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感温管内毛细管的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52668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感温管内毛细管的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柜的感温管,特别涉及一种感温管内毛细管的固定 结构。
技术背景目前的冷柜感温管内的毛细管同定方式有两种如图1所示, 一是把毛细 管2插入感温管1后,在感温管1的入口处用密封腻子11封堵固定,从而将毛 细管2固定在感温管1内;二是在把毛细管插入感温管后用夹钳把感温管的入 口处夹扁;这两种方式均存在有不足前一种存在的问题是,因密封腻子黏性 差和时间长了 (一般一年后)密封腻子干裂松脱会失去固定作用,使毛细管失 去固定,从而使冷柜设计的感温点偏离,最终导致冷柜的自动温控系统失灵。 后一种的方法的实际操作性很差,每装一次作业人员就得用夹钳用力夹,效率 很低,同时也存在在夹的过程中把毛细管损伤的可能,这也会导致冷柜的自动 温控系统的精度降低。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了卜-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稳定牢靠、装 卸方便的毛细管的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是将一帽形胶套套设在感温管的管 口上,胶套的底部开有一通孔,毛细管从所述的通孔穿过,通孔受压变形产生弹力从而把毛细管固定牢,不仅提高了装配效率,而且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感温管内毛细管的固定结构,包括感温管及穿设在感温管内的毛细管, 在感温管入口的管口上套设有一帽形胶套,帽形胶套的左端敞口,'右端底部上开设有通孔,感温管的管口从帽形胶套的敞口插入到胶套内部,帽形胶套的内 周壁与感温管的外管壁紧密接触,毛细管从通孔内穿过且与通孔内周面紧密接 触。为使感温管插入胶套时可以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作为优选,所述帽形胶 套的敞口为一锥形口 ,所述的锥形口是由帽形胶套外部逐渐向其内部收縮形成 的。锥形口可引导感温管准确插入到胶套内。作为优选,所述的通孔的孔径小于毛细管的外径。由此,当毛细管插入到 通孔内时,通孔受压变形产生弹力夹住毛细管从而将其固定。为使毛细管插入胶套时更加方便,作为优选,所述的通孔为锥形孔,锥形 孔的孔径是由帽形胶套外部向内部逐渐减小,锥形孔的最小孔径小于毛细管的 外径。锥形孔可以起到导向作用,使得最初插入时毛细管头部找位更加准确方 便;另外,毛细管在从锥形孔插入时可以省力。作为优选,锥形孔的最大孔径等于毛细管的外径,且锥形孔的最小孔径为 其最大孔径的一半。由此,毛细管在插入时,可将锥形孔的最小孔径处撑起变 形,使之与锥形孔的最大孔径处形状、大小相同,不仅防止锥形孔过度变形, 还能起到很好的固定毛细管的作用;而且毛细管的感温头在插入后便很难拔出, 锥形孔还起到了倒钩的作用。为使毛细管插入后受力均衡,作为优选,所述的通孔开设在帽形胶套的右 端底部中心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 ,装配方便,效率高,不会引起毛细管的损坏,并且毛细管的装卸、 维修也十分方便,只需将胶套取下,然后再将毛细管从胶套通孔内拔出即可;(2) ,毛细管的固定稳定可靠,避免了因毛细管的松动而产生的自动温控系统失灵;提高了产品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图1为现有技术中毛细管的固定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毛细管的固定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中帽形胶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下实施例l:如图2所示, 一种感温管内毛细管的同定结构,包括感温管l及 穿设在感温管1内的毛细管2,毛细管2的横截面为圆形,在感温管1入口的管口 6上套设有一帽形胶套3,帽形胶套3呈圆柱形,为尼龙橡胶材料制成,帽形 胶套3的左端敞口,右端底部的中心处设有通孔4,感温管1的管口从帽形胶套 3的敞口插入到胶套内部,帽形胶套3的内径小于感温管1的外径,使得帽形胶 套3受挤变形产生弹力紧紧包覆在管口 6上,帽形胶套3的内周壁与感温管1 的外管壁紧密接触,所述的通孔4的孔径小于毛细管2的外径,毛细管2从通 孔4内穿过将通孔4撑大,通孔4产生弹力将毛细管2固定住。图3显示了帽形胶套3的结构,所述帽形胶套3左端的敞口为一锥形口 7, 所述的锥形口 7是由帽形胶套3外部逐渐向其内部收縮形成的,此锥形口 7主 要是起到导向的作用。所述的通孔4为锥形孔,锥形孔的孔径是由帽形胶套3 外部向内部逐渐减小,锥形孔的最大孔径等于毛细管2的外径,且锥形孔的最 小孔径为其最大孔径的一半。由此,毛细管2在插入时,可将锥形孔的最小孔 径处撑起变形,使之与锥形孔的最人孔径处形状、大小相同,不仅防止锥形孔 过度变形,还能起到很好的固定毛细管的作用。本实用新型的毛细管是通过下述方法固定在感温管内的,首先使帽形胶套3的敞口对准感温管1入口处的管口 6,用力将帽形胶套3套在感温管1的管口 6 上,然后将毛细管2的感温头5对准帽形胶套3的通孔4,并用力插入,直到感 温头5到达预定位置,停止插入动作。当毛细管发生问题需要维修或者更换时, 则可先拔下帽形胶套3,然后再将毛细管沿插入方向的反方向拔出。
权利要求1、一种感温管内毛细管的固定结构,包括感温管(1)及穿设在感温管(1)内的毛细管(2),其特征是在感温管(1)入口的管口上套设有一帽形胶套(3),帽形胶套(3)的左端敞口,右端底部上开设有通孔(4),感温管(1)的管口从帽形胶套(3)的敞口插入到胶套内部,帽形胶套(3)的内周壁与感温管(1)的外管壁紧密接触,毛细管(2)从通孔(4)内穿过且与通孔(4)内周面紧密接触。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感温管内毛细管的固定结构,其特征是所述 帽形胶套(3)的敞口为一锥形口,所述的锥形口是由帽形胶套(3)外部逐渐向 其内部收縮形成的。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感温管内毛细管的固定结构,其特征是所述 的通孔(4)的孔径小于毛细管(2)的外径。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感温管内毛细管的固定结构,其特征是所述 的通孔(4)为锥形孔,锥形孔的孔径是由帽形胶套(3)外部向内部逐渐减小, 锥形孔的最小孔径小于毛细管(2)的外径。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感温管内毛细管的固定结构,其特征是锥形 孔的最大孔径等于毛细管的外径,且锥形孔的最小孔径为其最大孔径的一 半。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感温管内毛细管的固定结构,其特征是所述 的通孔(4)开设在帽形胶套(3)的右端底部中心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感温管内毛细管的固定结构,包括感温管及穿设在感温管内的毛细管,在感温管入口的管口上套设有一帽形胶套,帽形胶套的左端敞口,右端底部上开设有通孔,感温管的管口从帽形胶套的敞口插入到胶套内部,帽形胶套的内周壁与感温管的外管壁紧密接触,毛细管从通孔内穿过且与通孔内周面紧密接触。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结构是将一帽形胶套套设在感温管的管口上,毛细管从胶套的底部的通孔穿过,通孔受压变形产生弹力从而把毛细管固定牢,不仅提高了装配效率,而且更加稳定。
文档编号G01K1/14GK201413198SQ20092012046
公开日2010年2月24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25日
发明者张意明, 蒋端平 申请人:浙江华美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