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升降的HUD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09703发布日期:2020-02-14 14:50阅读:4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升降的HUD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抬头显示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升降的hud装置。



背景技术:

抬头显示器简称hud,可将重要信息投影在挡风玻璃上,驾驶者不需要低头就可以从挡风玻璃上获取信息,而驾驶者的身高存在较大的差异,现有的抬头显示器为适应驾驶者身高上的差异,常设置支撑架以调节抬头显示器的投影高度,为方便旋转调节抬头显示器的角度,支撑架一般都设置得较高,因而容易遮挡驾驶者的视线,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鉴以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升降的hud装置,通过支撑架可改变抬头显示器与底座的距离,可根据驾驶者的身高调节抬头显示器的角度,在不需要调节角度时,可将抬头显示器收纳于凹槽内,降低高度,避免遮挡驾驶者的视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可升降的hud装置,包括底座、壳体、电机、固定架和可伸缩支撑架,所述底座设有用于收纳所述壳体的凹槽,所述壳体与所述固定架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架通过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凹槽的底部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用于控制所述支撑架的升降,所述底座上设有开关按钮和控制器,所述开关按钮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机电连接,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若干夹持块,若干所述夹持块分别通过第一弹簧连接于所述壳体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架包括横杆、u形支撑杆和两根固定杆,两根所述固定杆之间通过所述横杆连接,所述u形支撑杆与两根所述固定杆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通过所述横杆与所述固定架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包括若干第一支撑杆和若干第二支撑杆,若干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凹槽内、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杆滑动连接,若干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滑动连接于所述凹槽内、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通过销轴与所述第二支撑杆转动连接,相邻所述第一支撑杆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杆,相邻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通过所述丝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的内部和所述壳体的底部均设有用于收纳所述电机的第一收纳槽。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设有防震装置,所述防震装置包括载物台、伸缩杆和第二弹簧,所述载物台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载物台通过所述伸缩杆固定于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第二弹簧缠绕于所述伸缩杆上。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块上设有若干防滑突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升降的hud装置,通过支撑架的升降可改变抬头显示器与底座的距离,便于根据驾驶者的身高调节抬头显示器的角度,有利于驾驶者观看投射在挡风玻璃上的信息;在不需要调节抬头显示器的角度时,抬头显示器和支撑架均收纳于凹槽内,降低本实用新型的整体高度,避免因支撑架的高度过高而遮挡驾驶者视线的情况,造成安全隐患;控制器可控制电机的转动,使与电机输出轴连接的丝杆带动支撑架的升降;夹持块可夹持设于壳体内的抬头显示器,且可固定不同体积大小的抬头显示器,具有很强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一种可升降的hud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固定架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壳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11凹槽、2壳体、21夹持块、22第一弹簧、3固定架、31横杆、32u形支撑杆、33固定杆、34第二收纳槽、4支撑架、41电机、42第一支撑杆、43第二支撑杆、44第一连接杆、45第二连接杆、46丝杆、5第一收纳槽、6防震装置、61载物台、62伸缩杆、63第二弹簧、7滑动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理解本实用新型技术内容,下面提供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参见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升降的hud装置,包括底座1、壳体2、电机41、固定架3和可伸缩支撑架4,所述底座1设有用于收纳所述壳体2的凹槽11,在不需要调节抬头显示器的角度时,支撑架4属于收缩状态,且壳体2和支撑架4可收纳于凹槽11内;所述壳体2与所述固定架3转动连接,抬头显示器固定于壳体2内,通过转动壳体2可实现抬头显示器角度的调节;所述固定架3通过所述支撑架4与所述凹槽11的底部连接,所述电机41的输出轴连接有丝杆46,所述丝杆46用于控制所述支撑架4的升降,可通过丝杆46调节支撑架4的高度,不需要调节抬头显示器的角度时可将壳体2和支撑架4收于凹槽11内,降低本实用新型的整体高度,避免因支撑架4过高而遮挡驾驶者视线的情况,造成安全事故;所述底座1上设有开关按钮和控制器,所述开关按钮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机41电连接,通过控制器控制电机41的转动,带动丝杆46转动,使支撑架4升高或降低,其中控制器可选型号为stm32f103rct6;所述壳体2的内部设有若干夹持块21,若干所述夹持块21分别通过第一弹簧22连接于所述壳体2的内部,可以固定不同体积大小的抬头显示器,其适用性强。

工作原理:在不需要调节抬头显示器角度的情况下,支撑架4处于收缩状态,且支撑架4及壳体2都收纳于凹槽11内,当需要调节抬头显示器的角度时,按下开关按钮,使控制器控制电机41的转动,转动的电机41带动丝杆46转动,转动的丝杆46使支撑架4向上升起,使抬头显示器距离底座1具有一定的高度,方便转动固定有抬头显示器的壳体2,驾驶者根据自身的情况调节抬头显示器的角度。

具体的,所述固定架3包括横杆31、u形支撑杆32和两根固定杆33,两根所述固定杆33之间通过所述横杆31连接,所述u形支撑杆32与两根所述固定杆33滑动连接。可根据抬头显示器需要转动的角度,将u形支撑杆32滑动至不同的位置支撑壳体2,其中u形支撑杆32还与固定杆33转动连接,当不需要调节角度时,可将u形支撑杆32收纳于第二收纳槽34内,第二收纳槽34设于固定杆33上。

具体的,所述壳体2通过所述横杆31与所述固定架3转动连接。在需要调节抬头显示器的角度时,可通过支撑架4将壳体2向上升起,通过横杆31调节壳体2的角度,即调节固定于壳体2内抬头显示器的角度,方便驾驶者观看。

具体的,所述支撑架4包括若干第一支撑杆42和若干第二支撑杆43,其中第一支撑杆42和第二支撑杆43的数量均为两根;若干所述第一支撑杆42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凹槽11内、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杆33滑动连接,若干所述第二支撑杆43的一端滑动连接于所述凹槽11内、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杆33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42通过销轴与所述第二支撑杆43转动连接,相邻所述第一支撑杆42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杆44,相邻所述第二支撑杆43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接杆45,所述第一连接杆44通过所述丝杆46与所述第二连接杆45连接,其中第一连接杆44与丝杆46转动连接,第二连接杆45与丝杆46螺纹连接,电机41固定于第一连接杆44上。需要调节抬头显示器的角度时,通过电机41电动丝杆46转动使第二连接杆45向第一连接杆44端靠近,支撑架4向上升高,便于抬头显示器调节角度,其中凹槽11内设有第一滑槽,第二支撑杆43滑动连接于第一滑槽内,固定杆33的下部设有第二滑槽,第一支撑杆42滑动连接于第二滑槽内。

实施例2

参见图1至图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壳体2内设有防震装置6,所述防震装置6包括载物台61、伸缩杆62和第二弹簧63,所述载物台61设于所述壳体2内,所述载物台61通过所述伸缩杆62固定于所述壳体2的底部,所述第二弹簧63缠绕于所述伸缩杆62上。车辆行驶过程经常出现震动的情况,在载物台61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弹簧63可以防止抬头显示器上下震动,稳定投射的影响,方便驾驶者观看。

具体的,所述凹槽11的内部和所述壳体2的底部均设有用于收纳所述电机41的第一收纳槽5。当支撑架4下降时,第一收纳槽5起到收纳电机41的作用,使得壳体2可以下降至凹槽11内,降低本实用新型的整体高度,避免遮挡驾驶者的视线。

具体的,所述夹持块21上设有若干防滑突起。防滑突起可加强对抬头显示器的加持,避免抬头显示器滑脱。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