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底浮泥层生物与沉积物取样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14906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底浮泥层生物与沉积物取样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底浮泥层生物与沉积物取样器,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用于水底浮泥层生物与沉积物取样的装置由于收集盒上下层材质相似,所受的浮力与重力的差值近似,而导致其在水底下沉及移动的过程中容易翻滚,造成取样成功率低,并且由于收集盒的下底板重量轻导致单次的取样量少,同时由于取样装置采用的提拉绳索较细,当操作者在取样后向上提拉时,由于用力大而造成对手部的磨伤等。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用于水底浮泥层生物与沉积物取样的装置在水中容易翻滚的问题,提供一种水底浮泥层生物与沉积物取样器。本实用新型所述水底浮泥层生物与沉积物取样器包括收集袋、收集盒和提拉绳, 它还包括U形提拉钢质梁,收集盒为由η块钢板围成的筒体,η为大于2的整数,所述筒体的一个侧壁为收集盒的盒底,收集盒内部空间的顶端设置泡沫板,并且该泡沫板与收集盒的内壁紧密接触;收集盒的一端的端口与收集袋的袋口固定连接,使收集袋的内部与收集盒的内部连通,收集盒的另一端通过U形提拉钢质梁连接提拉绳。所述收集盒为由3块钢板围成的三棱柱筒。所述收集盒还可以为由4块钢板围成的长方体筒。所述收集盒的两个相对或者相邻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一个通孔,每个通孔的中心与收集盒的盒底的距离是收集盒高度的一半,并且每个通孔的中心与收集袋的袋口的距离大于收集盒长度的三分之二,U形提拉钢质梁通过所述通孔与收集盒连接。所述收集盒的盒底钢板厚度为10mm,并且收集盒的除盒底钢板的其它钢板厚度为 Imm0所述收集盒的盒底钢板的远离收集袋的一端具有坡度。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多个橡胶套,多个橡胶套均勻分布套箍在提拉绳上。所述收集袋为尼龙网袋。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的收集盒采用钢板制成,并且在收集盒内部空间的顶端设置了泡沫板,这种结构使得收集盒由于上层受到的浮力大而下层受到的重力大,能够在水底下沉及移动的过程中稳定下沉,不易翻滚,同时由于下层受到的重力大能够增加单次的取样量,取样成功率提高10%以上,单次取样量提高20%以上。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由3块钢板围成的三棱柱筒式收集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一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包括收集袋1、收集盒2和提拉绳3,它还包括U形提拉钢质梁4,收集盒2为由η块钢板围成的筒体,η为大于2的整数,所述筒体的一个侧壁为收集盒2的盒底2-2,收集盒2内部空间的顶端设置泡沫板2-1,并且该泡沫板2-1与收集盒 2的内壁紧密接触;收集盒2的一端的端口与收集袋1的袋口固定连接,使收集袋1的内部与收集盒 2的内部连通,收集盒2的另一端通过U形提拉钢质梁4连接提拉绳3。
具体实施方式
二 下面结合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为对实施方式一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收集盒2为由3块钢板围成的三棱柱筒。本实施方式中泡沫板夹固在收集盒2的两块侧壁钢板之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三本实施方式为对实施方式一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收集盒2为由4 块钢板围成的长方体筒。
具体实施方式
四本实施方式为对实施方式一至三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收集盒2 的两个相对或者相邻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一个通孔,每个通孔的中心与收集盒2的盒底 2-2的距离是收集盒2高度的一半,并且每个通孔的中心与收集袋1的袋口的距离大于收集盒2长度的三分之二,U形提拉钢质梁4通过所述通孔与收集盒2连接。本实施方式中采用的U形提拉钢质梁4,能在一对通孔内任意旋转,这样有利于对取样器的释放和提拉,并且保障取样器在水底移动时,通过释放U形提拉钢质梁4使收集盒 2贴近泥底,提高取样成功率。
具体实施方式
五本实施方式为对实施方式一至四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收集盒2 的盒底2-2钢板厚度为10mm,并且收集盒2的除盒底钢板的其它钢板厚度为1mm。采用钢板制成收集盒2,有利于其在水底的安稳下沉。
具体实施方式
六本实施方式为对实施方式一至五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收集盒2 的盒底钢板的远离收集袋1的一端具有坡度。在收集盒2的盒底钢板的首端口侧设置出坡度,便于对水底浮泥层生物与沉积物的收集。
具体实施方式
七本实施方式为对实施方式一至六的进一步说明,本实施方式还包括多个橡胶套5,多个橡胶套5均勻分布套箍在提拉绳3上。本实施方式中在提拉绳3上均勻设置橡胶套5,有利于取样器在取样完成后或者在水底移动时,减少操作者拉动提拉绳3时对手的伤害。
具体实施方式
八本实施方式为对实施方式一至七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收集袋1 为尼龙网袋。收集袋1可以采用尼龙等材质做成的网状收集袋,收集袋1的末端可采用伸缩式收口,其目数可根据取样目的进行调整。
权利要求1.一种水底浮泥层生物与沉积物取样器,它包括收集袋(1)、收集盒( 和提拉绳(3), 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U形提拉钢质梁(4),收集盒O)为由η块钢板围成的筒体,η为大于2的整数,所述筒体的一个侧壁为收集盒⑵的盒底0-2),收集盒(2)内部空间的顶端设置泡沫板0-1),并且该泡沫板(2-1) 与收集盒O)的内壁紧密接触;收集盒O)的一端的端口与收集袋(1)的袋口固定连接,使收集袋(1)的内部与收集盒O)的内部连通,收集盒O)的另一端通过U形提拉钢质梁(4)连接提拉绳(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底浮泥层生物与沉积物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盒 (2)为由3块钢板围成的三棱柱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底浮泥层生物与沉积物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盒 (2)为由4块钢板围成的长方体筒。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水底浮泥层生物与沉积物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盒O)的两个相对或者相邻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一个通孔,每个通孔的中心与收集盒 (2)的盒底(2-2)的距离是收集盒( 高度的一半,并且每个通孔的中心与收集袋(1)的袋口的距离大于收集盒⑵长度的三分之二,U形提拉钢质梁(4)通过所述通孔与收集盒(2) 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水底浮泥层生物与沉积物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盒⑵的盒底0-2)钢板厚度为10mm,并且收集盒O)的除盒底钢板的其它钢板厚度为 Imm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底浮泥层生物与沉积物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盒 (2)的盒底钢板的远离收集袋(1)的一端具有坡度。
7.根据权利要求1、2、3或6所述的水底浮泥层生物与沉积物取样器,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多个橡胶套(5),多个橡胶套( 均勻分布套箍在提拉绳C3)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底浮泥层生物与沉积物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袋 (1)为尼龙网袋。
专利摘要水底浮泥层生物与沉积物取样器,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用于水底浮泥层生物与沉积物取样的装置在水中容易翻滚的问题。它包括收集袋、收集盒和提拉绳,它还包括U形提拉钢质梁,收集盒为由n块钢板围成的筒体,n为大于2的整数,所述筒体的一个侧壁为收集盒的盒底,收集盒内部空间的顶端设置泡沫板,并且该泡沫板与收集盒的内壁紧密接触;收集盒的一端的端口与收集袋的袋口固定连接,使收集袋的内部与收集盒的内部连通,收集盒的另一端通过U形提拉钢质梁连接提拉绳。本实用新型用于收取水底浮泥层生物与沉积物。
文档编号G01N1/10GK202083570SQ20112017793
公开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30日
发明者刘敏, 张东向, 张硕, 徐伟慧, 焦德志, 王志刚, 肖静, 莫继先, 董原 申请人:齐齐哈尔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