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式气柜活塞钢混凝土组合箱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03017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干式气柜活塞钢混凝土组合箱梁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活塞环梁,具体为一种干式气柜活塞钢混凝土组合箱梁。



背景技术:

干式气柜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广泛应用于冶金、石化等行业,目前常用的干式气柜形式为正多边形稀油密封型气柜、两段式橡胶膜密封型气柜、单段式橡胶膜密封型气柜、新型圆筒型气柜和可隆型气柜,其中除了正多边形稀油密封型气柜没有活塞环梁外,其它柜型的活塞均有活塞环梁,而随着投产气柜数量的增多,一些使用上的问题也逐渐反映出来,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个就是活塞箱梁混凝土高度的问题。

在新型圆筒型气柜和可隆型气柜的设计理念中,活塞环梁内的混凝土完全是配重使用的,活塞环梁的荷载主要由活塞环梁的箱梁承担,这样的设计要求活塞环梁的箱梁壁厚非常厚,构造及施工难度较大,而混凝土本身良好的受力性能却完全没有得到利用。

在单段式橡胶膜密封气柜和两段式橡胶膜密封气柜的设计理念中,活塞箱梁里的混凝土是活塞箱梁受力的重要参与构件,在气柜结构中,受力最复杂的非活塞箱梁莫属,而混凝土良好的受力性能很好的改善活塞箱梁的受力环境,而实际工程中,业主往往要求气柜的运行压力较低,或要求活动配重较多,这样就造成活塞环梁内的混凝土浇筑高度较低,这样就很难满足结构受力要求,国内已有数起因混凝土高度不够造成整个活塞环梁破坏,进而造成整个活塞围栏整体失稳,造成溃塌,造成非常严重的事故;另一方面,活塞箱梁是兼作走道用的,而在进行活塞箱梁设计时,活塞箱梁内部因受力需要,往往设置了大量的加劲肋,这些加劲肋由于受力要求,往往高度较高,当气柜压力较高时,活塞箱梁内部的混凝土浇筑满,则活塞箱梁走道的使用功能完全满足,而当气柜压力较低时,则混凝土浇筑高度就较低,会出现活塞箱梁加劲肋高度较高,此时就出现加劲肋高出混凝土表面,给活塞箱梁的走道功能造成非常大障碍,也严重影响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干式气柜活塞钢混凝土组合箱梁。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干式气柜活塞钢混凝土组合箱梁,包括上端开口的箱梁壳体和箱梁混凝土;所述箱梁壳体内部沿着箱梁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有轻质材料,所述箱梁壳体与所述轻质材料之间填充满所述箱梁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质材料通过定位机构限位在预设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位于箱梁混凝土内部沿轻质材料延伸的方向设置的若干轻质材料架立筋;所述的轻质材料架立筋一端固定所述的轻质材料,另一端延伸至箱梁壳体底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轻质材料截面为四边与环梁截面四边品行的矩形;

所述箱梁混凝土内部沿轻质材料周圈设置有截面为矩形的轻质材料架立筋,所述轻质材料架立筋包括若干平行于箱梁纵截面的轻质材料横向架立筋、若干垂直于箱梁纵截面的轻质材料纵向架立筋。

进一步的,所述轻质材料截面为圆形;所述箱梁混凝土内部沿轻质材料周圈设置有截面为环形的轻质材料架立筋。

进一步的,所述轻质材料横向架立筋包括平行于活塞环梁上表面的水平架立筋和垂直于活塞环梁上表面的垂直架立筋;

所述垂直架立筋下端延伸至箱梁壳体底板上,用于对支撑和定位所述的轻质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轻质材料架立筋和轻质材料之间设置一定数量的垫块,所述垫块一端与轻质材料接触,另一端与轻质材料架立筋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轻质材料架立筋还包括连接水平架立筋和垂直架立筋的角筋。

进一步的,所述述箱梁混凝土内位于轻质材料架立筋和箱梁壳体之间还设置有若干用于增加强度的活塞箱梁加劲肋。

进一步的,所述的活塞箱梁加劲肋包括平行于活塞环梁上表面的水平加劲肋、垂直于活塞环梁上表面的垂直加劲肋和连接水平加劲肋和垂直加劲肋的角度加劲肋。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可调压型圆筒型气柜活塞环梁,通过设置架立筋,实施过程中要先将轻质材料设置在箱梁壳体内预设位置,再向箱梁壳体与轻质材料之间填充混凝土,设置了定位机构,可以将轻质材料设置在预想设置的位置上,更准确和方便的对位置的限定,可直接一次性填充未凝固的箱梁混凝土,操作快速、方便。

通过设置加劲肋起到对内部轻质材料和架立筋的保护,可以抵抗横向和纵向的剪切力。

附图说明

图1为圆筒型气柜新型活塞箱梁示意图;

图2为两段式橡胶膜密封型新型活塞箱梁示意图;

图3为单段式橡胶膜密封型新型活塞箱梁示意图;

图4为活塞箱梁内部构造示意图;

图5为活塞箱梁轻质材料处放大图;

图6为活塞箱梁加劲肋处轻质材料示意图。

封闭式箱梁壳体1、箱梁混凝土2、箱梁箍筋3、箱梁纵向筋4,锚爪5、轻质材料6、轻质材料架立筋7、轻质材料横向架立筋71、轻质材料纵向架立筋72、垫块8、轻质材料角筋9、活塞箱梁加劲肋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干式气柜活塞钢混凝土组合箱梁,包括上端开口的箱梁壳体1和箱梁混凝土2;所述箱梁壳体1内部沿着箱梁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有轻质材料6,所述箱梁壳体1与所述轻质材料6之间填充满所述箱梁混凝土2,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质材料6通过定位机构限位在预设位置。

实施过程中要先将轻质材料设置在箱梁壳体内预设位置,再向箱梁壳体与轻质材料之间填充混凝土,设置了定位机构,可以将轻质材料设置在预想设置的位置上,更准确和方便的对位置的限定,可直接一次性填充未凝固的箱梁混凝土,操作快速、方便。

实施例二,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位于箱梁混凝土2内部沿轻质材料6延伸的方向设置的若干轻质材料架立筋7;所述的轻质材料架立筋7一端固定所述的轻质材料6,另一端延伸至箱梁壳体1底板上。

通过架立筋对轻质材料进行限位,架立筋下端抵接在箱梁壳体地板上,上部环绕在轻质材料纵截面的周圈,可以稳定的设置好轻质材料的位置,也可一定程度上给轻质材料一定包括,提供一定强度。

实施例三,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轻质材料6截面为四边与环梁截面四边品行的矩形;

所述箱梁混凝土2内部沿轻质材料6周圈设置有截面为矩形的轻质材料架立筋7,所述轻质材料架立筋7包括若干平行于箱梁纵截面的轻质材料横向架立筋71、若干垂直于箱梁纵截面的轻质材料纵向架立筋72。

轻质材料架立筋的设置,不但这安装过程中对轻质材料起到了支撑作用,并且起到了增加强力的作用,用以抵抗剪切力。

优选地,纵向加强筋72的数量和位置由空腔的尺寸确定,其大小和间距需满足受力要求,同时还需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实施例四,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轻质材料6截面为圆形;所述箱梁混凝土2内部沿轻质材料6周圈设置有截面为环形的轻质材料架立筋7。

设置为圆形使得轻质材料受力均匀,防止轻质材料受力遭到破坏。

架立筋根据轻质材料的形状设置,环绕在轻质材料周圈,支撑效果更好,更加稳定,填充箱梁混凝土时受力更加均匀,不会产生歪斜和位置偏移。

实施例五,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轻质材料横向架立筋71包括平行于活塞环梁上表面的水平架立筋和垂直于活塞环梁上表面的垂直架立筋;

所述垂直架立筋下端延伸至箱梁壳体底板上,用于对支撑和定位所述的轻质材料。

架立筋的支撑端选用垂直架立筋向下延伸,直接抵接到箱梁壳体底板上,结构更加稳固,设计简单节省材料。

实施例六,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轻质材料架立筋7和轻质材料6之间设置一定数量的垫块8,所述垫块8一端与轻质材料6接触,另一端与轻质材料架立筋7接触。

优选地,所述垫块厚度不大于50mm。主要是满足环梁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垫块的数量有根据具体的工程尺寸确定。

实施例七,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轻质材料架立筋7还包括连接水平架立筋和垂直架立筋的角筋9。

增加角筋使架立筋结构更稳固。

实施例八,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箱梁混凝土内位于轻质材料架立筋和箱梁壳体之间还设置有若干用于增加强度的活塞箱梁加劲肋。

增加加劲肋起到对内部轻质材料和架立筋的保护。

实施例九,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的活塞箱梁加劲肋包括平行于活塞环梁上表面的水平加劲肋、垂直于活塞环梁上表面的垂直加劲肋和连接水平加劲肋和垂直加劲肋的角度加劲肋。

结构更坚固,抵抗剪切力的效果更好。

实施例十一,最优实施例,具体实施方式,在施工安装过程中,在活塞支撑上安装开口式箱梁壳体和箱梁加劲肋,待上述安装完成后将锚爪按照要求焊接在开口式箱梁壳体上,然后在设计位置安装轻质材料板架立筋并铺设轻质材料板和轻质材料板垫块,将制作好的箱梁箍筋和箱梁纵向筋分别铺设在活塞箱梁内部,顶部箱梁纵向筋放置在箱梁加劲肋上面,侧面的箱梁纵向筋穿过箱梁加劲肋铺设,侧面的箱梁纵向筋也可分段焊接于箱梁加劲肋上,待上述工作完成后,一次性浇筑箱梁混凝土至活塞箱梁顶部,混凝土标号不得低于C20。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