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盘管接头和石墨辐射吊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43337发布日期:2020-10-09 18:13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盘管接头和石墨辐射吊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道接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盘管接头和石墨辐射吊顶。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现在的空调系统不再简单地满足于仅仅提供合适的温度和湿度,而是在这基础上向更舒适健康、节能低碳的要求上发展。尤其是在目前较严重的空气污染下,人们对室内环境的空气品质改善提出了更迫切的要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辐射吊顶技术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并在最近几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传统空调相比,辐射吊顶技术可以有效的降低风速和垂直温度梯度,特别是和独立置换新风系统结合后可以有效的提高工作区内空气的清洁度并提供极佳的热舒适性,从而提高室内的居住环境品质。而且,由于其需要处理的新风量较小,使得风机的运行和维护成本下降,更重要的是,其可以使用地下水或者冷却塔水以及太阳能加热得到的热水等作为天然冷源或热源,从而大大降低空调系统的能耗。

在石墨辐射吊顶的实际应用中,石墨辐射板内的载热盘管向外延伸的连接部通过盘管接头与供水端相连、或通过盘管接头与相邻的石墨辐射板内的载热盘管相连,且载热盘管的连接部与盘管接头传统的是通过焊接方式进行连接,焊接时,需要在载热盘管的焊接端设置滑紧件,导致载热盘管的焊接端内径变小,影响载热盘管内的水流大小,另外,由于滑紧件成本不低,导致焊接方式的成本比较高,使得石墨辐射吊顶的价格也比价高,造成市场竞争力小,而且焊接方式还存在漏水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盘管接头和石墨辐射吊顶,以解决传统盘管接头通过焊接方式焊接在载热盘管上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盘管接头,包括:接头本体;所述接头本体的一端适于撑接在一载热盘管连接端的内表面,且在所述接头本体与所述载热盘管相接触的部分设有相互咬合的配合螺纹。

进一步,所述接头本体与所述载热盘管相接触的部分均设有至少两个配合螺纹。

又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石墨辐射吊顶,包括:若干内设有载热盘管的石墨辐射板;所述载热盘管适于伸出相应的石墨辐射板,以形成连接端;以及所述连接端适于与一盘管接头相连。

进一步,所述连接端设有扩口,以便于载热盘管撑接在载连接端的内表面。

进一步,所述盘管接头为如前所述的盘管接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盘管接头先通过撑接的方式套设在载热盘管连接端的内表面,再通过螺纹卡紧工艺使所述接头本体与所述载热盘管咬合在一起,不仅连接牢度高,且与传统盘管接头通过焊接与所述载热盘管焊接在一起的方式相比,本实施例的盘管接头与所述载热盘管的连接方式成本更低;且本实施例的盘管接头是套设在载热盘管连接端的内表面的且不需要使用滑紧件,因此不会影响载热盘管连接端的内径大小,进而不会影响载热盘管内的水流大小;另外,本实施例的盘管接头与所述载热盘管的连接不需要滑紧件,因此进一步降低了盘管接头与所述载热盘管的连接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盘管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接头本体10、扩口11、配合螺纹12、载热盘管20。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盘管接头,包括:接头本体20;所述接头本体20的一端适于撑接在一载热盘管10连接端的内表面,且在所述接头本体20与所述载热盘管10相接触的部分设有相互咬合的配合螺纹12。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盘管接头的管径略大于载热盘管10的管径,将接头本体20从载热盘管10的连接端插入,使接头本体20撑接在载热盘管10连接端的内表面,再通过螺纹卡紧工艺使所述接头本体20与所述载热盘管10通过配合螺纹12咬合在一起,不仅连接牢度高,且与传统盘管接头通过焊接与所述载热盘管焊接在一起的方式相比,本实施例的盘管接头与所述载热盘管10的连接方式成本更低;且本实施例的盘管接头是撑接在载热盘管10连接端的内表面的,不需要使用滑紧件,因此不会影响载热盘管10连接端的内径大小,进而不会影响载热盘管10内的水流大小;另外,本实施例的盘管接头与所述载热盘管10的连接不需要滑紧件,因此进一步降低了盘管接头与所述载热盘管10的连接成本。

进一步,所述接头本体20与所述载热盘管10相接触的部分均设有至少两个配合螺纹12。

具体的,通过两个及以上的配合螺纹12,确保所述接头本体20与所述载热盘管10相接触的部分可靠连接。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石墨辐射吊顶,包括:若干内设有载热盘管的石墨辐射板;所述载热盘管适于伸出相应的石墨辐射板,以形成连接端;以及所述连接端适于与一盘管接头相连。

进一步,所述连接端设有扩口,以便于载热盘管撑接在载连接端的内表面。

具体的,假设载热盘管10的管径为9cm,接头本体20的直径为9cm,通过扩口11以及辅助设备,便于将接头本体20的一端撑接至载热盘管10连接端的内表面;再通过螺纹卡紧工艺使所述接头本体20与所述载热盘管10咬合在一起,因此,对载热盘管10连接端的内径大小改变不多。

进一步,所述盘管接头为如前所述的盘管接头。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盘管接头的结构、原理描述见实施例1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作赘述。

综上所述,本盘管接头结构简单,安装成本低,即先通过撑接的方式套设在载热盘管10连接端的内表面,再通过螺纹卡紧工艺使所述接头本体20与所述载热盘管10咬合在一起,不仅连接牢度高,且与传统盘管接头通过焊接与所述载热盘管焊接在一起的方式相比,本实施例的盘管接头与所述载热盘管的连接方式成本更低;且本实施例的盘管接头是套设在载热盘管10连接端的内表面的且不需要使用滑紧件,因此不会影响载热盘管10连接端的内径大小,进而不会影响载热盘管10内的水流大小;另外,本实施例的盘管接头20与所述载热盘管10的连接不需要滑紧件,因此进一步降低了盘管接头与所述载热盘管10的连接成本。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盘管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头本体;

所述接头本体的一端适于撑接在一载热盘管连接端的内表面,且在所述接头本体与所述载热盘管相接触的部分设有相互咬合的配合螺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管接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头本体与所述载热盘管相接触的部分均设有至少两个配合螺纹。

3.一种石墨辐射吊顶,其特征在于,包括:

若干内设有载热盘管的石墨辐射板;

所述载热盘管适于伸出相应的石墨辐射板,以形成连接端;以及

所述连接端适于与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盘管接头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石墨辐射吊顶,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端设有扩口,以便于载热盘管撑接在载连接端的内表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接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盘管接头和石墨辐射吊顶,其中所述盘管接头包括:接头本体;所述接头本体的一端适于撑接在一载热盘管连接端的内表面,且在所述接头本体与所述载热盘管相接触的部分设有相互咬合的配合螺纹;本实用新型的盘管接头结构简单,与所述载热盘管连接的成本低,且本盘管接头是套设在载热盘管连接端的内表面的且不需要使用滑紧件,因此不会影响载热盘管连接端的内径大小,进而不会影响载热盘管内的水流大小;另外,本实施例的盘管接头与所述载热盘管的连接不需要滑紧件,因此进一步降低了盘管接头与所述载热盘管的连接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徐世中;王盛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碳元绿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23
技术公布日:2020.10.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