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应烧结碳化硅陶瓷Z型输料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36364发布日期:2020-10-28 11:27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反应烧结碳化硅陶瓷Z型输料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反应烧结碳化硅陶瓷管,具体的说,涉及一种使用寿命长、可以控制物料下落速度和流量的反应烧结碳化硅陶瓷z型输料管,属于管道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力、冶金、煤炭、石油、化工、建材、机械等行业都需要采用输送管道进行输送物料,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加大了管道对介质输送能力的考验。输送管道由直管和不同角度的弯管组成,在输送管道进行输送物料使由于输送介质普遍具有流速快,流量大等特点,并在输送过程中长期持续对管壁产生冲击、磨损、腐蚀等作用,使管道产生疲劳致使渐渐被磨穿。目前,为提升管道的整体性能,大都采用较为成熟且使用较为普遍的管道,如稀土耐磨钢管道(单金属)、双金属复合管(内衬高铬铸铁)、陶瓷贴片复合管、高温耐磨复合管(龟甲网)等。其中,稀土耐磨钢弯管解决不了耐磨性和可焊性的矛盾,使用中经常会出现漏料现象,其耐磨性较差,不能保证焊接强度的问题。双金属复合管外壳是a3钢管,内衬高铬铸铁,且有外壳进行保护,可大大延长使用寿命,但双金属复合管内衬也是铸造工艺形成,所以原件重量较大,成本相对偏高。陶瓷贴片管道是将耐磨陶瓷贴片贴合在管道内壁上形成的,耐磨陶瓷贴片主要是由高纯度的氧化铝烧制成的陶瓷片,耐磨性能很好,而且重量轻,综合造价比较理想,但陶瓷片在粘贴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一是粘贴剂不够牢靠,耐温只能在300℃以内,并且容易出现漏料情况,且物料在流通时的运行阻力大,部位的钢管容易出现早期磨损现象,管道寿命明显降低。高温耐磨复合管(龟甲网),其工艺也是在成型的a3钢管弯管内焊上一层龟甲网,该种产品因内衬未经烧结,造价很低,但耐磨性能相对较差。并且传统的输料管在进行输送物料时,需要加装流量流速控制装置才能满足对物料输送中流量和流速的控制要求,增加了管路的维护和使用成本,并且传统的输料管不能适应多种使用工况,如控制和延缓下料速度和流量,使物料在直管内形成旋流等工况,进而实用性低下。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可以控制物料下落速度和流量的反应烧结碳化硅陶瓷z型输料管。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反应烧结碳化硅陶瓷z型输料管,包括碳化硅管体,碳化硅管体的外表面上开设有两组对称布设且分别向碳化硅管体的内部凹陷的凹陷部组,每组凹陷部组包括多个沿其碳化硅管体的轴向依次间隔布设的凹陷部,每组凹陷部组内的凹陷部分别相对且交错布设。以下是本实用新型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凹陷部由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组成,且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组成的凹陷部的横截面形状呈“〈”状。进一步优化: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分别倾斜设置,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位于碳化硅管体内的一端呈一体连接。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的一体连接处位于碳化硅管体的轴线上或越过碳化硅管体的轴线。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的整体形状均呈倾斜的弧形板状,且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分别与碳化硅管体一体烧结制成。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之间的夹角a为20~90°。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使碳化硅管体内设置有整体形状呈连续“z”型的输料通道。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的整体厚度大于碳化硅管体的壁厚。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将碳化硅管体连接在物料输送设备上,物料进入碳化硅管体内后可在碳化硅管体的输料通道内流通,物料在输料通道内流通时,通过倾斜的第一倾斜面或第二倾斜面的限制使物料在碳化硅管体内形成折流,进而实现改变物料的流量和流速。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构思巧妙、结构合理,通过在碳化硅管体上设置凹陷部,可使碳化硅管体内形成整体形状呈连续“z”型的输料通道,进而能够通过该输料通道适应不同工况下对物料流量和流速控制,解决了实际特殊应用中的需求,降低使用成本,并且整体结构由碳化硅烧结制成,使整体结构强度高,耐磨性好,完全避免了介质物料对管道的冲击而引起整个管体的损坏的问题,进而大大提高使用寿命和整体安全性能。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碳化硅管体的横剖视图;图3为附图1中a-a向的剖视图;图4为附图1中b-b向的剖视图,图中:1-碳化硅管体;2-凹陷部;3-第一倾斜面;4-第二倾斜面;5-输料通道。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请参阅图1-4,一种反应烧结碳化硅陶瓷z型输料管,包括碳化硅管体1,所述碳化硅管体1的外表面上开设有两组对称布设且分别向碳化硅管体1的内部凹陷的凹陷部组,每组凹陷部组包括多个沿其碳化硅管体1的轴向依次间隔布设的凹陷部2,每组凹陷部组内的凹陷部2分别相对且交错布设。所述凹陷部2由第一倾斜面3和第二倾斜面4组成,且第一倾斜面3和第二倾斜面4组成的凹陷部2的横截面形状呈“〈”状。所述第一倾斜面3和第二倾斜面4分别倾斜设置,第一倾斜面3和第二倾斜面4位于碳化硅管体1内的一端呈一体连接。所述第一倾斜面3和第二倾斜面4的一体连接处位于碳化硅管体1的轴线上或越过碳化硅管体1的轴线。所述第一倾斜面3和第二倾斜面4的整体形状均呈倾斜的弧形板状,且第一倾斜面3和第二倾斜面4分别与碳化硅管体1一体烧结制成。所述第一倾斜面3和第二倾斜面4之间的夹角a为20~90°。所述第一倾斜面3和第二倾斜面4的倾斜角度和斜面面积可根据对物料流速的控制需求进行设置。所述第一倾斜面3和第二倾斜面4使碳化硅管体1内设置成输料通道5,且输料通道5的整体形状呈连续的“z”型通道。当物料在碳化硅管体1的输料通道5内流通时,经过第一倾斜面3或第二倾斜面4,第一倾斜面3或第二倾斜面4可对物料的流通进行限制,进而延缓物料的下落速度并控制物料流量。当上述第一倾斜面3或第二倾斜面4之间的夹角变大时,第一倾斜面3或第二倾斜面4位于碳化硅管体1内与碳化硅管体1轴线之间的夹角变小,进而减小第一倾斜面3或第二倾斜面4对物料的限制,从而碳化硅管体1的输料通道5内物料的流动流量和流速变大。当上述第一倾斜面3或第二倾斜面4之间的夹角变小时,第一倾斜面3或第二倾斜面4位于碳化硅管体1内与碳化硅管体1轴线之间的夹角变大,进而增大第一倾斜面3或第二倾斜面4对物料的限制,从而碳化硅管体1的输料通道5内物料的流动流量和流速变小。所述第一倾斜面3和第二倾斜面4的整体厚度大于碳化硅管体1的壁厚。这样设计,通过增大第一倾斜面3和第二倾斜面4的整体厚度可提高第一倾斜面3和第二倾斜面4的使用寿命,避免第一倾斜面3和第二倾斜面4长期对物料进行限制,使物料对第一倾斜面3和第二倾斜面4产生冲击、磨损、腐蚀等作用使管道产生疲劳致使渐渐被磨穿的情况发生,进而提高整体使用寿命。在使用时,将碳化硅管体1连接在物料输送设备上,物料进入碳化硅管体1内后可在碳化硅管体1的输料通道5内流通,物料在输料通道5内流通时,通过倾斜的第一倾斜面3或第二倾斜面4的限制使物料在碳化硅管体1内形成折流,进而实现改变物料的流量和流速。为更好的说明该反应烧结碳化硅陶瓷smp脱硫喷嘴的整体硬度和耐磨耐腐蚀性,请参阅下表:检测项目检测结果产品气孔率(vol%)0.3±0.2密度(g/cm3)3.03±0.01新莫氏硬度(psi)14.543±4.560耐腐蚀(cm3loss)0.87±0.04由上表可见:该反应烧结碳化硅陶瓷smp脱硫喷嘴从硬度、耐磨、耐腐蚀方面,测试结果非常好。为更好的说明该反应烧结碳化硅陶瓷smp脱硫喷嘴的耐腐蚀性,请参阅下表,下表为该反应烧结碳化硅陶瓷smp脱硫喷嘴在输送各种介质时的检测结果:所述上表中其检测结果为“+”代表无腐蚀;其检测结果为“(+)”代表可能腐蚀。由上表可见:该反应烧结碳化硅陶瓷smp脱硫喷嘴耐腐蚀性好,能够输送多种腐蚀性介质。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