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保持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112760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模板保持部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框架形状测定装置来测定仿照镜框的框架而成形的模板的形状以确认镜框的框架形状测定装置的精度等的模板保持部件。
背景技术
我们知道一种在用保持棒从上下方向夹持镜框的状态下测定镜框的框架形状的传统的框架形状测定装置。
对于这种框架形状测定装置,如日本特开昭61-267732号公报、特开平3-261 814号公报、特开平4-93163号公报、特开平10-328992号公报等所揭示的那样,在将仿照镜框的框架形状而形成的模板安装在保持构件上并用螺钉紧固后,在使该保持构件保持在保持部件本体上的状态下,在框架形状测定装置上装上保持部件本体,确认框架形状测定装置的测定精度等。在确认后,分别将模板、保持构件、螺钉、保持部件本体分别容纳在框架形状测定装置的抽屉等中。
但是,在上述的框架形状测定装置中,由于将模板用螺钉紧固在保持构件(模板安装构件)上,故不仅固定作业费功夫,而且由于保持构件与螺钉独立,故尤其存在着丢失小螺钉之虞。另外,由于还分别容纳保持构件与保持部件本体,故尤其存在着丢失小保持构件之虞。
因此,本发明的第1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将螺钉等模板安装在模板安装构件上的零件不会丢失的模板保持部件。
本发明的第2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容易地进行模板在模板安装构件上的装拆作业的模板保持部件。
还有,本发明的第3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将安装模板的模板安装构件与保持部件本体一起保管、防止该模板安装构件丢失的模板保持部件。
发明的公开为实现第1目的,技术方案1的模板保持部件具有模板安装构件,其设有保持用孔,且设有使形成镜片的框架形状的模板卡合抵接的模板卡合部;保持部件本体,其可装拆地保持所述模板安装构件并可装拆地安装在框架形状测定装置上,并具有可移动地保持在所述模板安装构件上并可贯通插入所述保持用孔内的模板卡止构件以及使所述模板卡止构件移动操作的操作构件,在通过操作所述操作构件而由所述模板卡止构件保持所述模板用的模板保持部件中,其特点是,所述操作构件及所述模板卡止构件在装拆、操作所述模板时被保持在所述模板安装构件上。
另外,为实现上述第2目的,技术方案2的发明是,在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模板保持部件中,所述模板卡止构件是贯通插入所述模板的保持用孔内的弹性支柱,所述操作构件是通过按压所述弹性支柱使其直径扩大、从而使所述弹性支柱的外周面移动到所述保持用孔的内周面侧并使所述弹性支柱与所述保持用孔压接的按压支柱。
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明是,在如技术方案2所述的模板保持部件中,所述按压支柱具有螺钉轴,其向轴线方向贯通所述弹性支柱且沿轴线方向在规定范围内可进退自如地旋装在所述模板安装构件上;以及操作捏手,其设在该螺钉轴的突出端部上并与所述弹性支柱抵接。
为实现上述第2目的,技术方案4的发明是,在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模板保持部件中,所述模板卡止构件是相对与所述模板卡合部抵接的所述模板的保持用孔的内周缘而可进退动作地被安装在所述模板安装构件上的移动卡止构件,所述操作构件是相对所述模板安装构件旋转自如且沿轴线方向不能移动地被保持在所述模板安装构件上的螺钉轴,所述螺钉轴的轴线朝向所述移动卡止构件的进退方向而旋装在所述移动卡止构件上。
为实现上述第2目的,技术方案5的发明是,在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模板保持部件中,所述模板卡止构件是相对与所述模板卡合部抵接的所述模板的保持用孔的内周缘而可进退动作地被安装在所述模板安装构件上的移动卡止构件,所述操作构件沿所述移动卡止构件的进退方向在规定范围内进退动作自如地被保持在所述模板安装构件上、且向所述模板的内周缘而受到弹簧的弹力。
为实现上述第3目的,技术方案6的发明是,在如技术方案1~5中任一项所述的模板保持部件中,所述保持部件本体一体地具有将所述模板安装构件容纳的容纳部。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表示镜框的框架形状测定装置和磨削机的关系说明图。
图2是框架形状测定装置的放大立体图。
图3(a)是框架形状测定装置的主要部分说明图,(b)、(c)是说明(a)的筒轴与操作轴关系用的剖视图,(d)是保持爪的说明图。
图4(a)~(c)是图3所示的框架形状测定装置的镜框保持的动作说明图。
图5是表示保持构件与模板关系的分解立体图。
图6(a)是图5的保持构件的侧视图,(b)是使(a)的弹性支柱压缩变形后的侧视图,(d)、(e)是使模板的板厚(壁厚)不同时的弹性支柱的作用说明用的剖视图,(e)是保持构件的弹性支柱的安装部的剖视图。
图7是保持部件本体的仰视的立体图。
图8是保持部件本体的俯视的立体图。
图9是将保持构件容纳在保持部件本体内状态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10(a)~(c)是使用图7所示的保持部件本体并用图2所示的框架形状测定装置来测定模板的框架形状时的动作说明图。
图11(a)~(c)是表示本发明的框架形状测定装置的实施形态2的例子的动作说明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形态3的模板保持部件的保持构件侧视图。
图13是图12的俯视图。
图14是图12的右视图。
图15是沿图13中A-A线的剖视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形态4的模板保持部件的保持构件侧视图。
图17是图16的俯视图。
图18是图16的右视图。
图19是沿图17中B-B线的剖视图。
图20是本发明实施形态4的模板保持部件的保持构件剖视图。
图21是图20中保持构件的作用说明图。
发明的实施形态(实施形态1)下面,根据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模板保持部件的实施形态。
图1中,1是作为框架形状测定装置,2是根据来自框架形状测定装置1的镜框形状数据而将被加工透镜磨削加工成镜片形状的磨削机。
框架形状测定装置1如图2所示,具有在上面10a的中央设有开口10b的测定装置本体10和设在上面10a的开关部11。在该开关部11上具有左右的测定模式切换用.的模式切换开关12、测定开始用的起动开关13以及数据传送用的传送开关14。
另外,框架形状测定装置1具有将镜框MF的左右透镜框LF、RF予以保持的镜框保持机构15、15′及其操作机构16。由于镜框保持机构15、15′是相同结构,故如图3所示,仅说明一方镜框保持机构15。图3中,17、18是朝上下固定在测定装置本体10内的底座(未图示)上并设成互相平行的支承框,19是突设在支承框18外面(与支承框17相反侧的面)的卡止销,20是设在支承框18上端部上的圆弧状槽,21、22是设在支承框17、18上的安装孔。安装孔21、22位于圆弧状槽20与卡止销19之间,圆弧状槽20设成与安装孔21、22同心。
(操作机构16)操作机构16具有旋转自如地保持在支承框17、18的安装孔21、22中的操作轴23;固定在操作轴23的一端部(支承框18侧的端部)的从动齿轮24;贯通支承框18及测定装置本体10正面10c的旋转轴25;固定在旋转轴25的一端部(或设成一体)且与从动齿轮24啮合的驱动齿轮26;以及安装在旋转轴25的另一端部上的操作杆27。图中,23a是设在操作轴23上的扁平部,该扁平部23a设在操作轴23的两端部附近。
另外,在测定装置本体10上形成有延伸到上面10a及正面10c的凹部28,在该凹部28的上面形成有圆弧状的突部29,在上面10a标有位于突部29左右的“打开”、“关闭”。并且,在凹部28的正面上配设有上述的操作杆27,设在操作杆27的上端部上的折弯部即指示部27a在突部29上移动。
另外,在从动齿轮24与卡止销19之间,设有进行镜框保持(与上述的“关闭”对应)及镜框保持解除(与上述的“打开”对应)的2个位置保持机构(2个位置保持装置)30。
该2个位置保持机构30具有上述的圆弧状槽20;突设在从动齿轮24的侧面且贯通圆弧状槽20的可动销31;以及夹装在可动销31与卡止销19之间的弹簧(拉伸螺旋弹簧)32。该圆弧状槽20如上所述,由于设成与安装孔21、22同心,故从动齿轮24、操作轴23也同心。因此,可动销31因弹簧32的拉伸力而由圆弧状槽20的两端部20a、20b中的任一方保持。
此外,操作机构16具有沿长度方向可移动且向周向稍可相对旋转的被保持在操作轴23上的一对筒轴33、33。在该筒轴33内的非整圆状贯通孔33a的扁平部33b与操作轴23的扁平部23a之间,如图3(b)、(c)所示,形成有稍许间隙S。分别在筒轴33、33上安装有利用自己的弹力而可伸缩的弹性部的绳状体34(图3(a)中仅图示一方)。该绳状体34具有一端部固定在筒轴33上的弹簧35和与弹簧35的另一端部连接设置的钢丝36。
(镜框保持机构15、15′)镜框保持机构15具有一对可动框37、37,其可向水平方向移动并可互相相对接近、离开地被保持在测定装置本体10内。各可动框37由水平板部38和朝上下与水平板部38的一端部连接设置的垂直板部39形成大致L字状。并且,在垂直板部39上保持有旋转自如但不能向轴向移动的筒轴33。
另外,镜框保持机构15如图4所示,具有夹装在水平板部38、38间的拉伸螺旋弹簧40;固定在水平板部38的前端缘部的中央处的支承板41;以及配设在突出于水平板部38上方的部分与垂直板部39之间的爪安装板42。该爪安装板42以一侧部42a的轴状支承突部42c为中心可转动地被保持在支承板41和垂直板部39上。省略爪安装板42的后部侧的轴状支承突部的图示。
在爪安装板42的另一侧部42b的前端突设有轴状的尖锥状的保持爪43作为第1保持棒;在爪安装板42的另一侧部42b的后端部用支承轴45保持有可转动的作为第2保持棒的轴状的保持爪44的后端部。该保持爪44的基部44a形成方形板状(参照图3(d),而前端部形成尖锥状,同时,以支承轴45为中心转动而相对保持爪43可作相对接近、离开。并且,保持爪44的前端部和爪安装板42受到卷绕在支承轴45上的未图示的扭簧的向始终打开的方向的弹力。
此外,在垂直板部39上,位于保持爪44的上方突设有与操作机构16联动的L字状的卡合爪46。向该卡合爪46的前端部下方延伸的棱角状爪部46a与保持爪44卡合。由此,当爪保持板42的另一侧部42b以一侧部42a为中心向上方转动时,保持爪43、44的间隔就克服扭簧的弹力而变狭小。
另外,如图3(d)所示,卡合爪46的棱角状爪部46a与保持爪44的大致中央部卡合。而在卡合爪46与筒轴33之间配设有旋转自如地保持在垂直板部39上的惰轮47。在该惰轮47上支承有上述的钢丝36,钢丝39的端部位于两侧部42a、42b间的大致中央并固定在爪安装板42上。
另外,各可动框37、37,其相对部侧由框架导向构件48罩住。该框架导向构件48具有固定在水平板部38前端的垂直板部48a;固定在垂直板部39上端的水平板部48b;以及连接设置在板部48a与48b连接设置的拐角上且向水平板部48b侧倾斜的倾斜导向板部48c。并且,在垂直板部48a上形成有与保持爪43、44相对应的开口48d,保持爪44从开口48d突出。而保持爪43的前端部,在保持爪44、43打开最大的状态(参照图4(a)、(b))下,位于开口48d内。
设在各可动框37、37上的框架导向构件48、48的垂直板部48a、48a具有互相设成平行而相对的面,作为保持面。该一对垂直板部48a、48a的保持面之间,随着可动框37、37的相对接近、离开而相对接近、离开。
另外,框架形状测定装置1具有对眼镜的镜框MF的框缘即镜框MF的透镜框LF(RF)进行形状测定的形状测定装置。该形状测定装置,通过使测头(フィ一ラ一)50沿镜框F的V形槽51移动,而将测头50的移动位置作为相对角度θi的矢径ρi,即,可求得极坐标形式的透镜形状信息θi、ρi。对于这种结构,由于可采用公知技术,故其详细说明省略。
框架形状测定装置1具有测量模板及模型透镜等形状的半圆椎形测头50a(参照图10(c))。该测头50a与测头50切换使用。该测头50a、测头50及其切换机构可采用本申请人的以前申请所公开的技术,故在此详细说明省略。
磨削机2如图2所示,其具有对被加工透镜的周缘进行磨削加工的加工部60(详细图示省略)。对于该加工部60,在滑架的一对透镜旋转轴间保持被加工透镜,根据上述的透镜形状信息θi、ρi来控制该透镜旋转轴的转动和滑架的上下转动,用旋转的磨削砂轮来磨削加工被加工透镜的周缘。该结构是公知技术,故其详细说明省略。
(模板保持部件)图5中,80是形成眼镜的透镜框的形状或镜片形状等框架形状的模板。该模板80的形状可使用图8所示的模板保持部件A由框架形状测定装置1进行测定。另外,通过测定预先确定的周长(例如162.83mm)的模板80的周长,就可确认模板80的精度等。
该模板保持部件A具有安装模板80的保持构件90(模板安装构件)和使保持构件90保持的保持部件本体100(参照图10)。
该模板80具有在其中心形成的轴贯通用的保持用孔(贯通孔)81和在保持用孔81两边的位置所形成的定位小孔82及调整长孔83。
该调整长孔83起到如下作用在将模板80安装在保持构件(模板安装构件)90上时,即使模板80的孔82、83间的尺寸和保持构件90的后述的突起97a、97b间的尺寸因成形、加工而产生尺寸波动,也可允许该尺寸波动所引起的误差。
作为模板安装装置的保持构件90,具有保持在保持部件本体100上的树脂制的底座部91。该底座部91一体形成有侧面形状为圆弧状且平面形状为长方形的底座本体91a;设在底座本体91a的圆柱状外面的中央部处的圆柱状部96;从与该底座本体91a的圆柱状部96相反一侧的平坦的端面91b的长度方向两端突出的凸缘部97、97。
该底座部91的凸缘部97侧的端面91b为模板卡合部。而且在圆柱状部96的端面形成有与凸缘部97的突出方向相同方向延伸定位槽96a。另外,在圆柱状部96的外周形成有环状的环状卡止槽96b。此外,在一方凸缘部97上突设有与定位小孔82的内径大致相同直径的突起97a,在另一方的凸缘部97上突设有与调整长孔83卡合的突起97b。
另外,保持构件90具有如图6(e)所示那样的埋设在底座部91的底座本体91a上的轴状或筒状的轴承件(轴安装构件)92。该轴承件92上,如图6(e)所示,从外侧依次形成有小直径孔92a、螺纹孔92b、大直径孔92c。
另外,保持构件90具有可旋转规定圈数地保持在轴承件92上的轴93作为操作构件。即,轴93具有旋装在螺纹孔92b内的螺纹部93a、一体地设在向螺纹部93a的大直径孔92c内的突出端部上的头部93b。利用该结构,当轴93正旋转或逆旋转时,轴93利用螺纹部93a的作用而向轴线方向在规定的范围内可作进退动作。上述的各突起97a、97b实质上是相同的,设在以轴93为中心的对称位置处且与轴93平行。
此外,保持构件90具有可插入于轴93的从轴承件92突出的部分的基部侧的弹性支柱94和安装在轴93的前端侧的按压支柱(操作捏手)95。该弹性支柱(弹性筒体)94由橡胶等可变形的弹性体(弹性材料)做成模板卡止构件,按压支柱95用螺钉95a固定在轴93上。94a是夹装在轴承件92的端面与弹性支柱94之间的垫圈,94b是夹装在弹性支柱94与按压支柱95之间的垫圈。该垫圈94a、94b烧接固定在弹性支柱94的两端部上,改善操作性。另外,垫圈94a、94b通过由滑动良好的轴承材料等形成,则可减少旋转操作轴93时的摩擦阻力,从而改善轴93的旋转操作性。在旋转操作该轴93时,弹性支柱94不会产生磨损。
当捏住作为操作捏手的按压支柱95旋转操作轴93、并利用螺纹部93a的作用而埋设轴93时,按压支柱95就接近凸缘部97侧,弹性支柱94受到按压支柱95的按压,弹性支柱94因该压力而变形成如图6(b)所示的大致桶形。
而且,在模板80是如图6(c)那样的小于弹性支柱94长度的薄壁时,将如图6(a)那样的未变形成桶形的弹性支柱94插入模板80的保持用孔81内,并使各突起97a、97b与各空82、83卡合,一旦模板80紧贴在凸缘部97侧的面(模板卡合部)91b上,弹性支柱94的一部分就从保持用孔81突出。在该状态下,旋转操作按压支柱95而使轴93旋转,通过利用螺纹部93a的作用而使按压支柱95变位到底座本体91a侧,则从弹性支柱94的保持用孔81突出的部分如图6(c)所示那样弹性变形成桶形而使直径变大。通过使从该弹性支柱94的保持用孔81突出的部分变形成桶形,从该弹性支柱94的保持用孔81突出的部分的外周面就移动变位到模板80的保持用孔81的内周缘侧而与保持用孔81压接,模板80被安装(保持)在保持构件90上。
另外,在模板80如图6(c)那样与弹性支柱94长度大致相同或超过它的厚壁时,旋转操作按压支柱95而使轴93旋转,通过利用螺纹部93a的作用而使按压支柱95变位到底座本体91a侧,则弹性支柱94在保持用孔81内如图6(b)所示那样弹性变形成桶形而使直径欲变大。由此,弹性支柱94的外周面移动变位到保持用孔81的内周面侧而与保持用孔81的内周面(内周缘)压接,模板80被安装(保持)在保持构件90上。
如此,与模板80的壁厚无关而可容易地将模板80安装在保持构件90上。而且,无论模板的板厚的大小,弹性支柱94的变形是自由的,因此,用一定的保持力就可将模板80保持在保持构件90上。
另一方面,通过进行它的相反操作,就可将模板80从保持构件90上取下。
另外,由于底座部91、轴承件92、轴93、弹性支柱94、按压支柱95组装成一体,故每个零件不会被弄得零乱。而且,只要使其一体的按压支柱95旋转,就可作桶形变形、圆柱型回复,可容易而可靠地进行模板80的装拆固定。在装拆该模板80时,由于不从底座部91上取下轴承件92、轴93、弹性支柱94和按压支柱95,故不会丢失轴承件92、轴93、弹性支柱94和按压支柱95等零件。
保持部件本体100如图10及图8所示,具有一体形成在矩形框101的上壁102上沿长度方向形成细长的肋状的捏手部103的本体部104和可旋转地被保持在捏手部103的中央部上的大致圆筒形状的固定捏手105。
在沿矩形框10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壁面上形成用于插入后述的保持爪44的插入孔106。另外,在沿长度方向延伸的一方的壁面中央形成有向外方突出于插入孔106、106间的定位用的鼓出突部107。
鼓出突部107卡合在形成于上面10a的缺口10d内,从而决定保持部件本体100的安装方向。缺口10d向开口10b开放,并对应设在并设的框架导向构件48、48间。
另外,在矩形框101的开口缘部形成有与插入孔106、106对应的在开口缘部侧扩开的V字状的缺口108、108及W字状的缺口109、109。
该W字状的缺口109的内侧(靠近鼓出突部107)缺口109a与缺口108相对,由旧式框架形状测定装置1的保持棒保持,W字状的缺口109的外侧的缺口109b卡合新式的框架形状测定装置1的保持棒。
另外,在沿矩形框101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壁面上形成有从开口缘部突出的爪片110、111。
在上壁102的中央,形成用于延伸到捏手部103且允许固定捏手105的旋转而露出的开口112。
在靠近捏手部103的一侧方形成有保持构件90的容纳凹部113。该容纳凹部113如图9所示,具有互相相对且其相对宽度与凸缘部97的宽度方向的宽度大致相同的保持壁113a;互相相对且其相对宽度与各支柱94、95的直径大致相同或大于它的容纳壁113b;以及设在各壁113a、113b间的阶梯壁113c。
在一方的(图8整体图示的一方)保持壁113a上形成有缺口113d及使与凸缘部97卡合的卡合突起113e突出的弹性肋113f。另外,在另一方的保持壁113a上,在与一方的保持壁113a的缺口113d相对的位置上形成有弹性肋113f相同形状的弹性肋(未图示)和与一方的保持壁113a的弹性肋113f相对的缺口113d。
在容纳壁113b间形成有底壁113g,在该底壁113g的中央形成有在贯通按压支柱95的状态下将弹性支柱94予以保持的保持孔113h。
因此,为使按压支柱95贯通保持孔113h,通过将凸缘部97压入保持壁113a间而使弹性肋113f暂且变形后复位,并通过利用阶梯壁113c与卡合突起113e的联动来夹持凸缘部97而将保持构件90保持在保持部件本体100上。另外,根据需要,可只要将保持构件90拉出就可将其取下。
固定捏手105具有同轴的内筒114。在该内筒114上形成有保持筒部115,其由利用固定捏手105的旋转而使直径可变的多个爪115a所构成。另外,在保持筒部115上突出有向矩形框10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肋116。固定捏手105的旋转范围,通过设在固定捏手105上的突起117与捏手部103的内壁抵接来限制。
因此,在保持筒部115的直径(内径)为最大的状态下,将圆柱状部96插入保持筒部115内并使肋116与定位槽96a卡合,从该状态使固定捏手105旋转,通过将保持筒部115的直径向缩小方向变化而使爪115a与环状卡止槽96b卡合,并在使圆柱状部96止脱状态下将其紧固保持在保持部件本体100上。
如此,模板80及将保持构件90予以保持的保持部件本体100如图10(a)、(b)、(c)所示那样,以如图示(a)、(b)、(c)的顺序插入框架导向构件48、48之间时,就可与保持爪43、43卡合。并且,在该位置,保持爪44从插入孔108插入到保持部件本体100内,就可将保持部件本体100保持在保持爪43、44(保持棒)之间。
在使用保持部件本体100时,未图示的保持构件检测装置进行检测,将检测信号输入未图示的运算控制电路中,运算控制电路(运算装置)代替测头50而使模板用测头与模板T抵接,进行模板T的形状测定。由于该模板用测头的结构采用与日本特愿平8-320468号相同的公知结构,故详细说明省略。另外,不使用这种自动检测,也可采用通过与特愿平2-113840号相同的公知的手动操作而作立起、倒下型式的模板用测头。
(作用)下面说明这种结构的框架形状测定装置1的作用。
(1)镜框的透镜框形状测定框架导向构件48、48的倾斜导向板部48c、48c,越是朝向上端越是互相打开的方向倾斜。因此,当将眼镜的镜框MF配设在如图4(a)所示那样的倾斜导向板部48c、48c之间并克服螺旋弹簧40的弹力而将镜框MF从上向下推压时,因倾斜导向板部48c、48c的导向作用,框架导向构件48。48的间隔、即可动框37、37的间隔就被扩大,并且镜框MF的框缘、即镜框MF的透镜框LF(RF)移动到保持爪43、43上而卡止在保持爪43、43上。
在这种状态下,当将操作杆27从“打开”位置转动操作到“关闭”位置时,该转动就通过旋转轴25、齿轮26、24和操作轴23而传递给筒轴33,由于弹簧35的一部分卷绕在筒轴33上,故通过与弹簧35连接设置的钢丝36而使爪安装板42以一侧部42a为中心向上方转动,保持爪43、44的间隔如图4(c)那样变得狭小,镜框MF的框缘即镜框MF的透镜框LF(RF)如图4(c)那样被保持在保持爪43、44之间。在该位置,因弹簧32的弹力而将可动销31保持在圆弧状槽20下端部20a上。
另外,当将镜框MF的框缘即镜框Mf的透镜框LF(RF)从保持爪43、44间取下时,通过与上述相反地对操作杆27进行操作,各部件就与上述作相反动作。
(2)模板80的形状测定要用该框架形状测定装置对模板80进行形状测定,首先将模板80安装在保持构件90上。即,首先,在保持构件90的弹性支柱94不弹性变形成桶形的状态下,使按压支柱95贯通插入模板80的保持用孔81内,并在使各突起97a、97b与各孔82、83卡合的状态下使模板80与凸缘部97侧的面(模板卡合部)91b紧贴。然后,如图6所示,使按压支柱95旋转而使弹性支柱94弹性变形成桶形。由此,弹性支柱94的直径变大,弹性支柱94的外周面移动变位到模板80的保持用孔81的内周缘侧而与保持用孔81压接,模板80被安装(保持)在保持构件90上。
并且,在保持筒部115的直径(内径)为最大的状态下,将保持构件90的圆柱状部96插入保持筒部115内,使肋116与圆柱状部96的定位槽96a卡合。接着,通过从该状态使固定捏手105旋转、使保持筒部115的直径缩小,从而将爪115a与环状卡止槽96b卡合,并在使圆柱状部96止脱状态下将其紧固保持在保持部件本体100上。这样,使安装有模板80的保持构件90保持在保持部件本体100上。
并且,在使该保持部件本体100如图10(a)那样位于可动框37、37的倾斜导向板部48c、48c之间后,与图10(b)中双点划线所示的倾斜导向板部48c、48c抵接,向下方压入。由此,在保持部件本体100由倾斜导向板部48c、48c导向而变位到下方的同时,可动框37、37克服拉伸螺旋弹簧40的弹力而向互相离开的方向作移动变位,如图10(c)所示,被插入框架导向构件48、48之间,与保持爪43、43卡合。
然后,向“关闭”方向对操作杆27进行转动操作,使该转动传递给操作轴23、驱动齿轮26、从动齿轮24和旋转轴25,通过将绳状体34的弹簧35卷绕在旋转轴25上,则通过绳状体34的钢丝36而使爪安装板42变位到上方。此时,保持爪44的向上方的移动由卡合爪46限制,使保持爪44以支承轴45为中心转动到爪安装板42侧,而将前端部从插入孔108插入保持部件本体100内,保持部件本体100被保持在保持爪43、44(保持棒)之间。
在该状态下,使框架形状测定装置1的测头50a与图10(c)所示的模板80的周面抵接,通过使该测头50a沿模板80的周面移动,而将测头50a的移动位置作为相对角度θi的矢径ρi,即,求得极坐标形式的透镜形状信息θi、ρi。该测头50a的测定机构和测定方法也可采用本发明申请人先前申请中所揭示的公知技术,其详细说明省略。
(实施形态2)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形态,也可如图11所示那样构成。该图11所示的是,省略了图1~图4所示结构的卡合爪46,并变更了保持爪44的安装结构。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其他结构与图1相同。
在图11中,保持爪43做成与图1相同,并保持在可动框37上。另外,在可动框37的垂直板部39上设有贯通孔39a,在垂直板部39的背面安装有向上下延伸的导轨70,在该导轨70上保持有可上下动作的滑块71,在滑块71上,保持有可向图11中左右动作的贯通插入贯通孔39a内的齿条杆72,在齿条杆72上啮合有保持在滑块71上的驱动小齿轮73。并且,在该齿条杆72的开口48d侧的端部固定有保持爪44。
而且,用未图示的驱动电动机使滑块71作上下动作,驱动小齿轮73由未图示的驱动电动机作旋转驱动。该驱动电动机产生的滑块71的上下动作及驱动小齿轮73的旋转驱动,按下面的同节奏夕イミング)来进行。
即,在图2所示的操作杆27位于“打开”的状态下,如图11(a)所示,保持爪44的基部位于贯通孔39a内,同时保持爪44的前端处于垂直板部38a、39间的退让位置,而不伸到垂直板部48a、48a之间。
在该状态下,当将眼镜的镜框MF配设在如图4(a)所示的倾斜导向板部48c、48c之间、并将镜框MF克服螺旋弹簧40的弹力而从上将其压下时,因倾斜导向板部48c、48c的导向作用,框架导向构件48、48的间隔即可动框37、37的间隔被扩大,镜框MF的框缘即镜框MF的透镜框LF(RF)被移动到保持爪43、43上而与保持爪43、43卡止。
接着,当将图2所示的操作杆27从“打开”位置转动操作到“关闭”位置时,通过操作杆27而使其转动初期时未图示的开关接通,而驱动小齿轮73由驱动电动机旋转驱动,齿条杆72及保持爪44如箭头所示,被移动到垂直板部48a的开口48d侧,保持爪44的前端部如图11(b)所示从开口48d伸出,同时,保持爪44的基部从贯通孔39a中脱出。然后,滑块71通过未图示的驱动电动机而被移动到下方,保持爪44从图11(c)所示的虚线位置下降到实线位置。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当将操作杆27转动操作到“关闭”位置侧时,该转动通过旋转轴25、齿轮26、24和操作轴23而传递给筒轴33,并利用弹簧35的一部分卷绕在筒轴33上,而通过与弹簧35连接设置的钢丝36而使爪安装板42以一侧部42a为中心向上方转动,保持爪43从图11(c)所示的虚线位置上升到实线位置,而使保持爪43、44的间隔变狭小,从而镜框MF的框缘即镜框MF的透镜框LF(RF)被保持在保持爪43、44之间。在该位置,可动销31利用弹簧32的弹力而被保持在圆弧状槽20的下端部20a上。
另外,在将镜框MF的框缘即镜框MF的透镜框LF(RF)从保持爪43、44之间取下时,通过与上述相反地对操作杆27进行操作,使按操作杆27的转动操作而接通的第2开关(未图示)动作,从而使各构件作与上述相反的动作。
在本实施例中,虽然是用驱动电动机对保持爪44进行左右动作(出入于开口48d)及对保持爪44进行上下动作的,但也可用电磁铁来进行这种动作,通过用钢丝或齿轮驱动机构与操作杆27联动,可进行与图11所示的相同的动作。另外,由于上述的实施例不是本发明的主要部分,故为了便于说明,而用由螺旋弹簧40向直接使可动框37、37接近的方向施力的结构来说明。而且,实际上是,当使可动框37、37中的一方相对中央位置作进退动作时,另一方的可动框37就与一方的可动框37联动并相对中央位置作进退动作,并且,为使可动框37、37相对接近、离开,用采用钢丝、皮带轮等的机构或采用齿轮等机构设定成使可动框37、37联动。
(实施形态3)图12~图15是本发明的实施形态3,表示保持在保持部件本体100的保持筒部115上的保持构件(模板安装构件)90a。作为该模板安装装置的保持构件90a,具有保持在保持部件本体100上的树脂制的底座部91。
该底座部91如图12所示,具有在下部侧的下部形成尖锥状的底座本体91a;与底座本体91a的锥状的尖端部(图12的下部)设成一体的圆柱状部96。
另外,图12中的底座本体91a的上侧端面91b如图13所示,其平面形状形成长方形。91c、91d是底座本体91a的长度方向的端面。而且,在底座本体91a上具有开设在端面91b中央的长方体状的导向孔200;开设在端面91c及导向孔200上的轴贯通孔201;设成与轴贯通孔201同轴、且开设在端面91d及导向孔200上的轴贯通孔202。导向孔200的平面形状如图13所示,形成左右细长的长方形。另外,轴贯通孔202具有与轴贯通孔201相同直径的小直径孔部202a和直径比大直径孔部202a大的孔部202b,在孔部202a、202b之间形成有阶梯差面202c。
而且,在圆柱状部96的端面上形成有与底座本体91a的长度方向同方向地延伸的定位槽96a。而在圆柱状部96的外周形成有环状的、截面为V字状的环状卡止槽96b。
此外,如图15所示,在底座本体91a上,埋设、固定有从端面91b突出的卡合销203、204的基部。
而在导向孔200内,配设有沿导向孔200的侧面200a、200a而可向左右方向作进退移动的方形的板状的滑动构件(移动卡止构件)205,作为模板卡止构件。该滑动构件205,受到导向孔200的侧面200a、200a的转动限制。而且,滑动构件205具有一体的从端面91b突出的臂部206。由此,在模板80与端面(模板卡合部)91b抵接的同时,在卡合销203、204插入模板80的孔82、83的状态下,滑动构件(模板卡止构件)205的臂部206相对模板80的保持用孔81的内周缘可作进退动作。
此外,在该臂部206的从导向孔200伸出的突出端部上,一体地形成有向滑动构件205的移动方向且从卡合销204侧突出的卡合突部(模板卡止部)207。在该卡合突部207上形成有从前端侧面对卡合销204而倾斜的卡合面207a作为按压面(按压部)。
而在轴贯通孔201、202内插入有贯通导向孔200及滑动构件205的螺钉轴(操作轴,即操作构件)208的中间部及一端部。在该螺钉轴208的一端部上一体地形成有圆形状的凸缘部(大直径的脱出限制部)209作为头部。该凸缘部209被嵌合配设在大直径孔部20b内,并与阶梯差面(移动限制用阶梯差面)202c抵接。
在面对螺钉轴208的导向孔200的部分形成有螺纹部208a。该螺纹部208a旋装在滑动构件205的贯通部分上。这样,螺钉轴208的轴线朝向臂部206的进退方向。此外,在从螺钉轴208的端面91c伸出的突出端部上用螺钉211固定着操作捏手210。而且,该操作捏手210与端面91c抵接,并与凸缘209一起限制螺钉轴208向轴线方向的移动。
下面,说明这种结构的保持构件90a的作用。
在这种结构中,要将模板80安装在保持构件90a上,则首先在图15中,使滑动构件205位于导向孔200的移动方向的大致中央处,并使卡合突部207面对导向孔200。其次,在该状态下,在模板80的保持用孔81内插入臂部206的前端部及卡合突部207,另一方面使端面(模板卡合部)91b与模板80抵接,并使卡合销203、204插入模板80的孔82、83内。
并且,通过捏住操作捏手210使螺钉轴208正旋转,从而利用螺纹部208a的作用使滑动构件205移动到操作捏手210侧,并使臂部206及卡合突部207移动到模板80的保持用孔81的内周缘侧,卡合突部207的卡合面207a将模板80按压在端面91b上。由此,模板80被夹持在端面91b与卡合面207a之间。
这样,安装有模板80的保持构件90a与发明实施形态1相同,使圆柱状部96保持在保持部件本体100的保持筒部115上。并且,将该保持部件本体100安装在透镜框形状测定装置1上,利用透镜框形状测定装置1与上述相同地测定模板80的形状。而要取下模板80时,作与上述的安装作业相反的操作。
(实施形态4)图16~图19表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4,表示保持在保持部件本体100的保持筒部115上的保持构件(模板安装构件)90a。作为该模板安装装置的保持构件90a,具有保持在保持部件本体100上的树脂制的底座部91。
该底座部91如图16所示,具有向左右延伸成长方体状的底座本体91a和与底座本体91a的左右方向的中央下部设成一体的圆柱状部96。
另外,图12中的底座本体91a的上侧端面91b如图13所示,其平面形状形成长方形。91c、91d是底座本体91a的长度方向的端面。
而且,在底座本体91a上设有开设在端面91b中央处的长方体状的导向孔200;开设在端面91c及导向孔200上的轴贯通孔201;设成与轴贯通孔201同轴、且开设在端面91d及导向孔200上的弹簧配设孔(保持孔)300。导向孔200的平面形状如图13所示,形成左右细长的长方形。另外,弹簧配设孔300如图19所示,具有开设在导向孔200上的小直径孔部300a和端面91d侧的大直径孔部300b。
而且,在圆柱状部96的端面上形成有与底座本体91a的长度方向同方向地延伸的定位槽96a。另外,在圆柱状部96的外周,形成有环状的截面为V字状的环状卡止槽96b。
此外,如图15所示,在底座本体91a上,埋设、固定有从端面91b突出的卡合销203、204的基部。
另外,在导向孔200内,配设有沿导向孔200的侧面200a、200a而可向左右方向作进退移动的方形的板状的滑动构件(移动卡止构件)205作为模板卡止构件。而该滑动构件205受到导向孔200侧面200a、200a的转动限制。而且,滑动构件205具有一体的从端面91b突出的臂部206。由此,在模板80与端面(模板卡合部)91b抵接的同时,在卡合销203、204插入模板80的孔82、83的状态下,滑动构件(模板卡止构件)205的臂部206相对模板80的保持用孔81的内周缘可作进退动作。
此外,在该臂部206的从导向孔200伸出的突出端部上,一体地形成有向滑动构件205的移动方向且卡合销204侧突出的卡合突部(模板卡止部)207。在该卡合突部207上形成有从前端侧面对卡合销204而倾斜的卡合面207a作为按压面(按压部)。
而在轴贯通孔201内,嵌合有沿轴线方向可进退移动的由轴承材料形成平滑外表面的筒状的滑动轴301。该滑动轴301利用贯通的螺钉(操作构件)302而固定在滑动构件205上。另外,在该滑动构件205上形成有突出到弹簧配设孔300侧的突部303,在弹簧配设孔300的大直径孔部300b上旋装有弹簧座304。并且,在滑动构件205与弹簧座304之间夹装有螺旋弹簧305。螺旋弹簧305,其滑动构件205侧的端部形成锥状,小直径侧与突部303嵌合。滑动轴301及螺钉302的轴线朝向滑动构件205及臂部206的进退方向。
下面,说明这种结构的保持构件90a的作用。
在这种结构中,要将模板80安装在保持构件90a上,则在图19中,将螺钉302的头部302a克服螺旋弹簧305的弹力而向左方按压,使该螺钉302及滑动轴301变位到图19中的左方。此时,也可在模板80的保持用孔(贯通孔)81的内侧压入卡合突起207。
在按压操作该头部302a时,在图19中,使滑动构件205位于导向孔200的移动方向的大致中央,并使卡合突部207面对导向孔200。接着,在该状态下,在模板80的保持用孔81上插入臂部206的前端部及卡合突部207,另一方面,使模板80与端面(模板卡合部)91b抵接,并将卡合销203、204插入模板80的孔82、83内。
然后,通过解除在头部302a上的按压力,利用螺旋弹簧305的弹力而使滑动构件205移动变位到图19中的右方。此时臂部206及卡合突部207移动到模板80的保持用孔81的内周缘侧,卡合突部207的卡合面207a将模板80按压在端面91b上。由此,模板80被夹持在端面91b与卡合面207a之间。
这样,安装有模板80的保持构件90a与发明的实施形态1相同,使圆柱状部96保持在保持部件本体100的保持筒部115上。并且,将该保持部件本体100安装在透镜框形状测定装置1上,从而由透镜框形状测定装置1对模板80的形状作与上述相同的测定。另外,要取下模板80,则进行与上述安装作业相反的作业。
(实施形态5)图20、图21表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5。本发明的实施形态5省略了本发明实施形态4中的滑动轴301及螺钉302,在滑动构件205的下端部设有半球状的突起310。该突起310突设在滑动构件205的轴贯通孔201侧的侧面205a上,并与导向孔200的轴贯通孔201侧的内壁面200b抵接。另外,在滑动构件205上,旋装有防止滑动构件205从导向孔200中脱出的螺钉311。该螺钉311从侧面205a突出到轴贯通孔201内。
在该结构中,通过用手捏住臂部206的突出端部向离开卡合销204的方向拉拽,臂部206就以突起310为中心克服图20所示的螺旋弹簧305的弹力而转动,卡合突部207离开卡合销204。在该状态下,在模板80的保持用孔81内插入臂部206的前端部及卡合突部207,另一方面,使模板80与端面(模板卡合部)91b抵接,并使卡合销203、204插入模板80的孔82、83内。
并且,使臂部206移动到卡合销204侧,并使卡合突部207的卡合面207a以内周缘与模板80的保持用孔81卡合,使手离开臂部206。在该状态下,卡合突部207利用螺旋弹簧305的弹力而如图21那样压接在模板80上,从而使模板80保持在底座本体91a的端面91b上。在本实施例的场合下,仅用臂部206的操作就可简单而迅速地将模板80在底座本体91a上进行装拆。
这样,安装有模板80的保持构件90a与发明的实施形态1相同,使圆柱状部96保持在保持部件本体100的保持筒部115上。并且,将该保持部件本体100安装在透镜框形状测定装置1上,从而由透镜框形状测定装置1对模板80的形状作与上述相同的测定。要取下模板80,则进行与上述的安装作业相反的操作。
如上所述,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的模板保持部件具有模板安装构件,其设有保持用孔,且设有使形成镜片的框架形状的模板卡合抵接的模板卡合部;保持部件本体,其可装拆地保持所述模板安装构件并可装拆地安装在框架形状测定装置上,并具有可移动地保持在所述模板安装构件上并可贯通插入所述保持用孔内的模板卡止构件以及使所述模板卡止构件移动操作的操作构件,在通过操作所述操作构件而由所述模板卡止构件保持所述模板用的模板保持部件中,其特点是,所述操作构件及所述模板卡止构件在装拆、操作所述模板时被保持在所述模板安装构件上,由于做成如此结构,故不会丢失螺钉等将模板安装在模板安装构件上的零件。
另外,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模板保持部件中,所述模板卡止构件是贯通插入所述模板的保持用孔内的弹性支柱,所述操作构件是通过按压所述弹性支柱使其直径扩大、从而使所述弹性支柱的外周面移动到所述保持用孔的内周面侧并使所述弹性支柱与所述保持用孔压接的按压支柱,由于做成如此结构,故可容易地进行模板在模板安装构件上的装拆作业,并与保持用孔的尺寸偏差等无关地将模板可靠地固定在模板安装构件上。
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2所述的模板保持部件中,由于所述按压支柱具有螺钉轴,其向轴线方向贯通所述弹性支柱且沿轴线方向在规定范围内可进退自如地旋装在所述模板安装构件上;以及操作捏手,其设在该螺钉轴的突出端部上并与所述弹性支柱抵接,因此,可防止丢失压缩操作弹性支柱用的螺钉轴和操作捏手等的零件。
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模板保持部件中,所述模板卡止构件是相对与所述模板卡合部抵接的所述模板的保持用孔的内周缘而可进退动作地被安装在所述模板安装构件上的移动卡止构件,所述操作构件是相对所述模板安装构件旋转自如且沿轴线方向不能移动地被保持在所述模板安装构件上的螺钉轴,所述螺钉轴的轴线朝向所述移动卡止构件的进退方向而旋装在所述移动卡止构件上,由于做成如此结构,故可防止移动卡止构件和操作该移动卡止构件用的螺钉轴等零件的丢失,并可容易地进行模板在模板安装构件上的装拆作业。
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模板保持部件中,所述模板卡止构件是相对与所述模板卡合部抵接的所述模板的保持用孔的内周缘而可进退动作地被安装在所述模板安装构件上的移动卡止构件,所述操作构件沿所述移动卡止构件的进退方向在规定范围内进退动作自如地被保持在所述模板安装构件上、且向所述模板的内周缘而受到弹簧的弹力,由于做成如此结构,故可防止移动卡止构件和操作该移动卡止构件用的操作构件等零件的丢失,并可容易地进行模板在模板安装构件上的装拆作业。
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5中任一个所述的模板保持部件中,由于所述保持部件本体一体具有容纳所述模板安装构件的容纳部,故可将安装模板的模板安装构件与保持部件本体一起保管,可防止该模板安装构件丢失。
权利要求
1.一种模板保持部件,具有模板安装构件,其设有保持用孔,且设有使形成镜片的框架形状的模板卡合抵接的模板卡合部;保持部件本体,其可装拆地保持所述模板安装构件并可装拆地安装在框架形状测定装置上,并具有可移动地保持在所述模板安装构件上并可贯通插入所述保持用孔内的模板卡止构件以及使所述模板卡止构件移动操作的操作构件,在通过操作所述操作构件而由所述模板卡止构件保持所述模板用的模板保持部件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构件及所述模板卡止构件在装拆、操作所述模板时被保持在所述模板安装构件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板保持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卡止构件是贯通插入所述模板的保持用孔内的弹性支柱,所述操作构件是通过按压所述弹性支柱使其直径扩大、从而使所述弹性支柱的外周面移动到所述保持用孔的内周面侧并使所述弹性支柱与所述保持用孔压接的按压支柱。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板保持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支柱具有螺钉轴,其向轴线方向贯通所述弹性支柱且沿轴线方向在规定范围内可进退自如地旋装在所述模板安装构件上;以及操作捏手,其设在该螺钉轴的突出端部上并与所述弹性支柱抵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板保持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卡止构件是相对与所述模板卡合部抵接的所述模板的保持用孔的内周缘而可进退动作地被安装在所述模板安装构件上的移动卡止构件,所述操作构件是相对所述模板安装构件旋转自如且沿轴线方向不能移动地被保持在所述模板安装构件上的螺钉轴,所述螺钉轴的轴线朝向所述移动卡止构件的进退方向而旋装在所述移动卡止构件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板保持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卡止构件是相对与所述模板卡合部抵接的所述模板的保持用孔的内周缘而可进退动作地被安装在所述模板安装构件上的移动卡止构件,所述操作构件沿所述移动卡止构件的进退方向在规定范围内进退动作自如地被保持在所述模板安装构件上、且向所述模板的内周缘而受到弹簧的弹力。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模板保持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部件本体具有一体的将所述模板安装构件容纳的容纳部。
全文摘要
一种模板保持部件,在将弹性支柱(94)贯通插入模板(80)的保持用孔(81)的状态下,通过按压支柱(95)的操作由弹性支柱(94)将模板(80)按压抵接在底座构件(91a)的端面(91b)上,从而模板(80)被安装在保持构件(91)上,而通过按压支柱(95)的操作使保持构件(91)离开模板(80),从而可从弹性支柱(94)及保持构件(91)上取下模板(80),按压支柱(95)及弹性支柱(94)在装拆操作模板(80)时可被保持在保持构件(91)上,不会丢失螺钉等将模板安装在模板安装构件上的零件。
文档编号G01B21/00GK1343872SQ01133078
公开日2002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01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2000年9月14日
发明者铃木泰雄, 小川义正 申请人:株式会社拓普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