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机的气密闸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79834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检测机的气密闸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利用自动控制的方式启闭闸门组,且于开启时,能够将闸门组收置于机体顶部,而能够便于置入及取出电子元件,以节省作业时间及提升作业便利性的检测机的气密闸门装置。
背景技术
如今,电子产品广泛应用于国人的生活中,诸如生活用品、医疗仪器至工商设备等,然为了在竞争激烈的消费市场中获得青睐,业者无不提升产品品质以符合市场所需,以常见的液晶显示器为例,一般液晶显示器于制造完成后,均会于一预设温度下进行预烧测试作业,以模拟实际的操作环境,来测试淘汰品质不佳濒临损坏的产品。请参阅图I所示,坊间习用的预烧测试机,其机体I O内设有具出入口 I I I的检测室I I,且于该检测室I I的出入口 I I I两侧分别枢设有门板I 2,使门板I 2能够向外枢转开启,以供推入装载液晶显示器的台车2 O,于置入台车2 O后,再将门板I 2向内枢转关闭检测室I I的出入口 111,以气密检测室I I,另该机体I O的顶部设有容置空间,且于该容置空间内装设供抽送气体的鼓风机I 3,而利用该鼓风机I 3进行抽送经加热的气体,使气体流通至检测室I I内,而于检测室I I内以预设温度进行预烧测试作业;惟,该利用枢转启闭的门板I 2,于使用上仍有如下的缺弊I .该门板I 2仅能以人工方式开启或关闭,而于进行测试作业时,作业人员将台车2 O推送至机体I O检测室I I的出入口 I I I前方放置,另至机体I O处将门板I 2开启后,再会到台车2 O处,而将台车2 O推入检测室I I内,并关闭门板I 2,如此,作业人员于台车2 O与机体I O间往返的动作,将耗费相当多的作业时间。2 .该门板I 2枢设于检测室I I的出入口 I I I,当门板I 2向外枢转开启后,由于门板I 2能够任意枢转,即经常发生门板I 2转回检测室I I的出入口 I I I前方,而阻碍台车2 O推入,进而造成作业上的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人对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深入研究,研创出一种检测机的气密闸门装置,用以改善习式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检测机的气密闸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于其内部设有供进行测试作业的检测室,且于该检测室的前端设有出入Π ;导轨组,于机体的出入口两侧处分别以架置结构架设有导轨,该架置结构设有动力源,以供驱动该导轨作前、后往复位移,另该导轨的顶端延伸至机体的顶部处;闸门组,滑设于导轨组的两导轨间,并可随着两导轨的导引路径往复滑移;启闭动力组,连结于闸门组,并连动闸门组沿着导轨往复滑移,以使闸门组启、闭机体的出入口;采用上述结构的本实用新型,当启闭动力组连动闸门组时,即能够先驱动两个导轨向前位移,以使闸门组平顺的沿着导轨往复滑移,另于关闭时,则连动闸门组滑移至出入口处,且驱动两个导轨向后位移,并带动闸门组关闭密封检测室的出入口,以使检测室保持于预设温度下进行电子元件的测试作业;由此,即能够利用自动控制的方式启闭闸门组,且于开启时,能够将闸门组收置于机体顶部,而能够便于置入及取出电子元件,进而达到节省作业时间的实用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提供一种检测机的气密闸门装置,其中,该导轨的顶端弯折延伸至机体顶部处,而于开启闸门组时,即能够先驱动两个导轨向前位移,以使闸门组沿着导轨平顺的向上滑移,并将闸门组收置于机体顶部处,而能够便于置入及取出电子元件,进而达到提升作业便利性的实用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三,提供一种检测机的气密闸门装置,其中,该导轨的顶端弯折延伸至机体顶部处,而于开启闸门组时,即能够先驱动两个导轨向前位移,以使闸门组沿 着导轨平顺的向上滑移,并将闸门组收置于机体顶部处,而能够利用机体顶部原有的容置空间,即能够收置闸门组,而达到节省空间配置的实用目的。

图I :习用预烧测试机的使用示意图。图2 :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示意图。图3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图4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图5 :本实用新型开启闸门组的动作示意图(一)。图6:本实用新型开启闸门组的动作示意图(二)。图7 :本实用新型置入台车的动作示意图。图8 :本实用新型关闭闸门组的动作示意图(一)。图9 :本实用新型关闭闸门组的动作示意图(二)。附图标记说明I O -机体;I I _检测室;I I I _出入口; I 2 -门板;I 3 -鼓风机;2 O -台车;3 O -机体;3 O I -检测室;3 O 2 -出入口;3 O 3-鼓风机;3 O 4-密封条;3 I-第一导轨;3 I I-直向段;3 I 2-横向段;3 I 3-弯弧段;3 I 4 -第一轴杆;3 I 5 -第一承架;3 I 6 -滚轮;3 I 7 -滚轮;3 I 8 -第一压缸;3 I 9-伸缩杆;3 2-第二导轨;3 2 I-直向段;3 2 2 -横向段;3 2 3 -弯弧段;3 2 4 -第二轴杆;3 2 5 -第二承架;3 2 6 -滚轮;3 2 7 -滚轮;3 2 8 -第二压缸;3 2 9 -伸缩杆;3 3 -闸门组;3 3 I -门板;3 3 2 -枢纽器;3 3 3 -滑轮;3 3 4 -透明视窗;3 3 5 -密封条;3 3 6 -密封件;3 4 -启闭动力组;34 1-马达;34 2-转轴;34 3 -转轮;344 -挠性件;3 5 -顶撑组;3 5 I -架板;3 5 2 -滚筒;4 O -台车。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结构特征及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进行详细说明。请参阅图2、3、4所示,本实用新型检测机的气密闸门装置,包括机体30,导轨组,闸门组33,启闭动力组34,其中于一机体3 O的顶部设有容置空间,内部则设有设有供进行测试作业的检测室3 O I,且于该检测室3 O I的前端设有出入口 3 O 2,以供置入及取出装载电子元件的台车,另该机体3 O的顶部容置空间装设有鼓风机3 O 3,以供抽送经加热或冷却的气体于检测室3 O I内循环流动,使检测室3 O I能够于一预设温度下进行电子元件的测试作业;一导轨组于机体3 O的出入口 3 O 2 —侧处以第一架置结构架设有具导槽的第一导轨3 I,并使该第一导轨3 I的顶端弯折延伸至机体3 O顶部的容置空间内;于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导轨3 I的导槽设有位于机体3 O出入口 3 O 2—侧处的直向段3 I I、位于机体3 O顶部容置空间内的横向段3 I 2,以及连结于该直向段3 I I及横向段3 I 2间的弯弧段3 I 3,另该第一架置结构于对应该第一导轨3 I的一端处设有第一轴杆3 I 4,以供穿置枢设第一导轨3 I,并使该第一导轨3 I能够以第一轴杆3 I 4为轴心作前、后枢转摆动的往复位移,于对应该第一导轨3 I延伸至机体3 O顶部的另端处设有第一承架3 I 5,且于该第一承架3 I 5上装设有两个滚轮3 I 6、3 I 7 ,以供分别抵接于第一导轨3 I的两侧边,而于第一导轨3 I作前、后枢转摆动位·移时,能够防止第一导轨3 I向侧边晃动;另以一动力源连结第一导轨3 I,以供驱动第一导轨3 I作前、后枢转摆动的往复位移;于本实施例中,该动力源为一具伸缩杆3 I 9的第一压缸3 I 8,该第一压缸3 I 8装设于机体3 O的顶部,并使伸缩杆3 I 9的端部连结第一导轨3 I,而能够由第一压缸3 I 8的伸缩杆3 I 9驱动第一导轨3 I作前、后枢转摆动的往复位移;另于机体3 O的出入口 3 O 2另侧处以第二架置结构架设有具导槽的第二导轨3 2,并使该第二导轨3 2的顶端弯折延伸至机体3 O顶部的容置空间内;于本实施例中,该第二导轨3 2的导槽设有位于机体3 O出入口 3 O 2另侧处的直向段3 2 I、位于机体3 O顶部容置空间内的横向段3 2 2,以及连结于该直向段3 2 I及横向段3 2 2间的弯弧段3 2 3,另该第二架置结构于对应该第二导轨3 2的一端处设有第二轴杆3 2 4,以供穿置枢设第二导轨3 2,并使该第二导轨3 2能够以第二轴杆3 2 I为轴心作前、后枢转摆动位移,于对应该第二导轨3 2延伸至机体3 O顶部的另端处设有第二承架3 2 5,且于该第二承架3 2 5上装设有两个滚轮3 2 6、3 2 7,以供分别抵接于第二导轨3 2的两侧边,而于第二导轨3 2作前、后枢转摆动位移时,能够防止第二导轨3 2向侧边晃动;另以一动力源连结第二导轨3 2,以供驱动第二导轨3 2作前、后枢转摆动的往复位移;于本实施例中,该动力源为一具伸缩杆3 2 9的第二压缸3 2 8,该第二压缸3 2 8装设于机体3 O的顶部,并使伸缩杆3 2 9的端部连结第二导轨3 2,而能够由第二压缸3 2 8的伸缩杆3 2 9驱动第二导轨3 2作前、后枢转摆动的往复位移;于导轨组的第一导轨3 I与第二导轨3 2间滑设一闸门组3 3,该闸门组3 3并能够沿着第一、二导轨3 1、3 2的导引路径往复滑移;于本实施例中,该闸门组3 3设有以枢纽器3 3 2相互枢接连结的多片门板3 3 I,且该多片门板3 3 I的两侧分别装设有滑轮3 3 3,以供滑设于第一、二导轨3 1、3 2的导槽内,并使该闸门组3 3的多片门板3 3 I能够随着第一、二导轨3 1、3 2的导引路径往复滑移;其中,该闸门组3 3位于中央位置的门板3 3 I设有透明视窗3 3 4,而于闸门组3 3关闭时,能够供进行检视机体3 O的检测室
3O I内部状态;另该闸门组3 3与机体3 O的出入口 3 O 2各侧缘间设有密封结构,以于闸门组3 3关闭机体3 O的出入口 3 O 2时,能够气密检测室3 O I,使检测室3 O I保持于一预设温度下进行电子元件的测试作业;于本实施例中,该密封结构于机体3 O出入口 3 O 2的上侧缘及左、右侧缘分别固设有密封条3 O 4,该闸门组3 3则于对应机体3 O出入口 3 O 2的下侧缘处设有另一密封条3 3 5,而于关闭机体3 O的出入口 3 O 2时,即以第一、二压缸3 1 8 , 3 2 8驱动第一、二导轨3 1、3 2向后枢转摆动位移,并带动闸门组3 3压抵密封条3 O 4、3 3 5,另闸门组3 3的各门板3 3 I间又设有密封件3 3 6,以供密封各门板3 3 I的连结处,即能够以闸门组3 3关闭密封机体3 O的出入口 3 O 2,以气密检测室3 O I,使检测室3 O I能够于一预设温度下进行电子元件的测试作业;另于该闸门组3 3连结一启闭动力组3 4,以供连动闸门组3 3沿着导轨组的第一、二导轨3 I、3 2往复滑移;于本实施例中,该启闭动力组3 4于机体3 O的顶部架置枢设有可由马达3 4 I驱动旋转的转轴3 4 2,且于该转轴3 4 2上套设有可旋转同动的转轮3 4 3,另于该转轮3 4 3与闸门组3 3的门板3 3 I间连结一可为钢索的挠性件3 4 4,而可由马达3 4 I驱动转轴3 4 2旋转,以带动转轮3 4 3卷收挠性件3 4 4,该挠性件3 4 4即连动闸门组3 3由第一、二导轨3 I、3 2的直向段3 I I、3 2 I向上滑 移,并经由弯弧段3 2 3滑移至第一、二导轨3 1、3 2的横向段3 1 , 3 2 2,以供开启机体3 O的出入口 3 O 2,且将闸门组3 3收置于机体3 O的顶部容置空间内,另可由马达3 4 I驱动转轴3 4 2反向旋转,以带动转轮3 4 3释放挠性件3 4 4,该闸门组3 3即经由第一、二导轨3 I、3 2的横向段3 I、3 2 2滑移至直向段3 I I、3 2 I,以供关闭机体3 O的出入口 3 O 2 ;另于机体3 O的顶部对应第一、二导轨3 I、3 2的弯弧段3 2 3处装设有顶撑组3 5,以供顶撑导引启闭动力组3 4的挠性件3 4 4,使启闭动力组3 4的挠性件3 4 4可平顺的连动闸门组3 3 ;于本实施例中,该顶撑组3 5于机体3 O的顶部设有两个架板3 5 I,且于两个架板3 5 I间沿第一、二导轨3 I、3 2弯弧段3 2 3的导引路径排列架设有多个滚筒3 5 2,而以该多个滚筒3 5 2顶撑导引启闭动力组3 4的挠性件3 4 4,使启闭动力组3 4的挠性件3 4 4能够平顺的连动闸门组3 3。请参阅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于控制开启机体3 O的出入口 3 O 2时,其先控制该第一、二压缸3 I 8、3 2 8的伸缩杆3 I 9、3 2 9驱动第一、二导轨3 I、3 2分别以第一、二轴杆3 1 4 , 3 2 4为轴心向前枢转摆动位移,并带动闸门组3 3的各门板3 3 I与机体3 O的密封条3 O 4保持适当的间隔距离,以解除机体3 O检测室3 O I的气密状态,并使闸门组3 3能够平顺的沿第一、二导轨3 1、3 2滑动;请参阅第6图所示,接着控制启闭动力组3 4的马达3 4 I驱动转轴3 4 2旋转,以带动转轮3 4 3卷收挠性件3 4 4,而以该挠性件3 4 4连动闸门组3 3沿着第一、二导轨3 I、3 2的导引路径滑移,当闸门组3 3的各门板3 3 I由第一、二导轨3 I、3 2的直向段3 I I、3 2 I向上滑移至弯弧段3 1 3 , 3 2 3时,该闸门组3 3的各门板3 3 I即随着第一、二导轨3 I、3 2的弯弧段3 1 3 , 3 2 3导引路径滑移;请参阅图7所示,持续以启闭动力组3 4的挠性件3 4 4连动闸门组3 3,使闸门组3 3滑移至第一、二导轨3 I、3 2的横向段
31 2 , 3 2 2,而开启机体3 O的出入口 3 O 2,即能够将装载有待测试电子元件的台车
4O置入机体3 O的检测室3 O I,而利用自动控制的方式开启闸门组3 3,且于闸门组3 3开启后,能够将闸门组3 3收置于机体3 O顶部,其不仅能够便于置入装载有待测试电子元件的台车4 O,以节省作业时间及提升作业便利性,且利用机体3 O顶部原有的容置空间,即能够收置闸门组3 3,而毋需增加机体3 O原有高度,进而达到节省空间配置的实用目的。请参阅图8所示,将台车置入机体3 O后,接着控制启闭动力组3 4的马达3 4 I驱动转轴3 4 2反向旋转,以带动转轮3 4 3释放挠性件3 4 4,该闸门组3 3即经由第一、二导轨3 I、3 2的横向段3 I、3 2 2滑移至直向段3 11,321 ;请参阅图9所示,当闸门组3 3的各门板3 3 I滑移至第一、二导轨3 I、3 2的直向段3 11、3 2 I后,接着再控制第一、二压缸3 I 8、3 2 8的伸缩杆3 I 9、3 2 9驱动第一、二导轨3 I、3 2分别以第一、二轴杆3 I 4、3 2 4为轴心向后枢转摆动位移,并带动闸门组3 3的各门板3 3 I压抵机体3 O的密封条3 O 4,即能够以闸门组3 3关闭密封机体3 O的出入口 3 0 2,以气密检测室3 O I,使检测室3 O I保持于一预设温度下进行电子元件的测试作业;藉此,利用自动控制的方式启、闭闸门组3 3,且于闸门组3 3开启时,能够将闸门组3 3收置于机体3 O顶部,而能够便于置入电子元件,而达到节省作业时间及提升作业便利性的目的。另本实用新型利用自动控制的方式启、闭闸门组,即能够依测试作业进行设定闸门组自动开启时间,而于测试作业完成后,该闸门组即自动开启,以供取出及置入装载电子元件的台车,以节省作业人员操作启闭闸门组时间,且当将闸门组开启后,将闸门组收置于机体顶部处,以避免阻碍台车进出,而能够便于置入及取出电子元件,进而达到节省作业时间及提升作业便利性的目的。据此,本实用新型实为一深具实用性及进步性的设计,然未见有相同的产品及刊物公开,从而符合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要件,故依法提出申请。
权利要求1.一种检测机的气密闸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体于其内部设有供进行测试作业的检测室,且于该检测室的前端设有出入口 ; 导轨组于机体的出入口两侧处分别以架置结构架设有导轨,该架置结构设有动力源,以供驱动该导轨作前、后往复位移,另外,该导轨的顶端延伸至机体的顶部处; 闸门组滑设于导轨组的两导轨间,并可随着两导轨的导引路径往复滑移; 启闭动力组连结于闸门组,并连动闸门组沿着导轨往复滑移,以使闸门组启、闭机体的出入口。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检测机的气密闸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机体的顶部装设有鼓风机,以供抽送经加热或冷却的气体于检测室内循环流动,使检测室能够保持于一预设温度下进行电子元件的测试作业。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检测机的气密闸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轨组于机体的出入口一侧处以第一架置结构架设有具有导槽的第一导轨,另侧处则以第二架置结构架设有具导槽的第二导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机的气密闸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轨组第一、二导轨的导槽分别设有位于机体出入口两侧处的直向段、位于机体顶部处的横向段,以及连结于该直向段及横向段间的弯弧段。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机的气密闸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轨组的第一架置结构于对应该第一导轨的一端处设有第一轴杆,以供穿置枢设第一导轨,于对应该第一导轨延伸至机体顶部的另端处设有第一承架,且于该第一承架上装设有分别抵接于第一导轨两侧边的两个滚轮,以供防止第二导轨向侧边晃动,该第二架置结构于对应该第二导轨的一端处设有第二轴杆,以供穿置枢设第二导轨,于对应该第二导轨延伸至机体顶部的另端处设有第二承架,且于该第二承架上装设有分别抵接于第二导轨两侧边的两个滚轮,以防止第二导轨向侧边晃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机的气密闸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轨组第一、二导轨的动力源为一具有伸缩杆的第一、二压缸,该第一、二压缸装设于机体的顶部,并使第一、二压缸的伸缩杆端部分别连结第一、二导轨,以供驱动第一、二导轨作前、后枢转摆动的往复位移。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检测机的气密闸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闸门组设有以枢纽器相互枢接连结的多片门板,且各门板间设有密封件,以供密封各门板的连结处,另外,各门板的两侧分别装设有滑轮,以供滑设于两导轨,并使该闸门组能够沿着导轨的导引路径往复位移。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检测机的气密闸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闸门组与机体的出入口各侧缘间设有密封结构,该密封结构于机体出入口的上侧缘及左、右侧缘分别固设有密封条,该闸门组则于对应机体出入口的下侧缘处设有另一密封条。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检测机的气密闸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启闭动力组于机体的顶部架置枢设由马达驱动旋转的转轴,该转轴上套设有旋转同动的转轮,且于该转轮与闸门组间连结挠性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检测机的气密闸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机体的顶部装设有顶撑组,该顶撑组于机体的顶部设有两个架板,且于两个架板间沿导轨组的导引路径排列架设有多个滚筒,而以该多个滚筒顶撑导引启闭动力组的挠性件,使启闭动力组的挠性件平顺的连动闸门 组。
专利摘要一种检测机的气密闸门装置,包括机体、导轨组、闸门组及启闭动力组,于机体内部设有具有出入口的检测室,一导轨组于该出入口的两侧处分别架设有导轨,该导轨的顶端弯折延伸至机体顶部处,且连结设有位移结构,另于导轨组的两个导轨间滑设一闸门组,且以一启闭动力组连动该闸门组沿着导轨的导引路径往复滑移,采用此结构,检测室能够保持于预设温度下进行电子元件的测试作业;并且,于开启时,可将闸门组收置于机体顶部,而以机体顶部原有的容置空间,即可便于置入及取出电子元件,进而达到节省作业时间及提升作业便利性的实用效益。
文档编号G01D11/26GK202719996SQ201220214068
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1日
发明者陈良朝 申请人:陈良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