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控式进水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76007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阀控式进水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含切断装置的龙头,特别是一种流量附加调整装置的龙头。
传统的阀控式进水管如


图1所示,阀控式进水管10为铸造再经加工而成,在铸造过程中,须在进水管内部中央预留一厚度11而成非贯穿孔,并制作多个模心排设各处,且须注意该模心的间距,在铸造完成后的铸件,先经加工内壁面12后再行在进水管厚度11处钻孔等各种制作工序才能完成,加工制作程序繁杂,铸造加工的精度较差,组合套件时无法密合,易造成泄漏。传统的阀控式进水管10为使开关13的旋转有一定的限位空间,在其水阀组合套件14上加设一卡合件15,卡合件15上凸具一扇形片151,以其扇形片15的角度而阻挡开关13形成限位,因而其必须增加的卡合件15,除需另行制造组装外,另需增加零件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阀控式进水管,它制作快速、减少加工时间,控制出水的精确度高,防泄漏效果好,并可减少另行生产零件的成本及组装的时间。
实用新型是为样实现的进水管为一体模铸成型,进水管的内孔中央一体制有一凸环体,凸环体上设一缺槽,进水管内孔组装一胶质座,凸环体顶持胶质座,并以胶质座的侧凸块卡于凸环体的缺槽形成定位和保持胶质座的出水孔位于正确位置,胶质座出水口的胶环体由弹簧及上方的控水座顶持,此结构使出水完全受控制。
进水管顶端一体铸设扇形缺槽。
本实用新型以其模具一体铸成进水管,可快速组装胶质座,达制程快速、定位准确的功效,并使其胶质座的出水孔位处于正确位置,其胶环体配合弹簧顶持,使胶质座胶环体出水孔密贴在控水座底端面,控水座旋转时控制水量达精确出水,其进水管顶端一体制成有扇形缺槽,得以控制开关的极限定位,达到一体快速成型、加工省、制程快、控水准确和防漏效果好的目的。
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传统阀控式进水管的轴测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阀控式进水管的轴测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2结构组合的纵剖视示意图。
参照图2、3,阀控式进水管包括一进水管20,进水管20以同一模具铸造方式一体铸造成一管体状,在进水管20内孔中央一体制有一凸环体40,凸环体40上设一缺槽41,进水管20顶端一体铸制有扇形缺槽42,进水管20在铸造完成后,再行加工外螺纹43和扣环槽44;一胶质座50,其底侧设一凸块51,胶质座50环周设密封垫圈52,胶质座50顶端设两孔室53连通至底端通孔54,孔室53内容置一底端具有弹簧55的胶环体56;一控水座60,其底部设置两通孔61,控水座60顶端设方卡槽62,控水座60中央设环槽63及密封垫圈64;一C型扣环70。呈C字形状,中央呈一缺槽口71;进水管20由其顶端孔置入胶质座50,胶质座50的侧凸块51卡入进水管20凸环体40的缺槽41形成定位,和保持胶质座50的出水孔位于正确位置,再由进水管20顶端孔置入控水座60,控水座60顶压在胶质座50胶环体56上,上述各件组合完成后,以C型扣环70由进水管20的扣环槽44卡入,同时卡住其控水座60的环槽63形成控水座60和进水管20的定位;控水座60的方卡槽62可由螺钉装配锁定开关91,开关91在旋动开启或关闭时藉进水管20的扇形缺槽42形成极限定位卡止。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结构上的改进,使得阀控式进水管特性有突破性的改变,极具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权利要求1.一种阀控式进水管,由进水管和开关组成,其特征在于进水管(20)为一体模铸成型,进水管(20)内孔中央一体制有一凸环体(40),凸环体(40)上设一缺槽(41),进水管(20)内孔组装一胶质座(50),凸环体(40)顶持胶质座(50),并以胶质座(50)的侧凸块(51)卡于凸环体(40)的缺槽(41)形成定位和保持胶质座(50)的出水孔位于正确位置,胶质座(50)出水口的胶环体(56)由弹簧(55)和上方的控水座(60)顶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控式进水管,其特征是进水管(20)一体铸设有控制开关(91)启闭动作的极限定位的扇形缺槽(4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阀控式进水管,其特征是进水管为一体模具成型,进水管内孔中央一体制有一凸环体,凸环体上设一缺槽,进水管内孔组装一胶质座,胶质座侧凸块卡于缺槽形成定位,并使其胶质座出水孔位于正确位置,在进水管顶端一体制有扇形缺槽,以控制开关的极限定位,达一体快速成型,加工省、制程快、控水量准确,且防泄漏的功效。
文档编号F16L37/28GK2260943SQ9623078
公开日1997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1996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1996年9月27日
发明者谢明当 申请人:谢明当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