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通讯的智能漏电外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88385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通讯的智能漏电外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关控制器,尤其涉及一种可通讯的智能漏电外置装置。
背景技术
市场上现有漏电模块多采用漏电专用集成检测芯片,再配用辅助分立元件,多属纯硬件电路,没有与上位机通讯的功能。现有技术不能对线路漏电情况实时监控,不能对漏电断路器的各项功能随时检 测,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对漏电档位和漏电动作延时时间进行灵活调节,不能对断路器进行远程检测和监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可通讯的智能漏电外置装置。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可通讯的智能漏电外置装置,包括微处理器、电源电路、零序电流互感器、放大滤波电路、键盘电路、脱扣驱动电路和磁通变换器,其中零序电流互感器的输出端接放大滤波电路的输入端,放大滤波电路和键盘电路的输出端分别接微处理器的输入端,微处理器的输出端串接脱扣驱动电路后接磁通变换器的输入端,电源电路分别给微处理器和磁通变换器供电。优选地,所述微处理器输出端还设置IXD显示电路。优选地,所述微处理器输出端还设置RS-485通讯电路。优选地,所述微处理器输出端还设置存储器。本实用新型可以很方便的与断路器连接、安装,在不需要漏电功能的场合也可以很方便的拆掉此模块。通过上位机与智能漏电外置模块通讯,配电系统管理人员远程监控断路器,读取分析线路实时数据(如当前线路漏电流,额定漏电电流及最大断开时间)掌握安全控制、事故的主动性,缩短事故停电的时间,实现对配电系统的现代化运行管理。

图I :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可通讯的智能漏电外置装置,包括微处理器、电源电路、零序电流互感器、放大滤波电路、键盘电路、脱扣驱动电路和磁通变换器,其中零序电流互感器的输出端接放大滤波电路的输入端,放大滤波电路和键盘电路的输出端分别接微处理器的输入端,微处理器的输出端串接脱扣驱动电路后接磁通变换器的输入端,电源电路分别给微处理器和磁通变换器供电。所述微处理器输出端还设置IXD显示电路。所述微处理器输出端还设置RS-485通讯电路。所述微处理器输出端还设置存储器。电源电路同时给单片机和磁通变换器供电;零序电流互感器用于采样漏电信号;放大滤波电路用于对采样的漏电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并送给单片机进行处理;键盘电路用于调节额定漏电流和分断时间,还可以对线路状态进行按键查询,按键测试漏电脱扣功能;通讯采用RS485接口,M0DMUS-RTU协议、串行通讯,可以通过上位机读取当前线路漏电流,上一次漏电脱扣时间及脱扣漏电流的大小;存储器采用EEPROM用于对漏电状态的存储,保存故障脱扣参数;LCD显示可以显示当前线路漏电流大小,漏电报警状态,额定漏电流大小,额定分断时间,故障脱扣电流及时间,可以提供可视化的人机沟通界面。脱扣驱动电路接受单片机的驱动信号来控制磁通变换器的执行动作。·
权利要求1.一种可通讯的智能漏电外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微处理器、电源电路、零序电流互感器、放大滤波电路、键盘电路、脱扣驱动电路和磁通变换器,其中零序电流互感器的输出端接放大滤波电路的输入端,放大滤波电路和键盘电路的输出端分别接微处理器的输入端,微处理器的输出端串接脱扣驱动电路后接磁通变换器的输入端,电源电路分别给微处理器和磁通变换器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通讯的智能漏电外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器输出端还设置IXD显示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可通讯的智能漏电外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器输出端还设置RS-485通讯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可通讯的智能漏电外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器输出端还设置存储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可通讯的智能漏电外置装置,包括微处理器、电源电路、零序电流互感器、放大滤波电路、键盘电路、脱扣驱动电路和磁通变换器,其中零序电流互感器的输出端接放大滤波电路的输入端,放大滤波电路和键盘电路的输出端分别接微处理器的输入端,微处理器的输出端串接脱扣驱动电路后接磁通变换器的输入端,电源电路分别给微处理器和磁通变换器供电。本实用新型可以很方便的与断路器连接、安装,在不需要漏电功能的场合也可以很方便的拆掉此模块。通过上位机与智能漏电外置模块通讯,配电系统管理人员远程监控断路器,读取分析线路实时数据掌握安全控制、事故的主动性,缩短事故停电的时间,实现对配电系统的现代化运行管理。
文档编号G01R31/327GK202749796SQ20122036083
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5日
发明者杜建中, 周坤 申请人:江苏创能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