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约束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21736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用于将车辆约束或管制在车辆测试系统(例如底盘测功机)中的车辆约束装置或车辆约束设备,所述车辆测试系统(例如底盘测功机)对安装在一个或多个辊上的车辆执行燃料消耗、排气等测试。

背景技术:
如图33所示类型的车辆约束装置布置成通过使用链条或缆索101将具有轮胎102a的车辆102约束在底盘测功机105的辊106上,以使得缆索101的第一端部101a与车辆102连接并且缆索101的第二端部或相对端部101b与安装在地面103上的立柱104连接(例如,专利文献1、2)。而且,如图34(A)和图34(B)所示的车辆约束设备112仍在发展中。该车辆约束设备112布置成沿着轨道111滑动,并且用臂114约束车辆116,所述臂114由车辆约束设备112的臂支撑部分113支撑,并且延伸到设有适配器115的前端部部分,所述适配器115装配在形成于车辆116的底盘117中的适配器接收部分118中以连接和约束车辆(例如,专利文献3)。在实际道路上运行的车辆中,施加到每个轮胎的竖直负荷基于加速度/减速度而变化。与之相比,在底盘测功机的情况下,车辆的每个自由度都受到约束,并且因此竖直负荷的变化与在实际道路上的运行状况有所不同。在实际道路上的运行运动和底盘测功机上的运行运动之间,车辆俯仰运动的差异导致所施加的竖直负荷的差异,并且对测试的结果产生影响。由于车辆性能测试的精度因竖直负荷的变化的差异而受到不利影响,因此需要再现车辆俯仰运动的行为。在如图33所示使用链条或缆索101的车辆约束装置的情况下,车辆102的轮胎102a由链条或缆索101压抵在辊106上,因此,车辆俯仰运动的行为的再现是困难的。专利文献3中的车辆约束装置布置成用车辆约束设备112来约束车辆,所述车辆约束设备112能够在轨道111上运动并且包括插入到形成于车辆116的底盘117中的适配器接收部分118中的适配器115。所以,车辆俯仰行为的再现更容易,原因是轮胎不像专利文献1和2中那样由链条或缆索101压抵在辊上。然而,专利文献3中的车辆约束装置会遇到以下问题。(1)适配器接收部分通常形成于车辆底部的侧梁中,使得难以应用于不具有侧梁的车辆。对于不具有侧梁的车辆,需要将形成有适配器接收部分的附接件固定到车辆的底部。(2)出于安全考虑,适配器接收部分需要具有足够的刚性。然而,侧梁在车辆的整体中并非总是具有足够的刚性。(3)侧梁的位置远离车辆重心,并且车辆重心未受约束。所以,车辆俯仰运动的变化与道路上的实际行为有所不同。提出本发明以解决这些问题。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JPH10-307082U专利文献2:JP2007-212154A专利文献3:JP2001-033517A(参见第[0002]-[0005]段以及图6和图7)专利文献4:JPH01-279131A专利文献5:JPH10-67376A专利文献6:JPS64-83743A专利文献7:JP2001-80583A专利文献8:JPH02-118849U专利文献9:JPH01-167642U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本发明,一种用以将车辆约束在车辆测试系统或测试设备的一个或多个辊上的车辆约束装置,包括一对车辆约束夹具,其一个端部与车辆的左座椅安全带固定支柱和右座椅安全带固定支柱连结或联结并且其另一端部与地面上的左立柱和右立柱连结或联结。根据本发明,车辆约束夹具的一个端部与车辆的座椅安全带固定支柱连接,由于支柱的用于保持座椅安全带的性质,因此座椅安全带固定支柱需要具有足够的刚性。所以,能够再现车辆俯仰行为并且能够可靠地和牢固地约束车辆。附图说明图1(A)是示出车辆的座椅安全带固定支柱的示意性侧视图,图1(B)是示出支柱的示意性俯视图,并且图1(C)是示出一个支柱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图2(A)和图2(B)是设有测试车辆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车辆约束装置的示意性侧视图和示意性俯视图。图3(A)、图3(B)和图3(C)是用于示出在第一实施例中将车辆约束夹具附连到座椅安全带固定支柱的模式的一个示例的视图。图4(A)和图4(B)是设有测试车辆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车辆约束装置的示意性侧视图和示意性俯视图。图5(A)和图5(B)是设有测试车辆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车辆约束装置的示意性侧视图和示意性俯视图。图6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第一连杆机构的侧视图。图7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第一连杆机构的俯视图。图8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第一连杆机构的轴部分的截面图。图9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第二连杆机构和长度调节机构的侧视图。图10(A)是设有测试车辆的根据第四实施例的车辆约束装置的示意性侧视图,并且图10(B)是具有第一连杆机构的放大图的该车辆约束装置的示意性俯视图。图11是根据第四实施例的车辆约束装置的示意性后视图。图12(A)和图12(B)是设有测试车辆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车辆约束装置的示意性侧视图和示意性俯视图。图13(A)和图13(B)是设有测试车辆的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车辆约束装置的示意性侧视图和示意性俯视图。图14(A)和图14(B)是设有测试车辆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车辆约束装置的示意性侧视图和示意性俯视图。图15(A)、图15(B)和图15(C)是用于示出在第八实施例中将车辆约束夹具附连到座椅安全带固定支柱的模式的一个示例的视图。图16(A)和图16(B)是设有测试车辆的根据第八实施例的车辆约束装置的示意性侧视图和示意性后视图。图17(A)、图17(B)和图17(C)是用于示出在第八实施例中将车辆约束夹具附连到座椅安全带固定支柱的模式的一个示例的视图。图18(A)和图18(B)是设有测试车辆的根据第八实施例的车辆约束装置的示意性侧视图和示意性后视图。图19(A)、图19(B)和图19(C)是用于示出在第八实施例中将车辆约束夹具附连到座椅安全带固定支柱的模式的一个示例的视图。图20(A)和图20(B)是设有测试车辆的根据第八实施例的车辆约束装置的示意性侧视图和示意性后视图。图21(A)、图21(B)和图21(C)是用于示出在第八实施例中将车辆约束夹具附连到座椅安全带固定支柱的模式的一个示例的视图。图22(A)和图22(B)是设有测试车辆的根据第八实施例的车辆约束装置的示意性侧视图和示意性后视图。图23(A)和图23(B)是用于示出在第九实施例中将车辆约束夹具附连到座椅安全带固定支柱的模式的一个示例的视图。图24(A)是示出在第九实施例中车辆约束夹具附连到座椅安全带固定支柱的状态的视图,并且图24(B)是设有测试车辆的根据第九实施例的车辆约束装置的示意性侧视图。图25(A)和图25(B)是设有测试车辆的根据第九实施例的车辆约束装置的示意性侧视图和示意性后视图。图26是示出在第九实施例中车辆约束夹具附连到座椅安全带固定支柱的状态的视图。图27(A)和图27(B)是根据第十实施例的偏转吸收机构的示意性侧视图和竖直截面图。图28(A)和图28(B)是根据第十实施例的偏转吸收机构的示意性侧视图和竖直截面图。图29是用于示出偏转吸收机构和振动衰减装置附连到车辆约束夹具的状态的视图。图30(A)和图30(B)是根据第十一实施例的振动衰减装置的示意性侧视图。图31(A)和图31(B)是设有测试车辆的根据第十二实施例的车辆约束装置中的横向振动抑制机构的示意性侧视图和示意性俯视图。图32是根据第十二实施例的横向振动抑制机构的示意性后视图。图33是用于示出常规示例的视图。图34(A)是示出另一常规示例的透视图,并且图34(B)是示出车辆约束装置的适配器和适配器接收部分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介绍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约束装置之前,先对使用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约束装置或车辆约束设备的车辆进行简要介绍。图1(A)和图1(B)是使用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约束装置的车辆1的示意性侧视图和示意性俯视图。车辆1包括分别在车门的侧部处的座椅安全带固定支柱2。每个座椅安全带固定支柱2是座椅安全带附连或锚固于此的支柱。如图1(C)所示,上座椅安全带固定部分4和下座椅安全带固定部分5通过多个螺丝紧固件3紧固到座椅安全带固定支柱2的上端部部分和下端部部分。座椅安全带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分别附连到上座椅安全带固定部分4和下座椅安全带固定部分5。在图1(A)和图1(B)中,附图标记6表示车辆重心的位置。【第一实施例】图2(A)和图2(B)是通过使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车辆约束装置或车辆约束设备11而被保持的车辆1的示意性侧视图和示意性俯视图。车辆约束装置11包括一对车辆约束夹具或车辆约束工具12、12,其均包括与具有安装在底盘测功机的辊7上的轮胎8的车辆1的左右座椅安全带固定支柱2中的一个联结的第一端部、以及与立在地面9上的左右立柱10中的一个联结的第二端部。车辆约束夹具12、12由具有约束车辆的纵向运动或者向前/向后运动所需的拉伸强度和压缩强度的材料(例如钢或具有出色的机械强度的其他材料的板材、片材或管材)制造。车辆约束夹具12、12中的每一个在夹具的一个端部附近的位置处设有能够根据车辆长度来调节夹具长度的长度调节机构13例如松紧螺旋扣(turnbuckle)。连接左右车辆约束夹具12、12的系杆14设在沿夹具长度方向的中央部分中。系杆14在沿系杆长度方向的中央部分处设有用于根据车辆宽度调节车辆约束夹具12、12之间的间隔的长度调节机构15例如松紧螺旋扣。车辆约束夹具12、12的在长度方向上的第一端部通过第一连杆机构16分别可旋转地联结到座椅安全带固定支柱2。车辆约束夹具12、12的在长度方向上的第二端部通过第二连杆机构17分别可旋转地联结到立柱10。如图2(A)所示,第一连杆机构16附连到每一侧的座椅安全带固定支柱2的内表面2a,以使得轴18位于车辆重心6附近的位置处。第二连杆机构17的轴21在高度与车辆重心6大致相等的位置处附连到每一侧的立柱10。车辆重心6附近的所述位置是设定为尽可能靠近车辆重心6的位置。如图3所示,第一连杆机构16包括轴18、分别可旋转地支撑轴18的轴承构件或轴接收构件19、以及用于将轴承构件19附连到座椅安全带固定支柱2的内表面2a的附连构件(在下文中称为支柱安装构件)20。第一连杆机构16利用轴18、轴承构件19和支柱安装构件20将车辆约束夹具12、12沿长度方向的第一端部可旋转地连接到座椅安全带固定支柱2的内表面2a。支柱安装构件20形成为与座椅安全带固定支柱2相符的长板的形状,并且代替座椅安全带固定部分4和5附连或固定到座椅安全带固定支柱2的内表面2a。第二连杆机构17包括分别布置在车辆约束夹具12的第二端部处的轴21、以及轴承构件或轴接收构件22。车辆约束夹具分别通过轴承构件22附连到立柱10。参考图3(A)、图3(B)和图3(C)介绍将车辆约束夹具12固定到座椅安全带固定支柱2的方法的一个示例。在该示例中,首先,将左右车辆约束夹具12、12中的每一个的第一端部通过轴18和轴承构件19附连到支柱安装构件20的中央部分,如图3(A)所示。另一方面,从座椅安全带固定支柱2移除座椅安全带固定部分4、5。然后,如图3(B)和图3(C)所示,将支柱安装构件20紧固到每一侧的座椅安全带固定支柱2的内表面2a。通过将支柱安装构件20的螺纹孔24重叠在座椅安全带固定支柱2的螺纹孔23上并且将螺丝紧固件25螺接到重叠的孔23、24中,执行将支柱安装构件20固定到座椅安全带固定支柱2的这一操作。在图3(C)中,附图标记26表示车辆的框架,附图标记27表示车辆的内部,并且附图标记28表示车辆的外部。在使用第一实施例的由此构造的车辆约束装置11时,首先将车辆1安装在底盘测功机的辊7上,如图2所示,车辆约束夹具12的第一端部通过第一连杆机构16分别与座椅安全带固定支柱2连结,并且第一连杆机构16的轴16定位在车辆重心6的附近。另一方面,车辆约束夹具12的第二端部通过第二连杆机构17附连到立柱10,并且通过调节立柱10的高度将第二连杆机构17的轴21设定在其高度与车辆重心6的高度大致相等的位置处,以使车辆约束夹具12保持大致水平。然后,车辆1由左右车辆约束夹具12约束,使辊7旋转并且执行车辆1的各种测试。车辆约束夹具12的第一端部与具有高刚性的座椅安全带固定支柱2连接。所以,车辆约束装置能够利用车辆约束夹具12牢固地和安全地保持或约束车辆。此外,由于在车辆重心6的附近通过第一连杆机构16将车辆约束夹具12的第一端部可旋转地联结到座椅安全带固定支柱2并且在与车辆重心6的高度大致相等的高度处通过第二连杆机构17将车辆约束夹具12的第二端部可旋转地联结到立柱10的结构,因此车辆(平移的)纵向运动受到约束,但是车辆(旋转的)俯仰运动和车辆(平移的)竖直运动不受约束。所以,该结构能够实现类似于在实际道路上的竖直负荷或法向负荷的车辆行为。由于施加到每个轮胎的竖直负荷匹配包括加速状态和减速状态的行驶状态,因此该车辆约束装置能够实现的测试包括通过模式操作造成的燃料消耗的测试、排气测试和车辆性能测试。而且,能够基于车辆1的长度来调节每个车辆约束夹具12的长度,其中,长度调节机构13能够调节车辆约束夹具12的长度。立柱10的位置能够在车辆宽度方向和车辆长度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上进行调节。所以,通过根据车辆1的宽度、长度等调节车辆约束夹具12,即可将车辆约束装置应用于各种尺寸的车辆。【第二实施例】图4示出了第二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在处于第一实施例的模式中的第二连杆机构17和立柱10之间提供布置成感测车辆的约束力的一个或多个约束力传感器29。约束力传感器29的位置不限于第二连杆机构17和立柱10之间的区域。约束力传感器29可以设在车辆约束夹具12和第二连杆机构17之间的位置、第一连杆机构16和座椅安全带固定支柱2之间的位置、或者能够安全地感测约束车辆1的约束力的一些其他的位置处。除了第一实施例的效果以外,该实施例的能够感测车辆约束力的车辆约束装置11还可以测量、分析和评估车辆悬挂特性。【第三实施例】图5至图9示出了第三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将车辆约束夹具12的第一端部与座椅安全带固定支柱2可旋转地联结的第一连杆机构31包括:管状轴部分32,车辆约束夹具12的第一端部分别可旋转地附连到所述管状轴部分32;以及将轴部分32分别附连到座椅安全带固定支柱2的轴支撑臂33。如图6至图8所示,轴支撑臂33是形状类似于字母T的T形构件。轴部分32设在每个轴支撑臂33的第二端部中,并且轴支撑臂33的第一端部部分通过螺丝紧固件34紧固到座椅安全带固定支柱2。通过选择形成于座椅安全带固定支柱2中的一些螺孔35,就能够调节每个轴支撑臂33的高度位置。轴支撑臂33为T形,以用于当轴支撑臂33固定到座椅安全带固定支柱2时,使轴部分32在车辆的前后方向或纵向方向上的位置相对于座椅安全带固定支柱2的位置移位,并且由此避免轴部分32和驾驶员或前排乘客的座椅之间的干涉。所以,该形状不是限制性的,并且轴支撑臂33可以是能够约束干涉的各种其他形状中的任何一种。轴支撑臂33和轴部分32可以形成为能够增大和减小长度以调节长度。而且,如图5和图9所示,将车辆约束夹具12的第二端部与立柱10可旋转地连接的第二连杆机构41包括设在车辆约束夹具12的第二端部处的轴部分42、以及可旋转地支撑轴部分42并且通过托架44分别附连到立柱10的轴接收部分或轴承部分43。每一个托架44都附连到对应的具有高度调节机构(在图中省略)的立柱10。所以,第二连杆机构41的高度是可调节的。诸如松紧螺旋扣这样的长度调节机构45在轴接收构件43侧设在每一个左右车辆约束夹具12的端部部分处。长度调节机构45包括旋转操作构件46以及螺栓47和48,所述螺栓47和48连接在旋转操作构件46的左侧和右侧并且通过使旋转操作构件46旋转而在相反的方向上旋转,由此根据车辆的长度调节车辆约束夹具12的长度。在其他的方面,构造与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构造相同。所以,将相同的附图标记赋予相同的部件并且省略重复的说明。下面介绍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车辆约束装置11的使用方法的一个示例。首先,将在每个车辆约束夹具12的第一端部处的第一连杆机构31的轴支撑臂33以期望高度附连到座椅安全带固定支柱2。然后,根据需要对轴支撑臂33的长度和轴部分32的长度进行调节,以防止第一连杆机构31的轴部分32干涉驾驶员或前排乘客的座椅。接下来,通过第二连杆机构41和托架44将每个车辆约束夹具12的第二端部附连到立柱10。然后,通过调节左右车辆约束夹具12、12的长度和宽度来约束车辆,使辊7旋转,并且执行车辆1的各种测试。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车辆约束装置11能够实现车辆约束夹具12的长度调节和宽度调节,而且通过借助轴支撑臂33将第一连杆机构31(其将每一个车辆约束夹具12、12的第一端部可旋转地连接到座椅安全带固定支柱2)的轴部分32的位置设定成远离座椅安全带固定支柱2的位置来防止第一连杆机构31的轴部分32以及驾驶员和前排乘客的座椅之间的干涉。此外,第二连杆机构41以允许上下移位的方式附连到立柱10。所以,该实施例能够通过与第一连杆机构31的高度一致地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第二连杆机构41来实现用于保持每个车辆约束夹具12大致水平的设置,并且在车辆约束夹具的水平状态中完成各种测试。在其他方面,构造和效果与根据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车辆约束装置的构造和效果相同,因此省略重复的说明。【第四实施例】图10和图11示出了第四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提供第一连杆机构51以代替第一实施例的模式中的第一连杆机构16。第一连杆机构51包括:长度可调节的加强夹具52,其连接并加强分别附连到车辆1中的左右座椅安全带固定支柱2的内表面2a的一对支柱安装构件20;以及连接夹具53,其将车辆约束夹具12分别与第一连杆机构的在加强夹具52的两个端部附近的部分以全方位可旋转的方式连接,以允许在车辆1的外侧后方全方位的旋转。加强夹具52包括连接左右支柱安装构件20的跨接构件。加强夹具52设有长度调节机构54以调节加强夹具52的长度。加强夹具52以能够调节加强夹具52的在车辆高度方向上的位置(例如,调节成高度与车辆重心6的高度大致相等)的可调节方式附连到两个支柱安装构件20。每个连接夹具53包括在加强夹具52的一个端部附近固定地安装在加强夹具52上的滑枕滚珠55、接收该滑枕滚珠55的球面轴承部分56、以及将该球面轴承部分56联结到车辆约束夹具12的联结夹具57。下面参考图10和图11介绍根据该实施例的车辆约束装置11的使用方法的一个示例。例如,在车辆1具有后座门或后侧门121的情况下,首先将车辆设定在门121被移除的状态中或者设定在由门约束夹具58保持门121打开并且固定的状态中。可选地,将车辆设定在驾驶员的门或前排乘客的门120被移除的状态中或者设定在由门约束夹具58保持门120打开并且固定的状态中。作为门约束夹具58,能够使用各种约束夹具例如具有一个或多个吸盘的用于固定的装置。然而,这没有具体限制,并且能够使用已知的约束夹具,其能够固定门从而防止后座门121和车辆约束夹具12之间的接触。而且,对于门约束夹具58的位置和数量并无限制,只要实现防止后座门121和车辆约束夹具12之间的接触的目的即可。接下来,将从外侧后方倾斜地插入车辆1中的车辆约束夹具12的第一端部分别与安装在车辆1中的第一连杆机构51的连接夹具53连接。与每个连接夹具53连接的车辆约束夹具12能够在车辆1的外侧后方全方位旋转。接下来,通过第二连杆机构17将车辆约束夹具12的第二端部在高度与车辆重心6大致相等的位置处与立柱10可旋转地连接。接下来,利用长度调节机构13调节车辆约束夹具12的长度,并且利用长度调节机构15调节车辆约束夹具12之间的间隔。而且,在地面上的基座或基部100处调节每个立柱10以适当地调节立柱10的高度、在车辆1的前后方向或纵向方向或者车辆1的宽度方向上的位置、以及相对于车辆约束夹具12的连接方向。在以该方式约束车辆1之后,使底盘测功机的辊7旋转,并且执行车辆1的各种测试。根据该实施例,根据由此构造的车辆约束装置11,车辆约束夹具12的第一端部在座椅安全带固定支柱2的内表面2a处由连杆机构51可旋转地连接,并且车辆约束夹具12的另一端部在立柱10处由连杆机构17可旋转地连接。所以,根据该实施例的约束装置能够类似于第一实施例的车辆约束装置而安全地和牢固地约束车辆1。而且,尽管车辆在车辆(平移的)前后运动或纵向运动上受到约束,但是车辆(旋转的)俯仰运动和车辆(平移的)上下运动不受约束。所以,根据该实施例的车辆约束装置能够实现竖直负荷接近于道路上的实际竖直负荷的车辆行为,并且施加到轮胎的竖直负荷能够以与包括加速/减速状态在内的行驶状态中施加到轮胎的竖直负荷相同的方式变化。因此,根据该实施例的车辆约束装置能够实现的测试包括模式操作中的燃料消耗的测试、排气测试、车辆性能测试和车辆行为测试。尤其是,在该实施例中,每个车辆约束夹具12能够在车辆1的后座门被移除或固定打开的状态中通过连接夹具53从车辆1的外侧后方倾斜地与在车辆1中的加强夹具52的一个端部附近的部分连接。所以,不受后座和行李箱等的形状的影响,能够容易地在车辆重心6附近调节车辆1和车辆约束夹具12之间的连接位置。此外,能够最小化在车辆测试系统中设定车辆1时需要对车辆1作出的改变,并且因此缩短测试的准备时间。此外,在支柱安装构件20附近(在该实际示例中是在加强夹具52的两个端部附近)的相应位置处,通过连接夹具53使车辆约束夹具12能够在车辆1的外侧后方全方位旋转。所以,能够根据车辆约束夹具12插入其中的车辆1中的空间而将车辆约束夹具12设定在处于或接近于车辆重心6的高度的期望位置处。因此,当在车辆1被约束在远离车辆重心6的高度位置处以避免干涉车辆1的后座和行李箱的状态中执行车辆测试时,该实施例的车辆约束装置能够防止有可能导致的、与在道路上行驶有所不同的车辆1的俯仰运动(例如过度摆动)。而且,对置的这一对支柱安装构件20由车辆1中的加强夹具52连接和加强。此外,车辆约束夹具12在该加强夹具52的两个端部附近通过连接夹具53与加强夹具52连接。所以,能够减小车辆约束夹具12对加强夹具52的力矩(扭矩)的负荷因数,并且因此能够防止加强夹具52的变形以及由加强夹具52的变形导致的支柱安装构件20的变形和断裂。此外,长度调节机构54能够将加强夹具52的长度调节到对应于车辆1的尺寸的期望长度。此外,加强夹具52布置成调节左右支柱安装构件20的在车辆1的车辆高度方向上的位置,以使得加强夹具52能够根据车辆1的尺寸而被调节到接近车辆重心6的高度。从以上的介绍明显看出,根据该实施例的车辆约束装置11有效地用于约束例如四门类型的车辆1。在支柱安装构件20由于材料的选择而具有足够刚性的情况下,第一连杆机构51并非总是需要加强夹具52。在此情况下,每个连接夹具53的滑枕滚珠55安装和固定到例如一体地设在支柱安装构件20中的短小固定轴。【第五实施例】图12示出了第五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在处于第四实施例的模式中的车辆约束夹具12和第二连杆机构17之间提供一个或多个约束力传感器29,并且将其布置成感测车辆的约束力。约束力传感器29的位置不限于车辆约束夹具12和第二连杆机构17之间的区域。一个或多个约束力传感器29可以设在第二连杆机构17和立柱10之间的位置、第一连杆机构16和座椅安全带固定支柱2之间的位置、或者能够安全地感测约束车辆1的约束力的一些其他的位置处。除了第四实施例的效果以外,该实施例的能够感测车辆约束力的车辆约束装置11还可以测量和分析车辆悬挂特性。【第六实施例】图13(a)和图13(b)示出了第六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车辆约束夹具12的第一端部在车辆重心6的附近的位置处通过第一连杆机构51可旋转地、从车辆1的内侧后方倾斜地连接到左右座椅安全带固定支柱2中的每一个,并且其他方面与第四实施例相同。下面参考图13介绍根据该实施例的车辆约束装置11的用法的一个示例。例如,在要测试的车辆1是具有后门的车辆(譬如掀背式车辆)的情况下,通过在图中省略的门约束夹具58打开和固定后门。接下来,将从车辆1的内侧后方倾斜地插入车辆1中的车辆约束夹具12的第一端部连接到安装在车辆1中的第一连杆机构51的连接夹具53。与连接夹具53连接的车辆约束夹具12能够在车辆1的内侧后方全方位旋转。接下来,与第四实施例中一样,将车辆约束夹具12的第二端部在高度与车辆重心6大致相等的位置处通过第二连杆机构17与立柱10可旋转地连接。而且,利用长度调节机构13和15分别调节车辆约束夹具12的长度和间隔。也调节立柱10以调节高度、在前后方向或左右方向上的位置以及车辆约束夹具12的连接方向。在如上所述地约束车辆1之后,通过使底盘测功机的辊7旋转来执行车辆1的各种测试。根据该实施例,根据由此构造的车辆约束装置11,车辆约束夹具12的第一端部在座椅安全带固定支柱2的内表面2a处由连杆机构51可旋转地连接,并且车辆约束夹具12的另一端部在立柱10处由连杆机构17可旋转地连接。所以,根据该实施例的约束装置能够类似于第四实施例的车辆约束装置而安全地和牢固地约束车辆1。而且,尽管车辆在车辆(平移的)纵向运动上受到约束,但是车辆(旋转的)俯仰运动和车辆(平移的)上下运动不受约束。所以,根据该实施例的车辆约束装置能够实现竖直负荷接近于道路上的实际竖直负荷的车辆行为。尤其是,在该实施例中,每个车辆约束夹具12能够在车辆1中的加强夹具52的一个端部附近从车辆1的内侧后方倾斜地连接。所以,能够在减小对后轮胎容室和后门开口的物理干涉的状态中容易地在车辆重心6附近调节车辆1和车辆约束夹具12之间的连接位置。此外,能够最小化在车辆测试系统中设定车辆1时需要对车辆1作出的改变,并且因此缩短测试的准备时间。此外,在第一连杆机构的处于支柱安装构件20附近(在该实际示例中是处于加强夹具52的两个端部附近)的部分处,通过连接夹具53使车辆约束夹具12能够在车辆1的内侧后方全方位旋转。所以,能够根据车辆约束夹具12插入其中的车辆1中的空间而将车辆约束夹具12设定在处于或接近于车辆重心6的高度的期望位置处。因此,当在车辆1被约束在远离车辆重心6而设定的高度位置处以避免干涉车辆1的后轮胎容室和后门开口的状态中执行车辆测试时,该实施例的车辆约束装置能够防止有可能导致的、与在道路上行驶有所不同的车辆1的俯仰运动(例如,过度摆动)。而且,在车辆中彼此对置的这一对支柱安装构件20由加强夹具52连接。此外,车辆约束夹具12通过连接夹具53与在该加强夹具52的两个端部附近的部分连接。所以,与第四实施例中一样,支柱安装构件20得到加强。而且,由于减小了车辆约束夹具12对加强夹具52的力矩(扭矩)的负荷因数,因此能够防止加强夹具52的变形以及由加强夹具52的变形导致的支柱安装构件20的变形和断裂。此外,长度调节机构54能够将加强夹具52的长度调节到对应于车辆1的尺寸的期望长度。从以上的介绍明显看出,根据该实施例的车辆约束装置11有效地用于约束例如双门类型和具有后门的后门类型的车辆1。在支柱安装构件20由于材料的选择而具有足够刚性的情况下,第一连杆机构51并非总是需要加强夹具52。在该情况下,如前文所述,每个连接夹具53的滑枕滚珠55安装和固定到例如一体地设在支柱安装构件20中的短小固定轴。【第七实施例】图14(a)和图14(b)示出了第七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在处于第六实施例的模式中的第二连杆机构17和立柱10之间提供一个或多个约束力传感器29,并且将其布置成感测车辆的约束力。约束力传感器29的位置不限于第二连杆机构17和立柱10之间的区域。一个或多个约束力传感器29可以设在车辆约束夹具12和第二连杆机构17之间的位置、第一连杆机构16和座椅安全带固定支柱2之间的位置、或者能够安全地感测约束车辆1的约束力的一些其他的位置处。除了第六实施例的效果以外,该实施例的能够感测车辆约束力的车辆约束装置11还可以测量和分析车辆悬挂特性。【第八实施例】在图15和图16所示的第八实施例的车辆约束装置中,提供第一连杆机构71以代替第四实施例的模式中的第一连杆机构51。第一连杆机构71包括:分别附连或固定到左右座椅安全带固定支柱2的外表面2b的一对支柱安装构件72a,分别附连或固定到支柱安装构件的外表面75的连接轴73,安装在连接轴73上并且布置成在车辆1的外侧后方全方位可旋转地连接车辆约束夹具12的连接夹具53,以及分别将连接轴73压接和固定到支柱安装构件72a的压接构件74。每个支柱安装构件72a形成有接收螺接在其中的、用于将该构件72a紧固到座椅安全带固定支柱2的外表面2b的螺丝紧固件25的螺孔24a,并且形成有接收螺接在其中、用于将压接构件紧固到该构件72a的螺丝紧固件25的螺孔24b。在每个支柱安装构件72a中,连接轴73布置成能够调节连接轴73的在车辆高度方向上的位置。下面参考图15和图16介绍根据该实施例的车辆约束装置的用法的示例。首先,从支撑后座门和门铰链的、车辆1的左右座椅安全带固定支柱2的外表面2b中的附连部分70移除后座门和门铰链。另一方面,将具有安装在连接轴上的连接夹具53的连接轴73初步附连到每个支柱安装构件72a的外表面,以使得连接轴73从支柱安装构件72a的外表面突出,并且在压接连接轴73的状态中通过螺丝紧固件25将压接构件74紧固到该构件72a。接下来,在支柱安装构件72a的每个螺孔24a重叠在形成于每个座椅安全带固定支柱2的外表面2b中的附连部分70中的匹配螺孔23上的状态中,将螺丝紧固件25螺接到这些螺孔23和24a中。通过以该方式将支柱安装构件72a固定到座椅安全带固定支柱2的外表面2b,第一连杆机构71被附连到座椅安全带固定支柱2的外表面2b。在车辆重心6附近的位置处附连到座椅安全带固定支柱2的外表面2b的第一连杆机构71的连接夹具53与从车辆1的外侧后方倾斜地插入车辆1中的车辆约束夹具12的第一端部连接。与连接夹具53连接的车辆约束夹具12通过连接夹具53的滑枕滚珠55(图10)能够在车辆1的外侧后方全方位旋转。接下来,与第四实施例中一样,利用长度调节机构13调节车辆约束夹具12的长度。此外,通过第二连杆机构17在高度与车辆重心6的高度位置大致相等的位置处将车辆约束夹具12的第二端部与立柱10可旋转地连接。然后,在立柱的基座100处调节立柱10以适当地调节立柱的高度、立柱的在车辆1的前后方向或宽度方向上的位置、以及与车辆约束夹具12的连接方向。在由此约束车辆1之后,通过使底盘测功机的辊7旋转而执行车辆1的各种测试。如上所述,该实施例的车辆约束装置11在外表面2b处利用第一连杆机构71将车辆约束夹具12的第一端部与座椅安全带固定支柱2可旋转地连接,并且在立柱10处利用第二连杆机构17可旋转地连接车辆约束夹具12的第二端部。所以,该实施例的车辆约束装置11提供了与根据第四实施例的车辆约束装置相同的效果。具体地,根据该实施例的约束装置能够安全地和牢固地约束车辆1。而且,尽管车辆在车辆(平移的)前后运动上受到约束,但是车辆(旋转的)俯仰运动和车辆(平移的)上下运动不受约束。所以,根据该实施例的车辆约束装置能够实现竖直负荷接近于道路上的实际竖直负荷的的车辆行为。尤其是在具有后侧门或后座门121的测试车辆1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移除后侧门121、将第一连杆机构71附连到车辆1的左右座椅安全带固定支柱2的外表面2b、并且将车辆约束夹具12的第一端部与第一连杆机构71连接而约束车辆。根据该模式,在车辆测试时,驾驶员的座椅和前排乘客的座椅能够朝后调节,并且驾驶员的座椅和方向盘之间的距离能够调节到期望距离。所以,该车辆约束装置能够保证驾驶员的体格或者测量设备的安装所需的方向盘和驾驶员的座椅之间的距离,并且避免对车辆1的测试操作的不利影响。而且,连接轴73在支柱安装构件72a处能够在车辆高度方向上进行调节。所以,能够根据车辆1的尺寸将连接轴73的位置调节到车辆重心6附近的期望位置。在该实施例中,支柱安装构件72a可以由支柱安装构件72b代替,如图17和图18所示。支柱安装构件72b比支柱安装构件72a更宽。如图17(B)所示,在每一侧的支柱安装构件72b以较长侧的一个从座椅安全带固定支柱2(沿轮距方向)向后突出的状态而附连到座椅安全带固定支柱2的外表面2b。在每一侧用于以在车辆1的外侧后方全方位可旋转的方式连接车辆约束夹具12的连接夹具53在座椅安全带固定支柱2的后侧靠近座椅安全带固定支柱2的位置处通过压接构件74被初步安装在立式地固定到支柱安装构件72b的外表面的连接轴73上。连接轴73在该实际示例中也在车辆高度方向上可调节。通过左右座椅安全带固定支柱2在车辆1中彼此对置的左右支柱安装构件72b由加强夹具52连接和加强,所述加强夹具与连接轴73同轴地布置并且在长度上可调节。加强夹具52的位置在该模式中也在车辆高度方向上可调节。加强夹具52可以与连接轴73连接。以该方式,在图17和图18的实际示例中,每个支柱安装构件72b的宽度在车辆轮距方向上增加(在轮距方向上偏移)。车辆约束夹具12在外侧后方全方位可旋转地附连到在座椅安全带固定支柱2附近并且在座椅安全带固定支柱2的后侧的该支柱安装构件72b的外表面的部分。所以,在图17和图18的实际示例中,在车辆测试时,驾驶员的座椅和前排乘客的座椅能够朝后调节,并且驾驶员的座椅和方向盘之间的距离能够调节到期望距离,这与图15和图16的实际示例中一样。尤其是,连接和加强通过车辆1彼此对置的左右支柱安装构件72b的长度可调节的加强夹具52能够增加支柱安装构件72b的刚性。而且,由于加强夹具52和连接轴73在支柱安装构件72b处能够在车辆高度方向上进行调节,因此加强夹具53和连接轴73能够根据车辆1的尺寸而设定在车辆重心6附近的期望高度处。此外,在该实施例中,在每一侧与连接夹具53可旋转地连接的连接轴73可以形成为使得连接轴73从支柱安装构件72b的内表面突出,如图19和图20所示。该实际示例的连接轴73也在车辆高度方向上可调节。每一侧的连接轴73都固定到支柱安装构件72b的内表面并且在座椅安全带固定支柱2的后侧靠近座椅安全带固定支柱2的位置处从支柱安装构件72b的内表面突出。而且,连接轴73与加强夹具52连接,所述加强夹具52连接和加强在车辆1中彼此对置的左右支柱安装构件72b。该实际示例能够提供与图17和图18的实际示例相同的效果。尤其是,该实际示例不需要用于压接连接轴73的压接构件74。所以,能够减小连杆机构71的组成部件的数量并且简化车辆约束装置11与车辆1的组装操作。此外,在该实施例中,如图21和图22所示,在每一侧的连接轴73和加强夹具52之间可以提供支柱安装构件72c。支柱安装构件72c比支柱安装构件72b更宽和更长。支柱安装构件72c在设有连接夹具53的连接轴73被夹持在支柱安装构件72c和支柱安装构件72b之间的状态中通过螺丝紧固件25附连到左右座椅安全带固定支柱2中的每一个的内表面2a。这样固定到左右座椅安全带固定支柱2的内表面2a的左右支柱安装构件72c由与连接轴73同轴布置的长度可调节的加强夹具52连接和加强。该加强夹具52可以与连接轴73连接。加强夹具52和连接轴73在车辆高度方向上可调节。明显地,该实际示例也可以提供与图17和图18的实际示例相同的效果。尤其是,在该实际示例中,如图21和图22所示,在每一侧配备有连接夹具53的连接轴73被夹持在固定到座椅安全带固定支柱2的外表面2b的外部支柱安装构件72b和固定到座椅安全带固定支柱2的内表面2a的内部支柱安装构件72c之间,并且在车辆内部彼此对置的内部支柱安装构件72c由长度可调节的加强夹具52连接和加强。该结构改善了连接车辆约束夹具12与车辆1的连杆机构71的刚性。【第九实施例】图23至图26示出了第九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第四实施例至第七实施例的模式中的一对车辆约束夹具12由比车辆约束夹具12更短的一对车辆约束夹具82代替,并且第四实施例至第七实施例的模式中的立柱10由车外锚固装置或车外固定装置83代替。如图23和图24所示,左右车辆约束夹具82的第一端部在附连到具有后座门121的车辆1的左右座椅安全带固定支柱2的内表面2a的支柱安装构件20处与连杆机构51连接,并且车辆约束夹具82的第二端部与布置在车辆1的后座内部空间122中的连杆机构84连接。连杆机构51的加强夹具52是可调节的,以便在支柱安装构件20处调节加强夹具52的在车辆高度方向上的位置。连杆机构51和包括在连杆机构51中的连接夹具53的构造和功能的介绍被省略,原因是先前在第四实施例中已经参考图10介绍了连杆机构51和连接夹具53的构造和功能。车外锚固装置83成对地布置在地面9上,分别靠近车辆1的左右后座门121,并且布置成通过后座门121的开口123支撑连杆机构84。如图25所示,连杆机构84包括左右附连构件85、第一加强夹具86和一对连接夹具53。左右附连构件85竖直地延伸并且在后座门121侧在车辆1的后座内部空间122中彼此对置。左右附连构件85由车外锚固装置83支撑。第一加强夹具86连接和加强左右附连构件85。第一加强夹具86是可调节的,以使第一加强夹具86的长度可调节。连接夹具53将车辆约束夹具82的第二端部与在第一加强夹具86的两个端部附近的部分可旋转地连接。第一加强夹具86以能够调节第一加强夹具86的在车辆高度方向上的位置的可调节方式附连到在车辆1内部彼此对置的左右附连构件85。在第一加强夹具86的一个端部附近,初步地附连和固定连接夹具53的滑枕滚珠55(图10)。彼此对置的左右附连构件85由设在其间的一个或多个第二加强夹具87进一步地辅助加强。车外锚固装置83包括分别在车辆1中立式地支撑连杆机构84的左右附连构件的左右支撑构件831。两个支撑构件831分别由包括在车外锚固装置83的主体中的水平支撑构件832水平地支撑,并且由稳定地连接和加强左右支撑构件831的连接加强构件833连接。类似于第一实施例至第八实施例中的立柱10,车外锚固装置83以能够调节在车辆宽度方向、车辆长度方向和车辆高度方向中的任一方向上的位置的可调节方式安装在地面9上。例如,如图23至图25所示,以下述的方式使用根据该实施例的车辆约束装置11。首先,将包括与车辆约束夹具82的第一端部连接的连接夹具53的第一连杆机构51的支柱安装构件20分别附连到座椅安全带固定支柱2的内表面2a。因此,在车辆重心6的附近将车辆约束夹具82以在车辆1后方全方位可旋转的方式连接。接下来,在与车辆重心6的高度大致相等的高度处将车辆约束夹具872的第二端部与支撑在后座内部空间122中的连杆机构84的连接夹具53连接。然后,用长度调节机构13调节车辆约束夹具82的长度,并且在车辆宽度方向、车辆长度方向和/或车辆高度方向上调节车外锚固装置83的位置。在这样约束车辆1之后,使底盘测功机的辊7旋转并执行车辆1的各种测试。所以,该实施例的车辆约束装置11能够类似于第六实施例的车辆约束装置11而安全地和牢固地约束车辆1。而且,尽管车辆在车辆(平移的)纵向运动上受到约束,但是车辆(旋转的)俯仰运动和车辆(平移的)上下运动不受约束。所以,根据该实施例的车辆约束装置能够实现竖直负荷接近于道路上的实际竖直负荷的车辆行为。尤其是,除了第六实施例的效果以外,该实施例还提供以下的效果。在测试车辆是具有后座门121的类型的情况下,与车辆约束夹具82的第二端部连接的连杆机构84由车外锚固装置或车外固定装置83通过后座门121的开口123支撑,以使得能够减小待测试的车辆1要作出的改变。而且,加强夹具52和第一加强夹具86以允许在车辆1的车辆高度方向上进行位置调节的可调节方式分别附连到用于附连的构件20和85。所以,能够根据车辆1的尺寸将加强夹具52和第一加强夹具86设定在处于或靠近车辆1的重心6的高度的期望位置处。车辆约束夹具82的第二端部通过连接夹具53与处于或靠近第一加强夹具86的两个端部的第一加强夹具86的部分连接。该结构能够减小车辆约束夹具82对第一加强夹具86的力矩(扭矩)的负荷因数,并且由此防止第一加强夹具86的变形以及支柱附连构件85的相关变形和断裂。进一步辅助加强左右附连构件85的长度可调节的第二加强夹具87能够加强支柱附连构件85并且同时能够更稳定地支撑第一加强夹具86。此外,如图26所示,与第五实施例中一样,一个或多个车辆约束夹具82可以设有约束力传感器29。在该实际示例中,该装置能够感测车辆的约束力,并且因此在纵向方向或前后方向上获得车辆1的约束力的测量信号。此外,如图26所示,一个或多个车辆约束夹具82可以设有振动衰减装置89以衰减一个或多个夹具82的特征振动。作为振动衰减装置89,可以使用已知的以非同心方式或非同轴方式附连到车辆约束夹具12、82的振动衰减装置。振动衰减装置89包括可拆卸地附连到车辆约束夹具82的附连构件89a、与附连构件89a可拆卸地连接的弹性构件89b(例如橡胶,弹簧)、以及与弹性构件89b可拆卸地连接的砝码或铅锤89c。在图26的实际示例中,振动衰减装置89衰减在车辆1的测试时产生的车辆约束夹具82的振动。所以,约束力传感器29能够在减小车辆约束夹具82的影响的情况下感测约束力。【第十实施例】图27和图28示出了第十实施例。该实施例的车辆约束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偏转吸收机构90,其用以在第一实施例至第九实施例中的任何一个实施例中吸收在利用底盘测功机测试车辆1时产生的一个或多个车辆约束夹具12或82的偏转或弯曲。图27所示的偏转吸收机构90包括:夹具接收部段901,该夹具接收部段901包括在测试时弹性地抵靠在沿重力方向偏转的车辆约束夹具上的缓冲件或衬垫材料900;以及支柱或撑杆部段902,该支柱或撑杆部段902在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上可旋转地支撑夹具接收部段901。作为缓冲件900,能够使用已知弹性材料(例如聚乙烯)制成的厚板。支柱部段902以允许在车辆1的车辆宽度方向、车辆长度方向和车辆高度方向中的任何一个方向上进行位置调节的可调节方式竖立在安置于地面9上的基座部段903上。除了第一实施例至第九实施例的效果以外,该实施例还可以利用偏转吸收机构90的一个或多个缓冲件900吸收在用底盘测功机测试车辆1时沿重力方向偏转的一个或多个车辆约束夹具12或82的冲击。即使车辆约束夹具12或82例如由于制动操作测试中车辆1的急减速而偏转,夹具接收部段901的缓冲件900也能够吸收偏转,并且由此偏转吸收机构能够减小对约束力传感器29的约束力测量信号的影响。此外,偏转吸收机构能够防止由车辆约束夹具12或82的扣紧导致的损坏。尤其是,夹具接收部段901(沿重力方向)布置在车辆约束夹具12或82之下并且布置成能在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上旋转。所以,夹具接收部段能够吸收车辆约束夹具12或82的任意方向的偏转。如图28所示,夹具接收部段901可以设有一对止挡部分904,其均具有弹性地抵靠在沿水平方向偏转的车辆约束夹具上的缓冲件900。在该实际示例中,在重力方向和车辆宽度方向上偏转的车辆约束夹具12或82的冲击能够由止挡部分904的缓冲件900安全地吸收。所以,偏转吸收机构能够在进一步减小车辆约束夹具12或82的影响的情况下获得约束力传感器29的测量信号。此外,偏转吸收机构能够防止由车辆约束夹具12或82的扣紧导致的损坏。如图29所示,也是在该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振动衰减装置89能够与第九实施例中一样可拆卸地附连到一个或多个车辆约束夹具12、82。在实际示例中,振动衰减装置89衰减在车辆1的测试时产生的车辆约束夹具82的振动。所以,约束力传感器29能够在进一步减小车辆约束夹具82的影响的情况下感测约束力。【第十一实施例】图30示出了第十一实施例。根据该实施例的车辆约束装置11包括一个或多个振动衰减装置89,以便衰减在第一实施例至第十实施例中的任何一个实施例中利用底盘测功机测试车辆1时产生的一个或多个车辆约束夹具12或82的特征振动。作为振动衰减装置89,能够使用以非同心方式或非同轴方式可拆卸地附连到车辆约束夹具12或82的振动衰减装置,如图30所示。图30(A)所示的振动衰减装置89包括可拆卸地附连到车辆约束夹具12、82的附接构件或附连构件891、与附连构件891的下端部部分891c的外侧表面可拆卸地连接的弹性构件892、包括与弹性构件892可拆卸地连接的第一端部并且在长度上可调节的柄部分或轴部分893、以及与柄部分893的第二端部可拆卸地连接并且在重量上可调节的砝码部分894。附连构件891包括可拆卸地附连到车辆约束夹具12、82的上端部部分891a、可拆卸地附连到上端部部分891a的主要部分891b、以及可拆卸地附连到主要部分891b的下端部部分891c。主要部分891b是围绕上端部部分891a(围绕上端部部分891a附连到车辆约束夹具12、82的位置)全方位可旋转的,也就是在所有方向上都能全方位地旋转。为了能够全方位旋转,上端部部分891例如在上端部处设有滑枕滚珠。主要部分891b能够从上端部部分891a拆卸,以使得能够从具有不同长度的主要部分891b中选择合适的一个。当主要部分891b设有长度调节机构时,则不需要更换主要部分891b。下端部部分891c能够在水平方向上旋转。例如,下端部部分891c形成有主要部分891b的下端部螺接到其中的内螺纹部分,以使得下端部部分891c能够在水平方向上旋转。作为弹性构件892,能够使用在公知的防振阻尼器中采用的弹性构件或弹力构件例如弹性橡胶或螺旋弹簧。作为柄部分893,能够使用例如螺接到弹性构件892中的长度可调节的螺杆。作为砝码部分894,能够使用例如借助于螺纹啮合而附连到柄部分893的已知形状的可分砝码。在该实施例中,除了第一实施例至第十实施例的效果以外,振动衰减装置89还可以衰减在车辆1的测试时产生的每个车辆约束夹具12、82的特征振动。所以,约束力传感器29能够在减小车辆约束夹具的影响的情况下感测约束力。例如,即使在接受测试的车辆1的急加速/急减速的情况下,振动衰减装置89也能减小车辆约束夹具12、86的特征振动或固有振动的衰减率,并且缩短振幅时间,以使该装置能够约束对约束力传感器29的测量信号的影响。专利文献4至7公开了用以衰减杆状构件的固有振动的常规振动衰减装置。这些振动衰减装置设计成衰减杆状构件(其具有设定为不受约束的一个端部)的固有振动,并且布置成同心地或同轴地附连到该杆状构件。所以,在具有固定的两个端部的杆状构件(例如车辆约束夹具12、82)的情况下,这些振动衰减装置不足以抑制杆状构件的固有振动,原因是难以更改用于调节衰减率的砝码。相比之下,每个振动衰减装置89布置成使得振动衰减装置89能够以允许进行将该装置附连到车辆约束夹具以及从车辆约束夹具移除该装置的操作的可拆卸方式非同心地或非同轴地附连在远离车辆约束夹具12、82的位置处。所以,容易将振动衰减装置89附连到具有固定的两个端部且因此难以调节固有频率的杆状构件。而且,即使在安装之后也可以调节砝码部分894的重量,并且因此车辆约束夹具12、82的固有振动频率和衰减率的调节是容易的。尤其是,在振动衰减装置89中,附连构件891的上端部部分891a相对于车辆约束夹具12、82可拆卸;主要部分891b相对于上端部部分891a可拆卸;下端部部分891c相对于主要部分891b可拆卸,弹性构件894相对于下端部部分891c可拆卸;柄部分893相对于弹性构件892可拆卸;并且砝码部分894相对于柄部分893可拆卸。所以,能够任意地和单独地设定上端部部分891a到车辆约束夹具12、82的附连位置,主要部分891b、轴部分893和弹性构件892的长度,弹性构件892的弹力,以及砝码部分894的重量。因此,振动衰减装置89能够灵活地调节车辆约束夹具12、82的固有振动频率。上述的调节效果通过布置成沿水平方向可旋转的下端部部分891c而进一步增加。可以使用如图30(B)所示的结构。在该结构中,另一弹性构件892在外侧表面处附加地且可拆卸地连接到附连构件891的下端部部分891a,以使另一弹性构件892与现有的弹性构件892对置。而且,在该结构中,长度可调节的柄部分893与该弹性构件892可拆卸地连接,并且重量可调节的砝码部分894与该柄部分893可拆卸地连接。该实际示例扩展了车辆约束夹具12、82的固有振动频率和衰减率的调节范围。振动衰减装置89布置成衰减上文介绍的示例中的车辆约束夹具12、82的振动。然而,要衰减的对象不限于车辆约束夹具12、82。根据本发明的振动衰减装置也可以应用于经历振动的杆状构件以衰减杆状构件的固有振动。【第十二实施例】图31和图32示出了第十二实施例。根据该实施例的车辆约束装置11还包括横向振动抑制机构61,用以抑制在第一实施例至第十一实施例中的任何一个实施例中在利用底盘测功机测试车辆1时产生的车辆1的横向振动。横向振动抑制机构61中的两个在左右两侧布置在车辆1的前轮位置处,并且横向振动抑制机构61中的两个在左右两侧布置在车辆1的后轮位置处。尤其是,在第四实施例和第五实施例的情况下,这些横向振动抑制机构61布置成避免干涉车辆约束夹具12。每一个横向振动抑制机构61都包括弹性地抵靠在车辆1的主体上的缓冲构件或衬垫构件62、以可调节的方式支撑缓冲构件62以调节缓冲构件62在车辆1的宽度方向上的位置的支撑构件63、以及支撑构件63与之附连的支柱部分64。缓冲构件62填充有海绵或空气球。支撑构件和支柱部分64由具有抑制车辆1的侧力所需的拉伸强度和压缩强度的材料(例如钢或者类似于车辆约束夹具12的机械强度出色的板材或管材形式的其他材料)制造。支撑构件63以水平状态被固定到支柱部分64的支承构件或水平支撑构件65支撑,如图32所示。支柱部分64以可调节的方式由立式支撑构件66立式地支撑在固定地安置于地面9上的基座67上,从而能够在车辆1的车辆宽度方向、车辆长度方向和车辆高度方向中的任何一个方向上进行位置调节。利用横向振动抑制机构61,除了第一实施例至第十一实施例的效果以外,根据该实施例的车辆约束装置11能够抑制在利用底盘测功机测试车辆1时产生的车辆1的横向振动(侧力)。通过这样做,该车辆约束装置能够抑制除了俯仰运动和上下运动之外的车辆1的运动。作为底盘测功机中的车辆约束装置,除了在专利文献1至3中公开的车辆约束装置以外,专利文献8和9示出了车辆固定装置。专利文献8的车辆固定装置包括将测试车辆固定在与测试车辆的四个角部相对应的位置处的固定单元。专利文献9的车辆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测试车辆的前后端部的前后止挡杆以及固定车辆的左右两侧的侧方压接部分。然而,专利文献8和9的车辆固定装置布置成在前后两侧和左右两侧几乎完全地固定测试车辆,使得车辆俯仰运动趋于超出要求地受限过多。所以,在一些情况下,这些车辆固定装置不能按预期再现模拟道路上的行为的车辆行为,这类似于专利文献1至3中的装置。相比之下,包括第一实施例至第十一实施例的任何一个实施例中的车辆约束夹具以及横向振动抑制机构61的根据该实施例的车辆约束装置11能够抑制在车辆1的测试时产生的车辆1的侧力或横向力,同时设定车辆俯仰运动不受约束,并且由此实现更有效地模拟道路上的实际行为的包括竖直负荷的车辆行为。此外,包括成对布置在左右前轮位置处和成对布置在左右后轮位置处的四个横向振动抑制机构61的这种布置方式能够抑制在车辆1的左右前挡泥板和左右后挡泥板周围的部分处的车辆1的横向振动。所以,该操作是可行的并且不干涉大体上布置在车辆1的前部处的用于冷却车辆1的发动机的冷却风扇的排风口。而且,在不干涉车辆1的车门的打开/关闭操作的情况下,能够缩短在车辆1中设定测量装置所用的准备时间。此外,横向振动抑制机构61的缓冲构件62弹性地或弹力地抵靠车辆1的主体上,并且由此减小对阻碍车辆俯仰运动的影响。而且,由于缓冲构件62的位置能够在车辆1的宽度方向上由支撑构件63进行调节,因此能够根据车辆1的宽度理想地设定缓冲构件62的位置。支柱部分64能够在车辆宽度方向、车辆长度方向和车辆高度方向中的任何一个方向上进行调节。所以,能够根据车辆1的车辆宽度、车辆长度和车辆高度理想地设定缓冲构件62的位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