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尺寸大吨位圆筒形或圆柱形工件径向质心测量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185270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尺寸大吨位圆筒形或圆柱形工件径向质心测量仪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大尺寸大吨位圆筒形或圆柱形工件径向质心测量仪,涉及一种质心测量设备。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测量装置检测步骤繁琐、现场计算困难、精度较差的问题。本发明的三台平板电子秤布置在地面平台上,三台平板电子秤在同一圆周上,且三台平板电子秤的上平面在同一水平面上,每台平板电子秤上设置有一套垂直支承工装,三套定位工装布置在待测工件的端面上,每套定位工装与一套垂直支承工装相对应,金属球安装在定位工装内,定位工装与垂直支承工装配合,金属球与垂直支承工装及定位工装点接触。本发明用于大尺寸大吨位圆筒形或圆柱形工件径向质心测量。
【专利说明】ー种大尺寸大吨位圆筒形或圆柱形エ件径向质心测量仪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质心測量设备,具体涉及ー种大尺寸大吨位圆筒形或圆柱形エ件径向质心測量仪。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大型船舶、重型机械、压カ容器等行业生产的大尺寸、大吨位规则圆筒形エ件很多需要对其质心进行检测和配重调节,以满足应用需求。对于大尺寸、大吨位规则圆筒形エ件的质心检测,不同企业对其质心检测方法和流程不尽相同,但大都存在着以下问题:
1.测量步骤繁琐,有的需要多次吊装,费时费力;2.根据现场数据手工计算エ件质心,计算困难,容易出错,并且不能实时得出质心数据;3.由于エ装设计不合理、电子秤误差、定位方法不当等造成较大的测量误差。4.通用性较差,难以实现对多种尺寸的エ件进行质心检測。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质心测量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ー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装方便、測量步骤简易、測量精度高、综合成本低的ー种大尺寸大吨位圆筒形或圆柱形エ件径向质心测量仪。
[0004]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所述ー种大尺寸大吨位圆筒形或圆柱形エ件径向质心测量仪包括地面平台、三台平板电子秤、三套垂直支承エ装、三套定位エ装、三个金属球,所述三台平板电子秤的參数相同,三台平板电子秤布置在地面平台上,三台平板电子秤在同一圆周上,且三台平板电子秤的上平面在同一水平面上,每台平板电子秤上设置有ー套垂直支承エ装,所述三套定位エ装布置在待测エ件的端面上,每套定位エ装与ー套垂直支承エ装相对应,金属球安装在定位エ装内,所述定位エ装与垂直支承エ装配合,金属球与垂直支承エ装及定位エ装点接触。
[0005]优选的:所述相邻两台平板电子秤以及相邻两套定位エ装均呈120度角设置。如此设置,结构更稳定,測量更准确。
[0006]优选的:所述垂直支承エ装包括“凹”字形结构体和第一垫板,所述定位エ装包括倒置的“凸”字形结构体和第二垫板,倒置的“凸”字形结构体上开有中心台阶孔,金属球安装在中心台阶孔内,倒置的“凸”字形结构体与“凹”字形结构体配合,且金属球与第一垫板和第二垫板点接触。如此设置,结构更稳定,第一垫板和第二垫板长期使用可更换,避免了垂直支承エ装和定位エ装的整体更换,节约了成本。
[0007]优选的:所述ー种大尺寸大吨位圆筒形或圆柱形エ件径向质心测量仪还包括AD采集模块和计算机,每个平板电子秤均通过数据线与AD采集模块连接,AD采集模块通过以太网接ロ与计算机连接。如此设置,便于数据的采集和计算,提高了计算速度及计算准确性。[0008]优选的:所述垂直支承エ装与平板电子秤面接触。如此设置,保证测量仪的稳定性。
[0009]优选的:所述地面平台上安装有多个调平地脚。如此设置,便于调整地面平台处于水平状态。
[0010]优选的:所述以太网接ロ为100M以太网接ロ。
[0011]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效果:
本发明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測量步骤简易、综合成本较低;该测量系统由于采用了计算机计算代替传统的人工现场测量计算,显著的提高了计算速度与准确性;由于采用了点接触的支承エ装,使定位精度只与エ装本身机械精度有关,与电子秤及被测エ件的摆放位置无关,提高了定位精度,显著降低了定位难度;通用性较强,通过选配エ装规格可实现对不同尺寸的规则圆筒件进行质心检测。本发明解决了目前大型船舶、重型机械、压カ容器等行业生产的规则圆筒形エ件质心检测步骤繁琐、现场计算困难、精度较差等问题,是ー种理想的对大型规则圆筒形、圆柱形机械加工件的质心及重量的測量设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ー种大尺寸大吨位圆筒形或圆柱形エ件径向质心测量仪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垂直支承エ装与定位エ装配合关系图;
图4是电控系统框图;
图中:1-地面平台,2-平板电子秤,3-待测エ件,4-垂直支承エ装,5-金属球,6-定位エ装,7-调平地脚,8-计算机,9-以太网接ロ,10-AD采集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根据附图详细阐述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
[0014]【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ー种大尺寸大吨位圆筒形或圆柱形エ件径向质心测量仪包括地面平台1、三台平板电子秤2、三套垂直支承エ装4、三套定位エ装6、三个金属球5,所述三台平板电子秤2的參数相同,三台平板电子秤2布置在地面平台I上,三台平板电子秤2在同一圆周上,且三台平板电子秤2的上平面在同一水平面上,每台平板电子秤2上设置有ー套垂直支承エ装4,所述三套定位エ装6布置在待测エ件3的端面上,每套定位エ装6与ー套垂直支承エ装4相对应,金属球5安装在定位エ装6内,所述定位エ装6与垂直支承エ装4配合,金属球5与垂直支承エ装4及定位エ装6点接触。
[0015]进ー步:所述相邻两台平板电子秤2以及相邻两套定位エ装6均呈120度角设置。
[0016]进ー步:所述垂直支承エ装4包括“凹”字形结构体4-1和第一垫板4-2,所述定位エ装6包括倒置的“凸”字形结构体6-1和第二垫板6-2,倒置的“凸”字形结构体6-1上开有中心台阶孔6-3,金属球5安装在中心台阶孔6-3内,倒置的“凸”字形结构体6-1与“凹”字形结构体4-1配合,且金属球5与第一垫板4-2和第二垫板6-2点接触。
[0017]进ー步:所述ー种大尺寸大吨位圆筒形或圆柱形エ件径向质心测量仪还包括AD采集模块10和计算机8,每个平板电子秤2均通过数据线与AD采集模块10连接,AD采集模块10通过以太网接ロ 9与计算机8连接。[0018]进ー步:所述垂直支承エ装4与平板电子秤2面接触。
[0019]进ー步:所述地面平台I上安装有多个调平地脚7。
[0020]进一歩:所述以太网接ロ 9为100M以太网接ロ。
[0021]进ー步:所述平板电子秤2的量程为0_8t,精度为C3级(1/3000)。
[0022]径向质心测量过程:首先将地面平台I调至水平,将三台平板电子秤2按互成120度角度摆放在地面平台调水平并共面;其次,将三套垂直支承エ装4分别放置在三台平板电子秤2上,将定位エ装6及金属球5安装在待测エ件3上;将待测エ件3吊起,在平板电子秤2上移动三套垂直支承エ装4使定位エ装6及金属球5可以落入垂直支承エ装4的凹坑中;最后,拆除吊具,待测エ件3稳定后,測量可得待测エ件3径向质心的ニ维坐标。
[0023]本实施方式只是对本专利的示例性说明,并不限定它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对其局部进行改变,只要没有超出本专利的精神实质,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ー种大尺寸大吨位圆筒形或圆柱形エ件径向质心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ー种大尺寸大吨位圆筒形或圆柱形エ件径向质心测量仪包括地面平台(I)、三台平板电子秤(2)、三套垂直支承エ装(4)、三套定位エ装(6)、三个金属球(5),所述三台平板电子秤(2)的參数相同,三台平板电子秤(2)布置在地面平台(I)上,三台平板电子秤(2)在同一圆周上,且三台平板电子秤(2)的上平面在同一水平面上,每台平板电子秤(2)上设置有ー套垂直支承エ装(4),所述三套定位エ装(6)布置在待测エ件(3)的端面上,每套定位エ装(6)与ー套垂直支承エ装(4)相对应,金属球(5)安装在定位エ装(6)内,所述定位エ装(6)与垂直支承エ装(4)配合,金属球(5)与垂直支承エ装(4)及定位エ装(6)点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ー种大尺寸大吨位圆筒形或圆柱形エ件径向质心测量仪,其特征在于:相邻两台平板电子秤(2)以及相邻两套定位エ装(6)均呈120度角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ー种大尺寸大吨位圆筒形或圆柱形エ件径向质心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支承エ装(4)包括“凹”字形结构体(4-1)和第一垫板(4-2),所述定位エ装(6)包括倒置的“凸”字形结构体(6-1)和第二垫板(6-2),倒置的“凸”字形结构体(6-1)上开有中心台阶孔(6-3),金属球(5)安装在中心台阶孔(6-3)内,倒置的“凸”字形结构体(6-1)与“凹”字形结构体(4-1)配合,且金属球(5)与第一垫板(4-2)和第二垫板(6-2)点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ー种大尺寸大吨位圆筒形或圆柱形エ件径向质心测量仪,其特征在干:所述ー种大尺寸大吨位圆筒形或圆柱形エ件径向质心测量仪还包括AD采集模块(10)和计算机(8),每个平板电子秤(2)均通过数据线与AD采集模块(10)连接,AD采集模块(10)通过以太网接ロ(9)与计算机(8)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ー种大尺寸大吨位圆筒形或圆柱形エ件径向质心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支承エ装(4)与平板电子秤(2)面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ー种大尺寸大吨位圆筒形或圆柱形エ件径向质心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平台(I)上安装有多个调平地脚(7)。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ー种大尺寸大吨位圆筒形或圆柱形エ件径向质心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以太网接ロ(9)为100M以太网接ロ。
【文档编号】G01M1/12GK103592078SQ201310612480
【公开日】2014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8日
【发明者】张雷, 于世超, 罗大新, 张玉荣, 王相理 申请人:航天科工哈尔滨风华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