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铆接件的置物架立柱横梁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55293发布日期:2020-12-04 13:50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铆接件的置物架立柱横梁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置物架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铆接件的置物架立柱横梁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置物架是人类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具之一,其被广泛用于自选式商场、超市商店、仓储库房等场所,现有的置物架结构大多为管件与支撑柱搭建的框架结构,即是由立柱、横梁以及层板构成的多层结构,各层的层板由横梁连接支撑,立柱与横梁大多通过设置在横梁两端的连接件固定连接,连接件为铆钉并被固定到横梁主体上,同时在立柱上开设有多个挂孔而铆钉嵌设在挂孔内使得立柱与横梁固定连接在一起。上述连接件固定的方式存在以下缺陷:第一,当铆钉固定时,需要工作人员逐个地将铆钉机械锤打固定从而安装到横梁上,费时费力,而铆钉件的大量使用也一并增加了置物架的生产成本;第二,由于在机械锤打固定铆钉件时会损及置物架立柱或横梁的表面镀层或涂层(如漆膜层),因而会对置物架的使用寿命产生影响不利用长时间使用;此外,锤打或松或紧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连接的牢固度,在长时间使用后,置物架的横梁与立柱之间可能会出现不可逆的松动现象,存在安全隐患。

鉴于上述情况,有必要对现有置物架的立柱与横梁的连接结构加以合理的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构造简单、牢固耐用、节能环保,并有助于使立柱与横梁在结合连接区的部位以彼此互嵌的连接方式牢靠地固定在一起而得以摒弃铆接紧固件并节约生产成本、有利于保障横梁与立柱长时间可靠连接效果的无铆接件的置物架立柱横梁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达到的,一种无铆接件的置物架立柱横梁连接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内部形成有一立柱中空腔的立柱,设置在该立柱相邻两侧面上的一对横梁,该横梁的内部同样中空并形成有一横梁中空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立柱的相邻两侧面的连接边处并沿立柱的高度方向间隔开设有多个横梁固定孔,该横梁固定孔包括有一设置在立柱的相邻两侧面的连接边处的限位件插装孔,该限位件插装孔由立柱的相邻两侧面上两个相互垂直并贯通的孔所构成且限位件插装孔的两侧分别朝向相邻两侧面的外侧延伸并窄缩形成有一对横梁嵌置孔,所述的一对横梁长度方向的一端端部固定安装在其所对应的横梁嵌置孔内,在所述的限位件插装孔内固定安装有一固定限位件,该固定限位件包括一嵌配在立柱中空腔内的限位件嵌置条,且在该限位件嵌置条的一侧表面的中部凸设有一横梁限位块,该限位件嵌置条抵靠住一对横梁的其中一横梁朝向固定限位件的一侧表面,而该限位件嵌置条的与所述横梁限位块呈相对向设置的一侧表面与设置在横梁固定孔内的一对横梁的另一个横梁朝向固定限位件的一侧表面相贴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横梁嵌置孔的上部与下部分别形成有一上插装片与一下插装片;在所述横梁的上侧表面的长度方向两端的近端部位置处分别开设有一上插装槽,该上插装槽贯穿横梁上侧表面的宽度方向且沿其高度方向向下延伸设置并在横梁的两侧表面上形成有一对上插装侧口,同样地,在所述横梁的下侧表面的长度方向两端的近端部位置处分别开设有一下插装槽,该下插装槽贯穿横梁下侧表面的宽度方向且沿其高度方向向上延伸设置并在横梁的两侧表面上形成有一对下插装侧口;当将所述的立柱与横梁固定安装时,将上插装片插入横梁的一侧表面上插装侧口,并移动横梁使得上插装片穿过横梁中空腔并抵达横梁的另一侧表面上插装侧口,从而使上插装片嵌配在上插装槽内,所述下插装片的安装嵌配方式与上插装片的安装嵌配方式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上插装片的高度尺寸与上插装槽的深度尺寸相匹配且两者厚度尺寸相吻合;同样地,所述下插装片的高度尺寸与下插装槽的深度尺寸相匹配且两者厚度尺寸相吻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限位件的限位件嵌置条的高度尺寸大于所述限位件插装孔的高度尺寸,所述横梁限位块的高度尺寸小于限位件插装孔的高度尺寸,在限位件嵌置条的上端与下端分别形成有一限位件上嵌置块与一限位件下嵌置块,该限位件上嵌置块向上嵌置在限位件插装孔上方的立柱中空腔内,而限位件下嵌置块向下嵌置在限位件插装孔下方的立柱中空腔内,并且凸设于限位件嵌置条一侧表面上的横梁限位块探出限位件插装孔,从而限制限位件嵌置条的上下移动并将其固定嵌配在限位件插装孔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立柱以及横梁由金属板材制成矩形管状。

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金属板材为镀锌板或不锈钢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固定限位件采用塑料一体注塑形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限位件插装孔由两个相互垂直并贯通的矩形孔所构成,且该矩形孔的尺寸大于所述横梁横截面的尺寸。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横梁嵌置孔为矩形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上插装槽与下插装槽均为矩形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相对于已有技术的技术效果之一,通过设置插装片与插装槽,置物架的立柱与横梁之间通过积极式的相互嵌合的方式固定安装,不仅提高了装配效率,节省人工,而且通过设置固定限位件,确保了两者连接的牢固性,避免日后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松动情形;之二,由于摒弃了铆钉连接件的使用,一方面节约人工,省时省力,另一方面由于不会对立柱与横梁的表面镀层或涂层产生任何影响,因而能保障合理期限内的使用寿命;之三,采用镀锌板加工置物架立柱与置物架横梁后,减少了电焊、水洗、磷化、喷塑以及烘烤等工艺,既保证了生产全过程的安全环保,同时大大节省了生产成本,体现了优质的防锈蚀效果,不会出现由里向外锈的情形,进一步延长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分解图。

图2为一应用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立柱、11.立柱中空腔、12.横梁固定孔、121.限位件插装孔、122.横梁嵌置孔、1221.上插装片、1222.下插装片;2.横梁、21.横梁中空腔、22.上插装槽、221.上插装侧口、23.下插装槽、231.下插装侧口;3.固定限位件、31.限位件嵌置条、311.限位件上嵌置块、312.限位件下嵌置块、32.横梁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畴。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都是针对目前图1所处的位置状态而言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请参见图1与图2,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铆接件的置物架立柱横梁连接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内部形成有一立柱中空腔11的立柱1,设置在该立柱1相邻两侧面上的一对横梁2,该横梁2的内部同样中空并形成有一横梁中空腔2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要点,在前述的立柱1的相邻两侧面的连接边处并沿立柱1的高度方向间隔开设有多个横梁固定孔12,该横梁固定孔12包括有一设置在立柱1的相邻两侧面的连接边处的限位件插装孔121,该限位件插装孔121由立柱1的相邻两侧面上两个相互垂直并贯通的孔所构成且限位件插装孔121的两侧分别朝向相邻两侧面的外侧延伸并窄缩形成有一对横梁嵌置孔122,前述的一对横梁2长度方向的一端端部固定安装在其所对应的横梁嵌置孔122内,在前述的限位件插装孔121内固定安装有一固定限位件3,该固定限位件3包括一嵌配在立柱中空腔11内的限位件嵌置条31,且在该限位件嵌置条31的一侧表面的中部凸设有一横梁限位块32,该限位件嵌置条31抵靠住一对横梁的其中一横梁2朝向固定限位件3的一侧表面,而该限位件嵌置条31的与所述横梁限位块32呈相对向设置的一侧表面与设置在横梁固定孔12内的一对横梁的另一个横梁2朝向固定限位件3的一侧表面相贴合。

在本实施例中,在前述横梁嵌置孔122的上部与下部分别形成有一上插装片1221与一下插装片1222;在前述横梁2的上侧表面的长度方向两端的近端部位置处分别开设有一上插装槽22,该上插装槽22贯穿横梁2上侧表面的宽度方向且沿其高度方向向下延伸设置并在横梁2的两侧表面上形成有一对上插装侧口221,同样地,在前述横梁2的下侧表面的长度方向两端的近端部位置处分别开设有一下插装槽23,该下插装槽23贯穿横梁2下侧表面的宽度方向且沿其高度方向向上延伸设置并在横梁2的两侧表面上形成有一对下插装侧口231;当将前述的立柱1与横梁2固定安装时,将上插装片1221插入横梁2的一侧表面上插装侧口221,并移动横梁2使得上插装片1221穿过横梁中空腔21并抵达横梁2的另一侧表面上插装侧口221,从而使上插装片1221嵌配在上插装槽22内,前述下插装片1222的安装嵌配方式与上插装片1221的安装嵌配方式相同,在这里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前述上插装片1221的高度尺寸与上插装槽22的深度尺寸相匹配且两者厚度尺寸相吻合;同样地,前述下插装片1222的高度尺寸与下插装槽23的深度尺寸相匹配且两者厚度尺寸相吻合,从而确保插装片与插装槽的连接效果并保障立柱1与横梁2连接的牢固性。

在本实施例,前述固定限位件3的限位件嵌置条31的高度尺寸大于所述限位件插装孔121的高度尺寸,前述横梁限位块32的高度尺寸小于限位件插装孔121的高度尺寸,在限位件嵌置条31的上端与下端分别形成有一限位件上嵌置块311与一限位件下嵌置块312,该限位件上嵌置块311向上嵌置在限位件插装孔121上方的立柱中空腔11内,而限位件下嵌置块312向下嵌置在限位件插装孔121下方的立柱中空腔11内,并且凸设于限位件嵌置条31一侧表面上的横梁限位块32探出限位件插装孔121,从而限制限位件嵌置条31的上下移动并将其固定嵌配在限位件插装孔121内。

进一步地,前述的立柱1以及横梁2由金属板材制成矩形管状。前述的金属板材的材质不受任何限制,在本实施例中金属板材的材质优选为镀锌板或不锈钢板,而立柱1的截面优选为正方形,横梁2的截面优选为矩形。

进一步地,前述的固定限位件3采用塑料一体注塑形成,并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当将一对横梁2长度方向的一端端部固定安装在其所对应的横梁嵌置孔122内后,先可将限位件上嵌置块311向上插装入限位件插装孔121上方的立柱中空腔11内后,由于横梁限位块32的高度尺寸小于限位件插装孔121的高度尺寸,进一步向上移动横梁限位块32并使得限位件下嵌置块312可以插装入限位件插装孔121下方的立柱中空腔11内,从而使限位件嵌置条31嵌配在限位件插装孔121内。

优选地,前述的限位件插装孔121由两个相互垂直并贯通的矩形孔所构成,且该矩形孔的尺寸大于前述横梁2横截面的尺寸;前述的横梁嵌置孔122也为矩形孔;前述的上插装槽22与下插装槽23均为矩形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弥补了已有技术中的缺憾,顺利地完成了发明任务,如实地兑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