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越离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57020发布日期:2020-12-22 10:26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越离合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载机,尤其涉及用于装载机的一种超越离合器。



背景技术:

超越离合器总成是装载机变速箱的重要组成部件,其关键件输入轴的轴头跳动精度要求保证在0.05mm以内。现有的超越离合器总成结构都是以输入轴与输入齿轮通过相应的花键等固定连接的分体方式构成。现有这种结构组成的6吨超越离合器总成存在比较明显的缺点:其一,现有的中间输入轴和输入齿轮传动装置结构如图5和图6所示,一方面,由于其输入轴与输入齿轮两个零件在加工过程中会有累积误差,且各相互固定连接部件的个体及材料的性能差异,以及齿轮与轴的花键式连接装置的连接结构的合理性、可靠性和稳定性的问题,使得连接固定的稳定性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使得其超越离合器总成装配后输入轴轴头跳动难于保证要求,导致装配后轴头跳动d难于达到要求,而当超越离合器总成装配后轴头跳动大,会造成轴头与箱体轴颈相配部位转动时,出现异常磨损,导致变速箱润滑油压降低,不仅降低了运行稳定性,还可能造成超越离合器总成失效;另一方面,其需要分别在输入齿轮41和中间输入轴42上设置渐开线内花键f2和渐开线外花键f1,输入轴、输入齿轮两部件的的加工制作工艺更为复杂,装备工艺复杂,相应加工制作和装备使用成本相对增加,增加了运行故障率以及维护维修工作量。其二,现有超越离合器总成,由于其输入齿轮与内环凸轮的连接结构的不尽合理,需要使用多达20个螺栓对输入齿轮与内环凸轮进行固定连接,不仅增加装备工艺,更多消耗原材料零部件,尤其是,其虽然多达20个固定螺栓,但其装配间隙误差较大,可靠性低,运行工作平稳性差,相对可靠性低。其三,由于超越离合器是一种通过滚柱滚道单向传递机械功率的传动装置,利用主动滚道转速和从动滚道的速度差别实现机械传动的啮合或分离。如5t、6t等装载机超越离合器在结构上是利用内、外环速度差实现滚柱锲紧与分离。由于相应滚道结构的不尽合理,现有的这种超越离合器在重载工况时,其相关部件所承受的载荷较小,右端深沟球轴承所承受径向载荷较小,容易造成离合器打滑失效,难以适应重载工况下长期稳定运行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超越离合器,该超越离合器运行十分稳定可靠,承受载荷大而均匀,使用寿命长,加工和装备工艺简单。

本超越离合器的技术方案包括中间输入传动装置,分别连接于所述中间输入传动装置的内环齿轮,以及外环齿轮,其特征是所述中间输入传动装置为一由中间输入轴与输入齿轮设置呈一整体的一体式中间输入轴齿轮,所述内环凸轮通过一定位式运动传递连接装置连接于该中间输入轴齿轮,所述内环齿轮与一体式中间输入轴齿轮连接的定位式运动传递连接装置、包括对称分布连接于内环凸轮与中间输入轴齿轮的齿轮部之间的多个传递定位销,以及若干运动传递螺栓。

本超越离合器其中间输入轴齿轮加工非常方便,通过外磨直接保证的要求的轴头跳动,超越离合器总成装配后,轴头跳动可以全部控制在0.03mm以内,避免出现轴头与箱体轴颈相配部位的异常磨损,产品质量稳定可靠,确保整体超越离合器总成的正常安全稳定可靠运行,由于相应的其滚道结构的合理性,相关部件承受载荷均匀,相应的楔紧力均衡、稳定,可避免重载工况下失效,超越离合器总成承载力大,并可有效延长超越离合器总成的运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沿a-a线剖视图;图3为图2沿容置导向盲孔轴线局部(滚柱与蓄能平衡楔紧弹簧部位)剖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5和图6分别现有技术的输入齿轮和中间输入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现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3所示。本例超越离合器包括外环齿轮8,设置于外环齿轮内的内环凸轮7,一体式中间输入传动装置,以及相应的离合载荷平衡装置等。其一体式中间输入传动装置由一体式中间输入轴齿轮4构成。

一体式中间输入轴齿轮4其中间输入轴及其输入齿轮由一整块相应的制作材料加工制作构成一整体式,一体式中间输入轴齿轮4其输入轴部两端分别套设有支撑轴承,其靠一体式中间输入轴齿轮的齿轮部一侧的支撑轴承为tm6211加强型深沟球轴承5,靠外环齿轮8的一侧的支撑轴承为tm6210加强型深沟球轴承13。

其外环齿轮8通过短圆柱型nu210m轴承12设置于一体式中间输入轴齿轮。tm6210加强型深沟球轴承13与nu210m轴承12之间设有隔离环14。

在外环齿轮8与一体式中间输入轴齿轮4之间套设有6010轴承9,在6010轴承9的左侧与外环齿轮8之间设有挡圈21,其可稳定外环齿轮的运行。提高和改善外环齿轮乃至整个离合器总成的运行性能。外环齿轮8的环道孔内设有套接于一体式中间输入轴齿轮4上的隔离套11,形成刚性联接。内环凸轮左右相对两端分别设有(滚柱)左挡圈6和右挡圈15。

其内环凸轮7通过相应的定位式运动传递连接装置固定连接于一体式中间轮轴齿轮4,其定位式运动传递连接装置包括对称并均匀分布连接于一体式中间输入轴齿轮4的齿轮部与内环凸轮7之间的四个传递定位销2,以及分别分布于各传递定位销2之间的4或8个运动传递螺栓3。

其离合载荷平衡装置包括布设于内环凸轮凸面(即最大外周壁面)的20个台阶面19,20个滚柱16,以及相应的自适应缓冲平衡助力装置等。

其自适应缓冲平衡助力装置包括分别与滚柱相对两端对应的、布设于内环凸轮相应凸面相对两端周壁上的容置导向盲孔17,以及分别设置于容置导向盲孔与滚柱16相对两端相应部位侧壁面之间的蓄能平衡楔紧弹簧18。

滚柱16分别对应于其相应两端的蓄能平衡楔紧弹簧18、设置于台阶面与外环齿轮的相应内周壁面之间。蓄能平衡楔紧弹簧在滚柱的径向截面(横截面)上呈倾斜设置,其倾斜的角度为:滚柱和内环凸轮的径向过中心连线与容置导向盲孔的轴向方向线之间的夹角20。容置导向盲孔的孔口开设于台阶面的弧形侧壁面部。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内环凸轮、外环齿轮速度差实现超越与分离,当变速箱高速轻载工况时,由于一体式中间输入轴齿轮比外环齿轮的转速高,滚柱空转,此时一体式中间输入轴齿轮单独工作;当变速箱低速重载工况时,迫使一体式中间输入轴齿轮转速逐渐下降,当一体式中间输入轴齿轮的转速低于外环齿轮转速时,滚柱在其自适应力缓冲楔紧器缓冲助力作用下被楔紧,外环齿轮的力矩通过滚柱、内环凸轮、运动传递螺栓3传至一体式中间输入轴齿轮,此时外环齿轮与一体式中间输入轴齿轮同时工作,可以传递更大的力矩。本实用新型的突出的特点就是稳定性高、可靠性高、承受载荷大,制作工艺简单。

另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其隔离套11与内环凸轮内的6010轴承9之间设有相应的挡圈10,以进一步改善外环齿轮与输入中间轴齿轮的配合性能、稳定性。其一体式中间输入轴齿轮、内环凸轮及右挡圈15通过20个运动传递螺栓3相互固定连接。其靠一体式中间输入轴齿轮的齿轮部一侧的支撑轴承为6214轴承,靠外环齿轮8的一侧的支撑轴承为6311轴承。相对具有更大而更可靠的承载量,其通过设置定位式运动传递连接装置,从根本上消除了装配间隙,有效改善提高了总成的工作平稳性和可靠性,提高了产品质量。本例其余结构和相应的运行方式方法等可与上述实施例类同。

再一实施例中,在6010轴承9的左侧与外环齿轮8之间设有挡圈21,其隔离套11与内环凸轮内的6010轴承9之间设有相应的挡圈10。本例其余结构和相应的运行方式方法等可与上述任一实施例类同。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