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机的印刷质量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145760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印刷机的印刷质量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2001年12月27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1-396608和2002年1月28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2-18004中的所有公开文件、包括说明书、权利要求书、附图及摘要均作为本申请的参考。
背景技术
1.发明领域本发明关于具有干燥装置和印刷质量检测装置的印刷机,干燥装置烘干油墨,检测装置用于在印刷产生的印制品的传输通路上检测纸片的表面。
2.先有技术的描述迄今为止,正如在日本未审查的专利申请No.2001-287344中讨论的,已有一种印刷机,它具有烘干装置和印刷质量检测装置。在这种印刷机中,如图13所示,印刷后的纸片沿着图中箭头所示的传输通路传送,即第一个传送链100→第一到第三传送滚筒101~103→第二传送链104,最后堆积在传送装置105的传送堆台上。在印刷后纸片的该传输通路上,为了防止在理想的印刷期间出现涂抹,在检测相机(印刷质量检测装置)的上游为第一传送滚筒101和第二传送滚筒102分别设置了干燥器(烘干装置)109和110。通常在第一传送滚筒101的周向表面上包有抗粘污(anti-sefoff)片(未示出)。
采用上述印刷机,检测相机107和干燥器109(检测相机108和干燥器110)装在比较靠近的位置,在传送滚筒101(和传送滚筒102)周围相互相隔约90°。因此,干燥器109(110)的热量对检测相机107(108)有负面影响,使检测相机107(108)不能正常工作。当采用UV装置(紫外干燥固化装置)作干燥器107、110时,通常需要将检测相机107、108安装成离UV装置约1000mm,至少也要500mm。
在采用如紫外辐射或红外辐射的光作为干燥器109、110的情况下,来自干燥器109、110的光进入检测相机107、108,这会导致检测装置107、108的错误检测。
特别是在传送滚筒101、102的抓取器位置,光向各个方向反射,反射的光的散射使光进入检测相机107、108,因此会出现错误的检测。
发明概述本发明已在上述情况下完成。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印刷机的印刷质量检测装置,它能可靠地防止探测器的不适当的操作和错误的探测,不受来自干燥器的光或热的负面影响。
按照本发明,为达到上述目的,提供了一种印刷机的印刷质量检测装置,该印刷机包括将已印刷的印刷产品传输到传送装置的传输装置;用于干燥由传输装置传输的印刷在印刷产品上的油墨的干燥装置;用于检测由传输装置传输的印刷产品的印刷表面的印刷质量检测装置,其中印刷质量检测装置的检测器设置在不受干燥装置的热量影响的位置。
因此这就能可靠地防止探测器的不适当的操作和错误的检测,可增加印刷质量检测装置的可靠性。
在该印刷质量检测装置中,印刷质量检测装置的检测器可设置在不受来自干燥装置的光的影响的位置。
在该印刷质量检测装置中,印刷机可以是优质印刷机,可以为印刷产品的每个面侧和背侧设置干燥装置和印刷质量检测装置的检测器。
在该印刷质量检测装置中,传输装置可包括至少两个传输滚筒,干燥装置可设在一个传输滚筒的周向表面的对面,印刷质量检测装置的检测器可设在其它传输滚筒周向表面的对面。
在该印刷质量检测装置中,至少两个传输滚筒可具有比原来的印版滚筒的直径要大的直径。
在该印刷质量检测装置中,传输装置可包括至少一个传输滚筒,干燥装置可设置在使传输滚筒周向表面的对面,印刷质量检测装置的检测器的检测表面可设置在来自干燥装置的光由传输滚筒阻挡的区域。
在该印刷质量检测装置中,传输装置可包括至少一个传输滚筒和至少一个环形传输装置,干燥装置可设在环形传输装置的传输通路的对面,印刷质量检测装置的检测器可设置在传输滚筒周向表面的对面。
在该印刷质量检测装置中,传输装置可包括至少一个环形传输装置,干燥装置可设置在环形传输装置的传输通路的对面,印刷质量检测装置的检测器可设置在环形传输装置的传输通路的对面,并可设置在离干燥装置500mm的位置上。


通过下面参照附图进行的详细描述,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附图是示例性的,因此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其中图1是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四色优质印刷机的基本部分的侧视图;图2是该印刷机基本部分中传送装置的放大的侧视图;图3是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四色优质印刷机的基本部分的侧视图;图4是说明相机安装原理的示图;图5是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的四色优质印刷机的基本部分的侧视图;图6是本发明第四个实施例的四色优质印刷机的基本部分的侧视图;图7是本发明第五个实施例的四色优质印刷机的基本部分的侧视图;图8是本发明第六个实施例的三色优质印刷机的基本部分的侧视图;图9是本发明第七个实施例的四色优质印刷机的基本部分的侧视图;图10是本发明第八个实施例的四色优质印刷机的基本部分的侧视图;图11是本发明第九个实施例的五色优质印刷机的基本部分的侧视图;图12是本发明第十个实施例的六色优质印刷机的基本部分的侧视图;图13是普通优质印刷机的基本部分的侧视图。
优选实施例的说明下面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印刷机的印刷质量检测装置的优选实施例,它们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第一实施例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四色优质印刷机的基本部分的侧视图,图2是该印刷机的基本部分中的传送装置的放大的侧视图。
在图1所示的四色优质印刷机的印刷装置1中,具有夹持装置(未示出)的带胶膜的压印滚筒2和不带夹持装置的胶印滚筒3可转动地支撑在近似水平的状态,它们的周向表面相互接触。四个印版滚筒安置在带胶膜的压印滚筒2的周向表面上。同样地,四个印版滚筒(未示出)安置在胶印滚筒3的周向表面上。离开和不与印版滚筒4接触的上墨装置5可移动地设置成在与印版滚筒4接触时能供给油墨和水。
由带胶膜的压印滚筒2和胶印滚筒3在两面印刷的纸片(印刷品)W由传送滚筒6的夹持装置(未示出)夹持。然后,纸片W由第一传送链(环形传送装置)10的传送夹持件(未示出)夹持,传送链10设在印刷装置1的传送滚筒7和传送装置8的传送滚筒9之间,从而将纸片传到传送装置8。
传送装置8设有与传送滚筒9接触的大直径的第一干燥滚筒(传输滚筒)11,和与第一干燥滚筒11接触的大直径的第二干燥滚筒(传输滚筒)12。这些干燥滚筒11和12分别设有夹持装置13和14。在附图中,数字15表示面侧的UV装置(紫外固化的干燥装置)。它用紫外辐射照射纸片W的面侧,以干燥紫外固化的油墨。该面侧UV装置15设在第一干燥滚筒11的周向表面的对面。数字16表示背侧UV装置(紫外固化的干燥装置),它用紫外辐射来照射纸片W的背侧,以干燥紫外固化的油墨。该背侧UV装置16装在第二干燥滚筒12的周向表面的对面。一个抗粘污片(未示出)包在第一干燥滚筒11的周向表面周围。
正如图2所示,还设有与第二干燥滚筒12接触、且与其直径相同的第一检测滚筒(传输滚筒)17,和与第一检测滚筒17接触、且与其直径相同的第二检测滚筒(传输滚筒)18。这些检测滚筒17和18分别设有夹持装置19和20。在图中,数字21表示面侧检测相机(印刷质量检测装置的检测器),它用于检测纸片W面侧的质量。面侧检测相机21设在第一检测滚筒17的周向表面的对面。数字22表示背侧检测相机(印刷质量检测装置的检测器),它用来检测纸片W背面的质量。该背侧检测相机22设在第二检测滚筒18的周向表面的对面。
在图中,数字23、24和25代表传送滚筒,它们具有夹持装置(未示出),它们的周向表面相互接触。传送滚筒23接触第二检测滚筒18,这三个传送滚筒23、24和25装成垂直的曲折形。数字26代表喷墨印刷器,它靠近传送滚筒25的周向表面,用于在传送滚筒25的夹持装置夹持时在传来的纸片W的边缘上印刷如识别标识那样的条码。
在传送装置8的上部,第二传送链(环形传输装置)29环绕在纵向设置的传送滚筒27和28之间。在第二传送链29上,用以夹持和传输纸片W的传送夹持件30支撑在恒定的间隔上。数字31是一个可接收的产品堆板,它设在第二传送链25的中部下方。数字32是一个有缺陷的产品堆板,它设在第二传送链29的终端部分的下方。传送凸轮33设在可接收产品堆板31的上方,它由驱动装置(未示出)支撑成可在由图中实线示出的工作位置和图中点划线示出的再处理位置之间移动。
当传送凸轮33位于工作位置时,在第二传送链29的作用下运行的传送夹持件30的凸轮随动件(未示出)啮合传送凸轮33,由传送夹持件30夹持的纸片W被释放开并落在可接收产品堆板31上。当传送凸轮33位于再处理位置时,运行中的传送夹持件30的凸轮随动件(未示出)不与传送凸轮33啮合,从而纸片W在由传送夹持件30夹持的情况下传输。数字34表示设在有缺陷的产品堆板32上方的固定的传送凸轮,传送夹持件30的凸轮随动件在没有与传送凸轮33啮合而夹持纸片W同时往前运行时,该随动件啮合固定的传送凸轮34。结果,由传送夹持件30夹持的纸片被释放并落到有缺陷的产品堆板32上。
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优质印刷后的纸片W在由第一传送链10传送到传送装置8的传送滚筒9时,它的夹持器按下列顺序变化第一干燥滚筒11→第二干燥滚筒12→第一检测滚筒17→第二检测滚筒18;再按下列顺序变化传送滚筒23→传送滚筒24→传送滚筒25。然后,纸片W由第二传送链29从传送滚筒27传向传送滚筒28,落到可接收的产品堆板31或有缺陷的产品堆板32上。
在纸片在第一干燥滚筒11上传送期间,面侧UV装置15干燥印在纸片W面侧上的紫外固化的油墨,然后,当纸片W在第二干燥滚筒12上传输时,背侧UV装置16干燥印在纸片W背侧的紫外线固化油墨。然后,在纸片W在第一检测滚筒17上传输期间,面侧检测相机21检测纸片W面侧上的质量。然后,在纸片W在第二检测滚筒18上传送时,背侧检测相机22检测纸片W背侧上的质量。
按照本实施例,干燥滚筒11、12和检测滚筒17和18是为纸片面侧和背侧分别提供的,这些滚筒的每个都具有大直径{印版滚筒4(通常为300mm)的直径的两倍}。因此在背侧UV装置16附近的面侧检测相机21离背侧UV装置16足够的距离,因此不会受到背侧UV装置16的热量的负面影响。来自背侧UV装置16的紫外辐射还受到干燥滚筒12和检测滚筒17的阻挡,因此不会进入面侧检测相机21(和背侧检测相机22)。
因此,可防止面侧检测相机21(和背侧检测相机22)不适当的操作和错误的探测,从而增大了印刷质量检测装置的可靠性。
第二实施例图3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四色优质印刷机的基本部分的侧视图。图4是说明相机安装原理的示图。
在该实施例中,去除了第一个实施例中的干燥滚筒11和12;背侧UV装置16设在第一传送链10的传送通路的对面;面侧UV装置15设在第一检测滚筒17的周向表面的对面,这样,来自面侧UV装置15的紫外辐射受到第一检测滚筒17的阻挡,因此可防止该辐射进入面侧检测相机21。
这就是说,面侧UV装置15和面侧检测相机21的位置关系使来自装有两个灯泡40a和40b及一个灯罩41的面侧UV装置15的紫外辐射受到第一检测滚筒17的阻挡,形成一个可安装相机的阴影区(在图中,该区由虚线表示,面侧检测相机21如图4所示,位于该区中)。其它结构与第一个实施例的相同。在图1中示出的相同的构件在此以同样的数字表示,并省略对它们的重复的说明。
除了具有与第一个实施例相同的作用和效果外,本实施例的优点在于在第一检测滚筒17的周向表面上就不必设有抗粘污片了。
第三实施例图5是表示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的四色优质印刷机的基本部分的侧视图。
在该实施例中,第二个实施例中的带胶膜的压印滚筒2用作传输滚筒,背侧UV装置16设在传输滚筒2的周向表面上,传送滚筒6用作传输滚筒,面侧UV装置15设在传输滚筒6的周向表面的对面。由于其它结构与第二实施例的相同,与图3中示出的相同的构件用相同的数字表示,因此省略了对它们的重复说明。
按照本实施例,可获得与第二实施例相同的作用和效果。
第四实施例图6是表示本发明第四个实施例的四色优质印刷机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在该实施例中,第二个实施例中的面侧UV装置15和面侧检测相机21设置在围绕第一检测滚筒17周向表面的点对称位置上,第二个实施例中的背侧UV装置16和背侧检测相机22设置在围绕第二检测滚筒18周向表面的点对称位置上。由于其它结构与第二个实施例的相同,图3中相同的构件在此用相同的数字表示,因此省略了重复的说明。
按照本实施例,除了必须在第一检测滚筒17的周向表面上设有抗粘污片(未示出)外,可获得与第二个实施例相同的作用和效果。
第五实施例图7是表示本发明第五个实施例的四色优质印刷机的基本部分的侧视图。
在该实施例中,第二个实施例中的面侧UV装置15和背侧UV装置16设在第一传送链10的中部的相互面对的位置上。由于其它结构与第二实施例中相同,图3中所示的相同的构件在此以相同的数字表示,因此省略了重复的说明。
按照本实施例,可获得与第二个实施例相同的作用和效果。
第六实施例图8是表示本发明第六个实施例的三色优质印刷机的基本部分的侧视图。
在该实施例中,第二个实施例中的四色优质印刷机用作三色印刷机,第一检测滚筒17由传送装置8的传送滚筒19代替;面侧UV装置15和背侧UV装置16设在第一传送链10的中部,相互相对。其它结构除传送滚筒7和19做成直径较大外均与第二个实施例的相同。因此,图3中所示的相同的构件在此以同样的数字表示,并省略了重复的说明。
本实施例除了具有与第二实施例相同的作用和效果外,还具有不必采用第一检测滚筒17的优点。
第七实施例图9是表示本发明第七个实施例的四色优质印刷机的基本部分的侧视图。
在该实施例中,第二个实施例中的面侧UV装置15和背侧UV装置16设在第二传送链29的中部,相互面对。其它结构除了传送滚筒27和28的直径较大外均与第二个实施例相同。因此,图3中示出的相同的构件以相同的数字表示,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按照本发明,除了在第一检测滚筒17和第二检测滚筒18的周向表面上必须设有抗粘污片(未示出)外,可获得与第二实施例相同的作用和效果。另外,干燥装置和检测装置之间的距离可通过增加第二传送链29的长度而进一步增大。
第八实施例图10是表示本发明第八个实施例的四色优质印刷机基本部分的侧视图。
在该实施例中,取消了第一个实施例的传送装置8中的干燥滚筒11、12,检测滚筒17、18和传送滚筒23、24、25;一个传送链(环形传输装置)10A从印刷装置1延伸到传送装置8,它不间断地绕在传送滚筒7A和9A之间,面侧UV装置15和背侧UV装置16设置成相互面对,面侧检测相机21和背侧检测相机22同样也设置成基本相互面对,它们均位于传送链10A的中部。面侧UV装置15/背侧UV装置16和面侧检测相机21/背侧检测相机22之间的距离至少为500mm,最好为1000mm或更多。其它结构与第一个实施例的相同,因此如图1中所示的相同的构件用同样的数字表示,并省略了重复的说明。
除了具有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作用和效果外,本实施例的优点在于由于在传送装置8中没有采用滚筒,可用低成本制成印刷机,该驱动系统也可不使用单独的驱动装置(亦即,驱动系统可以是普通的链式驱动装置)。另外,还可通过增加传送链10A的长度来增大干燥装置和检测装置之间的距离。
第九实施例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九个实施例的五色优质印刷机的基本部分的侧视图。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个实施例中的四色优质印刷机用作五色优质印刷机,该印刷机具有五色面侧和前侧印刷装置50a和50b;面侧和背侧涂层装置51a和51b;面侧UV装置15和背侧UV装置16安置成相互面对,面侧检测相机21和背侧检测相机22同样也安置成相互面对,它们均安置在第二传送链29的中部;取消了干燥滚筒11、12,和检测滚筒17、18。面侧UV装置15/背侧UV装置16和面侧检测相机21/背侧检测相机22之间的距离至少为500mm,最好为1000mm或更多。其它结构除了提供一个传送滚筒23外与第一个实施例相同,因此,相同的构件用同样的数字表示,并省略了重复的描述。
按照本实施例,可获得与第一个实施例相同的作用和效果。
第十实施例图12是表示本发明第十个实施例的六色优质印刷机的基本部分的侧视图。
在该实施例中,在第一个实施例中的四色优质印刷机用作六色优质印刷机,该印刷机具有五色面侧和背侧印刷装置50a和50b,和六色面侧和背侧印刷装置52a和52b。其它结构除提供一个传送滚筒23外,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同。因此,与图1所示同样的构件用相同的数字表示,并省略了重复的描述。
按照本实施例,可以获得与第一个实施例相同的作用和效果。
在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同时,应该看到,本发明不仅限于这些例子,可以其它多种方式进行变化。例如面侧和背侧UV装置15和16、面侧和背侧检测相机21和22可以相反的顺序设置。另外,本发明也不仅限于优质印刷机,还可用于一侧印刷机。这些变化均不能认为是超出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对本专业技术人员来说,所有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它们应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印刷机的印刷质量检测装置,上述印刷机包括将印刷后的印刷产品传输到传送装置上的传输装置;干燥装置,用于干燥由上述传输装置传输的、在上述印刷产品上印刷的油墨;和上述印刷质量检测装置用以检测由上述传输装置传输的上述印刷产品的印刷表面,并设有一个检测器,该检测器位于不受上述干燥装置的热量影响的位置上。
2.按照权利要求1的印刷机的印刷质量检测装置,其中上述印刷质量检测装置的上述检测器设置在不受来自上述干燥装置的光的影响的位置。
3.按照权利要求2的印刷机的印刷质量检测装置,其中上述印刷机是一个优质的印刷机,和对上述印刷产品的面侧和背侧的每侧均设有上述干燥装置和上述印刷质量检测装置的上述检测器。
4.按照权利要求2的印刷机的印刷质量检测装置,其中上述传输装置包括至少两个传输滚筒;上述干燥装置设置在一个上述传输滚筒的周向表面的对面,和上述印刷质量检测装置设置在其它传输滚筒的周向表面的对面。
5.按照权利要求4的印刷机的印刷质量检测装置,其中上述至少两个传输滚筒具有比原来的印版滚筒直径大的直径。
6.按照权利要求2的印刷机的印刷质量检测装置,其中上述传输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传输滚筒,上述干燥装置设置在上述传输滚筒周向表面的对面,和上述印刷质量检测装置的上述检测器的检测表面设置在来自上述干燥装置的光受到上述传输滚筒阻挡的区域内。
7.按照权利要求2的印刷机的印刷质量检测装置,其中上述传输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传输滚筒和至少一个环形传输装置;上述干燥装置设置在上述环形传输装置的传输通路的对面,和上述印刷质量检测装置的上述检测器设置在上述传输滚筒的周向表面的对面。
8.按照权利要求2的印刷机的印刷质量检测装置,其中上述传输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环形的传输装置,上述干燥装置设置在上述环形传输装置的传输通路的对面,和上述印刷质量检测装置的上述检测器设置在上述环形传输装置的上述传输通路的对面,并设置在离上述干燥装置的位置为500mm或更多的位置上。
全文摘要
一种印刷机包括将印刷纸片传输到传送装置的传输装置,用以干燥由传输装置传输的、印在纸片上的紫外线固化油墨的面侧和背侧UV装置,和用以检测由传输装置传输的纸片的印刷表面的印刷质量检测装置。印刷质量检测装置的面侧和背侧检测相机设置在不受来自面侧和背侧UV装置的热和/或光的影响的位置。该印刷质量检测装置能可靠地防止由于UV装置的热和/或光的负面影响而产生的不适当的操作和错误的检测。
文档编号G01N21/88GK1428245SQ02160858
公开日2003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01年12月27日
发明者日下明广 申请人:小森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