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称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24402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流体称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计量称重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针对流体的计量称重装置。
背景技术
采用液态原料进行工业生产,在配料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需要对液态原料进行称量,以确定原料分量。实现技术中,是采用流量计加电子称的方式来对原料进行称量。这种称量方式中, 流量计控制并确定流出液体的体积,由于流量计对于原料输送压力、粘度的变化敏感性较大,容易产生计量误差,因此配料误差较大,造成产品质量不高。在这种称量模式中,电子称只是起校核流量计计量结果的作用,避免称量出现较大误差。鉴于现有技术中的流体称量装置误差较大,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中的流体称量装置进行改进,以提高配料精度,提升产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流体称量装置,其能避免流体压力、粘度的影响,可准确的计量流体质量,以提高配料精度,提升产品质量。本实用新型流体称量装置,包括比例阀、电子称重单元和PLC控制器,比例阀设置在输料管上,电子称重单元用于计量从输料管排出原料的重量并将其采集的原料重量信号输入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用于分析处理电子称重单元输入的信号并向比例阀输入控制其调节流量的控制信号。进一步,所述电子称重单元包括一负载传感器,所述电子称重单元通过负载传感器采集原料重量信号并将信号输入PLC控制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流体称量装置,其电子称重单元不仅能计量原料重量,同时能将其采集的原料重量信号输入PLC控制器、通过PLC控制器间接控制比例阀的流量,当电子称重单元上的流体质量接近称重目标值时,PLC控制器便根据所收到的重量信息控制比例阀,使其自动减小流体流量,从而在达到称重目标时,仅有极少量或没有多余流体滴入电子称重单元,本流体称量装置比例阀流量不受流体压力和粘度影响,可显著提高配料精度,提升产品质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流体称量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流体称量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流体称量装置,包括比例阀1、电子称重单元2和PLC控制器3,比例阀1设置在输料管4上,电子称重单元2用于计量从输料管4排出原料的重量并将其采集的原料重量信号输入PLC控制器3,所述PLC控制器3用于分析处理电子称重单元2 输入的信号并向比例阀1输入控制其调节流量的控制信号。本实用新型流体称量装置,其电子称重单元2不仅能计量原料重量,同时能将其采集的原料重量信号输入PLC控制器3、通过PLC控制器3间接控制比例阀1的流量,当电子称重单元上的流体质量接近称重目标值时,PLC控制器便根据所收到的重量信息控制比例阀,使其自动减小流体流量,从而在达到称重目标时,仅有极少量或没有多余流体滴入电子称重单元,本流体称量装置比例阀流量不受流体压力和粘度影响,在实际运用中,本称量装置的误差范围可控制在千分之五范围内,可显著提高配料精度,提升产品质量。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称重单元2包括一负载传感器加,所述电子称重单元2通过负载传感器加采集原料重量信号并将信号输入PLC控制器3。负载传感器加很高的精度,可准确的反应电子称重单元2上流体的质量,保证配料精度。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1.一种流体称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比例阀、电子称重单元和PLC控制器,比例阀设置在输料管上,电子称重单元用于计量从输料管排出原料的重量并将其采集的原料重量信号输入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用于分析处理电子称重单元输入的信号并向比例阀输入控制其调节流量的控制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称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称重单元包括一负载传感器,所述电子称重单元通过负载传感器采集原料重量信号并将信号输入PLC控制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流体称量装置,包括比例阀、电子称重单元和PLC控制器,比例阀设置在输料管上,电子称重单元用于计量从输料管排出原料的重量并将其采集的原料重量信号输入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用于分析处理电子称重单元输入的信号并向比例阀输入控制其调节流量的控制信号。本实用新型流体称量装置,其电子称重单元不仅能计量原料重量,同时能通过PLC控制器间接控制比例阀的流量,当电子称重单元上的流体质量接近称重目标值时,PLC控制器便控制比例阀使其自动减小流体流量,从而在达到称重目标时,仅有极少量或没有多余流体滴入电子称重单元,本流体称量装置比例阀流量不受流体压力和粘度影响,可显著提高配料精度,提升产品质量。
文档编号G01G17/06GK202281643SQ201120350488
公开日2012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9日
发明者徐杰, 王世云, 邓海鸥 申请人:重庆延锋江森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