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自行车减震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419215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的自行车减震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配件,尤其是一种改进的自行车减震器。
【背景技术】
[0002]我国是自行车大国,自行车是我国居民出门代步的常用工具。随着我国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各种专用的自行车的普及度也越来越高。山地骑行越野需要使用专用的山地越野自行车,由于其路况复杂,对于自行车减震器的设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 204755719 U所提供的这种普通减震器在受到大幅度变化的振动时,减震动作平顺性不足,无法满足骑行越野的较高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的自行车减震器,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高自行车在复杂越野路面上的减震效果。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种改进的自行车减震器,包括减震筒,减震筒内设置有活塞和连接杆,所述活塞上方设置有第一减震弹簧,第一减震弹簧通过第一支撑架连接至橡胶滑套,橡胶滑套滑动套接在连接杆上,橡胶滑套上设置有滑槽,第一支撑架的顶部设置有销柱,销柱滑动卡接在滑槽内;活塞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减震弹簧,第二减震弹簧的内侧设置有液压导管,活塞的底部固定有插接在液压导管内的导杆,导杆上设置有叶轮,导杆与第二减震弹簧之间设置有橡胶阻尼套。
[0006]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底部铰接有第二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的顶部连接至连接轴,连接轴固定在减震筒的内壁上。
[0007]作为优选,所述叶轮的底面设置有导流槽,叶轮的顶面设置有凸起部。
[000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改进了减震筒的结构,实现了对于连续大幅度振动的有效过滤和缓冲,提高了骑行的平顺性和车辆的操控性。振动从减震筒的底部向上传递,首先经过第二减震弹簧进行减震,导杆在液压导管内的上下移动可以有效过滤路面传递的细碎震动,并且对加大幅度振动的缓冲过程进行适当延时,提高过滤精度。导杆与第二减震弹簧之间的位移差在橡胶阻尼套的表面产生滑动摩擦力,可以降低第二减震弹簧受到高频振动时产生的窜动。震动经过第二减震弹簧过滤后,传递至第一减震弹簧处,第一减震弹簧在发生弹性形变时,第一支撑架相对于第一减震弹簧产生支撑角度的变化,从而可以利用与第一减震弹簧不同轴的支撑力提高第一减震弹簧对于振动的吸收能力。第二支撑架可以提高第一支撑架对于水平振动分量的吸收稳定性。叶轮的两个侧面分别设计有不同的导流结构,可以实现导杆在下移时的液阻小于上移时的液阻,从而提减震筒回弹的稳定性D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图ο
[0010]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叶轮的结构图。
[0011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减震弹簧与活塞连接部位的结构图。
[0012]图中:1、减震筒;2、活塞;3、第一减震弹簧;4、第一支撑架;5、连接杆;6、橡胶滑套;
7、第二减震弹簧;8、液压导管;9、导杆;10、叶轮;11、滑槽;12、销柱;13、橡胶阻尼套;14、第二支撑架;15、连接轴;16、导流槽;17、凸起部;18、圆锥孔;19、橡胶塞。
【具体实施方式】
[0013]本实用新型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粘贴等常规手段,在此不再详述。
[0014]参照图1-3,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减震筒I,减震筒I内设置有活塞2和连接杆5,所述活塞2上方设置有第一减震弹簧3,第一减震弹簧3通过第一支撑架4连接至橡胶滑套6,橡胶滑套6滑动套接在连接杆5上,橡胶滑套6上设置有滑槽11,第一支撑架4的顶部设置有销柱12,销柱12滑动卡接在滑槽11内;活塞2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减震弹簧7,第二减震弹簧7的内侧设置有液压导管8,活塞2的底部固定有插接在液压导管8内的导杆9,导杆9上设置有叶轮10,导杆9与第二减震弹簧7之间设置有橡胶阻尼套13。振动从减震筒I的底部向上传递,首先经过第二减震弹簧7进行减震,导杆9在液压导管8内的上下移动可以有效过滤路面传递的细碎震动,并且对加大幅度振动的缓冲过程进行适当延时,提高过滤精度。导杆9与第二减震弹簧7之间的位移差在橡胶阻尼套13的表面产生滑动摩擦力,可以降低第二减震弹簧7受到高频振动时产生的窜动。震动经过第二减震弹簧7过滤后,传递至第一减震弹簧3处,第一减震弹簧3在发生弹性形变时,第一支撑架4相对于第一减震弹簧3产生支撑角度的变化,从而可以利用与第一减震弹簧3不同轴的支撑力提高第一减震弹簧3对于振动的吸收能力。第一支撑架4的底部铰接有第二支撑架14,第二支撑架14的顶部连接至连接轴15,连接轴15固定在减震筒I的内壁上。第二支撑架14可以提高第一支撑架4对于水平振动分量的吸收稳定性。叶轮10的底面设置有导流槽16,叶轮10的顶面设置有凸起部17,叶轮10的两个侧面分别设计有不同的导流结构,可以实现导杆9在下移时的液阻小于上移时的液阻,从而提高减震筒I回弹的稳定性。
[0015]另外,活塞2内设置有圆锥孔18,圆锥孔18的直径由上至下逐渐缩小,圆锥孔18内活动设置有橡胶塞19,橡胶塞19的两端分别连接至第一减震弹簧3和第二减震弹簧7。通过橡胶塞19两端挤压力对于橡胶塞19位置的改变,可以实现第一减震弹簧3与活塞2连接处的角度变化幅度的变化,从而可以在第二减震弹簧7出现大幅度形变时保证第一减震弹簧3的稳定性,同时在第二减震弹簧7未出现大幅度形变时,可以提高第一减震弹簧3对于振动缓冲的效果。
[0016]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主权项】
1.一种改进的自行车减震器,包括减震筒(I),减震筒(I)内设置有活塞(2)和连接杆(5),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2)上方设置有第一减震弹簧(3),第一减震弹簧(3)通过第一支撑架(4)连接至橡胶滑套(6),橡胶滑套(6)滑动套接在连接杆(5)上,橡胶滑套(6)上设置有滑槽(11),第一支撑架(4)的顶部设置有销柱(12),销柱(12)滑动卡接在滑槽(11)内;活塞(2)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减震弹簧(7),第二减震弹簧(7)的内侧设置有液压导管(8),活塞(2)的底部固定有插接在液压导管(8)内的导杆(9),导杆(9)上设置有叶轮(10),导杆(9)与第二减震弹簧(7)之间设置有橡胶阻尼套(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自行车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4)的底部铰接有第二支撑架(14),第二支撑架(14)的顶部连接至连接轴(15),连接轴(15)固定在减震筒(I)的内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的自行车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10)的底面设置有导流槽(16),叶轮(10)的顶面设置有凸起部(1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的自行车减震器,包括减震筒,减震筒内设置有活塞和连接杆,所述活塞上方设置有第一减震弹簧,第一减震弹簧通过第一支撑架连接至橡胶滑套,橡胶滑套滑动套接在连接杆上,橡胶滑套上设置有滑槽,第一支撑架的顶部设置有销柱,销柱滑动卡接在滑槽内;活塞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减震弹簧,第二减震弹簧的内侧设置有液压导管,活塞的底部固定有插接在液压导管内的导杆,导杆上设置有叶轮,导杆与第二减震弹簧之间设置有橡胶阻尼套。本实用新型能够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提高自行车在复杂越野路面上的减震效果。
【IPC分类】F16F13/06
【公开号】CN205331312
【申请号】CN201620109451
【发明人】杨齐惺
【申请人】杨齐惺
【公开日】2016年6月22日
【申请日】2016年2月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