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度调整装置及用于雷达基座调平的调整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747693阅读:来源:国知局
杆5,如图1和图2所示,螺杆5沿第二斜铁3的移动方向水平布置;螺杆5的一端与底座4的一端转动相连,其另一端穿过第二斜铁3的侧壁;螺杆5与底座4连接的一端套接有轴套52,轴套52通过销钉51固定在螺杆5上,螺杆5套接有轴套52的一端插接在连接孔44内;螺杆5与第二斜铁3通过螺纹转动连接;螺杆5穿过第二斜铁3的一端位于长孔311内。
[0057]如图1和图3所示,底座4的上表面设有凸台42,凸台42位于凹槽41的两侧,第一斜铁I的两侧均开设有敞口 12,缓冲块21底部两侧均开设有敞口槽211,敞口槽211位于敞口 12的上方且与之相互连通,凸台42与敞口 12和敞口槽211相互适配卡合。凸台42的高度不小于第一斜铁I的竖直移动高度。
[0058]如图3所示,凸台42呈“凸”字形结构,凸台42的两侧设有两个第一台阶面421和两个第二台阶面422,凸台42两侧的台阶上均设有肩台,台阶的宽度大于肩台的宽度;台阶的上表面为第一台阶面421,肩台的上表面为第二台阶面422,两个第一台阶面421之间的距离大于两个第二台阶面422之间的距离;凸台42套接在敞口 12内且第一斜铁I的底面压接在两个第一台阶面421上;凸台42的上部插接在敞口槽211内且缓冲块21的底面压接在两个第二台阶面422上。通过设置第一台阶面421,将凸台42套接在敞口 12内的同时,使第一斜铁I的底面压接在第一台阶面421上,可将第一斜铁I与底座4卡接固定;通过设置第二台阶面422,可将凸台42插接在敞口槽211内,使缓冲块21与底座4卡接固定起来,避免了调整高度过程中,第一斜铁和缓冲块的来回移动。
[0059]实施例2
[0060]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雷达基座调平的调整装置,其底部固定设置在水泥基座上,其上表面与雷达基座7固定相连;包括:
[0061]至少三个上述的高度调整装置,高度调整装置的上表面与雷达基座6固定相连;
[0062]水泥基座过渡圈8,水泥基座过渡圈8呈圆环形,其横截面呈中空的方形结构;水泥基座过渡圈8的底面与水泥基座固定相连,其上表面与高度调整装置固定相连。
[0063]螺柱9;雷达基座7的底部、水泥基座过渡圈8的上表面、缓冲块21的中部、支撑块22的中部、第一斜铁I的中部以及凹槽41的槽底均对应开设有圆形通孔6,通孔6均与长孔311相连通;螺柱6穿过通孔6将雷达基座7、水泥基座过渡圈8、缓冲块21、支撑块22、第一斜铁I和底座4固定相连,螺柱9穿过长孔311且不与第二斜铁3相连。
[0064]本实施例的用于雷达基座调平的调整装置的安装使用过程为:先在水泥基座上安装固定一个水泥基座过渡圈,水泥基座过渡圈水平放置,再将螺柱从水泥基座过渡圈上表面开设的通过穿出,螺柱位于水泥基座过渡圈内的一端设有螺母,螺柱通过螺母卡接在水泥基座过渡圈内。再依次将底座、第二斜铁、第一斜铁、缓冲块、支撑块通过各自的通孔套接在螺柱上,再将雷达基座通过底部开设的通孔套接在螺柱上,螺柱上端通过螺母旋紧固定。调整高度时,先将螺母旋松,再移动螺杆,螺杆转动带动第二斜铁沿螺杆移动,第二斜铁上表面为斜面,因此,第二斜铁可推动第一斜铁及其上的部件移动,由于第一斜铁和缓冲块卡接在底座的凸台上,因此,第一斜铁只能在竖直方向上移动,这样就起到了调节高度的作用。
[0065]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高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水平移动装置,所述水平移动装置可在水平方向上移动;所述水平移动装置的上表面为第一压接面(31),所述第一压接面(31)为斜面; 竖直移动装置,所述竖直移动装置设置在所述水平移动装置的上表面,所述竖直移动装置上与所述水平移动装置接触的面为第二压接面(I I ),所述第二压接面(I I)为斜面,所述第二压接面(11)与所述第一压接面(31)相互适配压接;所述竖直移动装置可在竖直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一压接面(31)在水平方向上移动同时推动所述第二压接面(11)在竖直方向上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移动装置包括: 第一斜铁(I),所述第一斜铁(I)的底面为第二压接面(U),所述第二压接面(1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0° -45°,所述第一斜铁(I)的上表面为平面; 支撑部(2),所述支撑部(2)压接在所述第一斜铁(I)的上表面,所述支撑部(2)用于支撑设置在其上方的需高度调整的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高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接面(1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5°。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高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2)包括: 缓冲块(21),所述缓冲块(21)压接在所述第一斜铁(I)的上表面,所述缓冲块(21)的上表面为凹面; 支撑块(22),所述支撑块(22)压接在所述缓冲块(21)的上表面,所述支撑块(22)的下表面为凸面,所述支撑块(22)的下表面与所述缓冲块(21)的上表面相互适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高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移动装置包括: 第二斜铁(3),所述第二斜铁(3)的上表面为第一压接面(31),所述第二斜铁(3)中部沿第二斜铁(3)的移动方向开设有长孔(311); 底座(4),所述第一斜铁(3)压接在所述底座(4)的上表面;所述底座(4)上表面的中部沿所述第二斜铁(3)的移动方向开设有长方形的凹槽(41),所述凹槽(41)的内侧壁上设有台阶(411),所述第二斜铁(3)压接在所述台阶(411)上; 螺杆(5),所述螺杆(5)沿所述第二斜铁(3)的移动方向水平布置;所述螺杆(5)的一端与所述底座(4)的一端转动相连,其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斜铁(3)的侧壁;所述螺杆(5)与所述第二斜铁(3)通过螺纹转动连接;所述螺杆(5)穿过所述第二斜铁(3)的一端位于所述长孔(311)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高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的上表面设有凸台(42),所述凸台(42)位于所述凹槽(41)的两侧;所述第一斜铁(I)的两侧均开设有敞口(12),所述缓冲块(21)底部两侧均开设有敞口槽(211),所述敞口槽(211)位于所述敞口(12)的上方且与之相互连通,所述凸台(42)与所述敞口(12)和所述敞口槽(211)相互适配卡合。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高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42)呈“凸”字形结构,所述凸台(42)两侧的台阶上均设有肩台,所述台阶的宽度大于所述肩台的宽度;所述台阶的上表面为第一台阶面(421),所述肩台的上表面为第二台阶面(422),两个所述第一台阶面(421)呈镜像对称设置在所述凸台(42)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二台阶面(422)呈镜像对称设置在所述凸台(42)的两侧且位于所述第一台阶面(421)的上方;两个所述第一台阶面(421)之间的距离大于两个所述第二台阶面(422)之间的距离;所述凸台(42)套接在所述敞口( 12)内且所述第一斜铁(I)的底面压接在两个所述第一台阶面(421)上;所述凸台(42)的上部插接在所述敞口槽(211)内且缓冲块(21)的底面压接在两个所述第二台阶面(422)上。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高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42)的高度不小于所述第一斜铁(I)的竖直移动高度。9.一种用于雷达基座调平的调整装置,其底部固定设置在水泥基座(10)上,其上表面与雷达基座(7)固定相连;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三个如权利1-8任一项所述的高度调整装置,所述高度调整装置的上表面与所述雷达基座(7)固定相连; 水泥基座过渡圈(8),所述水泥基座过渡圈(8)呈圆环形,其横截面呈中空的方形结构;所述水泥基座过渡圈(8)的底面与水泥基座(10)固定相连,其上表面与所述高度调整装置固定相连。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用于雷达基座调平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柱(9);所述雷达基座(7)的底部、水泥基座过渡圈(8)的上表面、缓冲块(21)的中部、支撑块(22)的中部、第一斜铁(I)的中部以及凹槽(41)的槽底均对应开设有圆形通孔(6),所述通孔(6)均与所述长孔(311)相连通;所述螺柱(9)穿过所述通孔(6)将所述雷达基座(7)、水泥基座过渡圈(8)、缓冲块(21)、支撑块(22)、第一斜铁(I)和底座(4)固定相连,所述螺柱(9)穿过所述长孔(311)且不与所述第二斜铁(3)相连。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度调整装置及用于雷达基座调平的调整装置,所述高度调整装置包括:水平移动装置,所述水平移动装置可在水平方向上移动;所述水平移动装置的上表面为第一压接面,所述第一压接面为斜面;竖直移动装置,所述竖直移动装置设置在所述水平移动装置的上表面,所述竖直移动装置上与所述水平移动装置接触的面为第二压接面,所述第二压接面为斜面,所述第二压接面与所述第一压接面相互适配压接;所述竖直移动装置可在竖直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一压接面在水平方向上移动同时推动所述第二压接面在竖直方向上移动。本发明通过设置水平移动的斜面推动竖直移动装置,高度调整过程简单方便。
【IPC分类】H01Q1/12, F16M11/04
【公开号】CN105508821
【申请号】CN201510855485
【发明人】韦辉, 益志英
【申请人】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
【公开日】2016年4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30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