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动系统优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69241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传动系统优化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动系统优化器。
本实用新型是对实用新型专利(本人发明)“传动系统自动离合器”申请号为91232338.8的改进。前专利“传动系统自动离合器”在实际运用中,尤其是在重型汽车倒车、下险坡路段时,司机要多做一次操作动做,才能恢复原车状态,且不可靠,即不易反拖‘马达’,不能随时恢复原车状态。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有“传动系统自动离合器”的优点,又能在汽车倒车或下险坡路段时,随时恢复原车状态的传动系统优化器。



图1~图3所示传动系统优器是由星轮(4)、保持架(7)、滚柱(8)、扭簧(5)、外套(6)等组成,其特征在于它还由滑移齿轮(9)、手柄(10)、拨套(1)、拨轴(2)、拨叉(3)、拨叉轴(12)、滚套(11)组成;星轮(4)上有外齿;外套(6)的端部有内齿;星轮(4)的星部为正多边形;当需要倒车和下险坡路时,(即恢复原车功能时),通过操纵手柄(10)依次带动拨套(1)、拨轴(2)、拨叉(3)、拨叉轴(12),使滚套(11)将滑移齿轮(9)推入外套(6)的内齿内,使滑移齿轮(9)与外套(6)结合,使D轴与输出轴C的传动结合在一起,使离合器成为一体,恢复原车功能,且非常可靠。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B-B向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A-A向剖面图。
以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如
图1~图3所示将本实用新型装在变速箱输出轴C上,D轴与汽车传动轴相连,当马达主动旋转时,输出轴C通过星轮(4)与保持架(7)之间的扭簧(5)形成反作用力,将滚柱(8)推到星轮(4)平面的一定位置上与外套(6)结合,将动力通过D轴传出;当车速较高时,形成惯性,收油门,驱动轮通过传动轴,将力传给外套(6),由于轴D与输出轴C的差速及外套(6)与星轮(4)的构造特点[星轮(4)星部为正多边形],只能单向传力,使D轴与输出轴C的传动自动脱开,因此,不反拖‘马达’,达到了节油、延长发动机、变速箱等总成的寿命的目的。当需要倒车和下险坡路时,(即恢复原车功能时),通过操纵手柄(10),依次带动拨套(1)、拨轴(2)、拨叉(3)、拨叉轴(12),使滑移齿轮(9)与外套(6)结合,使D轴与输出轴C的传动结合在一起,也就是使离合器成为一体,恢复了原车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用在1.5T卡车上试验效果如下1、节油率半山区测试达14.81%,平坦路段达17.1%。
2、延长驱动轮胎的使用寿命近40%。
3、对发动机,变速箱及离合器等总成的寿命提高30%左右。
4、减少废气排放污染和粉尘污染。
5、减少司机劳动强度,因行车时不踏离合器可随意变挡很方便,无冲击。
6、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平稳性。
权利要求1.一种传动系统优化器,它是由星轮(4)、保持架(7)、滚柱(8)、扭簧(5)、外套(6)等组成,其特征在于a.它还由滑移齿轮(9)、手柄(10)、拨套(1)、拨轴(2)、拨叉(3)、拨叉轴(12)、滚套(11)组成;b.星轮(4)上有外齿;C.外套(6)的端部有内齿;D.滑移齿轮(9)的外齿与外套(6)的内齿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动系统优化器,其特征在于星轮(4)的星部为正多边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动系统优化器,它是由星轮(4)、保持架(7)、滚柱(8)、扭簧(5)、滑移齿轮(9)、手柄(10)、拨套(1)、拨轴(2)、滚套(11)等组成。在星轮(4)上有外齿;外套(6)的端部有内齿;滑移齿轮(9)的外齿与外套(6)的内齿啮合。
使用本实用新型在半山区测试节油率达14.8%,平坦路段达17.1%,可提高变速箱、发动机等总成的寿命30%左右,可减少废气排放污染和粉尘污染,减少司机劳动强度,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平稳性。
文档编号F16D41/00GK2182298SQ9324687
公开日1994年11月9日 申请日期1993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1993年12月10日
发明者夏国田 申请人:夏国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