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70112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管接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接头。
现有的管接头安装费事,需用工具套丝、缠麻,维修拆卸费时,十分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安装、拆卸、维修方便的管接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管接头,包括空心螺栓7、垫片5、橡胶垫圈4、橡胶密封圈2,其特征在于空心螺栓7与接头管9螺纹连接,管子6通过空心螺栓7与接头管9相套接,接头管9的内壁上设有内壁台1,内壁台1上装有的橡胶密封圈2套装在管子6上,装在橡胶密封圈2上、与管子6相套接的两个外压缩紧箍圈3的外壁与套装在管子6上的内压缩紧箍圈8的内壁活动相接,外压缩紧箍圈3的外壁倾斜角α1与内压缩紧箍圈8的内壁倾斜角α2互余,套装在管子6上的橡胶垫圈4装在外压缩紧箍圈3上,套装在管子6上的垫片5装在橡胶垫圈4上。
上述技术解决方案中的外压缩紧箍圈3为马蹄型,缺口间距为2-5毫米。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安装、拆卸、维修时,由于在管接头的接头管9处空心螺栓7与接头管9螺纹连接,管子6通过空心螺栓7与接头管9相套接,接头管9的内壁上设有内壁台1,内壁台1上装有的橡胶密封圈2套装在管子6上,装在橡胶密封圈2上、与管子6相套接的两个外压缩紧箍圈3的外壁与套装在管子6上的内压缩紧箍圈8的内壁活动相接,套装在管子6上的橡胶垫圈4装在外压缩紧箍圈3上,套装在管子6上的垫片5装在橡胶垫圈4上,外压缩紧箍圈3为马蹄型,缺口间距为2-5毫米,外压缩紧箍圈3的外壁倾斜角α1与内压缩紧箍圈8的内壁倾斜角α2互余,这样,只要拧下或拧紧空心螺栓7,便可进行维修、安装,十分方便。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附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外压缩紧箍圈3的零件图。
图中各标号说明如下1--接头管内壁台,2--橡胶密封圈,3--外压缩紧箍圈,4--橡胶垫圈,5--垫片,6--管子,7--空心螺栓,8--内压缩紧箍圈,9--接头管。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叙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见
图1、图2,该四通管接头的接头管9与空心螺栓7螺纹连接,接头管9的内壁上设有接头管内壁台1,内壁台1上装有的橡胶密封圈2套装在管子6上,装在橡胶密封圈2上、与管子6相套接的两个外压缩紧箍圈3的外壁与套装在管子6上的内压缩紧箍圈8的内壁活动相接,套装在管子6上的橡胶垫圈4装在外压缩紧箍圈3上,套装在管子6上的垫片5装在橡胶垫圈4上,外压缩紧箍圈3为马蹄型,缺口间距为3毫米,外压缩紧箍圈3的外壁倾斜角α1与内压缩紧箍圈4的内壁倾斜角α2互余,分别为45°。
安装时,将管子6插入空心螺栓7与接头管9,拧紧空心螺栓7,空心螺栓7便挤压垫片5、橡胶垫圈4、外压缩紧箍圈3、内压缩紧箍圈8、橡胶密封圈2。外压缩紧箍圈3为马蹄型,缺口设有3毫米的间距,外壁倾斜角α1为45°,内压缩紧箍圈8的内壁倾斜角α2为45°,在空心螺栓7的挤压力作用下,外压缩紧箍圈3的外壁便与内压缩紧箍圈8的内壁产生滑动,使外压缩紧箍圈3的缺口间距缩小,从而抱紧管子6,达到紧箍的目的;在空心螺栓7的挤压力作用下,使橡胶密封圈2、橡胶垫圈4受压扩张,达到密封的目的。
同样,维修时,只要拧下空心螺栓7,便可更换零件,十分方便。
权利要求1.一种管接头,包括空心螺栓(7)、垫片(5)、橡胶垫圈(4)、橡胶密封圈(2),其特征在于空心螺栓(7)与接头管(9)螺纹连接,管子(6)通过空心螺栓(7)与接头管(9)相套接,接头管(9)的内壁上设有内壁台(1),内壁台(1)上装有的橡胶密封圈(2)套装在管子(6)上,装在橡胶密封圈(2)上、与管子(6)相套接的两个外压缩紧箍圈(3)的外壁与套装在管子(6)上的内压缩紧箍圈(8)的内壁活动相接,外压缩紧箍圈(3)的外壁倾斜角α1与内压缩紧箍圈(8)的内壁倾斜角α2互余,套装在管子(6)上的橡胶垫圈(4)装在外压缩紧箍圈(3)上,套装在管子(6)上的垫片(5)装在橡胶垫圈(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接头,其特征在于外压缩紧箍圈(3)为马蹄型,缺口间距为2-5毫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接头,主要包括空心螺栓、垫片、橡胶密封圈、外压缩紧箍圈、内压缩紧箍圈、橡胶垫圈。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不需用专门的套丝工具,安装、拆卸、维修十分方便。
文档编号F16L19/00GK2207501SQ9420587
公开日1995年9月13日 申请日期1994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1994年3月29日
发明者吕广学 申请人:吕广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