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瓶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24908阅读:546来源:国知局
提瓶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了提瓶机构。



背景技术:

桶装啤酒在国外已经发展了将近三十年,桶装啤酒占啤酒总产量的比例,在德国为30%,在英国为80%,在西欧其他国家也占有相当的比例。对桶装啤酒再次包装销售时,大多采用酒嘴对酒瓶或酒杯进行灌装,采用酒嘴灌装存在着灌装时会产生大量泡沫,造成计量不准确,影响品牌的声誉的问题。

阀门涉及的种类繁多,应用也及为广泛,人们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人在已有的阀中选取灌装阀或重新设计新结构的灌装阀。例如,中国专利文献曾公开的一种灌装阀【中国专利号ZL200820107112.7;授权公告号CN201176390Y】,它由阀座、动阀、回气管、阀嘴、弹簧和浮球构成。该灌装阀采用注罐式灌装;进液通道中介质具有较高的压力,当阀芯被打开的瞬间,介质以该压力或更大的压力喷射而出。采用上述灌装阀灌装啤酒,则啤酒在喷射过程中将释放大量的气体和产生大量的泡沫,进而影响灌装安全性和计量的准确性。由此可知上述灌装阀虽然能够实现液体灌装,但是明显是不合适灌装在灌装时易产生泡沫的介质。

为此,申请人之前曾提出了一种灌装阀【中国专利申请号:20091026260.1;公开号CN1016416A】,包括阀体和设置在阀体内的进气通道、进液通道、出液出气通道,阀体内还设有一根杆状的阀芯杆,阀芯杆上连接有穿出阀体且能使阀芯杆沿着阀体轴向移动的手柄组件,进液通道与出液出气通道相连通,进气通道阀芯杆与出液出气通道相连通,阀芯杆上还设有能够截止进气通道与出液出气通道且同时截止进液通道与出液出气通道的阀芯组件,且当手柄组件带动阀芯杆轴向移动时,阀芯组件能使出液出气通道单独地与进气通道或进液通道相连通。为了方便灌装一般都是通过移动瓶子达到瓶子的瓶口与进液通道相连通,由此在阀体上还需设置一个能够与瓶子相连且能够抬升瓶子的锁紧机构。

关于锁紧机构的相关文献如下:1、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一种灌装阀的锁紧装置【CN201501781U】,包括阀体底部呈管状的灌装部,灌装部上套设有能够与瓶子相连的锁紧套,在锁紧套和灌装部之间设有导向机构,当转动锁紧套时,锁紧套能够沿着导向机构运动同时能够抬升瓶子使瓶口抵靠在灌装部的底面上。又如中国专利文献曾公开的一种灌装阀的锁紧装置【CN201512400U】,包括呈管状的灌装头,灌装头上套设有周向固定且能够与工件相连的连接套,在连接套和灌装头之间设有驱动机构,当操纵驱动机构时连接套能够沿着灌装头轴向移动并使工件的灌装口抵靠在灌装头的底面上。上述的灌装阀的锁紧装置均能够实现上述的功能,但是还是存在着一些缺陷。其原因在于连接套或锁紧套均设置在灌装头上,导致所有灌装阀的下部结构及外观均相类似的问题,同时还存在着对阀体的要求也基本相同,由此导致阀体的设计不能做更大的改进,进而导致不能满足客户对产品多样性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了提瓶机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提瓶机构,包括圆柱形的套筒,套筒为中空的,套筒的侧面设有开口,开口从套筒中部延伸到套筒的底部,套筒底面边缘设有向内的折边。

作为优选,折边底部设有向上的坡口。坡口与酒瓶的外表面贴合,避免因为棱角而造成酒瓶产生磨痕。

作为优选,开口的宽度与折边内径相同。开口用于酒瓶的卡入与取出,开口宽度与折边内径相同可以使酒瓶卡入的时候保持准确的位置便于对准阀门底部的阀口。

作为优选,套筒与阀体螺纹连接。通过旋转套筒可以调整套筒内酒瓶的高度以使瓶口紧贴阀体的阀口。

作为优选,套筒内壁设有凸台,凸台底部与折边相连。凸台靠着酒瓶的侧壁,避免酒瓶在套筒内晃动。

作为优选,凸台的两末端设有向外倾斜的用于导入瓶口的斜面。斜面便于酒瓶通过开口卡入套筒内。

作为优选,套筒外壁上设有带有螺纹的固定凹槽,固定凹槽内通过螺杆固定有调节杆。

作为优选,套筒上方的内壁上设有连接螺纹。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与提瓶龙头通过螺纹连接操作简单;提瓶机构底部折边上的坡口与瓶子外表面贴合避免了刮痕的产生;套筒内设有凸台可对瓶口进行限位,避免了瓶口在提瓶机构中晃动;开口的边缘处设有斜面使瓶子更易进入套筒内。

附图说明

图1为龙头与提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提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提瓶机构的剖视图。

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阀体、2—套筒、3—开口、4—折边、5—凸台、6—凹槽、7—调节杆、8—坡口、9—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提瓶机构,如图1-图3所示,灌瓶龙头包括具有供瓶口抵靠且能够与瓶口形成密封的阀体1,本提瓶机构设置在阀体1上,提瓶机构包括圆柱形的套筒2,套筒2为中空的,套筒2的侧面设有开口3,开口3从套筒中部延伸到套筒2的底部,套筒2底面边缘设有向内的折边4。

折边4底部设有向上的坡口8。该坡口与酒瓶的外表面贴合,避免因为棱角而造成酒瓶产生磨痕。

开口3的宽度与折边4内径相同。开口3用于酒瓶的卡入与取出,开口3宽度与折边4内径相同可以使酒瓶卡入的时候保持准确的位置便于对准阀门1底部的阀口。

套筒2与阀体1螺纹连接。通过旋转套筒2可以调整套筒2内酒瓶的高度以使瓶口紧贴阀体1的阀口。

套筒2内壁设有凸台5,凸台5底部与折边4相连。凸台5靠着酒瓶的侧壁,避免酒瓶在套筒2内晃动。

凸台5的两末端设有向外倾斜的用于导入瓶口的斜面9。斜面9便于酒瓶通过开口3卡入套筒2内。

套筒2外壁上设有带有螺纹的固定凹槽6,固定凹槽6内通过螺杆固定有调节杆7。

套筒上方的内壁上设有连接螺纹,用于与灌装龙头螺纹连接。

该提瓶机构与提瓶龙头通过螺纹连接操作简单;提瓶机构底部折边4上的坡口8与瓶子外表面贴合避免了刮痕的产生;套筒2内设有凸台5可对瓶口进行限位,避免了瓶口在提瓶机构中晃动;开口3的边缘处设有斜面9使瓶子更易进入套筒2内。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