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饮料灌装高效旋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16258发布日期:2018-07-11 01:02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料灌装领域,具体的来说是涉及一种饮料灌装高效旋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生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越来越重视,不管是在平时的早餐或在平时的零时等都会涉及到牛奶、豆奶或其它饮料等。在现饮料的灌装方式有多种多样,但其中的目标是相同,都是为防止饮料感染细菌,加快灌装速度,灌装的量准确。现有的饮料灌装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插入式灌装,第二种是隔空灌装,但是不管哪种灌装方式都是需要在灌装前对空灌装瓶进行放入需要固定的链条夹或传送装置上。

不管是何种的灌装方式,在灌装好后需要对饮料进行封盖。现有的很多的旋盖机都是比较复杂,价格比较昂贵的,同时旋盖的效率不高,从而使得在饮料灌装的过程影响饮料的生产。因此,需要研发出一种价格便宜,满足社会的需求,并且工作效率高的旋盖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饮料灌装高效旋盖装置,解决现有旋盖装置价格昂贵、结构复杂和旋盖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饮料灌装高效旋盖装置,包括支架、液压泵Ⅰ、若干个电机、旋盖头、瓶盖引入装置、传送链和控制装置;

所述支架包括横板、支撑柱、底板和活动板,横板设置在支撑柱的顶端,活动板通过轴承套活动设置在支撑柱上,底板设置在支撑柱底部;液压泵Ⅰ一端设置在横板上,另一端设置在活动板上;电机竖直固定在活动板底部;旋盖头设置在电机的转轴上;底板上位于电机的正下方设置有圆孔,瓶盖引入装置切斜设置底板上且与底板上的圆孔在同一条直线上;传送链设置在底板的底部,控制装置的控制端分别与液压泵Ⅰ和电机连接。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传送链上设有若干个悬挂装置,悬挂装置设置为“U”字形。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传送链的同侧上端、下端或传送链的对立侧设置有压紧装置;所述压紧装置包括压紧夹和液压泵Ⅱ,液压泵Ⅱ的控制端与控制装置连接,液压泵Ⅱ通过液压泵轴与压紧夹的背侧固定连接,压紧夹设置为“U”字形。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压紧夹上设置有紧压片,紧压片为具有弹性的塑料或塑胶,紧压片设置为弧形,固定在压紧夹的“U”字形边缘。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瓶盖引入装置设置为内部空心的方形壳体,出口处底部设置为水平的缓冲区,顶部设置为水平的滞留区,缓冲区与传送链上的灌装瓶顶部竖直高度间隔0.5厘米-2厘米,缓冲区的长度为2厘米-4厘米。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控制装置包括微处理器、电机驱动电路和时钟电路,所述微处理器通过电机驱动电路与液压泵Ⅰ、电机和液压泵Ⅱ连接,时钟电路与微处理器连接,微处理器使用STM32系列的单片机芯片。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支架的活动板下设置有若干个电机,从而使得根据生产速率的需要进行设定电机的个数,从而液压泵Ⅰ的上下活动带动活动板下电机进行上下运动使得旋转的电机对灌装瓶盖进行拧紧,拧紧瓶盖的是通过旋盖头内的凹凸条纹进行带动瓶盖拧紧;从而解决了现有很多生产线只能一次对一个灌装进行旋盖的问题,提高饮料灌装的生产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瓶盖引入装置结构图。

图中标号说明:1支架、2横板、3支撑柱、4地板、5液压泵Ⅰ、6轴承套、7电机、8旋盖头、9瓶盖引入装置、10传送链、11悬挂装置、12压紧装置、13压紧夹、14液压泵Ⅱ、15紧压片、16滞留区、17缓冲区、18灌装瓶盖、19灌装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饮料灌装高效旋盖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支架1、液压泵Ⅰ5、4个电机7、旋盖头8、瓶盖引入装置9、传送链10、压紧装置12和控制装置。

所述支架1包括横板2、4根支撑柱3、底板4和活动板。横板2设置在支撑柱3的顶端,支撑柱3顶部设置为螺纹结构,通过螺丝把横板2机芯固定。活动板通过轴承套6活动设置在支撑柱3上,轴承套6与支撑柱3之间设置有润滑油。底板4设置在支撑柱3底部,底板4设置的比横板2和活动板的长度长。控制装置的控制端分别与液压泵Ⅰ5和电机7连接。

液压泵Ⅰ5一端设置在横板2上,另一端设置在活动板上,液压泵Ⅰ5上下运动带动活动板上下运动。电机7竖直固定在活动板底部,电机7为步进电机,旋盖头8设置在电机7的转轴上,旋盖头8设置为圆形套,套内设置有凹凸的条纹,通过条纹带动瓶盖拧紧。底板4上位于电机7的正下方设置有圆孔,圆孔的个数与电机的个数相同,圆孔的大小比旋盖头8稍微大。

如图2所示,瓶盖引入装置9切斜设置底板4上且与底板4上的圆孔在同一条直线上。瓶盖引入装置9设置为内部空心的方形壳体,出口处底部设置为水平的缓冲区17,顶部设置为水平的滞留区16,缓冲区17与传送链10上的灌装瓶19顶部竖直高度间隔0.5厘米-2厘米,缓冲区17的长度为2厘米-4厘米。方形壳体倾斜放置,由于瓶盖的重力作用会对最前端的那个瓶盖长生推力,在最前面的那个瓶盖到达缓冲区17时,在推力作用把瓶盖推出缓冲区17,在瓶盖有一半没有缓冲区17支撑时,瓶盖前边一半会向下倾斜,瓶盖后面一半的顶部会接触顶在滞留区16底部,后面一个瓶盖刚好嵌入在瓶盖后面一半的底部上,从而使得瓶盖后面一半与滞留区16底部长生摩擦,不会直接掉下,当灌装瓶被传送链10带到灌装瓶盖18底部时,瓶盖前边一半下倾斜部分会扣在灌装瓶19的顶部,从而被灌装瓶19带走,到电机7正下方时被统一进行封盖处理。

传送链10设置在底板4的底部,传送链10上设有若干个悬挂装置11,悬挂装置11设置为“U”字形。传送链10上的悬挂装置11主要用于悬挂灌装瓶,达到与传送带一样的效果。

传送链10的同侧上端、下端或传送链10的对立侧设置有压紧装置12。压紧装置12包括压紧夹13和液压泵Ⅱ14,液压泵Ⅱ14的控制端与控制装置连接,液压泵Ⅱ14通过液压泵轴与压紧夹13的背侧固定连接,压紧夹13设置为“U”字形。压紧夹13上设置有紧压片15,紧压片15为具有弹性的塑料或塑胶,紧压片15设置为弧形,固定在压紧夹13的“U”字形边缘。压紧装置12主要是在电机对瓶盖进行拧紧时,防止灌装瓶跟随电机转动,压紧装置12对灌装瓶进行固定的作用。

控制装置包括微处理器、电机驱动电路和时钟电路。所述微处理器通过电机驱动电路与液压泵Ⅰ5、电机7和液压泵Ⅱ14连接。时钟电路与微处理器连接,微处理器使用STM32系列的单片机芯片。控制装置通过输出控制信号控制液压泵Ⅰ5和液压泵Ⅱ14来回运动,同时控制电机7的开启与关闭。

以上已对本实用新型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创造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种种的等同的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