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环模式润滑油膜厚度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24957发布日期:2018-10-23 15:53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润滑性能实验设备,尤其能够测量高速下轴承润滑油膜厚度。



背景技术:

在航空发动机、高速铁路列车轮、数控机床主轴等高速转动机械中,关键转动部件大多处在高速、重载的工况下。滚动轴承以其摩擦力小、转动精度高、发热低等特点,广泛应用于上述场合。研究高速下滚动轴承的润滑机理对于分析整个机械系统的可靠性、运转精度、寿命等至关重要。20世纪70年代,在弹性流体动压润滑理论的基础上,Hamrock和Dowson给出了等温点接触全膜弹流的完全数值解,并提出了膜厚计算公式。Cameron等在1963年用光干涉法测量了钢球和玻璃圆盘点接触下的润滑油膜厚度。光干涉法能够在测量润滑油膜厚度的同时,得到接触区域的油膜形状,更利于研究接触表面间发生的润滑现象。之后,采用光干涉法测量油膜厚度的学者,多数建立在球-盘接触的模型上。球-盘模型存在球盘接触区域线速度不一致;在转动过程中,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润滑油向外甩;在研究乏油润滑条件下的润滑油膜特性时,离心力导致内外侧油膜厚度呈现不对称分布的特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并能更加准确的模拟实际轴承的接触形式,可以考虑建立其他形式的接触模型。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实验模拟滚动轴承的润滑过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验台,该试验台采用钢球-圆环接触的形式模拟滚动轴承,能够非接触式测量出钢球与外圈在不同工况下的润滑油膜厚度,能够得到运转过程中整个接触区域的膜厚变化状况。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模拟滚动轴承的润滑性能实验台。该实验台包括工作台装置、模拟滚动轴承中轴承外圈的圆环及其驱动装置、模拟滚动轴承中滚子的钢球及其驱动装置、包含模拟滚动轴承中轴承内圈的支撑装置及其加载装置、数据采集装置。

所述的工作台装置包括工作台、导轨、丝杠部件、可移动装配平板、不可移动装配平板。导轨固定于工作台;装配平板一面加工有导轨槽,与导轨配合;丝杠部件中,轴承组件固定于工作台上,限制丝杠自由度,使其只能在手轮的驱动下绕自身轴线转动,丝杠的另一端与可移动装配平板上的螺纹孔配合,以实现可移动装配平板的水平位移,移动到钢球与圆环相对位置恰当后,可由螺钉紧固于工作台。

所述圆环及其驱动装置包括圆环、圆环夹具、主轴组件、电机。圆环为内圈镀有半反半透膜的透明光学圆环;圆环夹具为双半圆套夹紧方式,一侧半圆套用于定位,另一半圆套用于夹紧圆环;主轴组件包括主轴、套筒、两对背靠背安装的角接触球轴承、端盖等,两对背靠背安装的角接触球轴承保证主轴旋转过程中跳动小、对中性好,主轴一侧与定位半圆套固连,另一侧通过联轴器连接电机输出轴;电机、主轴部件通过支架固定于可移动装配平板;圆环驱动装置中,电机支架和主轴支架与可移动装配平板的装配部分,开有通孔槽,以便装配。

所述钢球及其驱动装置包括钢球和电机。钢球中心打孔通过联轴器和支杆与电机输出轴相连;电机固定于加载装置的支架上。

所述支撑装置和加载装置包括加载支架、轴承支座、加载螺钉。杠杆加载支架后端铰接于不可移动装配平板;轴承支座固定于加载支架前端,轴承支座是由三个或四个小轴承和一个支座组成,小轴承以不同方向固定于支座;钢球位于轴承支座上,同时与几个小轴承相切,同时电机经联轴器与钢球连接;加载螺钉螺纹联接于不可移动装配平板,加载螺钉正上方为加载支架中部,加载的方式为,旋出螺钉接触到加载支架,继续旋出螺钉,直到钢球贴紧圆环至一定载荷。

所述数据采集装置包括CCD图像传感器(Charge-coupled Device,以下简称CCD)、同轴照明显微镜及支架、光路矫正透镜。CCD联接至显微镜的目镜端,显微镜竖直固定于钢球与圆环接触区域的正上方。激光由同轴显微镜引入照射在钢球与圆环的接触区域,产生干涉图像,干涉图像经玻璃圆环、显微镜,最终被CCD捕获,采集到电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以钢球和圆环接触的方式,模拟实际中滚动轴承滚珠和轴承外圈的点接触形式。在此接触形式下,接触区的圆环表面线速度相等,且离心力并不会导致润滑油膜的不对称分布。该发明可以测试圆环在超过50m/s的线速度下,钢球与圆环之间的润滑油膜厚度及其变化状况,进而分析各工况下的润滑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构造图。

图2是圆环及其装夹方式构造图。

图3是钢球及其驱动装置、支撑装置、加载装置构造图。

图4是本发明实例实验所得的油膜干涉图。

图中:工作台-1,圆环及其驱动装置-2,支架-21、22、23,主轴部件-24,圆环-25,圆环卡-26,圆环卡套-27,联轴器-28,电机-29,导轨-3,右装配平板-4,钢球支撑及加载装置-51,支撑架-511,轴承支座512,加载螺钉-513,加载支架-514,钢球及驱动装置-52,驱动电机-521,联轴器-522,支杆-523,钢球-524,CCD和显微镜及其固定调节装置-6,支架-61,位移台-62,显微镜支架-63,CCD-64,显微镜-65,左装配平板-7,螺母座-8,丝杠-9,轴承座-10,手轮-11。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导轨3固定于工作台1。右侧钢球及其驱动装置52、加载及支撑装置51、CCD和显微镜及其固定调节装置6,装配于右装配平板4上。显微镜65由带有准焦螺旋的显微镜支架63支撑,显微镜支架63固定在位移台62上,通过调整位移台62调节显微镜65至钢球524正上方,位移台62由螺钉固定在支架61,支架61由螺钉固定在右装配平板4上。右装配平板4由螺钉固定于工作台1上,其下方沟槽与导轨3配合,以确保两个装配平板的相对位置准确。左侧圆环及其驱动装置2,装配于导轨3上可移动的左装配平板7上。左装配平板7采用丝杠传动的方式,螺母座8由螺钉固定于左装配平板7上,轴承座10由螺钉固定于工作台1上。轴承座10内的轴承,内圈与丝杠9配合,以约束其相对于工作台1的轴向运动。丝杠9的另一侧与螺母座8的螺纹配合,手轮11驱动丝杠9转动,同时左装配平板7左右移动,移动到某一位置时,可用螺钉将左装配平板7与工作台1固定。

在图2中,圆环25由圆环卡套27和圆环卡26以双半圆套夹紧的方式,通过拧紧螺钉的夹紧,主轴部件24的主轴顶端加工有轴肩和螺纹,圆环卡套27套到主轴上后,由大螺母固定。主轴部件24由支架22、23支撑,主轴部件24的法兰盘通过螺钉紧固在主轴支架22、23上,支架21、22、23由螺钉联接于左装配平板7上。电机29固定在支架21上,并通过联轴器28与主轴部件相连。支架21、23与可移动装配平板的装配部分,开有通孔槽,以便装配。

在图3中,钢球524与驱动电机521之间由联轴器522和支杆523联接,驱动电机521固定在加载支架514上。轴承支座512由支座和3个轴承组成,钢球位于三个轴承上方与三个轴承同时相切的位置,整个轴承支座512通过支撑架511与加载支架514固定。加载支架514铰接与右装配平板4上。装置利用杠杆原理通过加载螺钉513加载。加载的方式为,旋出加载螺钉513接触到加载支架514,继续旋出加载螺钉513,直到钢球524贴紧圆环25至一定载荷。

图4是本发明实例采集到的润滑油膜干涉图像。

本发明实例的操作步骤:

1)清洁钢球524、圆环25。调节手轮11驱动左装配平板7向右移动,使得圆环25处于可与钢球524接触的适当位置,用螺钉固定左装配平板7于工作台1。施加载荷,观察计算机采集到的图像,调节显微镜65,使干涉图像位于采集区的适当位置,并调节焦距使图像清晰。

2)按照预先设计的工况,设置电机参数,设置供油条件。

3)用CCD64拍摄转动过程中的干涉图像,经后期处理得到油膜的厚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