。

实施例3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其包括前述实施例任一所述背光板1。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因而以上实施例之间可以进行结合,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