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摆动少齿差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69154阅读:4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复合摆动少齿差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传动装置中应用的平行四连杆复合摆动少齿差传动装置。
在机械传动中,为了减小装置的外形尺寸和重量及增大其减速机构的传动比,采用的最主要的方法就是将具有定轴线齿轮的普通传动改为行星传动。而渐开线少齿差行星传动的主要形式是K-H-V型的行星传动。该机构具有结构紧凑、重量轻、效率高、承载能力大等特点。由于行星轮与输出轴不在同一中心线上,一般均采用W输出机构。而W输出机构的主要缺点是传动部件均采用滑动磨擦,加工精度要求较高,装配也比较复杂。另外为了提高传动的精度,需要有一对相对应的行星轮同时工作,这就增加了加工和装配的困难。中国专利号为92220731.3的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了一种《单齿圈变速器》,是应用一个匀速摆动的内齿圈与输出轴齿轮相啮合,实现少齿差传动。但是,由于该传动机构的体积相对比较大,输入和输出轴不同心,所以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方便、输入输出轴同心的平行四连杆复合摆动少齿差传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是有一个镶有内齿圈的机壳,在内齿圈的中心轴线上有一个装有行星齿轮的偏心轴,该行星齿轮与内齿圈按少齿差相啮合传动,在行星齿轮体上装有与第一个偏心轴相平行的第二个偏心轴,该偏心轴的偏心距与第一个偏心轴相等,装配时的偏心方向与第一个相同。两个偏心轴的支座固定在同一个固定支撑件上,共同组成一个平行四连杆机构。当第一个偏心轴按一定的方向旋转时,第二个偏心轴以同样的角速度旋转。而行星轮中心线则以相同的角速度转动,行星轮体则围绕内齿圈中心线进行匀速摆动,与其相啮合的内齿圈即以少齿差的角速度向相同的方向转动。为了考虑结构和受力合理等因素,在行星轮上可安装两个或多个与第一个偏心轴相平行的偏心轴,其位置可根据需要任意布置,但偏心距必须相等。第一个偏心轴可不与内齿圈同心。为了克服机构的死点,在第二个偏心轴的基础上,增加至少一个偏心轴,该偏心轴的设置以对称的布置为最佳方案。也可设置至少有一个与行星轮平行的平衡板,平衡板运动的合力始终应与摆动的行星轮运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该机构的传动为可逆式。
以下结合
本实用新型应用到电动葫芦上的一个实施例。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图中(1)为内齿圈;(2)为偏心轴;(3)为平衡轮;(4)为偏心轴;(5)为偏心轴;(6)为行星轮;(7)为电动葫芦辊筒(机壳)。
在电动葫芦辊筒(机壳)(7)内,镶有内齿圈(1);在内齿圈(1)的中心线上,有一偏心轴(4);行星齿轮(6)装在偏心轴(4)上,并与内齿圈(1)相啮合。偏心轴(5)装在行星齿轮(6)上,与偏心轴(4)平行并有一定的距离,其偏心距相等。为了保证运动中的平衡和克服运动副的死点,增加一平衡轮(3)和偏心轴(2)。平衡轮(3)靠偏心轴(2)和偏心轴(5)支撑。偏心轴(2)、(4)、(5)的支点安装在固定物上。三个偏心轴在行星轮(6)和平衡轮(3)上的偏心距的偏心方向呈180°的角度。根据机构和运动状态的需要,可适当设置平衡轮和偏心轴的数量。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输入轴和输出轴可设置在同一中心线上,具有传动比大、结构合理、简单、制造方便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装置的变速机构中。
权利要求1.一种复合摆动少齿差传动装置,是由内齿圈、行星轮、偏心轴、平衡板等组成,其特征是在与内齿圈以少齿差相啮合的行星轮上,至少由两个偏心轴以平行四连杆的运动方式,带动使其匀速摆动,其中一个偏心轴与内齿圈在同一中心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摆动少齿差传动装置,其特征是所说行星轮上的偏心轴不与内齿圈同心,而根据需要任意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摆动少齿差传动装置,其特征是至少有一个与行星轮平行的平衡板,平衡板的设置应使其运动的合力始终与摆动行星轮运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摆动少齿差传动装置,其特征是为克服机构的死点,在行星轮原有两个偏心轴的基础上,增加至少一个偏心轴,偏心轴的设置以对称的布置为最佳方案。
专利摘要一种属于机械传动装置中应用的平行四连杆复合摆动少齿差传动装置。是在与内齿圈以少齿差相啮合的行星轮上,设置至少两个偏心轴,带动行星轮匀速摆动,使机构达到变速的目的。同时应用平衡轮和增加偏心轴的方案,使机构的运动达到合理平稳。该机构的输入和输出轴可完全同心,具有速比大、体积小、结构合理等特点。机构的传动为可逆式。
文档编号F16H37/12GK2174593SQ9324445
公开日1994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1993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1993年11月10日
发明者董申 申请人:董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