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鹅肉品质综合评定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623875阅读:100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家禽选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鹅肉品质综合评定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诸多学者关于鹅的肉质的评估,通常通过品尝法加以鉴别,但是该方法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在客观测定评定法中仅仅局限于对肌肉的化学成分,物理指标等方面进行单个性状的判断与比较。就某一肉鹅个体而言,往往会是某一个或几个肉质性状指标较好,而另一些性状指标较差,单位性状间常出现相互矛盾的结果,因此难以对不同品种或不同饲养方式下鹅肉品质进行评价。同时,肉品质作为一个综合性状,各个单位性状间的权重难以科学确定,也未建立起鹅肉品质综合评定方法。因此亟需建立一种鹅肉品质综合评定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目前,用某一单位性状来评价来肉品质,难以反映肉品质的全貌,且常出现相互矛盾的结果,而采用多个单位性状来评价,各性状间的权重又难以确定。本发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鹅肉的pH、蛋白含量、脂肪含量、水分含量、胶原蛋白含量和胆固醇含量等6个指标进行肉品质多指标综合评价和权重系数确定,建立了主成分综合评价模型

(Y=0.237zx1+0.130zx2-0.410zx3+0.352zx4+0.388zx5+0.211zx6),式中:zx1、zx2、zx3、zx4、zx5、zx6分别代表标准化的鹅胸大肌pH、蛋白含量、脂肪含量、水分含量、胶原蛋白含量和胆固醇含量测定值。前两个主成分贡献率分别为62.32%,30.17%;累计贡献率达到92.49%,能最大限度地反映肉品质的综合水平(增强了评价函数区分的有效度,从而提高了评估的准确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待测肉鹅生长至70日龄屠宰,取其胸大肌,4℃暂存。

(2)屠宰后60min内,在常温下用pH计测定屠宰后胸大肌pH值。

(3)采用气相色谱仪对胸肌中胆固醇的含量进行测定(GB/T 9695)。

(4)采用Food scan肉类分析仪测定胸肌中的脂肪、蛋白、胶原和水分的含量。

(5)将测定值(肌肉pH值,胆固醇含量,肌内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胶原蛋白含量和水分含量)按进行数据标准化(其中,x为该性状的测定值,为该性状的平均值,S为该性状的标准差)。

(6)按肉品质主成分综合评价模型

Y=0.237zx1+0.130zx2-0.410zx3+0.352zx4+0.388zx5+0.211zx6(式中:zx1、zx2、zx3、zx4、zx5、zx6分别代表步骤(5)得到的标准化的鹅胸大肌pH、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水分含量、胶原蛋白含量和胆固醇含量测定值),分别计算不同鹅肉品质综合得分,并按照综合得分进行排序,确定鹅肉品质的优劣。

本发明的优越性在于:

(1)建立了肉品质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克服了用某一单位性状评价难以反映肉品质全貌的现状。

(2)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多指标权重系数,选取了两个主成分最大限度地反映肉品质的综合水平(累计贡献率达到92.49%),增强了评价函数区分的有效度,从而提高了评估的准确性。

具体实施方式

(1)待全程放牧、放牧+后期补饲、放牧+补饲以及全程舍饲等4种不同饲养方式下的肉鹅肉鹅生长至70日龄颈部放血,分别干拔一侧胸部羽毛,剪开并分离胸部皮肤,取左右两侧胸大肌,备用。取样工具应清洁、干燥。4℃暂存冰盒,运输过程必须保证样品完好,不受损失。

(2)屠宰后60min内,在常温下用pH计(型号:DELTA320,梅特勒一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将电极头部完全包埋在胸肌中,分别测定近龙骨端、中端、远龙骨pH值(精确度到0.01),其4种不同饲养方式下的鹅肉平均值分别为5.995.96、5.75和5.84。

(3)采用气相色谱仪(型号:890A,美国Agilent公司)对胸肌中胆固醇的含量进行测定(GB/T9695.24-2008)。

1)样品前处理方法

称取0.2~1.0g胸肌,置于50mL具塞试管中,加入l mol/mL的KOH溶液10mL,再加入10mL无水乙醇,混匀,85℃水浴皂化至试样溶液澄清,皂化后用流水冷却。皂化后的试样溶液移入50mL分液漏斗中,加入10mL乙醚,轻轻振荡,静置,将下层放入上述试管中。加入10mL乙醚于试管中,振摇,静置,将乙醚层移入上述漏斗中。再加入10mL乙醚于试管中,重复提取。用15mL水分三次洗涤漏斗中的溶液,分层后去水层。用10g无水硫酸钠干燥乙醚层,将乙醚层转移至另一具塞试管中,氮气吹干仪(5085型,美国Organomation公司)氮气吹干,加入lmL无水乙醇,混匀,待测。

2)色谱条件

色谱柱:DB-5弹性石英毛细管柱(30m×0.32mm×0.25μm);载气:氮气,恒流2.4mL/min;空气流速:350mL/min:氢气:30mL/min;进样口温度:280℃;检测器:FID检测器,温度为290℃;柱箱温度设置:程序升温,200℃保持5min,以30℃/min升至280℃,保持10min;进样方式:不分流进样;进样量:1μL。

采用气相色谱仪对4种不同饲养方式下的鹅胸肌中胆固醇的含量进行测定,其测定值分别为66.58mg/100g,46.86mg/100g,38.76mg/100g和47.68mg/100g。

(4)称取200-250g胸肌,采用高速万能粉碎机(FW100,天津事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粉碎成均一的肉泥,采用Food scan肉类分析仪(型号:Foss Tecator Infratec 1265),扫描范围800-1100nm,每个样品设定的扫描测量次数为15,测定胸肌中的脂肪、蛋白质、胶原蛋白和水分的含量。4种不同饲养方式下的鹅胸肌中脂肪含量分别为1.60%,1.96%,2.24%和2.63%;蛋白质的含量分别为22.23%,22.09%,22.53%和22.06%;胶原蛋白的含量分别为1.49%,1.51%,1.50%和1.11%;水分的含量分别为78.30%,78.16%,77.21%和77.11%。

(5)将测定值按进行数据标准化(其中,x为该性状的测定值,为该性状的平均值,S为该性状的标准差)。

(6)通过对6个性状标准化数据的主成分分析,得到各主成分的特征根及方差贡献率,第一、第二、第三主成分的特征根分别为3.74、1.81和0.45;方差贡献率分别为62.32%、30.17%和7.51%,两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到了92.49%>85%,基本上反映了原所有肉品质指标包含的全部信息。根据入选主成分的特征向量与各自的客观权重,计算得出肉品质主成分综合评价模型:Y=0.237zx1+0.130zx2-0.410zx3+0.352zx4+0.388zx5+0.211zx6(式中:zx1、zx2、zx3、zx4、zx5、zx6分别代表标准化的鹅胸大肌pH、蛋白含量、脂肪含量、水分含量、胶原蛋白含量和胆固醇含量测定值),分别计算全程放牧、放牧+后期补饲、放牧+补饲以及全程舍饲等4种不同饲养方式下的肉鹅或不同品种肉鹅肉品质综合得分,并按照综合得分进行排序,确定不同饲养方式下的肉鹅肉品质的优劣。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