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特性测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41973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表面特性测定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表面特性测定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对光泽、颜色、朦胧、膜厚等样品的表面特性进行测定的情况下,希望根据样品来变更测定直径。例如,在样品的表面的表面特性不均匀的情况下,希望将测定直径设定为相对较大,在样品较小的情况下或者样品的表面是曲面的情况下,希望将测定直径设定为相对较小。

另一方面,提出了能够对光泽及光泽以外的反射特性双方进行测定的表面特性测定装置。专利文献1是其一个例子。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4562号公报

在现有的能够对光泽及光泽以外的反射特性双方进行测定的表面特性测定装置中,不能变更测定直径,而不能够适当地设定光泽测定的被测定区域及反射特性测定的被测定区域。因此,希望适当地设定光泽测定的被测定区域及反射特性测定的被测定区域的测定者,被迫准备光泽计及反射特性测定装置,根据样品对所使用的设备进行变更。这样的设备的变更很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该问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能够通过一台表面特性测定装置来进行光泽测定及反射特性测定双方,并适当地设定光泽测定的被测定区域及反射特性测定的被测定区域。

在表面特性测定装置中,光泽测定单元和反射特性测定单元被一体化。光泽测定单元通过第一照明光照明被照明面,接收通过被照明面对第一照明光进行镜面反射而生成的第一反射光,输出针对第一反射光的测定的结果。光泽测定的被测定区域的大小能够变更。反射特性测定单元通过第二照明光照明被照明面,接收通过被照明面反射第二照明光而生成的第二反射光,输出针对第二反射光的测定的结果。反射特性测定的被测定区域的大小能够变更。

能够通过一台表面特性测定装置来进行光泽测定及反射特性测定双方,并适当地设定光泽测定的被测定区域及反射特性测定的被测定区域。

在与附图一起考虑了上述以及上述以外的本发明的目的、特征、方面以及优点时,通过下述的本发明的详细的说明变得更加明白。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光泽色度计的示意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测定单元的仰视图。

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测定单元的横剖视图。

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测定单元的纵剖视图。

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光轴等的立体图。

图6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光泽测定用的测定直径变更单元等的剖视图。

图7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光泽测定用的测定直径变更单元等的主视图。

图8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光泽测定用的测定直径变更单元等的主视图。

图9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平面反射面的配置的立体图。

图10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测色用的测定直径变更单元等的剖视图。

图1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光泽色度计的框图。

图12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光泽测定用的测定直径变更单元等的剖视图。

图13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光泽测定用的测定直径变更单元等的主视图。

图14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光泽测定用的测定直径变更单元等的主视图。

图15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光泽测定用的测定直径变更单元等的剖视图。

图16是第四实施方式的测定单元的横剖视图。

图17是第四实施方式的光泽测定用的测定直径变更单元等的剖视图。

图18是第四实施方式的联动单元的框图。

图19是第五实施方式的测定单元的横剖视图。

图20是第五实施方式的联动单元的框图。

图21是第六实施方式的独立变更单元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第一实施方式

1.1光泽色度计

第一实施方式涉及光泽色度计。

图1的示意图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光泽色度计。

图1所示的光泽色度计1000兼作光泽计及分光色度计,对样品的光泽及光谱反射率进行测定。也可以对光谱反射率以外的反射特性进行测定。例如,也可以对色彩值进行测定。即、光泽色度计1000所具有的分光色度计的功能也可以变更为分光色度计以外的反射特性测定装置的功能,而光泽色度计1000变更为兼作光泽计及反射特性测定装置的表面特性测定装置。例如,光泽色度计1000所具有的分光色度计的功能也可以变更为色度计的功能。

光泽测定通过照明角及受光角成为60°的几何结构来进行。测色通过照明角成为45°且受光角成为0°的几何结构来进行。在进行光泽测定的情况下,通过单向照明来照明被照明面。在进行测色的情况下,通过环状照明来照明被照明面。被照明面是样品的表面。也可以对几何结构及照明双方或者一者进行变更。

测色的测定直径能够通过手动在标准直径与小直径之间变更。光泽测定的测定直径能够与测色的测定直径的变更联动,自动地在标准直径与小直径之间变更。由此,能够在光泽测定及测色双方,适当地设定测定直径。

在样品的表面的光泽或者反射特性不均匀的情况下,将测定直径设定为标准直径。例如,在对样品的表面施加咬花等表面装饰的情况下,将测定直径设定为标准直径。在将测定直径设定为标准直径的情况下,可得到相对较大的范围的平均的光泽信息或者测色信息,抑制由被测定区域的偏离引起的光泽信息或者测色信息的偏差。

在样品较小的情况下或者样品的表面是曲面的情况下,将测定直径设定为小直径。由于在样品的表面是曲面的情况下将测定直径设定为小直径时,反射光的光束的扩散受到抑制,而能够更多地接收应接收的光束,所以测定的精度提高。较小的样品例如有用于汽车内装部件的开关按钮、用于智能手机等的部件等。

光泽测定的被测定区域处于与测色的被测定区域相同的位置。由此,对光泽信息和测色信息建立关联,而提高作业的效率。光泽色度计1000既有只进行光泽测定的情况,也有只进行测色的情况,也有连续地进行光泽测定和测色的情况。

如图1所示,光泽色度计1000具备测定单元1010、控制单元1011、以及壳体1012等。测定单元1010负责光泽测定和测色。控制单元1011对测定单元1010进行控制。壳体1012收纳测定单元1010、控制单元1011等。

1.2测定单元

图2的示意图表示测定单元的下表面。图3的示意图表示测定单元的横剖面。图4的示意图表示测定单元的纵剖面。图5的示意图是表示光轴等的立体图。

如图2所示,测定单元1010具备光泽测定单元1020、以及测色单元1021等。光泽测定单元1020负责光泽测定。测色单元1021负责测色。在将分光色度计的功能变更为分光色度计以外的反射特性测定装置的功能的情况下,将测色单元1021置换为负责测色以外的反射特性测定的反射特性测定单元。

如图2及图3所示,光泽测定单元1020具备光泽测定用的照明单元1030、及光泽测定用的受光单元1031等。如图2、图3以及图4所示,测色单元1021具备测色用的照明单元1032、测色用的受光单元1033、以及修正用的受光单元1034等。光泽测定用的照明单元1030利用照明光1040照明被照明面1050。光泽测定用的受光单元1031接收反射光1041,并输出针对反射光1041的测定的结果。测色用的照明单元1032利用环状照明光1042照明被照明面1050。测色用的受光单元1033接收反射光1043,并输出针对反射光1043的测定的结果。修正用的受光单元1034接收光1045,并输出针对光1045的测定的结果。也可以省略修正用的受光单元1034。

在测定单元1010中,光泽测定单元1020和测色单元1021被一体化。测定单元1010被收纳于壳体1012。由此,光泽测定单元1020和测色单元1021共存于一台光泽色度计1000的内部,能够通过一台光泽色度计1000来进行光泽测定和测色双方。光泽测定单元和测色单元也可以通过其它构造一体化。例如,也可以将光泽测定单元和测色单元安装于框架或者壳体,光泽测定单元和测色单元经由框架或者壳体而被一体化。

1.3光泽测定用的照明单元

如图3所示,光泽测定用的照明单元1030具备卤素灯1070、开口板1071、反射镜1072、光泽测定用的测定直径变更单元1073、透镜1074、以及镜筒1075等。光泽测定用的照明单元1030利用照明光1040照明被照明面1050的被照明区域。卤素灯1070放射照明光1040。开口板1071对照明光1040的光束进行限制。反射镜1072反射照明光1040。光泽测定用的测定直径变更单元1073对光泽测定的测定直径进行变更。透镜1074使照明光1040准直化。镜筒1075对卤素灯1070、开口板1071、反射镜1072、光泽测定用的测定直径变更单元1073、以及透镜1074等进行保持。

反射镜1072的反射面1080朝向面对卤素灯1070的方向和面对被照明面1050的方向的中间的方向。形成于开口板1071的狭缝状的开口1090处于卤素灯1070与反射面1080之间。形成于光泽测定用的测定直径变更单元1073的椭圆状的开口1100及透镜1074处于反射面1080与被照明面1050之间。

照明光1040沿着光轴1110前进。照明光1040从卤素灯1070射出,通过开口1090,被反射镜1072反射,通过开口1100,通过透镜1074,从照明角60°的方向入射至被照明面1050。照明角60°的方向是与被照明面1050的法线1120形成60°的方向。照明光1040通过开口1090,从而照明光1040的光束被限制。根据开口1090的大小,来决定通过了开口1090后的照明光1040的光束的打开角度。由于照明光1040被反射镜1072反射,所以光轴1110弯曲。照明光1040通过开口1100,从而照明光1040的光束被限制。根据开口1100的直径,来决定光泽测定的测定直径。照明光1040通过透镜1074,从而照明光1040被准直化。

图5所示的光轴1110的第一区间1140是从卤素灯1070到反射面1080的区间,向与法线1120延伸的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图5所示的光轴1110的第二区间1141是从反射面1080到被照明面1050的区间,向与第一区间1140不同的方向延伸,并向照明角60°的方向延伸。光轴1110以使照明光1040在沿着第一区间1140前进后沿着第二区间1141前进的方式弯曲。光轴1110也可以不弯曲。

也可以将卤素灯1070置换为其它种类的光源。例如,也可以将卤素灯1070置换为发光二极管等。也可以将由开口板1071、反射镜1072以及透镜1074构成的光学系统置换为其它种类的光学系统。也可以将开口板1071置换为具有难以称为板的形状的光束限制单元。

1.4光泽测定用的测定直径变更单元

图6的示意图是光泽测定用的测定直径变更单元等的剖视图。图7以及图8的示意图是光泽测定用的测定直径变更单元等的主视图。

如图6至图8所示,光泽测定用的测定直径变更单元1073具备开口板1150、开口板1151、以及移动单元1152等。开口板1150和开口板1151对照明光1040的光束进行限制。移动单元1152使开口板1150移动。

在开口板1150形成开口1160。在开口板1151形成开口1170。开口1160的直径比开口1170的直径小。也可以将开口板1150和开口板1151双方或者一者置换为具有难以称为板的形状的光束限制单元。开口板1150与开口板1151邻接,在与开口板1151大致相同的位置,对照明光1040的光束进行限制。开口板1150及开口板1151与光轴1110形成垂直。

开口板1150被移动单元1152移动,如图6的实线及图7所示,处于照明光1040的光路外,或者如图6的单点划线或者图8所示,处在照明光1040的光路上。开口板1151被固定,并处于照明光1040的光路上。移动单元1152产生使开口板1150移动的力,并将使开口板1150移动的力传递至开口板1150。使开口板1150移动的力由电磁马达、电磁致动器、压电致动器等产生。

在开口板1150处于照明光1040的光路外的情况下,从光轴1110延伸的方向观察,开口板1151与透镜1074重叠,通过光泽测定用的测定直径变更单元1073的照明光1040通过开口1170。在该情况下,开口1170构成使照明光1040通过的开口1100,且开口1100的直径由开口1170的直径来决定。

在开口板1150处于照明光1040的光路上的情况下,从光轴1110延伸的方向观察,开口板1150和开口板1151,与透镜1074重叠,通过光泽测定用的测定直径变更单元1073的照明光1040通过开口1160和开口1170。在该情况下,开口1160和开口1170构成使照明光1040通过的开口1100,开口1100的直径由相对较小的开口1160的直径来决定。

光泽测定用的测定直径变更单元1073通过将开口板1150插入照明光1040的光路或者将开口板1150从照明光1040的光路拔出,将开口1100的直径变更为2个级别。光泽测定用的测定直径变更单元1073也可以将开口1100的直径变更为3个级别以上。光泽测定用的测定直径变更单元1073也可以连续地对开口1100的直径进行变更。例如,也可以通过光圈叶片连续地对开口1100的直径进行变更。

在对开口1100的直径进行了变更的情况下,通过了开口1100后的照明光1040的光束的打开角度被变更,光泽测定的被照明区域的直径被变更。在光泽测定的被照明区域的直径被变更的情况下,光泽测定的测定直径被变更。在开口1100的直径由开口1170的直径来决定的情况下,光泽测定的被照明区域的直径成为标准直径,光泽测定的测定直径成为标准直径。在开口1100的大小由开口1160的大小来决定的情况下,光泽测定的被照明区域的直径成为小直径,光泽测定的测定直径成为小直径。除了开口1100的直径的变更以外,被照明区域的直径也可以被变更。除了光泽测定的被照明区域的直径的变更以外,光泽测定的测定直径也可以被变更。

从光轴1110延伸的方向观察,开口1160及开口1170的形状是椭圆状。椭圆的短轴包含于包含光轴1110及被照明面1050的法线1120的平面1180。椭圆的长轴与平面1180相垂直。在开口1160及开口1170的形状是椭圆状的情况下,能够使光泽测定的被照明区域的形状成为圆状。也可以对开口1160及开口1170的形状进行变更。例如,从光轴1111延伸的方向观察,开口1160及开口1170的形状也可以是圆状、矩形等。

在具有由日本工业标准JIS-Z8722规定的照明角是45°、受光角是0°的几何结构的测色单元1021中,测色的被受光区域的形状为圆状的情况较多。因此,在光泽测定的被照明区域的形状是圆状的情况下,能够使光泽测定的被照明区域的形状与测色的被受光区域的形状一致,能够使光泽测定的被测定区域的形状与测色的被测定区域的形状一致,能够使光泽测定的被测定区域与测色的被测定区域一致。与此相对,在开口1160及开口1170的形状是圆状的情况下,由于照明光1040从与被照明面1050的法线1120形成60°的方向入射至被照明面1050,所以光泽测定的被照明区域的形状为长轴的长度是短轴的长度的2倍的椭圆状,而不能够使光泽测定的被测定区域与测色的被测定区域一致。

通过变更使照明光1040通过的开口1100的直径来变更光泽测定的被照明区域的直径,通过变更光泽测定的被照明区域的直径来变更光泽测定的测定直径,更一般化而言,可以说是通过变更使照明光1040通过的开口1100的大小来变更光泽测定的被照明区域的大小,通过变更光泽测定的被照明区域的大小来变更光泽测定的被测定区域的大小。该一般化的说明适用于开口1100等具有很难定义直径的形状的情况。

1.5光泽测定用的受光单元

如图3所示,光泽测定用的受光单元1031具备透镜1190、反射镜1191、光量测定单元1192、镜筒1193等。透镜1190使反射光1041的光束会聚。反射镜1191反射反射光1041。光量测定单元1192输出与反射光1041的光量相应的信号。

反射镜1191的反射面1200朝向面对被照明面1050的方向与面对光量测定单元1192的方向间的中间的方向。透镜1190处于被照明面1050与反射面1200之间。

反射光1041沿着光轴1210前进。反射光1041通过被照明面1050对照明光1040进行镜面反射而生成,从被照明面1050朝向受光角60°的方向射出,通过透镜1190,被反射镜1191反射,被光量测定单元1192接收。受光角60°的方向是与被照明面1050的法线1120形成60°的方向。光量测定单元1192输出与反射光1041的光量相应的信号。光量测定单元1192所输出的信号为针对反射光1041的测定的结果。反射光1041通过透镜1190,从而反射光1041的光束被会聚。由于反射光1041被反射镜1191反射,所以光轴1210弯曲。

图5所示的光轴1210的第一区间1220是从被照明面1050到反射面1200的区间,向受光角60°的方向延伸。图5所示的光轴1210的第二区间1221是从反射面1200到光量测定单元1192的区间,向与第一区间1220延伸的方向不同的方向延伸。光轴1210以使反射光1041沿着第一区间1220前进后沿着第二区间1221前进的方式弯曲。光轴1210也可以不弯曲。

也可以将由透镜1190和反射镜1191构成的光学系统置换为其它种类的光学系统。

1.6测色用的照明单元

如图3及图4所示,测色用的照明单元1032具备光放射单元1230、及反射单元1231等。光放射单元1230放射光1044、光1045等。反射单元1231使光1044成为环状照明光1042。也可以将测色用的照明单元1032置换为其它种类的照明单元。

1.7光放射单元

如图3及图4所示,光放射单元1230具备直管型氙气灯1240、积分球1241、挡板1242等。直管型氙气灯1240放射光。积分球1241使光变均匀。挡板1242抑制光以未变均匀的状态射出。

形成于积分球1241的球状的空间1250由积分球1241的内表面1260规定。形成于积分球1241的圆孔状的射出口1251连接空间1250和积分球1241的外部。

内表面1260具有扩散反射面1270。优选内表面1260的整体为扩散反射面1270,内表面1260也可以具有些许不是扩散反射面1270的面。

在直管型氙气灯1240放射出光的情况下,光依次在空间1250和射出口1251中前进,最终射出至积分球1241的外部。光在空间1250中前进的期间,至少有1次是被扩散反射至扩散反射面1270。光的大部分在空间1250中前进期间被反复被扩散反射面1270扩散反射。光在被扩散反射面1270扩散反射后从射出口1251射出,从而从光放射单元1230射出的光变得均匀,光放射单元1230实质上具有依据兰伯特余弦定律的铅垂配光特性。在光放射单元1230具有依据兰伯特余弦定律的铅垂配光特性的情况下,向与基准轴1280形成角度θ的方向射出的光的光度与角度θ的余弦cosθ成正比。

直管型氙气灯1240的主要部位及挡板1242的主要部位处于空间1250。挡板1242处于直管型氙气灯1240与射出口1251之间。通过挡板1242遮挡从直管型氙气灯1240直接朝向射出口1251的光线,抑制从直管型氙气灯1240放射出的光没有被扩散反射面1270扩散反射就从射出口1251射出这种情况,并抑制杂光,提高测色的精度。

也可以将光放射单元1230变更为其它种类的光放射单元。

1.8反射单元

图9的示意图是表示平面反射面的配置的立体图。

如图9所示,图3及图4所示的反射单元1231具有10个平面反射面1340。10个平面反射面1340分别是镜面,反射光1044。10个平面反射面1340分散地配置于在基准轴1280的周围围绕基准轴1280的周围的周向1350。10个平面反射面1340朝向接近基准轴1280的径向内侧1351。10个平面反射面1340配置为使光1044成为入射光且反射光成为环状照明光1042。环状照明光1042从照明角45°的方向入射至被照明面1050。照明角45°的方向是与被照明面1050的法线1120形成45°的方向。

光放射单元1230的铅垂配光特性依据兰伯特余弦定律,从射出口1251朝向与基准轴1280形成45°的方向射出的光1044,成为从照明角45°的方向入射至被照明面1050的照明光的情况下,即使在被照明面1050从基准位置向轴向1360发生了移动的情况下,照度也不会较大地变动,而提高测色的稳定性。

在以沿周向1350分散开的方式配置2个以上的平面反射面1340的情况下,从沿周向1350分散开的2个以上的方向照明被照明面1050。在从沿周向1350分散开的2个以上的方向照明被照明面1050的情况下,在被照明面1050的反射特性具有各向异性的情况下,反射光1043也不会因被照明面1050的朝向而较大地变动,提高测色的稳定性。

优选被环状照明光1042照明的测色的被照明区域与被照明光1040照明的光泽测定的被照明区域重叠。进一步优选被环状照明光1042照明的测色的被照明区域的位置与被照明光1040照明的光泽测定的被照明区域的位置一致。由此,在进行光泽测定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测色用的环状照明光1042表示光泽测定的被测定区域的位置,在进行测色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光泽测定用的照明光1040表示测色的被测定区域的位置。在通过环状照明光1042表示光泽测定的被测定区域的位置的情况下,优选将直管型氙气灯1240置换为能够连续发光的光源。

也可以将10个平面反射面1340变更为9个以下或者11个以上的平面反射面。也可以将10个平面反射面1340变更为圆筒反射面、旋转椭圆反射面等。

1.9测色用的受光单元

如图3所示,测色用的受光单元1033具备反射镜1370、测色用的测定直径变更单元1371、分光测定单元1372、以及镜筒1373等。测色用的受光单元1033接收通过被照明面1050的被受光区域反射环状照明光1042而生成的反射光1043。反射镜1370反射反射光1043。测色用的测定直径变更单元1371对测色的测定直径进行变更。分光测定单元1372输出与反射光1043的各波长成分的光量相应的信号。镜筒1373对反射镜1370、测色用的测定直径变更单元1371等进行保持。镜筒1373与镜筒1075及镜筒1193被一体化,构成镜筒集合体。

反射镜1370处于被照明面1050的法线1120上。反射镜1370的反射面1380朝向面向被照明面1050的方向与面向分光测定单元1372的方向间的中间的方向。测色用的测定直径变更单元1371的透镜1390处于反射面1380与分光测定单元1372之间。

反射光1043沿着光轴1400前进。反射光1043通过被照明面1050反射环状照明光1042而生成,从被照明面1050朝向受光角0°的方向射出,被反射镜1370反射,通过透镜1390,被分光测定单元1372接收。受光角0°的方向是与被照明面1050的法线1120形成0°的方向。分光测定单元1372输出与反射光1043的各波长成分的光量相应的信号。分光测定单元1372所输出的信号为针对反射光1043的测定的结果。由于反射光1043被反射镜1370反射,所以光轴1400弯曲。反射光1043通过透镜1390,从而反射光1043的光束被会聚。

图5所示的光轴1400的第一区间1410是从被照明面1050到反射面1380的区间,向受光角0°的方向延伸。图5所示的光轴1400的第二区间1411是从反射面1380到分光测定单元1372的区间,向与第一区间1410延伸的方向不同的方向延伸。光轴1400以使反射光1043沿着第一区间1410前进后沿着第二区间1411前进的方式弯曲。光轴1400也可以不弯曲。

也可以将由反射镜1370构成的光学系统置换为其它种类的光学系统。在将光泽色度计1000所具有的分光色度计的功能变更为色度计的功能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分光测定单元1372置换为用于直接读取三刺激值的单元。

1.10测色用的测定直径变更单元

图10的示意图表示测色用的测定直径变更单元等的剖面。

如图10所示,测色用的测定直径变更单元1371具备透镜1390、平行移动单元1391、限位开关1392、限位开关1393等。透镜1390使反射光1043的光束会聚。平行移动单元1391使透镜1390平行移动。限位开关1392及限位开关1393对透镜支架1420的位置进行检测。

平行移动单元1391具备透镜支架1420、引导筒1421、把手1422等。透镜支架1420对透镜1390进行保持。引导筒1421引导透镜支架1420。把手1422将对其施加的力传递至透镜支架1420。也可以将把手1422置换为其它种类的操作部件。也可以设置产生传递至透镜支架1420的力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驱动单元。

透镜支架1420被插入至形成于引导筒1421的引导孔1430,并能够在引导孔1430延伸的方向上滑动。引导孔1430延伸的方向是光轴1400延伸的方向。由此,透镜1390移动的方向被限制在光轴1400延伸的方向,在光轴1400延伸的方向上引导透镜1390。在对把手1422施加力的情况下,所施加的力被传递至透镜支架1420,使透镜1390及透镜支架1420一体地沿着光轴1400平行移动。

透镜1390使平行移动单元1391平行移动,如图10的用实线表示的那样处于分光测定单元1372附近或者如图10的用双点划线表示的那样处于被照明面1050附近。

平行移动单元1391通过使透镜1390沿着光轴1400平行移动,来将透镜1390的位置变更为2个级别。平行移动单元1391也可以将透镜1390的位置变更为3个级别以上。平行移动单元1391也可以连续地对透镜1390的位置进行变更。

在使透镜1390沿着光轴1400发生了平行移动的情况下,通过透镜1390之前的反射光1043的光束的打开角度被变更,测色的被受光区域的直径被变更。在测色的被受光区域的直径被变更的情况下,测色的测定直径被变更。

在透镜1390处于分光测定单元1372附近的情况下,测色的被受光区域的直径成为标准直径,测色的测定直径成为标准直径。在透镜1390处于被照明面1050附近的情况下,测色的被受光区域的直径成为小直径,测色的测定直径成为小直径。

限位开关1392对透镜支架1420处于分光测定单元1372附近的情况进行检测。限位开关1393对透镜支架1420处于被照明面1050附近的情况进行检测。在透镜支架1420处于分光测定单元1372附近的情况下,透镜1390处于分光测定单元1372附近且测色的测定直径成为标准直径,在透镜支架1420处于被照明面1050附近的情况下,透镜1390处于被照明面1050附近且测色的测定直径成为小直径。因此,测色的测定直径由透镜支架1420的位置来决定,限位开关1392及限位开关1393输出针对透镜支架1420的决定测色的测定直径的位置的检测的结果。也可以检测透镜支架1420以外的结构物的位置。例如,也可以检测透镜1390、把手1422等的位置。也可以通过限位开关1392及限位开关1393以外的检测单元来检测位置。例如,也可以通过激光位移计来检测位置。

通过变更测色的被受光区域的直径来变更测色的测定直径,更一般化而言可以说是通过变更测色的被受光区域的大小来变更测色的被测定区域的大小。该一般化的说明适用于测色的被受光区域等具有难以定义直径的形状的情况。

1.11修正用的受光单元

如图3所示,修正用的受光单元1034具备反射镜1440、光纤1441、以及分光测定单元1442等。分光测定单元1442与分光测定单元1372共用化。

光1045沿着光轴1465前进。光1045从射出口1251朝向与基准轴1280形成0°的方向射出,并被反射镜1440反射,被光纤1441传导,被分光测定单元1442接收。分光测定单元1442输出与光1045的各波长成分的光量相应的信号。

1.12控制单元

图11的框图表示光泽色度计。

如图11所示,控制单元1011具备嵌入式计算机1480、发光电路1481、以及监视器1482等。

嵌入式计算机1480通过执行所安装的固件而根据该固件进行处理,对发光电路1481、监视器1482、测定单元1010等进行控制。由嵌入式计算机1480进行的处理的全部或者一部分也可以由不执行程序的硬件来进行。发光电路1481对卤素灯1070及直管型氙气灯1240供给电力。监视器1482显示信息。

嵌入式计算机1480通过对从发光电路1481向卤素灯1070供给电力进行控制来控制照明光1040的照明,通过对从发光电路1481向直管型氙气灯1240供给电力进行控制来控制环状照明光1042的照明。嵌入式计算机1480从光量测定单元1192获取测定的结果,并从分光测定单元1372及分光测定单元1442获取测定的结果。嵌入式计算机1480根据从光量测定单元1192获取的测定的结果求出光泽信息,并根据从分光测定单元1372获取的测定的结果求出测色信息。嵌入式计算机1480在求出测色信息的情况下,进行反映从分光测定单元1442获取到的测定的结果的修正。由此,能够缓和光放射单元1230放射的光的变动给测色信息带来的影响。光泽信息是光泽度等。测色信息是分光光谱、色彩值等。嵌入式计算机1480将求出的光泽信息及测色信息等显示于监视器1482。

嵌入式计算机1480从限位开关1392及限位开关1393获取检测的结果。嵌入式计算机1480在透镜支架1420移动到了分光测定单元1372附近的情况下,使移动单元1152将开口板1150移动到照明光1040的光路外。嵌入式计算机1480在透镜支架1420移动到被照明面1050附近的情况下,使移动单元1152将开口板1150移动到照明光1040的光路上。由此,构成联动单元1490,根据限位开关1392及限位开关1393的检测的结果来使光泽测定单元1020变更光泽测定的测定直径,使光泽测定的测定直径与测色的测定直径的变更联动地被变更。在将测色的测定直径变更为标准直径的情况下,与测色的测定直径的变更联动地将光泽测定的测定直径变更为标准直径。在将测色的测定直径变更为小直径的情况下,与测色的测定直径的变更联动地将光泽测定的测定直径变更为小直径。光泽测定的测定直径与测色的测定直径联动,被迫与测色的测定直径一致。

根据联动单元1490,不容易出现在不管是否需要使光泽测定的测定直径与测色的测定直径一致,光泽测定的测定直径都不与测色的测定直径一致的状态下,进行错误测定的情况,并能够适当地设定光泽测定的被测定区域及测色的被测定区域。另外,减少使光泽测定的测定直径与测色的测定直径一致所需要的操作,而提高测定作业的效率。

在光泽测定的被测定区域与测色的被测定区域处于相同的位置的情况下,也可以在根据从光量测定单元1192获取到的测定的结果求出光泽信息的情况下,进行反映从分光测定单元1372获取到的测定的结果的修正。通过该修正,能够缓和被照明面1050的颜色给光泽信息带来的影响。例如,由于与被照明面1050的颜色是黑色的情况相比较,被照明面1050的颜色是白色的情况下,内部扩散光增强,所以测定到比实际的光泽度大的光泽度的趋势增强。通过反映从分光测定单元1372获取到的测定的结果,能够抑制与这样的实际的光泽度的偏离。

1.13测定顺序

在连续地进行光泽测定及测色的情况下,嵌入式计算机1480使测色单元1021进行测色,从测色单元1021获取测定的结果,并根据测定的结果导出测色信息。嵌入式计算机1480在根据测定的结果导出测色信息期间,使光泽测定单元1020进行光泽测定。

在光泽测定中,通过具有由日本工业标准JIS-Z8741规定的分光灵敏度的单体的传感器来接收反射光1041,输出与反射光1041的光量相应的一个信号。与此相对,在测色中,输出与反射光1043的波长成分的光量相应的多个信号。因此,导出测色信息的处理所需要的时间比导出光泽信息的处理所需要的时间长。

在导出测色信息期间使光泽测定单元1020进行光泽测定的情况下,能够缩短到光泽测定及测色的结束为止所需的时间,提高测定的作业的效率。

2第二实施方式

第二实施方式涉及对第一实施方式的光泽测定用的测定直径变更单元进行置换的光泽测定用的测定直径变更单元。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引用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采用的技术。

图12的示意图是光泽测定用的测定直径变更单元等的剖视图。图13及图14的示意图是光泽测定用的测定直径变更单元等的主视图。

如图12~图14所示,光泽测定用的测定直径变更单元2000具备开口板2010和移动单元2011等。开口板2010对照明光1040的光束进行限制。移动单元2011使开口板2010移动。

在开口板2010的区域2020形成开口2030。在开口板2010的区域2021形成开口2031。开口2030的直径比开口2031的直径小。也可以将开口板2010置换为具有难以称为板的形状的光束限制单元。开口板2010与光轴1110垂直。

开口板2010被移动单元2011移动,如图12的实线及图13所示,区域2020处于照明光1040的光路外,区域2021处于处在照明光1040的光路上的位置,或者如图12的单点划线及图14所示,区域2020处于照明光1040的光路上,区域2021处于处在照明光1040的光路外的位置。移动单元2011产生使开口板2010移动的力,将使开口板2010移动的力传递至开口板2010。使开口板2010移动的力由电磁马达、电磁致动器、压电致动器等产生。

在区域2020处于照明光1040的光路外,区域2021处在照明光1040的光路上的情况下,从光轴1110延伸的方向观察,区域2021与透镜1074重叠,通过光泽测定用的测定直径变更单元2000的照明光1040通过开口2031。在该情况下,开口2031构成使照明光1040通过的开口,使照明光1040通过的开口的直径由开口2031的直径来决定。

在区域2020处在照明光1040的光路上,区域2021处于照明光1040的光路外的情况下,从光轴1110延伸的方向观察,区域2020与透镜1074重叠,通过光泽测定用的测定直径变更单元2000的照明光1040通过开口2030。在该情况下,开口2030构成使照明光1040通过的开口,使照明光1040通过的开口的直径由开口2030的直径来决定。

光泽测定用的测定直径变更单元2000通过对处在光路上的区域进行变更,来将使照明光1040通过的开口的直径变更为2个级别。

在对使照明光1040通过的开口的直径进行了变更的情况下,光泽测定的被照明区域的直径被变更。在光泽测定的被照明区域的直径被变更了的情况下,光泽测定的测定直径被变更。在使照明光1040通过的开口的直径由开口2031的直径来决定的情况下,光泽测定的被照明区域的直径成为标准直径,光泽测定的测定直径成为标准直径。在使照明光1040通过的开口的直径由开口2030的直径来决定的情况下,光泽测定的被照明区域的直径成为小直径,光泽测定的测定直径成为小直径。

3第三实施方式

第三实施方式涉及对第一实施方式的光泽测定用的测定直径变更单元进行置换的光泽测定用的测定直径变更单元。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引用在其它实施方式中采用的技术。

图15的示意图是光泽测定用的测定直径变更单元等的剖视图。

如图15所示,光泽测定用的测定直径变更单元3000具备开口板3010和移动单元3011等。开口板3010对照明光1040的光束进行限制。移动单元3011使开口板3010移动。

在开口板3010形成开口3020。开口板3010与光轴1110垂直。也可以将开口板3010置换为具有难以称为板的形状的光束限制单元。

开口板3010处在照明光1040的光路上,被移动单元3011移动,处于卤素灯1070附近或者被照明面1050附近。移动单元3011产生使开口板3010移动的力,将使开口板3010移动的力传递至开口板3010。使开口板3010移动的力由电磁马达、电磁致动器、压电致动器等产生。

从光轴1110延伸的方向观察,开口板3010与透镜1074重叠。通过光泽测定用的测定直径变更单元3000的照明光1040通过开口3020。开口3020构成使照明光1040通过的开口。

移动单元3011使开口板3010沿着光轴1110平行移动,从而将开口3020的位置变更为2个级别。移动单元3011也可以将开口3020的位置变更为3个级别以上。移动单元3011也可以连续地变更开口3020的位置。

在使开口3020沿着光轴1110平行移动的情况下,通过了开口3020后的照明光1040的光束的打开角度被变更,光泽测定的被照明区域的直径被变更。在光泽测定的被照明区域的直径被形成变更的情况下,光泽测定的测定直径被变更。在开口板3010处于卤素灯1070附近的情况下,通过了开口3020后的照明光1040的光束的打开角度相对地增大,光泽测定的被照明区域的直径成为标准直径,光泽测定的测定直径成为标准直径。在开口板3010处于被照明面1050附近的情况下,通过了开口3020后的照明光1040的光束的打开角度相对地减小,光泽测定的被照明区域的直径成为小直径,光泽测定的测定直径成为小直径。

4第四实施方式

4.1第一实施方式与第四实施方式的不同

第四实施方式涉及对第一实施方式的联动单元进行置换的联动单元。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联动单元,测色的测定直径通过手动在标准直径与小直径之间变更,光泽测定的测定直径与测色的测定直径的变更联动自动地在标准直径与小直径之间变更。与此相对,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联动单元,光泽测定的测定直径通过手动在标准直径与小直径之间变更,测色的测定直径与光泽测定的测定直径联动自动地在标准直径与小直径之间变更。以下,对造成该不同的结构进行说明。在第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引用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采用的技术。

4.2光泽测定用的测定直径变更单元

图16的示意图表示嵌入了第四实施方式的联动单元的情况下的测定单元的横剖面。图17的示意图是光泽测定用的测定直径变更单元等的主视图。

如图16及图17所示,光泽测定用的测定直径变更单元4000具备开口板4010、开口板4011、移动单元4012、限位开关4013、以及限位开关4014等。开口板4010和开口板4011分别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开口板1150和开口板1151相同,对照明光1040的光束进行限制。移动单元4012使开口板4010移动。限位开关4013及限位开关4014对开口板4010的位置进行检测。

移动单元4012具备引导导轨4020和把手4021等。引导导轨4020引导开口板4010。把手4021将对其施加的力传递至开口板4010。

在开口板4010形成开口4030。在开口板4011形成开口4031。开口4030的直径比开口4031的直径小。

开口板4010被移动单元4012移动,处在照明光1040的光路外或者照明光1040的光路上。开口板4011被固定,处在照明光1040的光路上。

开口板4010与引导导轨4020结合,能够在引导导轨4020延伸的方向上滑动。由此,开口板4010移动的方向被限制为引导导轨4020延伸的方向,开口板4010在引导导轨4020延伸的方向上被引导。在对把手4021施加力的情况下,所施加的力被传递至开口板4010,开口板4010在引导导轨4020延伸的方向上移动。

在开口板4010处于照明光1040的光路外的情况下,开口4031构成使照明光1040通过的开口,使照明光1040通过的开口的直径由开口4031的直径来决定。

在开口板4010处在照明光1040的光路上的情况下,开口4030和开口4031构成使照明光1040通过的开口,使照明光1040通过的开口的直径由相对较小的开口4030的直径来决定。

光泽测定用的测定直径变更单元4000通过将开口板4010插入照明光1040的光路或者从照明光1040的光路拔出,将使照明光1040通过的开口的直径变更为2个级别。

在对使照明光1040通过的开口的直径进行了变更的情况下,光泽测定的被照明区域的直径被变更。在光泽测定的被照明区域的直径被变更了的情况下,光泽测定的测定直径被变更。在使照明光1040通过的开口的直径由开口4031的大小来决定的情况下,光泽测定的被照明区域的直径成为标准直径,光泽测定的测定直径成为标准直径。在使照明光1040通过的开口的直径由开口4030的大小来决定的情况下,光泽测定的被照明区域的直径成为小直径,光泽测定的测定直径成为小直径。

限位开关4013对开口板4010处于照明光1040的光路外的情况进行检测。限位开关4014对开口板4010处在照明光1040的光路上的情况进行检测。在开口板4010处于照明光1040的光路外的情况下,光泽测定的测定直径成为标准直径,在开口板4010处在照明光1040的光路上的情况下,光泽测定的测定直径成为小直径。因此,光泽测定的测定直径由开口板4010的位置来决定,限位开关4013和限位开关4014输出针对决定光泽测定的测定直径的开口板4010的位置的检测的结果。也可以检测开口板4010以外的结构物的位置。例如,也可以检测把手4021等位置。也可以通过限位开关4013和限位开关4014以外的检测单元来检测位置。例如,也可以通过激光位移计来检测位置。

4.3测色用的测定直径变更单元

如图16所示,测色用的测定直径变更单元4040具备透镜4050、平行移动单元4051等。透镜4050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透镜1390相同,使反射光1043的光束会聚。平行移动单元4051使透镜4050平行移动。

平行移动单元4051具备透镜支架4060、引导筒4061、以及驱动单元4062等。透镜支架4060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透镜支架1420相同,对透镜4050进行保持。引导筒4061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引导筒1421相同,引导透镜支架4060。驱动单元4062将所产生的力传递至透镜支架4060。

透镜支架4060被插入形成于引导筒4061的引导孔4070,能够在引导孔4070延伸的方向上滑动。引导孔4070延伸的方向是光轴1400延伸的方向。由此,透镜4050移动的方向被限制在光轴1400延伸的方向上,透镜4050在光轴1400延伸的方向上被引导。驱动单元4062产生使透镜支架4060移动的力,并将使透镜支架4060移动的力传递至透镜支架4060。使透镜支架4060移动的力由电磁马达、电磁致动器、压电致动器等产生。在驱动单元4062对透镜支架4060传递了力的情况下,透镜4050和透镜支架4060一体地沿着光轴1400平行移动。

透镜4050由平行移动单元4051形成平行移动,并处于图16的实线所示的分光测定单元1372附近或者图16的双点划线所示的被照明面1050附近。

平行移动单元4051使透镜4050沿着光轴1400平行移动,由此将透镜4050的位置变更为2个级别。

在使透镜4050沿着光轴1400平行移动的情况下,测色的被受光区域的直径被变更。在测色的被受光区域的直径被变更的情况下,测色的测定直径被变更。

在透镜4050处于分光测定单元1372附近的情况下,测色的被受光区域的直径成为标准直径,测色的测定直径成为标准直径。在透镜4050处于被照明面1050附近的情况下,测色的被受光区域的直径成为小直径,测色的测定直径成为小直径。

4.4联动单元

图18的框图表示联动单元。

如图18所示,嵌入式计算机4080从限位开关4013和限位开关4014获取检测的结果。嵌入式计算机4080在开口板4010被移动到了照明光1040的光路外的情况下,使平行移动单元4051将透镜4050移动到分光测定单元1372附近。嵌入式计算机4080在开口板4010被移动到照明光1040的光路上的情况下,使平行移动单元4051将透镜4050移动到被照明面1050附近。由此,构成联动单元4090,根据检测的结果来使测色单元4074变更测色的测定直径,使测色的测定直径与光泽测定的测定直径联动地被变更。在光泽测定的测定直径被变更为标准直径的情况下,与光泽测定的测定直径的变更联动地,测色的测定直径被变更为标准直径。在光泽测定的测定直径被变更为小直径的情况下,与光泽测定的测定直径的变更联动地,测色的测定直径被变更为小直径。测色的测定直径与光泽测定的测定直径联动,并与光泽测定的测定直径一致。

5第五实施方式

5.1第一实施方式与第五实施方式的不同

第五实施方式涉及对第一实施方式的光泽测定用的联动单元进行置换的联动单元。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联动单元,测色的测定直径通过手动在标准直径与小直径之间变更,光泽测定的测定直径与测色的测定直径的变更联动自动地在标准直径与小直径之间变更。与此相对,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联动单元,对变更测定直径的操作进行响应,使光泽测定的测定直径和测色的测定直径在标准直径与小直径之间进行变更。以下,对造成该不同的结构进行说明。在第五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引用在其它实施方式中采用的技术。

图19的示意图表示嵌入了第五实施方式的联动单元的情况下的测定单元的横剖面。图20的框图表示联动单元。

图19所示的光泽测定用的测定直径变更单元5000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光泽测定用的测定直径变更单元1073相同。图19所示的测色用的测定直径变更单元5010与第四实施方式的测色用的测定直径变更单元4000相同。

如图20所示,嵌入式计算机5020获取针对对操作部5021进行的操作的检测的结果。嵌入式计算机5020在操作部5021检测出将测定直径变更为标准直径的操作的情况下,使构成光泽测定用的测定直径变更单元5000的移动单元5040将开口板5041移动到照明光1040的光路外,使构成测色用的测定直径变更单元5010的平行移动单元5060将透镜5061移动到分光测定单元1372附近。嵌入式计算机5020在操作部5021检测出将测定直径变更为小直径的操作的情况下,使移动单元5040将开口板5041移动到照明光1040的光路上,使平行移动单元5060将透镜5061移动到被照明面1050附近。由此,构成联动单元5090,根据针对变更测定直径的操作的检测的结果,来使光泽测定单元5080对光泽测定的测定直径进行变更,使测色单元5081对测色的测定直径进行变更。

操作部5021是开关、触摸面板等,输出针对对光泽色度计进行的操作的检测的结果。也可以将操作部置换为其它种类的检测单元。例如,也可以将操作部置换为与光泽色度计以外的设备进行通信并检测针对对该设备进行的操作的检测的结果的通信部。该设备例如是遥控器、移动体通信终端、个人计算机等。

6第六实施方式

6.1第五实施方式与第六实施方式的不同

第六实施方式涉及对第五实施方式的联动单元进行置换的独立变更单元。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联动单元,对变更测定直径的操作进行响应来使光泽测定的测定直径和测色的测定直径在标准直径与小直径之间变更。与此相对,根据第六实施方式的独立变更单元,使光泽测定的测定直径在标准直径与小直径之间变更,与光泽测定的测定直径独立地使测色的测定直径在标准直径与小直径之间变更。以下,对造成该不同的结构进行说明。在第六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引用在其它实施方式中采用的技术。

图21的框图表示独立变更单元。

在对开关6000进行了将光泽测定的测定直径变更为标准直径的操作的情况下,移动单元5040使开口板5041移动到照明光1040的光路外。在对开关6000进行了将光泽测定的测定直径变更为小直径的操作的情况下,移动单元5040使开口板5041移动到照明光1040的光路上。在对开关6001进行了将测色的测定直径变更为标准直径的操作的情况下,平行移动单元5060使透镜5061移动到分光测定单元1372附近。在对开关6001进行了将测色的测定直径变更为小直径的操作的情况下,平行移动单元5060使透镜5061移动到被照明面1050附近。由此,构成独立变更单元6010。

虽然对本发明详细地进行了表示以及描述,但上述描述在所有的方面是例示并不是限定的部分。因此,可理解为可以不从本发明的范围偏离地提出无数的修正以及变形。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00…光泽色度计;1020…光泽测定单元;1021…测色单元;1030…光泽测定用的照明单元;1031…光泽测定用的受光单元;1032…测色用的照明单元;1033…测色用的受光单元;1073、2000、3000、4000、5000…光泽测定用的测定直径变更单元;1371、4040、5010…测色用的测定直径变更单元。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