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的双管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51751阅读:12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的双管卡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管卡,特别是一种可调节的双管卡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管卡是水暖安装中常用的一种管件,主要用于固定管道,而随着汽车制造业的飞速发展,管卡也通常被应用到汽车制造领域当中,用于固定汽车上的各种线束和管路,如汽车底盘液压制动系统中制动油管的安装固定、汽车动力转向系统中各油管的安装固定等。目前,双管卡甚至多管卡的结构形式已被汽车行业广泛采用。
[0003]现有的双管卡结构,如中国专利申请(申请号:201310527437.6)公开了一种汽车底盘液压制动系统用管卡,包括卡体、连接于卡体外侧的至少一个具有定位安装面的的安装定位部,所述卡体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定位部上设有前后贯通且上方开口的弹性管槽,该管卡还包括上弹性卡片和下弹性卡片,所述上弹性卡片和下弹性卡片分别连接于弹性管槽两侧,相互对置,弹性地卡住管体。
[0004]又如中国专利申请(申请号:201210107690.1)公开了一种多卡头管卡,包括可拆卸的第一卡头以及第二卡头,该两个卡头分别可绕其轴向转动,且所述第一卡头和/或所述第二卡头上设置有转动限位机构,用于限定该两个卡头相对转动的最大角度。
[0005]上述的双管卡结构的各管卡之间的间距均是固定的,这就给汽车制造过程中各管路和线束的安装带来了诸多的不便,双管卡结构的重复使用性和通用性较差。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可调节的双管卡结构,其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调节两管卡之间的间距,增强双管卡结构的通用性。
[0007]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可调节的双管卡结构,包括上管卡和下管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管卡与卡口相对的外侧壁上具有向下凸出的安装筒,所述下管卡与卡口相对的外侧壁上具有向上凸出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穿设在所述安装筒内,所述上管卡和下管卡的卡口朝向相反,所述安装筒和连接柱之间还设有能够调节上管卡和下管卡之间的间距并定位的调节机构。
[0008]本双管卡结构的上管卡和下管卡之间是通过连接柱和安装筒相配合连接的,连接柱穿设在安装筒内能够沿着安装筒上下移动,通过调节机构的作用能够自由的调节上管卡和下管卡之间的间距,调节完成后,安装筒和连接柱之间通过调节机构定位,使得上管卡和下管卡之间始终保持所需的间距,方便了汽车制造过程中各管路和线束的安装,同时也增加了双管卡结构的通用性,同时还能够回收再利用,提高了重复使用性。
[0009]在上述的可调节的双管卡结构中,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一端穿设在安装筒内的调节螺栓和固设在调节螺栓杆部的斜齿轮,所述调节螺栓的轴心线与所述连接柱的轴心线相垂直,所述连接柱外侧面具有与所述斜齿轮相匹配的斜螺纹,所述斜齿轮与所述连接柱啮合连接。
[0010]通过斜齿轮和连接柱外表面斜螺纹的配合设计,两者之间形成一个蜗轮蜗杆的结构,调节时,通过旋转调节螺栓,调节螺栓能够带动固设在其杆部的斜齿轮转动,从而通过蜗轮蜗杆的原理将斜齿轮的周向运动转换成连接柱的轴向运动,连接柱能够在安装筒内移动,起到调节上管卡和下管卡之间的间距的作用,操作方便,方便了汽车制造过程中各管路和线束的安装,增加了双管卡结构的通用性和能够重复使用性。调整好之后,通过斜齿轮和连接柱上斜螺纹的啮合作用,能够起到一个定位的作用,保持上管卡和下管卡之间间距的固定。同时,通过斜齿轮和连接柱上的斜螺纹的设计,能够起到一个较好的防松动的效果,保证了使用的稳定性。
[0011]作为优选,在上述的可调节的双管卡结构中,所述斜齿轮呈圆台状。圆台状斜齿轮的设计,能够起到一个较好的导向作用,使得间距的调整更加的流畅方便,同时圆台状的设计能够起到一个预紧的作用,使得斜齿轮与连接柱的斜螺纹之间能够始终保持啮合,保证调节的正常进行,同时也能够起到一个较好的防松动的效果,保证了使用的稳定性。
[0012]作为优选,在上述的可调节的双管卡结构中,所述斜齿轮与连接柱的斜螺纹的螺旋角均为15°?20°。作为更进一步地优选,斜齿轮与连接柱的斜螺纹的法向模数设置为
1.5?2.5mm,压力角设置为20°?30°,斜齿轮与连接柱的斜螺纹采用上述的参数设计,在保证调节两管卡之间的间距的同时,防松动的效果最佳,稳定性最好。
[0013]在上述的可调节的双管卡结构中,所述安装筒具有呈筒状的安装部一和安装部二,所述安装部一与上管卡连为一体,所述安装部二位于所述安装部一的侧部且所述安装部二的中心线与所述安装部一的中心线相垂直,所述连接柱穿设在安装部一中,所述调节螺栓的杆部穿设在安装部二中且头部抵靠在所述安装部二上,所述安装部二的侧壁上开设有能够连通所述安装部一与安装部二的让位口,所述斜齿轮穿过所述让位口与穿设在安装筒中的连接柱相啮合。安装筒一采用两个筒状的安装部的设计,使得调节螺栓与连接柱是分开设置在两个不同的安装腔体内,避免干涉,能够保证间距调整的正常运行,方便操作,提升双管卡结构的通用性和能够重复使用性。
[0014]在上述的可调节的双管卡结构中,所述连接柱具有呈柱状且同轴心的连接部一和连接部二,所述连接部一的直径大于所述连接部二的直径,所述连接部一与所述下管卡连为一体,所述连接部二穿设在所述安装部一中,所述连接部一与所述安装部一相抵靠,所述连接部二上设有斜螺纹。连接部二穿设在安装部一中且能够沿着安装部一轴向移动,实现间距的调节,连接部一抵靠在安装部一的端部上,能够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调整过度。此夕卜,连接部一的直径与安装部一的外径相同,在保证间距调节功能的同时,增加了双管卡结构的整体美观性。
[0015]作为优选,在上述的可调节的双管卡结构中,所述连接部二的端部上还具有径向向外延伸的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能够与穿入安装筒中的斜齿轮相抵靠。限位凸台能够与斜齿轮抵靠,起到一个限位的作用,能够有效的防止在间距调节过程中由于调节过度而导致上管卡和下管卡的脱落。同时当上管卡和下管卡之间的间距调整到一个最大的限定位置时,限位凸台与斜齿轮的抵靠,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一个定位的作用,增加了稳定性。
[0016]在上述的可调节的双管卡结构中,所述调节螺栓的头部上还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呈“十”字型。在调节螺栓的头部上开设“十”字型的凹槽,能够方便其他操作工具的着力,增加调节操作的便捷性。
[0017]在上述的可调节的双管卡结构中,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一端穿设在安装筒内的调节螺栓和固设在调节螺栓上的齿轮,所述连接柱上沿其轴向固设有齿条,所述齿轮与齿条相啮合。调节时,通过旋转调节螺栓,调节螺栓能够带动固设在其杆部的齿轮转动,齿轮与齿条项啮合,从而能够带动齿条轴向移动,即能够带动连接柱在安装筒内移动,起到调节上管卡和下管卡之间的间距的作用,操作方便,方便了汽车制造过程中各管路和线束的安装,增加了双管卡结构的通用性和能够重复使用性。调整好之后,通过齿轮和连接柱上齿条的啮合作用,能够起到一个定位的作用,保持上管卡和下管卡之间间距的固定。
[0018]在上述的可调节的双管卡结构中,所述上管卡、下管卡、调节螺栓和斜齿轮均采用塑料材料制成。采用塑料材料制成,制造成型容易,成本较低,质量也较轻,而且塑料本身具有一定的弹性,管卡能够很好地固定管路和线束的。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可调节的双管卡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0020]1、能够自由的调节上管卡和下管卡之间的间距,操作方便,通用性好,方便了汽车制造过程中各管路和线束的安装,同时由于通用性好,也能够进行回收再利用。
[0021]2、斜齿轮和斜螺纹的配合作用,能够起到一个有效的防松动的作用,保证了使用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实施例一本可调节的双管卡结构的示意图。
[0023]图2是实施例一本可调节的双管卡结构的分解图。
[0024]图3是实施例二本可调节的双管卡结构的调节机构示意图。
[0025]图中,1、上管卡;11、安装筒;111、安装部一 ;112、安装部二 ;2、下管卡;21、连接柱;211、连接部一 ;212、连接部二 213、限位凸台;3、调节螺栓;31、凹槽;4、斜齿轮;5、齿轮;6、齿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7]实施例一
[0028]如图1所示,本可调节的双管卡结构,包括上管卡I和下管卡2。上管卡I与卡口相对的外侧壁上具有向下凸出的安装筒11,下管卡2与卡口相对的外侧壁上具有向上凸出的连接柱21,连接柱21穿设在所述安装筒11内。上管卡I和下管卡2的卡口朝向相反,安装筒11和连接柱21之间还设有能够调节上管卡I和下管卡2之间的间距并定位的调节机构。
[0029]具体地说,如图1-2所示,调节机构包括调节螺栓3和固设在调节螺栓3杆部的斜齿轮4,上管卡1、下管卡2、调节螺栓3和斜齿轮4均采用塑料材料制成。安装筒11具有呈筒状的安装部一 111和安装部二 112,安装部一 111与上管卡I连为一体,安装部二 112位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