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合器总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57030发布日期:2020-12-22 10:26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离合器总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离合器总泵。
背景技术
:当前汽车行业飞速发展,各种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离合器总泵作为汽车离合器操纵系统的一个重要部件,直接影响汽车操纵的安全性能以及驾驶性能。离合器总泵与离合器脚踏板连接,并通过油管与离合器助力器连接,作用是采集踏板行程信息通过助力器的作用使离合器实现分离。一个结构合理的离合器总泵不仅能使离合器的分离效率更高,还能提升驾驶舒适性,在汽车整体性能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现有技术当中,离合器总泵是通过活塞通断阀的开闭,借助推杆组件的往复运动,将油从供油仓挤入压力仓,使油能够顺利从出油管流出。一方面,此方案需要设置一个活塞通断阀,增加了离合器总泵的总体设计难度以及成本,而且活塞通断阀的加工精度也要求较高。另一方面,由于现有的离合器总泵设置有压力仓和供油仓,在正常生命周期内,很容易导致离合器总泵内部排气不充分,进而导致活塞通断阀开闭异常,影响油从出油管排出,甚至影响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技术实现要素: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离合器总泵,以解决现有技术当中的离合器总泵成本较高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离合器总泵,包括缸体、回位弹簧以及推杆组件,所述推杆组件一端穿插于所述缸体内部,所述缸体与所述推杆组件形成一压力仓,所述缸体上连接有一个进油管和一个出油管,所述压力仓与所述出油管相通,所述缸体靠近所述出油管位置处固定设有一弹簧座,所述回位弹簧设置在所述压力仓内部,所述回位弹簧的一端安装在所述弹簧座上,所述回位弹簧另一端安装在所述推杆组件靠近所述压力仓的一端,所述缸体上开有一补偿孔,在所述回位弹簧完全释放状态下,所述进油管与所述压力仓通过补偿孔相通。进一步地,所述推杆组件包括推杆、以及套设于所述推杆上的皮碗,所述皮碗与所述缸体的内壁密封配合,当所述推杆朝向所述出油管移动时,所述皮碗越过所述补偿孔,所述皮碗将所述进油管与所述压力仓隔断。进一步地,所述推杆包括依次连接的活塞、连接杆及连接叉,所述活塞设置于所述缸体内,所述皮碗套设于所述活塞上,所述活塞与所述缸体的内壁滑动配合。进一步地,所述活塞远离所述压力仓的一端滑动套装有塑料滑套,所述塑料滑套外滑动套装有导向套,所述导向套的前端滑动配合于所述活塞远离压力仓的一端。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活塞通过球头销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推杆组件外部套有防尘罩。进一步地,所述补偿孔包括与所述进油管相通的第一端、以及与所述压力仓相通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端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端的直径。进一步地,所述缸体外部设有用于与双头螺柱配合的螺纹孔。进一步地,所述进油管与所述出油管在空间上呈90度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方案通过将推杆组件与补偿孔结合的方案替代现有技术中的活塞通断阀,降低了该零件的加工难度,减少了离合器总泵的总体成本。当推杆组件朝向出油管运动,越过补偿孔时,压力仓与进油管的连通被隔断,压力仓压强增大,高压油顺利从压力仓向出油管流出;当推杆组件朝向远离出油管方向运动,越过补偿孔时,压力仓与进油管相通,油顺利从进油管流入压力仓。另外,将供油仓和压力仓设计为只有压力仓,避免了两个仓室由于汽车行驶时间过长,排气不充分进而引起两仓室压强异常的情况,通过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可以方便、高效、安全地彻底排出离合器操作系统中残留的气体,避免因排气不尽引起离合器分离不彻底的问题,保障离合器操作系统的正常工作,避免故障发生,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和市场前景。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离合器总泵的整体内部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离合器总泵的整体外部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缸体10活塞513回位弹簧20球头销514补偿孔30导向套60塑料滑套40压力仓70推杆组件50弹簧座80推杆51进油管90皮碗52防尘罩100连接叉511螺纹孔110连接杆512出油管120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的离合器总泵,包括,缸体10、设置于缸体10内部的回位弹簧20以及穿插于缸体10内部的推杆组件50,其中:缸体10为金属材料一体成型,缸体10上连接有一个进油管90和一个出油管120,在进油管90的下方开设有一个补偿孔30,补偿孔30起到排气的作用以及作为油流出进油管90的一个通道,进油管90和出油管120在空间上呈90度设置。为方便回位弹簧20的固定,缸体10底部内壁还设有一弹簧座80,弹簧座80设置在出油管120旁,由于油需要从出油管120流出,所以弹簧座80的高度小于出油管120直径,以防止弹簧座80堵塞出油管120。缸体10中部位置向外延伸出一法兰盘,法兰盘上设有用于与双头螺柱连接的螺纹孔110。推杆组件50包括推杆51、以及套设于推杆组件50上的皮碗52,推杆组件50外部套有防尘罩100,防止有灰尘或者其他异物进入离合器总泵。推杆组件50与缸体10共同形成一压力仓70,压力仓70的作用是存储从进油管90流入的油,并在推杆组件50的共同作用下,使之从出油管120流出。由于缸体10本身并非完全封闭,而压力仓70需要在高压情况下才能使得油顺利从出油管120流出,为了使得压力仓70为密闭空间,皮碗52与缸体10内壁密封配合。压力仓70通过补偿孔30与进油管90相通,其中补偿孔30包括与进油管90相通的第一端以及与压力仓70相通的第二端,第二端的直径小于第一端的直径。推杆51又包括依次连接的活塞513、连接杆512以及连接叉511,活塞513远离压力仓70的一端为中空,连接杆512与活塞513在此中空位置通过球头销514连接,连接杆512远离球头销514的一端表面有螺纹,连接叉511和连接杆512通过螺纹连接。活塞513设置于缸体内部,与缸体10滑动配合,皮碗52套设于活塞513上,当推杆51朝向出油管120方向移动时,皮碗52越过所述补偿孔30,皮碗52将进油管90与压力仓70隔断。活塞513远离压力仓70的一端滑动套装有塑料滑套40,塑料滑套40外滑动套装有导向套60,导向套60的前端滑动配合于活塞513远离压力仓70的一端,这样设计的益处是可以减轻离合器总泵内部的摩擦,提高离合器总泵的使用寿命。回位弹簧20为金属材料,其中回位弹簧20的一端安装在弹簧座80上,回位弹簧20的另一端安装在推杆组件50靠近压力仓70的一端。在回位弹簧20完全释放的状态下,进油管90与压力仓70通过补偿孔30相通。当驾驶员踩下离合器时,回位弹簧20收缩,当驾驶员松开离合器,回位弹簧20推动推杆组件50,自动回到初始位置。本实施例中离合器总泵的工作原理为:驾驶员脚踩离合器踏板,推杆组件50朝向出油管移动,当皮碗52越过补偿孔30时,压力仓70、进油管90及离合器分泵内形成密闭环境,建立油压,推动离合器分离,随着推杆组件50的不断位移,压力仓70内的油压不断增大,进而使得压力仓70中的高压油从出油管120排出,输向离合器助力器油腔;驾驶员松开离合器踏板,离合器总泵活塞513在回位弹簧20的作用下移动回初始位置,当皮碗52越过补偿孔30时,压力仓70与进油管90相通,排出残余空气,并从进油管90补偿新的油液。这样一个运动过程周而复始进行,就保证了离合器系统内没有空气,建立高效的液压传动,使离合器分离更彻底,结合更平稳。综上,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当中的离合器总泵,本方案通过将推杆组件50与补偿孔30结合的方式,替代现有技术中的活塞通断阀,降低了该零件的加工难度,减少了离合器总泵的总体成本。另外,将现有技术中的供油仓和压力仓70设计为只有压力仓70,避免了两个仓室由于汽车行驶时间过长,排气不充分进而引起两仓室压强差异常的情况,通过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可以方便、高效、安全地彻底排出离合器操作系统中残留的气体,避免因排气不尽引起离合器分离不彻底的问题,保障离合器操作系统的正常工作,避免故障发生,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和市场前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