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电主轴轴承性能综合试验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012885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速电主轴轴承性能综合试验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测试电主轴轴承性能的综合试验台。
背景技术
机床电主轴正向着高速化方向发展,磨床用电主轴的转速已突破10万转/分。传统的钢制轴承及其润滑技术已不能满足工程应用的要求,取而代之的是混合陶瓷轴承与液气两相流冷却润滑技术的应用。近年来,国内虽然在电主轴中已广泛地应用了混合陶瓷轴承,并采用先进的油气两相流润滑技术,但是尚存在着润滑机理不清楚,缺少必要的摩擦学数据库支持等问题,导致国产电主轴与国际同类产品相比,其轴承寿命与工作可靠性有较大的差距。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高速电主轴轴承性能综合试验台,以便进一步改善电主轴轴承的性能指标,提高润滑介质对运动体的润滑性能,延长运动体的使用寿命。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转轴的一端与高频电主轴连接,另一端伸入壳体内,在壳体内设置弹性垫,将壳体的内腔隔成试验部分与施压部分,在施压部分的壳体壁上设置压力油进出口,在试验部分内设置与弹性垫接触的承压块。
在施压部分的壳体壁上设置润滑油进口、加速度计及热电偶。在壳体的端部设置端盖,在端盖与壳体间设置弹性垫,压力油进出口位于端盖上。转轴利用挠性联轴器与高频电主轴连接。在高频电主轴上连接冷却装置与润滑油进口。在壳体上设置回油接口。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运用此试验台后,可开展电主轴用钢制轴承与陶瓷轴承在脂润滑、油润滑、油雾润滑和油气润滑等各类润滑方式下的润滑机理与延长寿命的技术研究,同时可测试电主轴轴承的动态性能等项目,以便进一步改善电主轴轴承的各项性能指标,提高润滑介质对运动体的润滑性能,延长运动体的使用寿命。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转轴2的一端与高频电主轴11连接,另一端伸入壳体14内,在壳体14内设置弹性垫6,将壳体14的内腔隔成试验部分18与施压部分17,在施压部分17的壳体14壁上设置压力油进出口8,在试验部分18内设置与弹性垫6接触的承压块16。工作时,先在转轴2位于施压部分18内的一段上安装待测试轴承3,并使轴承3与承压块16接触,启动电动机,通过电主轴11将动力传递给转轴2,带动轴承3旋转,同时,压力油进入施压部分17内,在压力的作用下,弹性垫6产生变形,向左移动,推动承压块16左移,对轴承3施压。根据不同的压力与转速,可检测出轴承3的各种机械性能指标。
在试验部分18的壳体壁上设置润滑油进口与凝缩嘴4、加速度计5及热电偶。润滑油进口与油气发生器13连接,以便对轴承3施加各种不同的润滑介质,检验各种不同的润滑介质对轴承3的润滑效果;加速度计5与振动分析仪7连接,用于检验轴承3的振动量,热电偶与测温仪9连接,用于检验轴承3的温升情况,轴承3的温度与振动量是评定高速轴承润滑性能的主要参数。
在壳体14的端部设置端盖15,在端盖15与壳体14间设置弹性垫6,压力油进出口8位于端盖15上。当需要测试轴承3时,可以先将端盖15拆下,再将轴承3安装于转轴2上,再用端盖15将承压块16及弹性垫6固定住。转轴2可利用挠性联轴器1与高频电主轴11连接,以避免损坏高频电主轴。在高频电主轴11上可连接冷却装置12与润滑油进口13,以便于对高频电主轴11实施冷却与润滑。在壳体14上设置回油接口10,以便在需要的时候将积淀于壳体14内的润滑油放掉。
权利要求1.高速电主轴轴承性能综合试验台,其特征是转轴的一端与高频电主轴连接,另一端伸入壳体内,在壳体内设置弹性垫,将壳体的内腔隔成试验部分与施压部分,在施压部分的壳体壁上设置压力油进出口,在试验部分内设置与弹性垫接触的承压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台,其特征是在施压部分的壳体壁上设置润滑油进口、加速度计及热电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台,其特征是在壳体的端部设置端盖,在端盖与壳体间设置弹性垫,压力油进出口位于端盖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台,其特征是转轴利用挠性联轴器与高频电主轴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台,其特征是在高频电主轴上连接冷却装置与润滑油进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台,其特征是在壳体上设置回油接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测试电主轴轴承性能的综合试验台。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转轴的一端与高频电主轴连接,另一端伸入壳体内,在壳体内设置弹性垫,将壳体的内腔隔成试验部分与施压部分,在施压部分的壳体壁上设置压力油进出口,在试验部分内设置与弹性垫接触的承压块。利用本装置后可以进一步改善电主轴轴承的性能指标,提高润滑介质对运动体的润滑性能,延长运动体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G01M13/04GK2645070SQ03277888
公开日2004年9月29日 申请日期2003年8月18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18日
发明者蔡英, 蒋书运 申请人:无锡机床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