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冲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85825发布日期:2021-09-28 10:03阅读:93来源:国知局
缓冲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缓冲器。本申请基于2019年2月26日在日本提出申请的特愿2019-032704号主张优先权,此处引用其内容。

背景技术

公开有一种缓冲器,其具有两个在同一行程中开阀的阀(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3)。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8776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20477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8-076920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将要解决的课题

要求在缓冲器中提高生产性能。

因而,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提高生产性能的缓冲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缓冲器的一方式具有:第一通路以及第二通路,供工作流体通过活塞的移动而从缸体内的成为上游侧的室向成为下游侧的室流出;设于在所述活塞形成的所述第一通路且产生阻尼力的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以及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设于在一方的所述室配置的环状的阀座部件,设于与所述第一通路并列的所述第二通路,产生阻尼力,所述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具备:设于在所述阀座部件形成的所述第二通路的一侧的第一副阀以及设于另一侧的第二副阀;以及有底筒状的帽部件,其具有外侧筒部与底部,所述帽部件在所述底部的内周侧形成能够插入所述活塞杆的内侧筒部,收纳有所述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的至少一部分。

发明效果

根据上述的缓冲器,能够提高生产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缓冲器的剖面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缓冲器的活塞周边的局部剖面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缓冲器的节流部周边的局部剖面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缓冲器的帽部件以及阀座部件等副组装体的局部剖面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缓冲器的活塞周边的局部剖面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缓冲器的活塞周边的局部剖面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缓冲器的活塞周边的局部剖面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缓冲器的活塞周边的局部剖面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缓冲器的活塞周边的局部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基于图1~图4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以下,为了方便说明,以附图中的上侧为“上”、以附图中的下侧为“下”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缓冲器1是所谓的多筒型的液压缓冲器,具备封入有作为工作流体的油液(省略图示)的缸体2。缸体2具有圆筒状的内筒3与比该内筒3大径且以覆盖内筒3的方式设为同心状的有底圆筒状的外筒4。在缸体2中,在内筒3与外筒4之间形成有储液室6。

外筒4包括圆筒状的主干部件11和嵌合固定于主干部件11的下部侧并封堵主干部件11的下部的底部件12。在底部件12,在与主干部件11相反的外侧位置固定有安装环13。

缓冲器1具备能够滑动地设于缸体2的内筒3的内部的活塞18。该活塞18在内筒3内划分出作为一方的缸体内室的上室19和作为另一方的缸体内室的下室20(一方的室)这两个室。换言之,活塞18能够滑动地设于缸体2内而将缸体2内划分为一侧的上室19与另一侧的下室20。在内筒3内的上室19以及下室20内封入有作为工作流体的油液,在内筒3与外筒4之间的储液室6内封入有作为工作流体的油液与气体。

缓冲器1具备活塞杆21,该活塞杆21以轴向的一端侧部分配置于缸体2的内筒3的内部而连结固定于活塞18,并且,另一端侧部分向缸体2的外部延伸突出。活塞杆21贯通上室19内,不贯通下室20。由此,上室19是活塞杆21所贯通的杆侧室,下室20是缸体2的底侧的底侧室。

活塞18以及活塞杆21一体地移动。在活塞杆21从缸体2的突出量增加的缓冲器1的伸长行程中,活塞18向上室19侧移动。在活塞杆21从缸体2的突出量减少的缓冲器1的压缩行程中,活塞18向下室20侧移动。

杆引导件22嵌合于内筒3以及外筒4的上端开口侧。密封部件23嵌合于比杆引导件22靠缸体2的外部侧即外筒4的上侧。杆引导件22以及密封部件23都呈圆环状。活塞杆21能够滑动地插通于这些杆引导件22以及密封部件23各自的内侧而从缸体2的内部向外部延伸突出。活塞杆21的轴向的一端侧部分在缸体2的内部固定于活塞18,活塞杆21的另一端侧部分经由杆引导件22以及密封部件23向缸体2的外部突出。

杆引导件22将活塞杆21在限制其径向移动的同时将其支承为能够沿轴向移动,并引导该活塞杆21的移动。密封部件23在其外周部紧贴于外筒4,在其内周部滑动接触于沿轴向移动的活塞杆21的外周部。由此,密封部件23防止内筒3内的油液与外筒4内的储液室6的高压气体以及油液向外部泄漏。

杆引导件22的外周部呈上部比下部大径的台阶状。杆引导件22在小径的下部嵌合于内筒3的上端的内周部,在大径的上部嵌合于外筒4的上部的内周部。在外筒4的底部件12上设置有划分下室20与储液室6的基阀25。在基阀25嵌合有内筒3的下端的内周部。外筒4的上端部在径向内侧被铆接而成为卡定部26。卡定部26与杆引导件22夹持密封部件23。

活塞杆21具有主轴部27和比其小径的安装轴部28。活塞杆21的主轴部27能够滑动地嵌合于杆引导件22以及密封部件23,安装轴部28配置于缸体2内而连结于活塞18等。主轴部27的安装轴部28侧的端部成为在与轴正交方向上扩展的轴台阶部29。在安装轴部28的外周部,在轴向的中间位置形成有沿轴向延伸的一对通路缺口部30,在轴向上与主轴部27相反的一侧的前端位置形成有外螺纹31。通路缺口部30呈将安装轴部28的周向的以180度不同的两处位置以平面状平行地切割而形成的、所谓的两面宽度的形状。

关于缓冲器1,例如活塞杆21从缸体2的突出部分配置于上部而由车身支承,缸体2侧的安装环13配置于下部而连结于车轮侧。也可以与此相反,缸体2侧由车身支承,活塞杆21连结于车轮侧。

如图2所示,活塞18包括连结于活塞杆21的金属制的活塞主体35、及一体地安装于活塞主体35的外周面而在内筒3内滑动的圆环状的合成树脂制的滑动部件36。

活塞主体35具有圆环状的主体部34。在主体部34设有能够使上室19与下室20连通的多个(在图2中,由于剖面的关系,仅图示了一处)通路孔37、和能够使上室19与下室20连通的多个(在图2中,由于剖面的关系,仅图示了一处)通路孔39。活塞主体35是烧结品。通路孔37、39在烧结时形成。或者,通路孔37、39通过钻头切削形成。

在活塞主体35的圆周方向上,多个通路孔37在彼此之间隔着一处通路孔39等间距地形成,构成通路孔37、39中的半数。多个通路孔37为具有两处拐点的曲柄形状。多个通路孔37的活塞18的轴向一侧(图2的上侧)向活塞18的径向上的外侧开口,活塞18的轴向另一侧(图2的下侧)向比一侧靠活塞18的径向上的内侧开口。

在这些通路孔37的下室20侧设有开闭通路孔37内的通路而产生阻尼力的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1。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1配置于下室20侧,使得多个通路孔37内的通路成为如下伸长侧的通路:在活塞18向上室19侧移动时、换句话说是在伸长行程中,油液从成为上游侧的上室19朝向成为下游侧的下室20流出。对于这些通路孔37内的通路设置的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1成为如下伸长侧的阻尼力产生机构:抑制油液从伸长侧的通路孔37内的通路向下室20的流动而产生阻尼力。

构成通路孔37、39中的剩余的半数的通路孔39在活塞主体35的圆周方向上在彼此之间隔着一处通路孔37等间距地形成。

多个通路孔39为具有两处拐点的曲柄形状,活塞18的轴线方向另一侧(图2的下侧)在活塞18的径向上的外侧开口,活塞18的轴线方向一侧(图2的上侧)在比另一侧活塞18的径向上的内侧开口。

在这些通路孔39的上室19侧设有开闭通路孔39内的通路而产生阻尼力的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2。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2配置于上室19侧,使得多个通路孔39内的通路成为如下压缩侧的通路:在活塞18向下室20侧移动时、换句话说是在压缩行程中,油液从成为上游侧的下室20朝向成为下游侧的上室19流出。对于这些通路孔39内的通路设置的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2成为如下压缩侧的阻尼力产生机构:抑制油液从压缩侧的通路孔39内的通路向上室19的流动而产生阻尼力。

活塞主体35呈大致圆板形状。在活塞主体35的径向的中央,沿轴向贯通地形成有供活塞杆21的安装轴部28插入的插入孔44。插入孔44具有使活塞杆21的安装轴部28嵌合的轴向一侧的小径孔部45和比小径孔部45大径的轴向另一侧的大径孔部46。活塞18在小径孔部45中嵌合于安装轴部28,从而相对于安装轴部28在径向上定位。

在活塞主体35的轴向上的下室20侧的端部,在比通路孔37的下室20侧的开口靠活塞主体35的径向上的内侧,形成有比主体部34向轴向突出的圆环状的内侧座部47。在活塞主体35的轴向的下室20侧的端部,在比通路孔37的下室20侧的开口靠活塞主体35的径向上的外侧,比主体部34向轴向突出地形成有构成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1的一部分的圆环状的阀座部48。

在活塞主体35的轴向的上室19侧的端部,在比通路孔39的上室19侧的开口靠活塞主体35的径向上的内侧,形成有比主体部34向轴向突出的圆环状的内侧座部49。在活塞主体35的轴向的上室19侧的端部,在比通路孔39的上室19侧的开口靠活塞主体35的径向上的外侧,比主体部34向轴向突出地形成有构成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2的一部分的圆环状的阀座部50。

活塞主体35的插入孔44的大径孔部46设于比小径孔部45靠轴向的内侧座部47侧。活塞主体35的大径孔部46内的通路始终与活塞杆21的通路缺口部30内的通路连通。

在活塞主体35中,比阀座部48靠径向外侧的主体部34呈轴线方向高度比阀座部48低的台阶状。在活塞主体35的台阶状的部分配置有压缩侧的通路孔39的下室20侧的开口。另外,同样,在活塞主体35中,比阀座部50靠径向外侧的主体部34呈轴线方向高度比阀座部50低的台阶状。在该台阶状的部分配置有伸长侧的通路孔37的上室19侧的开口。

压缩侧的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2包含活塞18的阀座部50,从轴向的活塞18侧起依次具有一个盘62、同一内径以及同一外径的多个(具体而言是四个)盘63、及同一内径以及同一外径的多个(具体而言是两个)盘64。在盘64的与盘63相反的一侧,从盘64侧起依次设有一个盘65、一个盘66、及一个环状部件67。盘62~66以及环状部件67为金属制,都呈能够在内侧嵌合活塞杆21的安装轴部28的一定厚度的有孔圆形平板状。盘62~66以及环状部件67嵌合于安装轴部28,从而相对于安装轴部28在径向上定位。

盘62成为比活塞18的内侧座部49的外径大径且比阀座部50的内径小径的外径,始终抵接于内侧座部49。多个盘63成为与活塞18的阀座部50的外径大致同等的外径,能够落座于阀座部50。

多个盘64成为比盘63的外径小径的外径。盘65成为比盘64的外径小径并且比活塞18的内侧座部49的外径小径的外径。盘66成为比盘64的外径大径并且比盘63的外径小径的外径。环状部件67成为比盘66的外径小径并且比活塞杆21的轴台阶部29的外径大径的外径。环状部件67相比于盘62~66更厚且成为高刚性,抵接于轴台阶部29。

多个盘63以及多个盘64构成了能够相对于阀座部50离开、落座的压缩侧的主阀71。主阀71通过从阀座部50离开而使通路孔39内的通路连通于上室19,并且抑制与阀座部50之间的油液的流动而产生阻尼力。利用环状部件67与盘66,限制主阀71向打开方向的规定以上的变形。

在开阀时出现的主阀71以及阀座部50之间的通路与通路孔39内的通路构成了油液通过活塞18的向下室20侧移动而从缸体2内的成为上游侧的下室20向成为下游侧的上室19流出的压缩侧的第一通路72。产生阻尼力的压缩侧的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2包含主阀71与阀座部50。由此,压缩侧的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2设于该第一通路72。第一通路72形成于包含阀座部50的活塞18,在活塞杆21以及活塞18向压缩侧移动时供油液通过。

这里,在压缩侧的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2中,在阀座部50以及抵接于其的主阀71的任一方都未形成有即使它们处于抵接状态也使上室19与下室20连通的固定节流部。即,如果阀座部50以及主阀71在整周上处于抵接状态,则压缩侧的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2不会使上室19与下室20连通。换言之,第一通路72未形成有使上室19与下室20始终连通的固定节流部,并非使上室19与下室20始终连通的通路。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2在活塞杆21以及活塞18向伸长侧移动时成为闭阀状态,不会在第一通路72中使油液通过。

伸长侧的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1包含活塞18的阀座部48,从轴向的活塞18侧起依次具有一个盘82、及同一内径以及同一外径的多个(具体而言是五个)盘83。在盘83的与盘82相反的一侧设有同一内径以及同一外径的多个(具体而言是三个)盘84。盘82~84为金属制,都呈能够在内侧嵌合活塞杆21的安装轴部28的一定厚度的有孔圆形平板状,通过嵌合于安装轴部28,从而相对于安装轴部28在径向上定位。

盘82成为比活塞18的内侧座部47的外径大径并且比阀座部48的内径小径的外径,始终抵接于内侧座部47。如图3所示,在盘82上,使通路孔37内的通路始终连通于活塞18的大径孔部46内的通路以及活塞杆21的通路缺口部30内的通路的缺口部88从径向的比内侧座部47靠外侧位置形成至内周缘部。

多个盘83成为与活塞18的阀座部48的外径大致同等的外径,能够落座于阀座部48。盘84成为比盘83的外径小径并且比活塞18的内侧座部47的外径小径的外径。

多个盘83构成了能够相对于阀座部48离开、落座的伸长侧的主阀91。主阀91从阀座部48离开,从而使通路孔37内的通路连通于下室20,并且抑制与阀座部48之间的油液的流动而产生阻尼力。

如图2所示,在开阀时出现的主阀91以及阀座部48之间的通路与通路孔37内的通路构成了油液通过活塞18的向上室19侧的移动而从缸体2内的成为上游侧的上室19向成为下游侧的下室20流出的伸长侧的第一通路92。产生阻尼力的伸长侧的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1包含主阀91与阀座部48,由此设于该第一通路92。第一通路92形成于包含阀座部48的活塞18,在活塞杆21以及活塞18伸长侧移动时供油液通过。

在伸长侧的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1中,在阀座部48以及抵接于其的主阀91的任一方都未形成有即使它们处于抵接状态也使上室19与下室20连通的固定节流部。即,如果阀座部48以及主阀91在整周上处于抵接状态,则伸长侧的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1不会使上室19与下室20连通。换言之,第一通路92未形成有使上室19与下室20始终连通的固定节流部,并非使上室19与下室20始终连通的通路。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1在活塞杆21以及活塞18向压缩侧移动时成为闭阀状态,不会在第一通路92中使油液通过。

在多个盘84的与活塞18相反的一侧,从活塞18侧起依次设有使活塞杆21的安装轴部28插通于各自的内侧的同一内径以及同一外径的多个(具体而言是二个)盘101、与盘101为同一外径的一个盘102、在外周侧设有一个密封部件103的一个阀座部件105、同一内径以及同一外径的多个(具体而言是二个)盘106、同一内径以及同一外径的多个(具体而言是二个)盘107、一个帽部件108、一个盘110、及一个环状部件111。在活塞杆21的安装轴部28上,在比环状部件111向与活塞18相反的一侧突出的部分形成有外螺纹31。在该外螺纹31螺合有螺母112。螺母112抵接于环状部件111。

盘101、102、106、107、110、阀座部件105、帽部件108以及环状部件111都为金属制。密封部件103为橡胶等弹性材料制。盘101、102、106、107、110以及环状部件111都呈能够在内侧嵌合活塞杆21的安装轴部28的一定厚度的有孔圆形平板状,嵌合于安装轴部28,从而相对于安装轴部28在径向上定位。帽部件108以及阀座部件105都呈能够在内侧插通活塞杆21的安装轴部28的圆环状。帽部件108嵌合于活塞杆21的安装轴部28,由此,相对于安装轴部28在径向上定位。

帽部件108为有底筒状的一体成形品,由一定厚度的金属板通过冲压成形冲裁并塑性变形而形成。帽部件108具有有孔圆形平板状的底部122、从底部122的外周缘部沿底部122的轴向向一侧延伸突出的圆筒状的外侧筒部124、从外侧筒部124的轴向的与底部122相反的一侧的端缘部向与底部122相反的方向扩径并且延伸突出的开口扩径部125、及从底部122的内周缘部沿底部122的轴向向与外侧筒部124相同的一侧延伸突出的圆筒状的内侧筒部126。

帽部件108的底部122、外侧筒部124、开口扩径部125以及内侧筒部126配置为同轴状。开口扩径部125的包含帽部件108的中心轴线的面的剖面呈圆弧状。内侧筒部126的轴向长度比外侧筒部124短,开口扩径部125的整体在轴向上位于比内侧筒部126靠与底部122相反的一侧。在内侧筒部126上,在轴向的与底部122相反的一侧的端部的外周缘部遍及整周地形成有倒角127,在相同的端部的内周缘部也遍及整周地形成有倒角128。

帽部件108能够在底部122的内周侧的内侧筒部126的内侧插入活塞杆21。帽部件108以底部122朝向与活塞18相反的一侧的方向配置,在内侧筒部126的内周部嵌合于活塞杆21的安装轴部28。由此,帽部件108相对于安装轴部28包含内侧筒部126在内地在径向上定位。

阀座部件105为具有比帽部件108的外侧筒部124的内径小径的外径的大致圆板形状。阀座部件105具有在径向的中央沿厚度方向贯通地形成有使安装轴部28插通的贯通孔131的有孔圆形平板状的主体部132。贯通孔131具有轴向一侧的小径孔部129与比小径孔部129大径的轴向另一侧的大径孔部130。阀座部件105在主体部132的轴向的大径孔部130侧从主体部132的径向上的内侧起依次具有内侧座部134、中间阀座部135以及外侧阀座部136。阀座部件105在轴向的小径孔部129侧从主体部132的径向上的内侧起依次具有内侧座部138以及阀座部139。

内侧座部134呈圆环状,从主体部132的内周缘部沿主体部132的轴向向一侧突出。中间阀座部135也呈圆环状,从比内侧座部134靠外侧的主体部132的径向的中间位置沿主体部132的轴向向与内侧座部134相同的一侧突出。外侧阀座部136也呈圆环状,从比中间阀座部135靠外侧的主体部132的径向的外周侧沿主体部132的轴向向与内侧座部134相同的一侧突出。

内侧座部138也呈圆环状,从主体部132的内周缘部沿主体部132的轴向向与内侧座部134相反的一侧突出。内侧座部134、138都是径向内侧成为贯通孔131。阀座部139也呈圆环状,从比内侧座部138靠外侧的主体部132的径向的中间位置沿主体部132的轴向向与内侧座部138相同的一侧突出。中间阀座部135以及阀座部139为同等内径,并且为同等外径。

在主体部132中,在内侧座部134、138与中间阀座部135以及阀座部139之间形成有沿轴向贯通主体部132的内侧通路孔141。内侧通路孔141在主体部132的周向上等间隔地形成有多个。在主体部132中,在中间阀座部135与外侧阀座部136之间、并且是比阀座部139靠径向外侧,形成有沿轴向贯通主体部132的外侧通路孔143。外侧通路孔143在主体部132的径向上配置于比内侧通路孔141靠外侧,沿主体部132的周向等间隔地形成有多个。

在主体部132的外周部的轴向中间位置,形成有向径向内侧凹陷的圆环状的密封槽145。在该密封槽145内配置有密封部件103。

密封部件103为O型环,遍及整周且具有过盈量地嵌合在由密封槽145的圆筒面构成的槽底面。

阀座部件105在使内侧座部134、中间阀座部135以及外侧阀座部136朝向底部122侧的状态下,使外周侧在主体部132中插入于帽部件108的外侧筒部124内,由此收纳于帽部件108内。在该状态下,密封部件103遍及整周且具有过盈量地嵌合在帽部件108的外侧筒部124的内周面上,弹性变形而将外侧筒部124与阀座部件105的主体部132的间隙密封。与此同时,阀座部件105以内周侧在贯通孔131的大径孔部130处嵌合于帽部件108的内侧筒部126。由此,阀座部件105相对于帽部件108的内侧筒部126在径向上定位。

帽部件108、阀座部件105以及密封部件103构成了在内侧形成帽室146的壳体147。帽室146设于壳体147内的帽部件108的底部122与阀座部件105之间。多个盘107以及多个盘106设于该帽室146内。阀座部件105的中间阀座部135以及外侧阀座部136配置于帽室146侧,阀座部139配置于下室20侧。壳体147包含环状的阀座部件105在内配置于下室20。阀座部件105划分帽室146与下室20,面向帽室146以及下室20这两方地设置。

多个盘106成为与阀座部件105的外侧阀座部136的外径大致同等的外径,并成为与帽部件108的内侧筒部126的外径同等的内径。多个盘106在内周部嵌合于帽部件108的内侧筒部126的外周部。由此,多个盘106相对于帽部件108的内侧筒部126在径向上定位。多个盘106始终抵接于内侧座部134,能够落座于外侧阀座部136以及中间阀座部135。在多个盘106中,在成为内侧座部134与中间阀座部135之间的径向的中间位置分别形成有沿轴向贯通的贯通孔161。贯通孔161内的通路使阀座部件105的内侧通路孔141内的通路始终连通于帽室146。

多个盘107比盘106的外径小径,并且成为与阀座部件105的内侧座部134的外径大致同径的外径,且成为与帽部件108的内侧筒部126的外径同等的内径。多个盘107在内周部嵌合于帽部件108的内侧筒部126的外周部。由此,多个盘107相对于帽部件108的内侧筒部126在径向上定位。

盘102成为与阀座部件105的阀座部139的外径大致同等的外径。盘102始终抵接于内侧座部138,能够落座于阀座部139。多个盘101成为与盘102的外径大致同等的外径,重叠于盘102的与阀座部件105相反的一侧。

如图3所示,在盘102中,使内侧通路孔141内的通路始终连通于阀座部件105的小径孔部129内的通路以及活塞杆21的通路缺口部30内的通路的缺口部165从比径向的阀座部139靠内侧并且比内侧座部138靠外侧的中途位置形成至内周缘部。

如图2所示,帽室146经由盘106的贯通孔161内的通路、阀座部件105的内侧通路孔141内的通路、盘102的缺口部165内的通路、阀座部件105的小径孔部129内的通路、活塞杆21的通路缺口部30内的通路、活塞18的大径孔部46内的通路、盘82的缺口部88内的通路、及活塞18的通路孔37内的通路始终连通于上室19。

多个盘106构成了能够相对于外侧阀座部136以及中间阀座部135离开、落座的副阀171(第二副阀)。

副阀171设于帽室146内,在帽室146内离开外侧阀座部136,从而使外侧通路孔143内的通路与帽室146连通。由此,副阀171经由外侧通路孔143内的通路、帽室146、多个盘106的贯通孔161内的通路、内侧通路孔141内的通路、盘102的缺口部165内的通路、阀座部件105的小径孔部129内的通路、活塞杆21的通路缺口部30内的通路、活塞18的大径孔部46内的通路、盘82的缺口部88内的通路、及活塞18的通路孔37内的通路使下室20连通于上室19。此时,副阀171抑制与外侧阀座部136之间的油液的流动而产生阻尼力。副阀171是在使油液从下室20经由外侧通路孔143内的通路流入帽室146内时打开的流入阀,并且是限制经由外侧通路孔143内的通路的油液从帽室146向下室20的流出的单向阀。

外侧通路孔143内的通路、在开阀时出现的副阀171以及外侧阀座部136之间的通路、帽室146、盘106的贯通孔161内的通路、阀座部件105的内侧通路孔141内的通路、盘102的缺口部165内的通路、阀座部件105的小径孔部129内的通路、活塞杆21的通路缺口部30内的通路、活塞18的大径孔部46内的通路、盘82的缺口部88内的通路、及通路孔37内的通路构成了供油液通过活塞18向下室20侧的移动从缸体2内的成为上游侧的下室20向成为下游侧的上室19流出的第二通路172。

第二通路172成为如下压缩侧的通路:在活塞18向下室20侧移动时、换句话说是在压缩行程中,供油液从成为上游侧的下室20朝向成为下游侧的上室19流出。第二通路172包含将活塞杆21切割而形成的通路缺口部30内的通路,换言之,其一部分通过切割活塞杆21而形成。

副阀171、外侧阀座部136以及中间阀座部135、帽部件108设于压缩侧的第二通路172,将该第二通路172开闭,构成了抑制油液从该第二通路172向上室19的流动而产生阻尼力的压缩侧的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73。换言之,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73的外侧阀座部136以及中间阀座部135设于阀座部件105。构成压缩侧的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73的副阀171是压缩侧的副阀。

帽部件108为大致一定厚度,比构成副阀171的盘106厚。在加上在其径向两侧形成有外侧筒部124以及内侧筒部126,使得底部122比盘106高刚性。由此,帽部件108的底部122抵接于副阀171而限制其向打开方向的规定以上的变形。

在第二通路172中,盘102的缺口部165内的通路成为在流路截面面积固定的部分之中被节流的节流部176,另外,盘82的缺口部88内的通路也成为在流路截面面积固定的部分之中被节流的节流部175。节流部175、176配置于副阀171开阀而在压缩侧的第二通路172中流过油液时的油液的流动的比副阀171靠下游侧。在第二通路172中,在副阀171开阀时的油液的流动的上游侧配置有节流部176,在下游侧配置有节流部175。另外,也可以采用在第二通路172仅设置节流部175、176中的某一方的构成。

压缩侧的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73在外侧阀座部136、中间阀座部135以及抵接于它们的副阀171的任一方中都未形成有即使它们处于抵接状态也使下室20与上室19连通的固定节流部。即,如果外侧阀座部136以及中间阀座部135与盘106在整周上处于抵接状态,则压缩侧的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73不会使下室20与上室19连通。换言之,第二通路172未形成有使下室20与上室19始终连通的固定节流部,并非使下室20与上室19始终连通的通路。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73在活塞杆21以及活塞18向伸长侧移动时成为闭阀状态,不会在第二通路172中使油液通过。

能够连通下室20与上室19的压缩侧的第二通路172与同样能够连通下室20与上室19的压缩侧的通路即第一通路72并列。在第一通路72设有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2,在第二通路172设有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73。由此,都为压缩侧的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2以及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73并列地配置。

多个盘84成为比盘101的外径小径、并且与阀座部件105的内侧座部138的外径大致同径的外径。盘110成为比帽部件108的底部122的内径大径并且比底部122的外径小径的外径。环状部件111比盘110的外径大径。

盘102以及多个盘101构成了能够相对于阀座部139离开、落座的副阀181(第一副阀)。盘102以及多个盘101比盘106的外径小径,刚性高于盘106。由盘102以及多个盘101构成的副阀181也是刚性高于由多个盘106构成的副阀171。

副阀181设于下室20内,通过从阀座部139离开,从而经由活塞18的通路孔37内的通路、盘82的缺口部88内的通路、活塞18的大径孔部46内的通路、活塞杆21的通路缺口部30内的通路、阀座部件105的小径孔部129内的通路、盘102的缺口部165内的通路使上室19连通于下室20。此时,副阀181抑制与阀座部139之间的油液的流动而产生阻尼力。副阀181是从上室19向下室20排出油液时打开的排出阀,并且是关闭而限制油液从下室20向上室19的流入的单向阀。

活塞18的通路孔37内的通路、盘82的缺口部88内的通路、活塞18的大径孔部46内的通路、活塞杆21的通路缺口部30内的通路、阀座部件105的小径孔部129内的通路、盘102的缺口部165内的通路、及在开阀时出现的副阀181以及阀座部139之间的通路构成了供油液通过活塞18的向伸长侧的移动从缸体2内的成为上游侧的上室19向成为下游侧的下室20流出的第二通路182。这里,第二通路182包含连通于盘102的缺口部165内的通路等的阀座部件105的内侧通路孔141内的通路、盘106的贯通孔161内的通路、及帽室146。

第二通路182成为如下伸长侧的通路:在活塞18向上室19侧的移动时,换句话说是在伸长行程中,供油液从成为上游侧的上室19朝向成为下游侧的下室20流出。第二通路182包含将活塞杆21切割而形成的通路缺口部30内的通路,换言之,其一部分通过将活塞杆21切割而形成。

副阀181与阀座部139设于伸长侧的第二通路182,将该第二通路182开闭,构成了抑制油液从该第二通路182向下室20的流动而产生阻尼力的伸长侧的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83。换言之,该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83的阀座部139设于阀座部件105。构成伸长侧的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83的副阀181是伸长侧的副阀。

在第二通路182中,也是盘82的缺口部88内的通路成为在流路截面面积固定的部分之中被节流的节流部175,另外,盘102的缺口部165内的通路也成为在流路截面面积固定的部分之中被节流的节流部176。节流部175、176在第二通路172、182共用。节流部175、176配置于副阀181开阀而在伸长侧的第二通路182中流过油液时的油液的流动的比副阀181靠上游侧。在第二通路182中,在副阀181开阀时的油液的流动的上游侧配置有节流部175,在下游侧配置有节流部176。也可以采用在第二通路182仅设置节流部175、176中的某一方的构成。

节流部175通过将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1中的抵接于活塞18的盘82切割而形成,节流部176通过将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83中的抵接于阀座部件105的盘102切割而形成。

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73、183在局部形成于阀座部件105的第二通路172的一侧设有副阀181,在另一侧设有副阀171,在局部形成于阀座部件105的第二通路182的一侧设有副阀181,在另一侧设有副阀171。构成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73的一部分的由多个盘106构成的副阀171、外侧阀座部136以及中间阀座部135收纳于同样是构成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73的一部分的帽部件108内,阀座部件105以及密封部件103也收纳于帽部件108内。换言之,在帽部件108内收纳有由多个盘106构成的副阀171、阀座部件105与密封部件103。另外,只要在帽部件108内收纳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73、183中的至少一部分即可。

构成副阀181的盘101、102比构成副阀171的盘106高刚性,副阀181比副阀171高刚性。由此,作为从下室20向帽室146的流入阀的副阀171相比于作为从第二通路182向下室20的排出阀的副阀181,开阀压更低。副阀181与副阀171独立地开闭。

伸长侧的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83在阀座部139以及抵接于其的副阀181的任一方都未形成有即使它们处于抵接状态也使上室19与下室20连通的固定节流部。即,如果阀座部139与副阀181在整周上处于抵接状态,则伸长侧的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83不会使上室19与下室20连通。换言之,第二通路182未形成有使上室19与下室20始终连通的固定节流部,并非使上室19与下室20始终连通的通路。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83在活塞杆21以及活塞18向压缩侧移动时成为闭阀状态,不会在第二通路182中使油液通过。

关于缓冲器1,至少作为在活塞18内沿轴向使油液通过的流动,上室19与下室20仅能够经由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1、42以及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73、183连通。由此,缓冲器1至少在沿轴向通过活塞18内的油液的通路上未设有使上室19与下室20始终连通的固定节流部。

能够连通上室19与下室20的伸长侧的第二通路182与同样能够连通上室19与下室20的伸长侧的通路即第一通路92除了上室19侧的通路孔37内的通路之外并列。在该并列部分,在第一通路92设有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1,在第二通路182设有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83。由此,都为伸长侧的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1以及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83并列地配置。

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73、183具有阀座部件105、在设于阀座部件105的第二通路172、182的一侧设置的副阀171以及在另一侧设置的副阀181。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73、183的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73具备形成第二通路172的有底筒状的帽部件108。副阀181设于阀座部件105的下室20侧,副阀171设于帽部件108的底部122与阀座部件105之间的帽室146内。

如图1所示,在外筒4的底部件12与内筒3之间设有上述的基阀25。该基阀25具有分隔下室20与储液室6的基阀部件191、设于该基阀部件191的下侧换句话说是储液室6侧的盘192、设于基阀部件191的上侧换句话说是下室20侧的盘193、及将盘192以及盘193安装于基阀部件191的安装销194。

基阀部件191呈圆环状,在径向的中央插通安装销194。在基阀部件191形成有能够使油液在下室20与储液室6之间流通的多个通路孔195、及在比这些通路孔195靠基阀部件191的径向的外侧能够使油液在下室20与储液室6之间流通的多个通路孔196。储液室6侧的盘192允许油液从下室20经由通路孔195向储液室6的流动,另一方面,限制油液从储液室6经由通路孔195向下室20的流动。盘193允许油液从储液室6经由通路孔196向下室20的流动,另一方面,限制油液从下室20经由通路孔196向储液室6的流动。

盘192利用基阀部件191构成了在缓冲器1的压缩行程中开阀而从下室20向储液室6流入油液、并且产生阻尼力的压缩侧的阻尼阀机构197。利用盘193与基阀部件191构成了在缓冲器1的伸长行程中开阀而从储液室6向下室20内流入油液的吸入阀机构198。另外,吸入阀机构198主要发挥如下功能:使油液从储液室6流向下室20而实质上不产生阻尼力,以补偿因活塞杆21从缸体2的伸出而产生的液体的不足量。

在组装缓冲器1的情况下,如图4所示,预先组装帽部件108、多个盘107、构成副阀171的多个盘106、阀座部件105、及密封部件103而成为副组装体200。

在该情况下,例如通过使多个盘107嵌合于被设为底部122位于铅垂方向的下部的状态的帽部件108的内侧筒部126,使这些盘107载置于帽部件108的底部122,进而使内多个盘106嵌合于侧筒部126,从而使盘106载置于盘107。

然后,使密封部件103安装于密封槽145的状态的阀座部件105为内侧座部134、中间阀座部135以及外侧阀座部136朝向盘106侧的方向,将该主体部132的外周部以及密封部件103的外周部插入帽部件108的外侧筒部124,一边用外侧筒部124引导密封部件103以及主体部132,一边使内侧筒部126嵌合于大径孔部130。于是,阀座部件105与帽部件108的底部122成为夹持多个盘106以及多个盘107的状态。

这里,在将主体部132的外周部以及密封部件103的外周部插入帽部件108的外侧筒部124时,帽部件108的开口扩径部125以将它们在径向上定位的方式进行引导。另外,在使内侧筒部126嵌合于大径孔部130时,内侧筒部126的外周侧的倒角127以将阀座部件105在径向上定位的方式进行引导。

密封部件103若以安装于阀座部件105的状态插入于帽部件108的外侧筒部124,则沿径向压缩变形,对阀座部件105以及外侧筒部124这两方赋予反作用力,使阀座部件105以及外侧筒部124这两方之间产生摩擦力。在该状态下,仅通过密封部件103的摩擦力限制阀座部件105以及帽部件108的相对的轴向移动。其结果,大径孔部130与内侧筒部126被维持为嵌合状态,因此利用阀座部件105限制嵌合于内侧筒部126的多个盘106以及多个盘107从内侧筒部126脱离的情况。由此,多个盘106以及多个盘107被维持为嵌合于内侧筒部126的状态,因此被维持为相对于帽部件108在径向上被定位而被限制了径向的位置偏移的状态。

如此,帽部件108、多个盘107、多个盘106、阀座部件105以及密封部件103成为一体的副组装体200。换言之,阀座部件105能够利用设于外周的密封部件103辅助组装于帽部件108。

如图2所示,在向活塞杆21组装活塞18以及副组装体200等时,例如一边分别使被设为安装轴部28位于铅垂方向的上部的状态的活塞杆21的安装轴部28插通,一边在轴台阶部29依次重叠环状部件67、盘66、盘65、多个盘64、多个盘63、盘62、及活塞18。此时,活塞18成为小径孔部45位于比大径孔部46靠轴台阶部29侧的朝向。除此之外,一边分别使安装轴部28插通,一边在活塞18依次重叠盘82、多个盘83、多个盘84、多个盘101、及盘102。

然后,一边使安装轴部28插通,一边使上述的副组装体200成为在帽部件108中开口扩径部125朝向活塞18侧的方向而在阀座部件105中重叠于盘102。此时,帽部件108的内侧筒部126嵌合于安装轴部28。

进而,一边分别使安装轴部28嵌合,一边在帽部件108的底部122依次重叠盘110与环状部件111。在该状态下,使螺母112螺合于比环状部件111突出的活塞杆21的外螺纹31,利用螺母112与轴台阶部29在轴向上夹紧它们的内周侧。

此时,帽部件108的内侧筒部126不在轴向上抵接于阀座部件105,来自螺母112的紧固轴力经由环状部件111、盘110、帽部件108的底部122、多个盘107、多个盘106、阀座部件105的内侧座部134、主体部132、内侧座部138、盘102、多个盘101、多个盘84、多个盘83、盘82、活塞的内侧座部47、主体部34、内侧座部49、盘62、多个盘63、多个盘64、盘65、盘66以及环状部件67传递到轴台阶部29。由此,帽部件108的内侧筒部126从轴力传递路径避开,内侧筒部126的与底部122相反的一侧的端部成为不使用于轴力传递的构造。

在该状态下,主阀71经由盘62被活塞18的内侧座部49与盘65夹紧内周侧,并且外周侧在整周上抵接于活塞18的阀座部50。另外,在该状态下,主阀91经由盘82被活塞18的内侧座部47与盘84夹紧内周侧,并且外周侧在整周上抵接于活塞18的阀座部48。另外,在该状态下,副阀181被阀座部件105的内侧座部138与盘84夹紧内周侧,并且外周侧在整周上抵接于阀座部件105的阀座部139。另外,在该状态下,副阀171被阀座部件105的内侧座部134与盘107夹紧内周侧,并且外周侧在整周上抵接于阀座部件105的中间阀座部135与外侧阀座部136。

这里,都为伸长侧的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1以及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83中的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1的主阀91相比于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83的副阀181,刚性高且开阀压高。由此,在伸长行程中,在活塞速度为规定值以下的低速的极低速区域中,在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1闭阀的状态下,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83开阀。另外,在活塞速度比该规定值大的通常速度区域中,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1以及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83都开阀。副阀181是在活塞速度为极低速的区域开阀而产生阻尼力的极低速阀。

即,在伸长行程中,活塞18向上室19侧移动,使得上室19的压力变高,下室20的压力降低,但由于在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1、42以及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73、183的哪一方中都没有固定节流部,因此直到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83开阀为止都未流过油液。因此,在活塞速度小于第一规定值的伸长行程中,阻尼力急剧地上升。另外,在活塞速度为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83开阀的第一规定值以上的区域、并且是比第一规定值高速的第二规定值以下的低速的极低速区域中,在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1闭阀的状态下,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83开阀。

即,副阀181离开阀座部139,利用伸长侧的第二通路182使上室19与下室20连通。由此,上室19的油液经由活塞18的通路孔37内的通路、节流部175、活塞18的大径孔部46内的通路、活塞杆21的通路缺口部30内的通路、帽部件108的小径孔部129内的通路、节流部176、副阀181以及阀座部139之间的通路而流向下室20。由此,即使在活塞速度为第二规定值以下的极低速区域,也可获得阀特性(阻尼力与活塞速度大致成比例的特性)的阻尼力。

另外,在伸长行程中,在活塞速度比第二规定值大的通常速度区域中,在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83仍为开阀的状态下,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1开阀。

即,副阀181离开阀座部139,利用伸长侧的第二通路182使油液从上室19流向下室20。此时,利用在第二通路182中设于比主阀91靠下游侧的节流部175、176使油液的流动节流,使得施加于主阀91的压力变高,差压提高,主阀91离开阀座部48而利用伸长侧的第一通路92使油液从上室19流向下室20。由此,上室19的油液经由通路孔37内的通路、主阀91以及阀座部48之间的通路而流向下室20。由此,即使在活塞速度比第二规定值大的通常速度区域,也可获得阀特性(阻尼力与活塞速度大致成比例)的阻尼力。

这里,在伸长行程中,在活塞速度比第二规定值大的通常速度区域中,上室19与下室20的差压大于第一规定值以上第二规定值以下的极低速区域,但由于第一通路92没有基于节流部的节流,因此能够通过主阀91开阀使油液经由第一通路92以大流量流动。而且,利用节流部175、176将第二通路182节流,从而能够抑制副阀181的变形。

另外,此时,从下室20与帽室146向闭状态的副阀171施加相反方向的压力。即使上室19与下室20的差压变大,也由于在第二通路182中在比副阀171靠上游侧形成有节流部175、176,因此帽室146的压力上升相对于上室19的压力上升变得缓慢,抑制帽室146与下室20的压力差变大。由此,能够抑制关闭状态的副阀171受到的帽室146与下室20的压力差变大,能够抑制副阀171被施加从帽室146侧朝向下室20侧的较大的背压。

缓冲器1在伸长行程中并列地设有从上室19向下室20流过油液的流路即第一通路92与第二通路182,且并列设置有主阀91与副阀181。另外,节流部175、176与副阀181以串联的方式连接。

如以上那样,在伸长行程中,在活塞速度比第二规定值大的通常速度区域中,主阀91开阀,从而能够使油液经由第一通路92以大流量流动。由此,流经副阀181以及阀座部139之间的第二通路182的流量变小。因此,能够降低副阀181的阀刚性。由此,例如能够使活塞速度为通常速度区域中的阻尼力相对于活塞速度的上升的增加率降低等。换言之,能够使通常速度区域中的伸长侧的阻尼力相对于活塞速度的上升的增加率的倾斜相比于极低速区域放平。由此,能够扩大设计自由度。

都在压缩侧的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2以及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73中的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2的主阀71相比于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73的副阀171,刚性高且开阀压高。由此,在压缩行程中,在活塞速度为规定值以下的低速的极低速区域中,在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2闭阀的状态下,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73开阀,在活塞速度比该规定值大的通常速度区域中,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2以及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73都开阀。副阀171是在活塞速度为极低速的区域开阀而产生阻尼力的极低速阀。

即,在压缩行程中,活塞18向下室20侧移动而使得下室20的压力变高,上室19的压力降低,但由于在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1、42以及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73、183的哪一方中都没有固定节流部,因此直到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73开阀为止都不流过油液。因此,阻尼力急剧地上升。

在活塞速度为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73开阀的第三规定值以上的区域、并且是比第三规定值高速的第四规定值以下的低速的极低速区域中,在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2闭阀的状态下,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73开阀。

即,副阀171离开外侧阀座部136而利用压缩侧的第二通路172使下室20与上室19连通。由此,下室20的油液经由外侧通路孔143内的通路、副阀171以及外侧阀座部136之间的通路、帽室146、副阀171的贯通孔161内的通路、内侧通路孔141内的通路、节流部176、阀座部件105的小径孔部129内的通路、活塞杆21的通路缺口部30内的通路、活塞18的大径孔部46内的通路、节流部175、活塞18的通路孔37内的通路而流向上室19。由此,即使在活塞速度为第四规定值以下的低速的极低速区域,也可获得阀特性(阻尼力与活塞速度大致成比例的特性)的阻尼力。

另外,在压缩行程中,在活塞速度比上述第四规定值大的通常速度区域中,在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73仍为开阀的状态下,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2开阀。即,副阀171离开外侧阀座部136,利用压缩侧的第二通路172使油液从下室20流向上室19。此时,第二通路172利用节流部176、175使油液的流量节流,因此在主阀71产生的差压变大,主阀71离开阀座部50,利用压缩侧的第一通路72使油液从下室20流向上室19。由此,下室20的油液经由通路孔39内的通路与主阀71以及阀座部50之间的通路而流动。由此,即使在活塞速度比第四规定值大的通常速度区域,也可获得阀特性(阻尼力与活塞速度大致成比例)的阻尼力。

这里,通常速度区域中的压缩侧的阻尼力相对于活塞速度的增加的增加率比极低速区域中的压缩侧的阻尼力相对于活塞速度的增加的增加率低。换言之,能够使通常速度区域中的压缩侧的阻尼力相对于活塞速度的上升的增加率的倾斜比极低速区域放平。

在压缩行程中,在活塞速度比第四规定值大的通常速度区域中,下室20与上室19的差压比极低速区域大,但由于第一通路72没有基于节流部的节流,因此能够通过主阀71开阀而使油液经由第一通路72以大流量流动。由此,流经副阀171的流量变小,因此能够降低副阀171的阀刚性。由此,能够降低活塞速度为通常速度区域中的阻尼力等,能够扩大设计自由度。

另外,此时(在活塞速度快的情况下),下室20与上室19的差压变大,但是通过由节流部176、175将第二通路172节流,使得经由节流部176、175连通于上室19的帽室146内的压力成为下室20与上室19之间的压力,因此能够抑制下室20的差压变得过大。

而且,能够通过主阀71开阀而使油液经由第一通路72以大流量流动,从而能够抑制副阀171的变形。

另外,此时,关闭状态的副阀181被从下室20与帽室146施加相反方向的压力,然而,下室20与上室19的差压较大,但是下室20与帽室146通过副阀171打开而连通,在成为副阀181的下游侧的帽室146与上室19之间设有节流部176、175,因此能够抑制帽室146内的压力过度降低,能够与下室20的压力上升相应地使帽室146的压力也上升。由此,在副阀181的上游侧与下游侧的面产生的差压较小,能够抑制副阀181被施加从下室20侧朝向帽室146侧的较大的背压。

以上的缓冲器1在压缩行程中作为从下室20向上室19流过油液的流路将第一通路72与第二通路172并列设置,且并列设置有主阀71与副阀171。另外,节流部176、175在第二通路172中与副阀171以串联的方式连接。

另外,在压缩行程中,基阀25的衰减阀机构197的阻尼力特性也成为匹配的特性。

在伸长行程中,在活塞速度比第二规定值大的通常速度区域中,上室19与下室20的差压比第二规定值以下的极低速区域变大,但由于能够利用形成于比副阀171靠上游侧的节流部176、175抑制帽室146的压力上升,因此能够抑制副阀171的背压引起的变形。另外,在压缩行程中,在活塞速度比第四规定值大的通常速度区域中,下室20与上室19的差压比第四规定值以下的极低速区域变大,但通过利用第一通路72使油液以大流量流动,并利用节流部176、175对第二通路172的比副阀171靠下游侧进行节流,能够抑制副阀171的变形。由此,能够提高副阀171的耐久性。

在伸长行程中,在活塞速度比第二规定值大的通常速度区域中,上室19与下室20的差压比第二规定值以下的极低速区域变大,但通过利用第一通路92使油液以大流量流动,并利用节流部175、176将第二通路182节流,能够抑制副阀181的变形。另外,在压缩行程中,在活塞速度比第四规定值大的通常速度区域中,下室20与上室19的差压变大,但下室20与帽室146通过副阀171的开阀连通,并且帽室146利用设于其与上室19之间的节流部176、175将油液向上室19的流动节流。因此,下室20与帽室146的差压较小,能够抑制副阀181的背压引起的变形。由此,能够提高副阀181的耐久性。

由于具有在压缩行程以及伸长行程中独立的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73、183,因此阻尼力特性的设定的自由度变高。

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3中,记载了具有两个在同一行程中开阀的阀,但部件数量变多。于是,生产性能将会降低。

第一实施方式的缓冲器1具备: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1,设于形成于活塞18的伸长侧的第一通路92,产生阻尼力;以及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83,设于配置于下室20的环状的阀座部件105,设于与第一通路92并列的伸长侧的第二通路182,产生阻尼力。另外,具备: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2,设于形成于活塞18的压缩侧的第一通路72,产生阻尼力;以及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73,设于配置于下室20的环状的阀座部件105,设于与第一通路72并列的压缩侧的第二通路172,产生阻尼力。如此,即使是部件数量较多的构成,也采用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73、183具备在形成于阀座部件105的第二通路172、182的一侧设置的副阀181以及在另一侧设置的副阀171、和具有外侧筒部124与底部122的有底筒状的帽部件108的构成,在该帽部件108的底部122的内周侧形成可插入活塞杆21的内侧筒部126,收纳作为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73的一部分的副阀171。由此,能够在帽部件108内预先收纳副阀171,将活塞杆21插入内侧筒部126,因此能够提高生产性能。由此,能够实现成本减少。另外,由于能够进行自动组装,因此通过设为自动组装,能够进一步提高生产性能,能够实现成本减少以及不合格品产生率的减少。

另外,利用帽部件108的内侧筒部126,能够将副阀171相对于帽部件108在径向上定位、即定心,因此即使在副组装的状态下,副阀171也不会偏离。由此,自动组装变得更容易,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生产性能。

另外,由于是在帽部件108内收纳副阀171以及阀座部件105的构造,并且阀座部件105利用设于外周的密封部件103副组装于帽部件108,因此与进行压入、铆接等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副组装的生产性能。

另外,由于帽部件108通过冲压成形形成,因此能够提高帽部件108的生产性能。

在上述的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利用并列的流路将两个油室相连,在这些流路分别设置阀,从而并列配置了在同一行程中开阀的阀。通过采用如此并列配置在同一行程中开阀的阀的构造,能够使一方的阀相比于另一方的阀在活塞速度为低速的区域开阀,在活塞速度为比此高速的区域使两方的阀开阀。在这种构造中,特别要求提高低速侧的阀的耐久性。

与此相对,第一实施方式的缓冲器1将与设置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1、42的活塞18的第一通路72、92并列的第二通路172、182的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73、183的副阀171、181设于在下室20配置的阀座部件105。并且,在第二通路172、182中的活塞18与阀座部件105之间配置有底筒状的帽部件108、在其内侧配置阀座部件105而设置。此时,将副阀181设于下室20侧,将副阀171设于帽部件108的底部122与阀座部件105之间的帽室146内。而且,在第二通路182的副阀181开阀的伸长行程时的流动的上游侧配置节流部175、176。由此,在压缩行程时,从下室20打开副阀171而流入帽室146内并流向上室19的油液的流动由节流部175、176来节流。因此,帽室146与下室20的差压变小,从下室20受到背压的关闭状态的副阀181从帽室146受到与下室20同等的压力,可抑制所受到的背压(差压)。由此,能够提高副阀181的耐久性。

另外,由于是在活塞18、帽部件108以及阀座部件105中插入活塞杆21的构造,因此能够紧凑地配置活塞18、帽部件108以及阀座部件105。

由于节流部175是将伸长侧的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1中的抵接于活塞18的盘82切割而形成,因此能够容易地形成节流部175。

由于节流部176是将伸长侧的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83中的抵接于阀座部件105的盘102切割而形成,因此能够容易地形成节流部176。

由于第二通路172、182各自的一部分切割活塞杆21而形成,因此能够容易地形成第二通路172、182。

由于作为向帽室146内的流入阀的副阀171相比于副阀181打开阀压更低,因此在压缩行程时容易从下室20打开副阀171而向帽室146内流入油液。由此,在下室20的压力更低的状态下,关闭状态的副阀181从帽室146受到与下室20同等的压力,抑制所受到的背压。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副阀181的耐久性。

另外,由于帽室146与下室20的差压在伸缩两个行程中不会变大,因此能够对于帽部件108使用薄板的冲压部件,因此在制造性、轻量化的方面较有利。

另外,利用节流部175以及节流部176的两处串联节流部提高节流部的设定自由度。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副组装体200以及副阀181在轴向上以与上述相反的朝向安装。在该情况下,使副组装体200的帽部件108的底部122抵接于盘84,在副组装体200的与盘84相反的一侧配置副阀181,在副阀181与盘110之间,为了确保副阀181的变形量而设置与盘84相同的多个盘。而且,使活塞杆21的通路缺口部30内的通路连通于贯通孔131内的通路。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主要基于图5,对于第二实施方式以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部分为中心进行说明。另外,对与第一实施方式共同的部位,用同一名称、同一附图标记来表示。

在第二实施方式的缓冲器1A中,如图5所示,帽部件108的外侧筒部124以及内侧筒部126的轴向长度比第一实施方式长。

而且,在帽部件108的底部122与盘107之间设有垫圈211与盘212。垫圈211以及盘212为金属制,都呈能够在内侧嵌合帽部件108的内侧筒部126的有孔圆板状。垫圈211以及盘212嵌合于内侧筒部126,从而相对于内侧筒部126在径向上定位。

盘212为一定厚度的有孔圆形平板状,成为比盘107的外径大径且比盘106的外径小径的外径。

垫圈211在轴向一侧的内周缘部遍及整周地形成有倒角221,在相同的轴向一侧的外周缘部也遍及整周地形成有倒角222。倒角221、222以包含垫圈211的中心轴线的面的剖面成为直线状的方式形成。另外,倒角221、222也可以以包含垫圈211的中心轴线的面的剖面成为圆弧状的方式形成。垫圈211除了倒角221、222之外呈一定厚度的有孔圆形平板状。垫圈211的形成有轴向的倒角221、222的一侧与帽部件108的底部122抵接,未形成有轴向的倒角221、222的一侧与盘212抵接。垫圈211成为比盘212的外径大径且比盘106的外径小径的外径。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帽部件108内,除了收纳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多个盘106、多个盘107、阀座部件105与密封部件103之外,在帽部件108内还收纳有垫圈211与盘212。帽部件108的轴向长度比第一实施方式长垫圈211以及盘212的厚度。

对应于如此加长帽部件108的轴向长度而将垫圈211与盘212设于帽部件108的底部122与盘107之间,活塞杆21的安装轴部28的轴向长度也比第一实施方式长。

在组装第二实施方式的缓冲器1A的情况下,预先组装帽部件108、垫圈211、盘212、多个盘107、构成副阀171的多个盘106、阀座部件105、及密封部件103而形成副组装体200A。

在该情况下,例如通过使垫圈211嵌合于设为底部122位于铅垂方向的下部的状态的帽部件108的内侧筒部126,使该垫圈211在轴向的倒角221、222侧抵接于帽部件108的底部122,除此之外,通过使盘212嵌合于内侧筒部126,使盘212载置于垫圈211。而且,通过使多个盘107嵌合于内侧筒部126,使这些盘107载置于盘212,除此之外,通过使多个盘106嵌合于内侧筒部126,使盘106载置于盘107。

然后,使密封部件103安装于密封槽145的状态的阀座部件105为内侧座部134、中间阀座部135以及外侧阀座部136朝向盘106侧的方向,使其主体部132的外周部以及密封部件103的外周部嵌合于帽部件108的外侧筒部124,一边利用外侧筒部124引导主体部132,一边使大径孔部130嵌合于内侧筒部126。于是,阀座部件105与帽部件108的底部122成为夹持多个盘106、多个盘107、盘212以及垫圈211的状态。换言之,在帽部件108内的由底部122、盘106构成的副阀171之间设有垫圈211。

若密封部件103以安装于阀座部件105的状态插入于帽部件108的外侧筒部124,则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在阀座部件105以及外侧筒部124这两方之间产生摩擦力,限制阀座部件105以及帽部件108的相对的轴向移动。其结果,大径孔部130与内侧筒部126被维持为嵌合状态,因此由阀座部件105限制嵌合于内侧筒部126的多个盘106、多个盘107、盘212以及垫圈211从内侧筒部126脱离的情况。由此,多个盘106、多个盘107、盘212以及垫圈211被维持为嵌合于内侧筒部126的状态,因此被维持为相对于帽部件108在径向上被定位而被限制了径向的位置偏移的状态。如此,帽部件108、垫圈211、盘212、多个盘107、多个盘106、阀座部件105以及密封部件103成为一体的副组装体200A。

在向活塞杆21组装活塞18以及副组装体200A等时,例如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一边使被设为安装轴部28位于铅垂方向的上部的状态的活塞杆21的安装轴部28分别嵌合,一边在轴台阶部29依次重叠环状部件67、盘66、盘65、多个盘64、多个盘63、盘62、活塞18、盘82、多个盘83、多个盘84、多个盘101、及盘102。

然后,在使安装轴部28嵌合的同时,上述的副组装体200A被设为帽部件108中的开口扩径部125朝向活塞18侧的方向,在阀座部件105重叠于盘102。此时,帽部件108的内侧筒部126嵌合于安装轴部28。

进而,一边分别使安装轴部28嵌合,一边在帽部件108的底部122依次重叠盘110与环状部件111。在该状态下,使螺母112螺合于比环状部件111突出的活塞杆21的外螺纹31,利用螺母112与轴台阶部29将它们的内周侧在轴向上夹紧。

此时,帽部件108的内侧筒部126也不会在轴向上抵接于阀座部件105,来自螺母112的紧固轴力经由环状部件111、盘110、帽部件108的底部122、垫圈211、盘212、多个盘107、多个盘106、阀座部件105的内侧座部134、主体部132、内侧座部138、盘102、多个盘101、多个盘84、多个盘83、盘82、活塞的内侧座部47、主体部34、内侧座部49、盘62、多个盘63、多个盘64、盘65、盘66以及环状部件67传递到轴台阶部29。

这种第二实施方式的缓冲器1A由于在内周侧形成有倒角221的垫圈211在倒角221侧抵接于帽部件108的底部122,因此即使底部122与内侧筒部126的边界部分的弯曲精度低,也能够利用倒角221避开该部分。由此,即使帽部件108的底部122与内侧筒部126的边界部分的弯曲精度低,也能够抑制载置于底部122的部件的轴向的浮起。由此,能够充分并且稳定地产生螺母112所带来的紧固轴力。由此,能够抑制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1、42以及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73、183的阻尼力变得不稳定。换言之,能够缓和帽部件108的加工精度,能够提高帽部件108的生产性能。

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也如第一实施方式所述,能够利用与盘84相同的盘确保副阀181的变形量,并且在轴向上以与上述相反的朝向安装副组装体200A以及副阀181。

[第三实施方式]

接下来,主要基于图6,对于第三实施方式以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部分为中心进行说明。另外,对与第一实施方式共同的部位,用同一名称、同一附图标记来表示。

在第三实施方式的缓冲器1B中,如图6所示,取代第一实施方式的阀座部件105而设有一部分与其不同的阀座部件105B。在阀座部件105B未形成有第一实施方式的密封槽145,具有外径比第一实施方式的主体部132大径的主体部132B。主体部132B的外径成为具有过盈量地通过压入嵌合于帽部件108的外侧筒部124内的外径。在阀座部件105B的轴向的外侧阀座部136侧的外周缘部遍及整周地形成有倒角225。

在帽部件108内收纳有多个盘106、多个盘107与阀座部件105B。帽部件108与阀座部件105B构成壳体147B。

在组装第三实施方式的缓冲器1B的情况下,帽部件108、多个盘107、构成副阀171的多个盘106、及阀座部件105B预先组装而成为副组装体200B。

在该情况下,例如使多个盘107嵌合于被设为底部122位于铅垂方向的下部的状态的帽部件108的内侧筒部126,从而使这些盘107载置于帽部件108的底部122,使多个盘106嵌合于内侧筒部126,从而使盘106载置于盘107。

然后,使阀座部件105B成为内侧座部134、中间阀座部135以及外侧阀座部136朝向盘106侧的方向,使其主体部132B的外周部通过压入嵌合于帽部件108的外侧筒部124,一边利用外侧筒部124引导主体部132B,一边使大径孔部130嵌合于内侧筒部126。于是,阀座部件105B与帽部件108的底部122夹持多个盘106以及多个盘107。

另外,在通过压入使主体部132B的外周部嵌合于帽部件108的外侧筒部124时,利用帽部件108的开口扩径部125与主体部132B的倒角225引导它们以在径向上定位。阀座部件105B通过压入嵌合于外侧筒部124,从而将与外侧筒部124之间密闭。在该状态下,在帽部件108内收纳有由盘106构成的副阀171以及阀座部件105B。

如此将阀座部件105B压入外侧筒部124,使得阀座部件105B以及帽部件108被限制相对的轴向移动以及相对的径向移动而被固定。此时,也由于大径孔部130与内侧筒部126被维持为嵌合状态,因此由阀座部件105B限制嵌合于内侧筒部126的多个盘106以及多个盘107从内侧筒部126脱离的情况。由此,多个盘106以及多个盘107被维持为嵌合于内侧筒部126的状态,因此被维持为相对于帽部件108在径向上被定位而被限制了径向的位置偏移的状态。如此,帽部件108、多个盘107、多个盘106以及阀座部件105B成为一体的副组装体200B。

在向活塞杆21组装活塞18以及副组装体200B等时,例如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一边分别使被设为安装轴部28位于铅垂方向的上部的状态的活塞杆21的安装轴部28嵌合,一边在轴台阶部29依次重叠环状部件67、盘66、盘65、多个盘64、多个盘63、盘62、活塞18、盘82、多个盘83、多个盘84、多个盘101、及盘102。

然后,在使安装轴部28嵌合的同时,使上述的副组装体200B成为帽部件108中的开口扩径部125朝向活塞18侧的方向,在阀座部件105B重叠于盘102。此时,帽部件108的内侧筒部126嵌合于安装轴部28。

进而,一边使安装轴部28分别嵌合,一边在帽部件108的底部122依次重叠盘110与环状部件111。在该状态下,使螺母112螺合于比环状部件111突出的活塞杆21的外螺纹31,利用螺母112与轴台阶部29将它们的内周侧在轴向上夹紧。

这种第三实施方式的缓冲器1B由于阀座部件105B在外周被压入于帽部件108,因此能够废除它们之间的密封部件。由此,能够减少部件数量。另外,阀座部件105B压入于帽部件108而形成副组装体200B,因此能够稳固地维持副组装体200B的辅助组装状态。

另外,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将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垫圈211以及盘212设于帽部件108的底部122与盘107之间的构造。

另外,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也如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那样,能够利用与盘84相同的盘确保副阀181的变形量,并且在轴向上以与上述相反的朝向安装副组装体200B以及副阀181。

[第四实施方式]

接下来,主要基于图7,对于第四实施方式以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部分为中心进行说明。另外,对与第一实施方式共同的部位,用同一名称、同一附图标记来表示。

在第四实施方式的缓冲器1C中,如图7所示,取代第一实施方式的阀座部件105而设有一部分与其不同的阀座部件105C。在阀座部件105C未形成有第一实施方式的密封槽145,具有外径比第一实施方式的主体部132大径的主体部132C。阀座部件105C的外径成为与帽部件108的外侧筒部124内几乎无间隙地嵌合的外径。在阀座部件105C的轴向的外侧阀座部136侧的外周缘部遍及整周地形成有倒角230。

另外,在第四实施方式的缓冲器1C中,取代第一实施方式的帽部件108而设有一部分与其不同的帽部件108C。帽部件108C取代第一实施方式的开口扩径部125而形成有从外侧筒部124的轴向的与底部122相反的一侧向径向内侧延伸突出的圆环状的卡定部231。

在帽部件108C内收纳有多个盘106、多个盘107与阀座部件105C。帽部件108C与阀座部件105C构成壳体147C。

在组装第四实施方式的缓冲器1C的情况下,帽部件108C、多个盘107、构成副阀171的多个盘106、阀座部件105C预先组装而成为副组装体200C。

在该情况下,例如在形成卡定部231之前,准备呈外侧筒部124延伸至与底部122相反的一端的形状的帽部件108C,使该帽部件108C为底部122位于铅垂方向的下部的状态,使多个盘107嵌合于其内侧筒部126,从而使这些盘107载置于帽部件108C的底部122,使多个盘106嵌合于内侧筒部126,从而使盘106载置于盘107。

然后,使阀座部件105C为内侧座部134、中间阀座部135以及外侧阀座部136朝向盘106侧的方向,使其主体部132C的外周部嵌合于帽部件108C的外侧筒部124,一边利用外侧筒部124引导主体部132C,一边使大径孔部130嵌合于内侧筒部126。之后,通过铆接使外侧筒部124的与底部122相反的一侧的端部遍及整周地向径向内侧塑性变形,形成卡定部231。于是,卡定部231与底部122夹持阀座部件105C、多个盘106以及多个盘107。

另外,在使主体部132C的外周部嵌合于帽部件108的铆接前的外侧筒部124时,利用主体部132C的倒角230将主体部132C引导以在径向上定位。另外,卡定部231通过铆接而形成,使得阀座部件105C与卡定部231之间在整周上密闭。在该状态下,在帽部件108C内收纳有副阀171以及阀座部件105C。

如此将阀座部件105C嵌合于外侧筒部124而卡定于卡定部231,使得阀座部件105C以及帽部件108C被限制相对的轴向移动以及相对的径向移动而被固定。此时,也由于大径孔部130与内侧筒部126被维持为嵌合状态,因此由阀座部件105C限制嵌合于内侧筒部126的多个盘106以及多个盘107从内侧筒部126脱离的情况。由此,多个盘106以及多个盘107被维持为嵌合于内侧筒部126的状态,因此被维持为相对于帽部件108C在径向上被定位而被限制了径向的位置偏移的状态。如此,帽部件108C、多个盘107、多个盘106以及阀座部件105C成为一体的副组装体200C。

在向活塞杆21组装活塞18以及副组装体200C等时,例如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一边分别使被设为安装轴部28位于铅垂方向的上部的状态的活塞杆21的安装轴部28嵌合,一边在轴台阶部29依次重叠环状部件67、盘66、盘65、多个盘64、多个盘63、盘62、活塞18、盘82、多个盘83、多个盘84、多个盘101、及盘102。

然后,在使安装轴部28嵌合的同时,使上述的副组装体200C成为帽部件108C中的卡定部231朝向活塞18侧的方向,在阀座部件105C重叠于盘102。此时,帽部件108的内侧筒部126嵌合于安装轴部28。

进而,一边使安装轴部28分别嵌合,一边在帽部件108C的底部122依次重叠盘110与环状部件111。在在该状态下,使螺母112螺合于比环状部件111突出的活塞杆21的外螺纹31,利用螺母112与轴台阶部29将它们的内周侧在轴向上夹紧。

这种第四实施方式的缓冲器1C由于帽部件108C通过铆接卡定阀座部件105C,因此能够废除它们之间的密封部件。由此,能够减少部件数量。另外,由于帽部件108C通过铆接卡定阀座部件105C,因此能够稳固地维持副组装体200C的辅助组装状态。

另外,在第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将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垫圈211以及盘212设于帽部件108C的底部122与盘107之间的构造。

另外,在第四实施方式中,也如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那样,能够利用与盘84相同的盘确保副阀181的变形量,并且在轴向上以与上述相反的朝向安装副组装体200C以及副阀181。

[第五实施方式]

接下来,主要基于图8,对于第五实施方式以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部分为中心进行说明。另外,对与第一实施方式共同的部位,用同一名称、同一附图标记来表示。

在第五实施方式的缓冲器1D中,如图8所示,取代第一实施方式的帽部件108而设有一部分与其不同的帽部件108D。帽部件108D由第一帽部件241与第二帽部件242这两个部件构成。

第一帽部件241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底部122、外侧筒部124以及开口扩径部125,另一方面,成为未形成有第一实施方式的内侧筒部126的形状。第一帽部件241在底部122嵌合于安装轴部28,相对于安装轴部28在径向上定位。

第二帽部件242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内侧筒部126、与从内侧筒部126的轴向的与倒角127、128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向径向外侧扩展的凸缘部245。换言之,第二帽部件242形成有内侧筒部126。第二帽部件242在内侧筒部126嵌合于安装轴部28,相对于安装轴部28在径向上定位。

在帽部件108D内收纳有多个盘106、盘107、阀座部件105与密封部件103。帽部件108D、阀座部件105与密封部件103构成壳体147D。盘106、107嵌合于第二帽部件242的内侧筒部126而载置于凸缘部245。

在第五实施方式中,盘107的数量对应于第二帽部件242的凸缘部245的厚度而为比第一实施方式少的一张。另外,对应于无法用盘107的数量进行调整,帽部件108D的轴向长度与安装轴部28的轴向长度比第一实施方式长。

在组装第五实施方式的缓冲器1D的情况下,由第一帽部件241与第二帽部件242这两个部件构成的帽部件108D、盘107、多个盘106、阀座部件105、及密封部件103预先组装而成为副组装体200D。

在该情况下,例如使盘107嵌合于被设为凸缘部245位于铅垂方向的下部的状态的第二帽部件242的内侧筒部126,从而使盘107载置于凸缘部245,通过使多个盘106嵌合于内侧筒部126,使盘106载置于盘107。

然后,使密封部件103安装于密封槽145的状态的阀座部件105为内侧座部134、中间阀座部135以及外侧阀座部136朝向盘106侧的方向,使大径孔部130嵌合于内侧筒部126,并且载置于盘106。之后,将它们的铅垂上下方向反转,以使外侧筒部124嵌合于阀座部件105的主体部132的外周部以及密封部件103的外周部的方式覆盖第一帽部件241。于是,阀座部件105与第一帽部件241的底部122夹持多个盘106、盘107以及第二帽部件242的凸缘部245。

若在密封部件103安装于阀座部件105的状态下覆盖第一帽部件241的外侧筒部124,则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在与阀座部件105以及外侧筒部124这两方之间产生摩擦力。在该状态下,仅通过密封部件103的摩擦力,限制阀座部件105以及第一帽部件241的相对的轴向移动。于是,阀座部件105与第二帽部件242的相对的轴向移动也被限制。其结果,大径孔部130与内侧筒部126被维持为嵌合状态。因此,由阀座部件105限制嵌合于内侧筒部126的多个盘106以及盘107从内侧筒部126脱离的情况。由此,多个盘106以及盘107被维持为嵌合于内侧筒部126的状态,因此被维持为相对于帽部件108在径向上被定位而被限制了径向的位置偏移的状态。

并且,经由密封部件103而相对于外侧筒部124嵌合的阀座部件105相对于第一帽部件241在径向上被定位,大径孔部130与内侧筒部126嵌合,使得第二帽部件242相对于阀座部件105在径向上定位。其结果,第二帽部件242相对于第一帽部件241在径向上被定位。嵌合于这种第二帽部件242的内侧筒部126的多个盘106以及盘107相对于帽部件108D在径向上被定位而被限制径向的位置偏移。如此,第一帽部件241、第二帽部件242、盘107、多个盘106、阀座部件105以及密封部件103成为一体的副组装体200D。

在向活塞杆21组装活塞18以及副组装体200D等时,例如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一边分别使被设为安装轴部28位于铅垂方向的上部的状态的活塞杆21的安装轴部28嵌合,一边在轴台阶部29依次重叠环状部件67、盘66、盘65、多个盘64、多个盘63、盘62、活塞18、盘82、多个盘83、多个盘84、多个盘101、及盘102。

然后,在使安装轴部28嵌合的同时,使上述的副组装体200D成为帽部件108D中的开口扩径部125朝向活塞18侧的方向,在阀座部件105重叠于盘102。此时,安装轴部28嵌合于第二帽部件242的内侧筒部126以及第一帽部件241的底部122。

进而,一边使安装轴部28分别嵌合,一边在第一帽部件241的底部122依次重叠盘110与环状部件111。在该状态下,使螺母112螺合于比环状部件111突出的活塞杆21的外螺纹31,利用螺母112与轴台阶部29将它们的内周侧在轴向上夹紧。

此时,第二帽部件242的内侧筒部126并非在轴向上抵接于阀座部件105,来自螺母112的紧固轴力经由环状部件111、盘110、第一帽部件241的底部122、第二帽部件242的凸缘部245、盘107、多个盘106、阀座部件105的内侧座部134、主体部132、内侧座部138、盘102、多个盘101、多个盘84、多个盘83、盘82、活塞的内侧座部47、主体部34、内侧座部49、盘62、多个盘63、多个盘64、盘65、盘66以及环状部件67传递到轴台阶部29。

这种第五实施方式的缓冲器1D的帽部件108D由具有底部122以及外侧筒部124的第一帽部件241、及形成内侧筒部126的第二帽部件242这两个部件构成。因此,基于冲压的成形变得容易,能够减少不合格品的产生率。特别是,在帽部件108D的轴向长度长的情况下,通过设为两个部件,使得基于冲压的成形变得容易。

另外,在第五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将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垫圈211以及盘212设于第二帽部件242的凸缘部245与盘107之间的构造。

另外,在第五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地将阀座部件105压入第一帽部件241的外侧筒部124而废除密封部件103的构造。在该情况下,也能够采用设置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垫圈211以及盘212的构造。

而且,在第五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如下构造:与第四实施方式相同地通过铆接在第一帽部件241的外侧筒部124的与底部120相反的一侧形成卡定部,利用卡定部卡定阀座部件105,废除密封部件103。在该情况下,也能够采用设置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垫圈211以及盘212的构造。

另外,在第五实施方式中,也如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那样,能够利用与盘84相同的盘确保副阀181的变形量,并且在轴向上以与上述相反的朝向安装副组装体200D以及副阀181。

[第六实施方式]

接下来,主要基于图9,对于第六实施方式以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部分为中心进行说明。另外,对与第一实施方式对应的部位,用同一名称、同一附图标记来表示。第六实施方式的缓冲器1E是挡块式阻尼力调整型的缓冲器,其基本构造以及工作与日本特开2013-204772号公报所记载的缓冲器相同。

在第六实施方式的缓冲器1E中,如图9所示,具有:封入有作为工作流体的油液的缸体2;活塞18,能够滑动地设于缸体2内,将该缸体2内划分为上室19以及下室20这两室;以及连结于活塞18并且向缸体2的外部延伸突出的活塞杆21。

活塞杆21包括向缸体2的外部延伸突出的主轴部构成部件301、和向配置于缸体2内的安装轴部构成部件302(引导部件),它们连结而构成。活塞杆21在安装轴部构成部件302形成有安装轴部28以及轴台阶部29。

在活塞18形成有供油液通过活塞18向压缩侧的移动而从缸体2内的成为上游侧的下室20向成为下游侧的上室19流出的压缩侧的第一通路72。在活塞18的上室19侧设有包含设于该压缩侧的第一通路72而产生阻尼力的压缩侧的主阀71的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1。

另外,在活塞18形成有供油液通过活塞18向伸长侧的移动而从缸体2内的成为上游侧的上室19向成为下游侧的下室20流出的伸长侧的第一通路92。在活塞18的下室20侧设有包含设于该伸长侧的第一通路92而产生阻尼力的主阀91的伸长侧的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2。

设于活塞杆21的安装轴部构成部件302整体为圆筒状,由此,其安装轴部28也呈圆筒状。构成安装轴部28的轴向的中间部分的圆筒状的侧壁310具有在径向上贯通的引导端口311,在比引导端口311靠与轴台阶部29相反的一侧具有沿径向贯通的引导端口312。

在该安装轴部构成部件302内能够旋转地嵌合有圆筒状的挡块部件321。挡块部件321与设于主轴部构成部件301的电动驱动部322(驱动单元)的旋转轴323连结,由此,被电动驱动部322驱动而在安装轴部构成部件302内旋转。

挡块部件321在圆筒状的侧壁341具有与引导端口311对置的挡块端口342和与引导端口312对置的挡块端口343。引导端口311和与其对置的挡块端口342能够连通,其连通量根据挡块部件321的旋转位置而变化。另外,引导端口312和与其对置的挡块端口343能够连通,其连通量根据挡块部件321的旋转位置而变化。挡块端口342、343经由挡块部件321的内周侧以及安装轴部构成部件302的内周侧始终连通于下室20。

在安装轴部构成部件302中的活塞18与轴台阶部29之间,设有配置于上室19以及下室20中的一方的上室19的环状的阀座部件105、设于阀座部件105的外周的密封部件103、及呈有底筒状的帽部件108。

帽部件108具有:有孔圆形平板状的底部122;从底部122的外周缘部向轴向一侧扩径并且延伸突出的锥筒部123;从锥筒部123的与底部122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向与底部122相反的方向延伸突出的圆筒状的外侧筒部124;从外侧筒部124的与锥筒部123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向与锥筒部123相反的方向扩径并且延伸突出的开口扩径部125;以及从底部122的内周缘部向与锥筒部123以及外侧筒部124相同的一侧延伸突出的圆筒状的内侧筒部126。

帽部件108在外侧筒部124的内侧嵌合阀座部件105以及密封部件103而形成帽室146。在帽部件108的内侧筒部126形成有沿径向贯通的贯通孔351。在比该贯通孔351靠底部122侧形成有沿径向贯通的贯通孔352。贯通孔351连通于引导端口311,贯通孔352连通于引导端口312。

在阀座部件105形成有构成压缩侧的第二通路172的通路孔361与构成伸长侧的第二通路182的通路孔362。在阀座部件105中,在径向的中央形成有具有小径孔部371、中径孔部372与大径孔部373的贯通孔374。在阀座部件105中,安装轴部28嵌合于小径孔部371,帽部件108的内侧筒部126嵌合于中径孔部372。

在阀座部件105的轴台阶部29侧设有包含设于压缩侧的第二通路172而产生阻尼力的压缩侧的副阀171的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73。

在阀座部件105的与轴台阶部29相反的一侧设有包含设于伸长侧的第二通路182而产生阻尼力的伸长侧的副阀181的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83。在副阀181与活塞18之间设有形成沿径向贯通的通路的通路形成部件381。在副阀181的与活塞18相反的一侧设有形成沿径向贯通的通路的通路形成部件382。

压缩侧的第二通路172包括安装轴部构成部件302以及挡块部件321的内周侧的通路、挡块部件321的挡块端口343内的通路、安装轴部构成部件302的引导端口312内的通路、帽部件108的贯通孔352内的通路、通路形成部件382内的通路、帽室146、及通路孔361内的通路。压缩侧的第二通路172通过活塞18向压缩侧的移动,使油液从缸体2内的成为上游侧的下室20向成为下游侧的上室19流出。压缩侧的第二通路172与压缩侧的第一通路72并列地设置。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73设于第二通路172而产生阻尼力。

伸长侧的第二通路182具有通路孔362内的通路、通路形成部件381内的通路、阀座部件105的大径孔部373内的通路、帽部件108的贯通孔351内的通路、安装轴部构成部件302的引导端口311内的通路、挡块部件321的挡块端口342内的通路、挡块部件321以及安装轴部构成部件302的内周侧的通路。另外,伸长侧的第二通路182具有打开状态的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83的通路、帽室146、通路形成部件382内的通路、帽部件108的贯通孔352内的通路、安装轴部构成部件302的引导端口312内的通路、挡块部件321的挡块端口343内的通路。伸长侧的第二通路182通过活塞18向伸长侧的移动,使油液从缸体2内的成为上游侧的上室19向成为下游侧的下室20流出。伸长侧的第二通路182与伸长侧的第一通路92并列地设置。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83设于第二通路182而产生阻尼力。

安装轴部构成部件302、挡块部件321以及电动驱动部322构成了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73、183的一部分。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73、183具有在形成于阀座部件105的第二通路172、182的一侧设置的副阀171以及在另一侧设置的副阀181。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83具有帽部件108。在帽部件108收纳有作为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83的一部分的副阀181、阀座部件105、及通路形成部件382。

在组装第六实施方式的缓冲器1E的情况下,帽部件108、通路形成部件382、副阀181、阀座部件105、密封部件103预先组装而成为副组装体200E。

在该情况下,例如通过使通路形成部件382嵌合于被设为底部122位于铅垂方向下侧的状态的帽部件108的内侧筒部126,使该通路形成部件382载置于底部122,而且,通过使副阀181嵌合于内侧筒部126,从而使副阀181载置于通路形成部件382。

然后,使密封部件103安装于外周部的状态的阀座部件105与密封部件103一起嵌合于帽部件108的外侧筒部124,使中径孔部372嵌合于内侧筒部126。于是,阀座部件105与帽部件108的底部122夹持副阀181以及通路形成部件382。

若密封部件103以安装于阀座部件105的状态插入于帽部件108的外侧筒部124,则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在阀座部件105以及外侧筒部124这两方之间产生摩擦力,限制阀座部件105以及帽部件108的相对的轴向移动。其结果,中径孔部372与内侧筒部126被维持为嵌合状态。因此,由阀座部件105限制嵌合于内侧筒部126的副阀181以及通路形成部件382从内侧筒部126脱离的情况。由此,副阀181以及通路形成部件382被维持为嵌合于内侧筒部126的状态,因此被维持为相对于帽部件108在径向上被定位而被限制了径向的位置偏移的状态。如此,帽部件108、副阀181、通路形成部件382、阀座部件105以及密封部件103成为一体的副组装体200E。

在第六实施方式的缓冲器1E中,在伸长行程中,例如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2开阀而经由第一通路92而从上室19向下室20流过油液。

另外,例如在伸长行程中,经由构成第二通路182的通路孔362内的通路、通路形成部件381内的通路、阀座部件105的大径孔部373内的通路、帽部件108的贯通孔351内的通路、安装轴部构成部件302的引导端口311内的通路、挡块部件321的挡块端口342内的通路、挡块部件321以及安装轴部构成部件302的内周侧的通路从上室19向下室20流过油液。此时,安装轴部构成部件302的引导端口311内的通路与挡块部件321的挡块端口342内的通路的连通量通过电动驱动部322的驱动而变更,从而调整阻尼力。

另外,例如在伸长行程中,经由构成第二通路182的通路孔362内的通路、开阀的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83的通路、帽室146、通路形成部件382内的通路、帽部件108的贯通孔352内的通路、安装轴部构成部件302的引导端口312内的通路、挡块部件321的挡块端口343内的通路、挡块部件321以及安装轴部构成部件302的内周侧的通路从上室19向下室20流过油液。此时,安装轴部构成部件302的引导端口312内的通路与挡块部件321的挡块端口343内的通路的连通量通过电动驱动部322的驱动而变更,从而调整阻尼力。

在压缩行程中,例如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41开阀而经由第一通路72从下室20向上室19流过油液。

另外,例如在压缩行程中,经由构成第二通路172的安装轴部构成部件302以及挡块部件321的内周侧的通路、挡块部件321的挡块端口343内的通路、安装轴部构成部件302的引导端口312内的通路、帽部件108的贯通孔352内的通路、通路形成部件382内的通路、帽室146、通路孔361内的通路、开阀的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173的通路而从下室20向上室19流过油液。此时,安装轴部构成部件302的引导端口312内的通路与挡块部件321的挡块端口343内的通路的连通量通过电动驱动部322的驱动而变更,从而调整阻尼力。

另外,在第六实施方式中,也如第一实施方式所述,能够确保副阀171的变形量,并且在轴向上以与上述相反的朝向安装副组装体200E以及副阀171。

上述第一~第六实施方式示出了将本发明使用于多筒式的液压缓冲器的例子,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使用于没有外筒而在缸体2内的下室20的与上室19相反的一侧通过能够滑动的划分体形成气体室的单筒式的液压缓冲器,还能够使用于包含使用了在盘设有密封部件的构造的填料阀的压力控制阀在内的各种缓冲器。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的第一方式为一种缓冲器,具备:缸体,其封入有工作流体;活塞,其能够滑动地设于所述缸体内,将该缸体内划分为两个室;活塞杆,其连结于所述活塞,并且向所述缸体的外部延伸突出;第一通路以及第二通路,供工作流体通过所述活塞的移动而从所述缸体内的成为上游侧的所述室向成为下游侧的所述室流出;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其设于在所述活塞形成的所述第一通路,产生阻尼力;以及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其设于在一方的所述室配置的环状的阀座部件,设于与所述第一通路并列的所述第二通路,产生阻尼力,所述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具备:设于在所述阀座部件形成的所述第二通路的一侧的第一副阀以及设于另一侧的第二副阀;以及有底筒状的帽部件,其具有外侧筒部与底部,所述帽部件在所述底部的内周侧形成能够插入所述活塞杆的内侧筒部,收纳有所述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的至少一部分。由此,能够提高生产性能。

第二方式为,在第一方式中,在所述帽部件内收纳有所述第二副阀以及所述阀座部件,所述阀座部件利用设于外周的密封部件能够辅助组装于所述帽部件。

第三方式为,在第一方式中,在所述帽部件内收纳有所述第二副阀以及所述阀座部件,所述阀座部件的外周压入于所述帽部件。

第四方式为,在第一至第三的任一方式中,在所述帽部件内的所述底部与所述第二副阀之间设有垫圈。

第五方式为,在第一至第四的任一方式中,所述帽部件包括第一帽部件和第二帽部件,该第一帽部件具有所述外侧筒部与所述底部,该第二帽部件形成所述内侧筒部。

第六方式为,在第一至第五的任一方式中,所述帽部件通过冲压成形而形成。

第七方式为,在第一至第六的任一方式中,在活塞速度为低速的区域,在所述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闭阀的状态下,所述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开阀,在活塞速度大于低速的速度区域,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以及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都开阀。

第八方式为,在第一至第七的任一方式中,关于所述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所述阀座部件设于所述帽部件内,所述第一副阀设于一方的所述室,所述第二副阀设于所述帽部件的底部与所述阀座部件之间的帽室内,在所述第二通路中,在所述第一副阀开阀的流动的上游侧或者下游侧配置有节流部。

第九方式为,在第一至第六的任一方式中,所述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包含:圆筒状的引导部件,其设于所述活塞杆,在侧壁具有引导端口;挡块部件,其能够旋转地嵌合于所述引导部件内,在侧壁具有与所述引导端口对置的挡块端口;以及驱动单元,其对所述挡块部件进行驱动。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通过上述的缓冲器应用于相应的领域,能够提供可提高生产性能的缓冲器。

附图标记说明

1、1A~1E 缓冲器

2 缸体

18 活塞

19 上室

20 下室(一方的室)

21 活塞杆

41、42 第一阻尼力产生机构

72、92 第一通路

103 密封部件

105、105B、105C 阀座部件

108、108C、108D 帽部件

122 底部

124 外侧筒部

126 内侧筒部

146 帽室

171 副阀(第二副阀)

172、182 第二通路

173、183 第二阻尼力产生机构

175、176 节流部

181 副阀(第一副阀)

211 垫圈

241 第一帽部件

242 第二帽部件

302 安装轴部构成部件(引导部件)

310、341 侧壁

311、312 引导端口

321 挡块部件

322 电动驱动部(驱动单元)

342、343 挡块端口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